关于上下的歇后语大全
(63条)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
①《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水信无分於东西,无分於上下乎?’”
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③《老残游记》第二回:“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2、指天地。
①《楚辞·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②《后汉书·陈宠传》:“方今圣德充塞,假于上下。”李贤注:“上下,天地也。”
③《南史·宋武帝少帝纪论》:“宋武地非齐晋,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剪暴,诛内清外,功格上下。”
④鲁迅《坟·人之历史》:“如中国古说,谓盘古辟地,女娲死而遗骸为天地,则上下未形,人类已现,冥昭瞢暗,安所措足乎?”亦指天神和地神。
3、指天神和地神。
爱学吧旗舰店希望能帮到您
①《书·召诰》:“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乂。” 孔 传:“为治当慎祀于天地。”孔颖达疏:“举天地则百神之祀皆慎之也。”
②宋苏轼《徐州祈雨青词》:“事神不恭,获戾於上下,臣等实有罪。”
歇后语介绍
歇后语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下面与大家分享关于上下的歇后语,希望大家喜欢!
1. 脚盆洗脸 - 没上下
2. 马高镫短 - 上下两难
3. 马高蹬短 - 上下两难
4. 松鸡打架 - 上下翻腾
5. 瞎子行路 - 唔晓高低上下
6. 皇上下令 - 一言为定
爱学吧旗舰店希望能帮到您
7. 两个第一 - 不相上下
8. 官兵并坐 - 不分上下
9. 文盲贴对子 - 不分上下
10. 娃娃贴对联 - 上下不分
11. 妹妹贴对联 - 不分上下
12. 娃娃爬楼梯 - 上下两难
13. 炕席上下棋 - 无路可走
14. 放屁打饱嗝 - 上下通气
15. 矬子骑骆驼 - 上下两难
16. 半斤对八两 - 不相上下
17. 矮子骑大马 - 上下为难
18. 武大郎上吊 - 上下够不着
19. 矮子坐高登 - 上下够不着
爱学吧旗舰店希望能帮到您
20. 小二姐要饭 - 脸面上下不来
21. 矮子坐高凳 - 上下够不着,上下为难
22. 桥顶上盖搂 - 上下空
23. 夹在磨扇里 - 上下受压
24. 马高鞍蹬短 - 上下两难
25. 矮子骑高马 - 上下两难
26. 修脚带拔牙 - 上下兼顾
27. 脚盆里洗脚 - 没有上下
28. 洗脚布揩面 - 不分上下
29. 田字倒着写 - 上下一个样
30. 松鼠登轮子 - 上下来回转
31. 头顶鸭舌帽 - 脸上下不去
32. 沙滩上下雹子 - 点子多
爱学吧旗舰店希望能帮到您
33. 猛张飞战马超 - 不相上下
34. 怀里揣个兔子 - 上下踢蹬
35. 老太太住高楼 - 上下两难
36. 床底下抡斧头 - 上下碍事
37. 秃子走月亮地 - 上下都有光
38. 脖子上挂镯子 - 脸面上下不来
39. 大拇指比粗腿 - 上下有别
40. 小娃娃上楼梯 - 上下两难
41. 山半腰遭雨淋 - 上下两难
42. 泥巴狗作阴天 - 上下乱翻花
43. 天上下猪娃子 - 缺少你这个挨刀的
44. 豆腐板上下象棋 - 无路可走
45. 三岁小孩贴对联 - 上下不分
爱学吧旗舰店希望能帮到您
46. 三岁孩子贴对联 - 不知上下
47. 拿着鞋子当帽子 - 上下不分
48. 老太婆住在高楼 - 上下两难
49. 脚蹬帽子头顶靴 - 上下颠倒
50. 脚戴帽子头顶靴 - 上下不分
51. 头疼在脚上下针 - 白受罪
52. 芦席上滚到地上 - 勿相上下
53. 拜了观音拜阎王 - 上下讨好
54. 一脚踩在桥眼里 - 上下两难
55. 山顶喊话山下答 - 上下呼应
56. 洗澡堂里的毛巾 - 不分上下
57. 一跤跌在米缸里 - 上下都是谜
58. 坐着木墩吃西瓜 - 上下不透气
爱学吧旗舰店希望能帮到您
59. 串亲遇上下雨天 - 人不留客天留客
60. 照相机对准的镜头 - 上下颠倒
61. 荷花池里的并蒂莲 - 不分上下
62. 文盲贴对子(对联) - 不分上下
63. 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 - 上下夹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