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毕节学院课程考试试卷

一、填空(每空1.5分,共15分)

1.在应用欧姆定律时,当所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a)时, 欧姆定律的表达示为u= iR ;若所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b)时,欧姆定律的表达示为u= -iR 。

(a) (b)

2.正弦交流电路的电流数学表达式为iImsin(wti),式中Im为振幅,也是电流在电路中的 最大值 ,w为 频率 ,i为 初相位 。IIm,则I称为电流的 2有效值 。Im,w,i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该正弦交流电可用相量表达式

I•Im2i 。

3.晶体管有可工作在 饱和 、 放大 和 截止 三种工作状态。

二、判断题,对的在题后括号内划“√”, 错的在题后括号内划“×”

1.对称的三相电源是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同、初相依次相差120°的正弦电源按一定方式(星形或三角形)联结组成的供电系统。( √ ) 2.电阻、电感和电容在电路中都是储能元件。( × ) 3.变压器只能把高电压转变为低电压。( × )

4.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 ) 5.磁感应强度是表示磁场中某点的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 6.电流互感器是利用变压器变电流的原理制成的。( √ )

毕节学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试卷 共5页 第1页

毕节学院课程考试试卷

7.在三相电路中手握一根导线不会触电。( × )

8.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时,其伏安特性与电阻的伏安特性完全一样。( × )

9.用万用电表检测交流电压时,必须是红表笔接电源正极,黑表笔接电源负极。( × )

10.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为f012LC。( √ )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i502sin(wt45)正弦电流对应的相量表达式是(A ) A.I5045 B.I50245 C.I 2.线电压为380V的Y形联结三相四线制电源, 其相电压是( C ) A. 380V B.3803 C.

3. 如图1所示,已知开关K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电容两端电压uC(0)0。在t=0时刻合上开关K,则当开关刚闭合瞬间,uC(0)( C )

A.E B.E-iR C.0 4.如图1所示,当开关闭合后,此电路中的时间常数为( C )

A.0 B.CE C.RC

5.转差率是分析异步电动机的一个重要参数。 如果电动机的转子转速为n, 旋转磁场转速为n1, 我们定义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差 (n1n)与旋转磁场转速n1的比率为异步电

•••5045 2380V 3

毕节学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试卷 共5页 第2页

毕节学院课程考试试卷

动机的转差率s,即sn1n。则当s1时,异步电动机处于( A )状态 n1 A.停止 B.空载 C.正常运行

6.晶体管又称三极管, 是最重要的一种半半导体器件。要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控制作用),则所加电源应该符合以下条件,就是使三极管( B )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B.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C.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安全用电措施主要有哪些?

建立建全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宣传和普及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对一些特殊设备必须采用安全电压(36V)供电 防雷和防电气火灾

2.电力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从能量转化、传输的观点说明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电厂(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电力网(电能分配传输) 负载或用户(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五、作图题(第一小题6分,第二小题9分,共计15分)

1.将下图所示电路化成等值电压源电路

毕节学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试卷 共5页 第3页

毕节学院课程考试试卷

2.将下图所示电路化成等值电流源电路:

六、计算(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5分,共计25分)

1.有一台Y形联结的三相电动机,接到线电压为380V的对称三相电源上,电动机吸收的功率为4.8kW, cos0.8,0, 求电动机的无功功率和总功率。

电动机吸收的功率即是电源的有功功率 P4.8KW (2分) 视在功率 SP4.86(KVar) (4分) cos0.82 sin1cos0.6 (2分)

无功功率 QSsin60.63.6(KVA) (2分) 2.用戴维宁定理求下图(图3)中负载电流I。

毕节学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试卷 共5页 第4页

毕节学院课程考试试卷

求戴维宁等效电阻(5分): 电压源短路,由ab端向左看,Ri10105

1010求戴维宁等效电源(5分) UoUab2010101010(V)

求电流I (5分)

I10551(A)

毕节学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试卷

共5页 第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