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篇 和谐家庭事迹100字

来源:意榕旅游网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篇 和谐家庭事迹100字

(篇一)

和谐美满写人生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在__村老百姓的眼里口里和心里,__、张淑艳一家绝对称得上是明礼守信、孝老爱亲、邻里友善、引领新风的典范。

结婚20多年来,__、张淑艳夫妻二人恩爱忠诚、相互包容,用正确的思想和行动为子女言传身教,使子女养成了良好的品行习惯,大女儿学有所成已经就业,小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成为家庭的骄傲。作为妻子、母亲和儿媳三重身份,妻子张淑艳把爱无私的分享给家人,特别是在孝老爱亲上被邻里乡亲传为佳话。她365天如一日精心照料婆婆,主动与婆婆聊家常,逗婆婆开心,家中在事小情都与婆婆商量,尊重老人的意见,与婆婆像母女一般亲近。他们家老人的生日就是重大节日,都会做上老人喜欢的可口饭菜,给老人买礼物,在孩子们心中也播下了孝老爱老种子。

当地有办“升学宴”的习俗。在大女儿考上大学时,正值__刚担任村主任,有些村民担心会不会借女儿升学之机大办升学宴接收礼金。可事实不然,他们夫妻二人想的是村民的经济压力,也是从破除陈规陋习出发,女儿升学坚持没办宴请并没有收受礼金,为村民作出了表率。面对有的农村家庭因婚而致贫的例子,__深入农户家中宣传,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此同时,在村民中积极宣传倡导丧事简办,扭转攀比陋习,几年来,喜事

第 1 页 共 7 页

新办新风在__村已经悄然兴起,全村红白喜事节约资金达40多万元。在抓全村脱贫攻坚的同时,帮贫扶弱,引领发展,__一家还结对帮扶五户贫困户,把输血帮扶和造血帮扶相结合,帮助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推广并引领种植黄瓜籽项目,__年末五户贫困户将全部脱贫。

淡然平实中绽放精彩,__、张淑艳夫妻二人用双手共同托起了家庭的和睦与幸福,一家人正创造着

(篇二)

1983年,21岁的她嫁到南阳镇日新村,198_年开始担任日新村妇代主任,198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以后每次村两委换届都能以高票当选村两委干部,历任村党支部书记、村支部委员、村妇代主任,村干部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三十年来她还兼任了村计生管理员的工作,这一路走来,从被人嘲笑、辱骂到受人尊敬,她只能用酸甜苦辣来形容。在“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南阳镇的计生工作并不好做,甚至是一项得罪人、让人望而却步的工作。多年来,她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用自己的耐心、细心、诚心和爱心扭转了计生工作连续多年处于后进状态的被动局面,使得日新村的计生工作连续多年走上村民自治管理的先进行列。如今,她对日新村181名计生对象,对他们的具体情况都了如指掌,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孩子几个,甚至孩子出生日期都能清楚记得。以上这些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来的,而是靠着两条腿走出来的。只要一有空,她便走访入户,了解对象的家庭情况,宣传计生政策,村里每个育妇放环、结扎,她都会亲自陪同,并负责护送回家,也经常拎着鸡蛋、水果等营养品去看望她们。对计生户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都能第一时间为她们解决。

第 2 页 共 7 页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连续六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妇代会”,也多次被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同时,也赢得了南阳镇“最美村计生管理员”的美称,被大家亲切的尊称为“永连阿姨”。

(篇三)

__年,凤凰视频《读书时间》栏目对__油田作家__所著的《念想》一书做了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本书用平实的语言,深情讲述了发生在__父母和兄弟姐妹间的感人故事,字里行间流淌着父母言传身教留给子女的优良家风。

在__的记忆中,母亲虽然没念过书,但是很要强,希望孩子们有文化、干正事。母亲生了10个孩子,一大家人的吃穿用度仅靠父亲每月几十元的工资。为了让孩子们吃好穿暖,母亲练就了一手好针线、好厨艺。一家人,一日三餐,虽然粗茶淡饭,但母亲也变了样的做;在那个年代,弟弟妹妹捡哥哥姐姐的衣服是常事,可是即便如此,母亲也总是稍做修改,让人感觉像新的一样。特别是每年春节,母亲都会挤出钱给每个孩子做上一身新衣服,哪怕是干几个通宵,也要让孩子们在年三十穿上。

母亲留给孩子们的印象,不仅仅是温暖的照顾,还有严格的教育。

“我母亲没有上过学,不识字,所以对有文化的人非常敬重,我母亲经常对我们说,我们家要出几个大学生,她有了这种目标,所以我们在学习上一旦不努力,她就非常生气,经常是对我们进行严厉批评。”__说。

第 3 页 共 7 页

但是母亲对邻居却是格外的热情,她常说,“人活着要为了他人,没有他人就没有自己”。前后院的邻居都穿过母亲做的衣服,哪家若有个红白喜事,母亲都会露一手她的厨艺。儿女们调侃说,母亲就像“十八里香瓜”一样,香飘十里。

如果说勤俭、上进和助人是母亲留下的财富,那么友善、低调和诚实则是父亲留给儿女们的深刻印象。父亲总是说的少、做的多,从事会计工作40多年,从来没有出现过一点纰漏,退休后还被返聘回去,直到腿骨折了,才不再去上班。在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刻,寡言少语的他却对儿女们说:“你们做人要友善,兄弟姐妹要和和气气,在外做事要规规矩矩,不要张扬,就像这表针,各有各的位置,不能越位。”

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了“勤俭、低调、诚实、上进”的家规家训,良好的家规家训正以强大的渗透力,激励着子孙后代们一路前行。

大哥王天国已经72岁了,早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在绘画和摄影方面有着不凡的成就,曾担任本溪市西湖区文化馆馆长;二哥王天仁是__油田松基三井喷油的见证者,后转到大港油田机关做纪检工作,写得一手好字和好文章;三哥王天义从小爱好无线电,十几岁就能自己组装收音机和电视机,在那个年代,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常让邻居们羡慕不已,凭着在无线电方面的特长,后来任__无线电研究所所长。

__是家中最小的儿子,技校毕业后,成了一名司炉工。他深感自己理论功底不足,便把学习作为一生的追求,畅游知识的海洋,探究法律、管理的博大精深、吮吸文学的琼浆玉液,文化的滋养让他增加了自信,也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领导岗位的恪尽职守,文学道路上的辛勤耕耘,给后辈们做出了榜样。

第 4 页 共 7 页

家规家训在长辈们的言传身教中薪火相传。三哥的女儿涓涓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毕业后,担任东方卫视气象节目主持人,清新的主持风格得到了观众的喜爱。__的一对双胞胎儿子,从小善良懂事、节俭自律,分别从东北石油大学和__理工大学毕业后,在环境艺术和工业设计领域各有建树、齐头并进。

历经三代家规家训的传承,一家人不仅在事业上不断进步,在感情上,也相互温暖。如今,__的父母都不在了,可是同城的兄弟姐妹相约,每周都要在一起相聚,分享成功的喜悦,诉说儿时的故事……

(篇四)

家是我坚强的依靠

__,__市政协委员,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原是一家国企的技术员,1993年下岗后自强不息,白手起家,怀揣仅有的__元,于199_年创立了__东方磁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__拥有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丈夫是一名国企职工,白天夫妻二人各自为事业忙碌,年幼的儿子由公婆照顾。顶着生活与事业的双重压力,夫妻二人相互理解、扶持,共同分担着操持家务、教导幼子、照顾老人的责任。这些年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家庭事务也在二人合力经营下被打理的井井有条,如今她的孩子已大学毕业有了一份骄人的工作,双方4个80多岁老人身体健康,心情愉悦,晚年生活舒适幸福。

事业稳定、家庭和睦的她未曾停下脚步,坚持多年积极参与各种爱心公益活动,对需要帮助的人亲自探访慰问,捐款捐物。她的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__最美家庭”荣

第 5 页 共 7 页

誉称号,她个人曾获:共青团省委授予“__省优秀青年创业明星”荣誉称号,__市委市政府联合授予的“__市再就业之星标兵”荣誉称号,市妇联授予的“__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市文明办授予的“时代最美女性”荣誉称号,市总工会授予的“__市十佳下岗女职工再就业明星”荣誉称号,市政协第十三届“优秀政协委员”荣誉称号。

家庭给了__最温暖的信念,支撑她走过生活中的坎坷艰辛,她则回报给社会更多的爱心与奉献。20年来,__的公司多次获得各级政府和行业颁发的各类优秀荣誉,累计解决下岗职工和大学生就业300多人次;__本人也经常以个人或公司的名义参与慈善事业,累计为社会各界捐款几十万元,不仅向九八年抗洪抢险、__汶川、__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中遭受损失的家庭积极捐款、捐物,还多次到儿童福利院、敬老院及各级妇联组织的爱心慈善活动中奉献爱心。__说:“每当工作遇到困难,压力要把人打垮时,看着家人的微笑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有四宝,宝中宝!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我有今天的成就,真的是得益于我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我很幸福。”这份责任感与幸福感,正是她多年来关爱社会各届老人,参与各种慈善活动的信念基础。

(篇五)

__,女,现年32岁,中共党员,中专文化,现任旧县镇铁东村村委。

__的家庭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入赘家庭,虽然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全家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为创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获得邻里们的普遍称赞。

第 6 页 共 7 页

因为丈夫忙于事业,家庭管理的重担几乎全部承担。但从无怨言,默默地支撑丈夫及村里各各事业。,承担着教育子女的责任。平时两口子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结婚十多年来,家里总是充满着和谐的气氛,笑声不断,得到街坊邻里的羡慕和赞扬。

“学会理解和包容,要懂得感恩,进行换位思考,每一个人都不容易”。这是我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在我们结婚的十一年中,我丈夫能够用他那颗热爱家庭、关爱家人、希望老人安康、子女健康向上的善良之心,真诚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使这个家庭成为人们羡慕的和谐家庭。丈夫时不时关心爸妈的身体状况,精神上给了他们很多的安慰,在物质上也给他们添这那的,孝顺之子,用不着自己怀胎十月生儿子,这是邻里们常说的一句话。

因丈夫工作忙,妻子在家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在家做饭总是计算着时间,争取在孩子回家后马上吃上很香的饭菜,虽然这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也象催化剂使我们全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生活有滋有乐。

为了孩子能在城里上学,今年丈夫想尽办法在城里买了套房,他不仅注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孩子们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时时关心孩子们勤奋刻苦学习,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关心孩子们的成长状况。

十一年来,我们夫妻俩相敬相爱,我们是一对平凡的夫妻,我们的家庭也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家庭。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用自己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