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践行“责任、沟通、包容”新文化理念
有句古语“马,匹马徘徊,万马奔腾;人,单影单身难行,合群大成”。 说的的正是1+1>2的团队效应。做好团队建设工作,一直是在谭旭光董事长引领下过去我们潍柴而今整个山东重工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我们营销人过去克服困难并不断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11年谭旭光董事长提出以构建“责任、沟通、包容”的集团文化干线,践行干事创业的激情文化以来,在王凤仪总经理的带领下,进出口公司一直在围绕“责任、沟通、包容”这三个着力点来探索团队建设工作。
团队是由一些拥有互补技能,为了共同目标而遵循共同方法和行为规则,相互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群体;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性格,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却能渗入到员工的工作精神中,以柔克刚,最大程度的激发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执行力。而团队文化就是企业文化作用的传承。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陈晓萍在对中国企业的团队建设状况进行调研时发现,87%的受访者坦诚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团队相当糟糕,究其原因,大多和团队领导缺乏优秀团队文化有直接关系。我们集团“责任、沟通、包容”这一文化理念无疑将对我们的团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障。结合本人外贸工作的实际,浅析如下。
自2008年以来,由于受国家对外贸优惠政策的取消或减少,世界性通货膨胀,贸易保护主义等国内国外因素的影响,导致美元的走弱和人民币升值,从而进一步引发原材料等价格的飙升,以及融资成本、用工成本、节能减排成本等的不断增加,使我们外贸业务困难增加。在全球摆脱困境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企业团队作为支撑,是无法实现永续经营,“内圣”方能“外王”。因此做好团队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结合“责任、沟通、包容”新文化理念,从团队建设本身来讲,优秀团队建设有以下要点:
明确目标、加强队员责任心意识。
要为团队量身定制今后的发展方向,没有目标的团队就没有方向和动力,管理者要为团队明确目标,不能高,不能低,都则都会挫伤成员的积极性。有了目标,还有个在团队建设
过程中绕不开躲不过的,就是责任感问题。这也是我们集团文化放在首位的要素。责任,我们企业认为是使命与激情。谭旭光董事长说过“一个企业有一个企业的责任,一代企业家有一代企业家的使命。潍柴的使命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装备制造企业,为客户创造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需要承担责任,时刻保持责任感,作为与企业、与团队共荣辱的个人亦如此。这种责任感是主动承担义务的一种精神和信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遵守规则、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一种自觉态度。是团队建设的关键。责任感促使我们独立进去、不断奋进。加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帮助团队成员完成自身角色的准确定位。比如领导要在领导的同时又让队员感受到是他们自己在领导团队,这样,每一位队员的责任感也就会油然而生。责任感也是习惯,当大家都养成了高度负责的习惯或形成高度负责的风气时,就能对周围人产生良好的感染力。二是要给团队成员施以压力。压力会促使团队成员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责任感不够其实是所承担的压力不够。压力可以从岗位职责的定位考核、奖惩,个人在团队中产生的危机感而来。
接受冲突,有效沟通。
现在最新的管理理念认为,没有冲突就没有进步,只有在冲突中才会有问题,才有分歧,才有争论,才有意见和方法,团队才能得到改进和发展。当然,这种“有效冲突”的前提是必须有效沟通。“沟通是整个集团文化形成的关键,是企业上下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矛盾化解分歧的良药。沟通启迪创新灵感,交流激发思想火花。不同文化在交融中生长出新文化。”谭旭光董事长把沟通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有效的沟通对增强团队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外贸业务的工作效率,做好团队建设、团队管理至关重要。当然,由于团队领导人个人风格不同,成员不同,沟通事例场景不同,团队之间的沟通存在多种不同的技巧和方法。沟通没有固定的模式,能达到目的的技巧就是好技巧。个人认为对于外贸团队,良好的团队沟通包括三方面。向下沟通:在整个团队沟通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就是团队负责人的带头示范作用。进出口公司区域化划分业务市场,以分组管理的方式运营以来,外贸业务更依赖组织成员的良好沟通,而负责人是实现“上行下效”的有效沟通的关
键条件。因此领导人要了解状况和瓶颈,善于倾听,要能够接纳别人的意见,而不是经验主义和个人主义。因为以前的经验不一定在现在适用,而且至少要给手下一次尝试的机会。开会沟通要注意效率,不要形式化。向上沟通:执行者在和领导沟通前一定要预先有答案和解决方法,而且一定要有两个以上的答案,自己已经有想法了。尽量不要给领导出问答题,而是出选择题。提高沟通效率。横向沟通:横向沟通涉及到了同事之间互相交流,不能采用“通知”或“销售”模式。只有当“认同”成为主导时,以营销原则来进行横向沟通才是最合理的。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当冲突出现,沟通解决后,沟通的结果必须要落实到实际外贸工作中去。真正有效地沟通是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通过整合信息有效地指导以后的工作,降低出错风险。这才是沟通的核心目的。也唯有这样,团队之间的沟通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效。
容而有度,乐于协作
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按照孔茨的观点,在管理中试图把人进行平均化处理,是最常见的失误之一。所谓宽容,本质就是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偏好的人能否凝聚在组织目标和愿景的旗帜下,靠的就是团队成员的宽容。 “世界上最宽阔的时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时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则是人的心灵”。这句话即使是在角逐竞争的职场之上也都是实用的。健康和谐的团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团队健康和谐,企业发展兴旺。而要建设和谐健康的团队,宽容之心是每一名队员必备的素质和心态。团队是由一群有缺点的人构成的,没有哪一个个体是完美的,只有搭配起来,才能激发出团队的最大力量。而宽容是团队合作中最好的润滑剂,它能使团队成员能够互敬互重、彼此包容、和谐相处、从而安心工作,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因此团队建设中要提醒队员时刻谨记:没有完美的个体,只有完美的团队。唯有一个建立健全的团队,才能带给个体最大的发展机会,创造最大的团队效益。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宽容,是指容纳各自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以及适当的包容,但并不是无限制的纵然、不惩罚。但是,管理又离不开惩罚。许多人一谈到宽容,就把宽容和惩罚对立起来,甚至认
为惩罚就是不宽容,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惩罚是针对工作中的错误和失职的,宽容是针对员工的缺点和弱势的。有缺点不等于犯错误,有弱势不等于会失职。法约尔在论证指挥职能时,特别强调必须淘汰不称职者。如果领导人不能淘汰不称职者,就等于放弃指挥权。所以,以宽容为名,庇护错误和失职现象,只会对经营管理造成损害。所以,宽容不是纵容,更不是怂恿。把握这一界限,对领导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宽容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团队战术,为的是整个团队的大发展。
团队已成为现代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企业凝聚力、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精神力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宏观调控政策环境,我们集团正在逐步依靠团队的力量,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胜。然而建设优秀高效的团队,非一朝一夕之功。摸索总结,实践检验,傍依集团“责任、沟通、包容”的文化理念,是塑造高凝聚力、高执行力的团队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