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与戏剧教学方法探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与戏剧教学方法探析

作者:王学楼

来源:《语数外学习·上旬》2014年第01期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与戏剧是重要的构成部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充分发挥小说与戏剧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作用呢?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一、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艺术效果

文学作品以语言为基本材料,属于语言艺术。换言之,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主要在于语言的独特魅力。因此,在进行小说、戏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揣摩、赏析语言,尤其是那些富有个性、形象生动的人物语言,从而细细感悟人物鲜明的特点,体会语言的艺术之美。 首先,品味语言,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学生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反复朗读、思考质疑以及联想比较,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借助语言、表情、动作等将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刻画得惟妙惟肖、深刻透彻。比如:那时候,菲利普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驶进港口来,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然而当在游船上发现于勒是穷光蛋时,菲利普却是惊恐狼狈、语无伦次,竟然问妻子:“咱们怎么办?”而菲利普的妻子一边骂于勒是“流氓”“贼”;一边果断地带着全家转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语言以及各种描写手法。再如文中“我”与母亲有关“小费”的争论,通过品读这些语言,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冷酷、自私。当然,为了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还需要联系相关背景,客观理解。

其次,品读语言,感受艺术效果。莎士比亚是公认的语言大师,其戏剧语言自然质朴且绚丽多彩,富有喜剧效果,从《威尼斯商人》一文可看出。因此,在教学《威尼斯商人》时,教师需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语言,捕捉戏剧的喜剧效果,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剧中的台词运用了不少夸张、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既幽默诙谐、形象生动,也极富喜剧感染力。比如安东尼奥这一人物的台词:① “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责问豺狼为什么害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②“我是羊群里一头不中用的病羊……巴萨尼奥……那你就是做了再好不过的事。”在这些台词中,作者巧用比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夏洛克的冷酷残忍是难以改变的,读来充满艺术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演读,亲身感受安东尼奥为友谊“死而无怨”的高贵品质。再如:“好一个但尼尔,一个再世的但尼尔!谢谢你,犹太人,你教会我这句话。”这是对夏洛克自食恶果的嘲讽奚落,富有喜剧效果。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朗读才可以更好地展现这些人物独特的性格特点。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外,教师要带领学生发掘言外之意,感受含蓄的美感。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戏剧中,作者会预留空白,不将话说尽,要读者发挥丰富的想象积极思索,体会言外之意。 二、分析形象,发掘深意,领悟思想感情

小说、戏剧的主题思想往往蕴含在形象深处,并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鉴赏人物形象,发掘文本隐含的深层意义,更好地领悟课文的主题思想。如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人物形象,归纳课文主题,即由范进中举喜极发疯以及中举前后生活的变化,可看出封建制度的罪恶、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范进喜极而疯的片段,深入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感悟文本的艺术特色,领会文本的主题。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①有感情地朗读;②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③分析文章是从哪几方面对范进进行描写的?运用了哪些手法加以讽刺?④为什么范进中举后会“发疯”?接着,教师要对提示进行分析引导:①分析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②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③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与其所处的环境、地位、个人遭遇紧密相关。中举则意味着范进即将得到梦寐以求的富贵功名,其社会、经济、政治地位将会有很大改变,之前辛酸、平穷、屈辱的生活即将结束,这才是他喜极发疯的根本原因。同时,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教师还要要求学生注意分析写作手法,加深理解。如:本文利用对比手法加以讽刺,从哪些方面展开了对比?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有着什么样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譬如胡屠户两次“贺喜”的比较;范进中举前后境遇以及心态变化。此外,教师要巧设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分析其他人物形象,更好地明确文章的主题。比如:作者除了刻画胡屠户市侩的形象之外,还描写了周边人的不同态度,分析这有何作用。(通过胡屠户前后迥异的动作与语言变化及周围人的趋炎附势,我们可看到一幅病态社会群丑图。)这样,由人物形象入手,可明白作者对科举制度及深受科举制度荼毒的范进等人的讽刺、鞭挞与抨击。此外,在小说中,情节也是十分关键的,可凸显人物的性格。所以,在进行初中小说阅读教学时,教师还需指导学生深入探究故事情节,更进一步地发掘文本的深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