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变的军魂
1927年8月1日,随着清脆的枪声在南昌城头响起,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走上了历史舞台。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绝对领导之下的武装力量,中国人民有了自己可信赖和依托的子弟兵,中华民族有了实现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的坚强保障。
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朱毛会师”;从坚持八年抗战,到推翻蒋家王朝反动统治;从和平时期的大规模建设,到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一部波澜壮阔的党史,也是一部血火交织的军史。84载艰苦奋斗,84载光辉历程,告诉我们一个质朴而伟大的真理——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人民军队的方向。
一个民族要有“民魂”,一个军队要有“军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党旗指引军旗飘,军旗跟着党旗走。正因为有了党的正确领导和指挥,我们这支军队才英勇善战,所向无敌;正因为无数军人的骨子里浸透了对党的忠诚,我们这支军队才英雄辈出,群星闪烁。
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宗旨为使命,使我们这支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脚踏着祖国的大地,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命运相牵。从战争年代的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到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雷锋、李向群、丁晓兵、杨业功……无数优秀的中国军人都对党的忠诚看得严于一切,把祖国的尊严看得高于一切,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重于一切,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他们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谱写出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颂歌。
党缔造了人民军队,同时,党又把思想的先进性、行动的模范性以及勇敢牺牲精神,植根于人民军队的血脉之中,这是我军英勇善战、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不断夺取胜利、保证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是我们需要永远保持和弘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84年来,正因为我们不断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思想政治上建军治军,我军才始终保持了统一的意志、坚强的团结,既没有被敌人从外部所撼倒,也没有从内部被分裂;始终保持了强大战斗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始终赢得了人民群众爱戴和支持,有了不竭的力量源泉。
今天,我军的成员虽然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作风却代代相传,溶解在每一个军人的血液中。无论走进哪一座军营、哪一座哨所,新一代军人都透露着成熟与阳刚,英武与自信,热情与豪迈,写就着永不言败与坚忍不拔的红色传奇。有军人,祖国就放心;有军人,人民就安心。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强安全保障。一个国家的军队掌握在什么人手中,始终是关系这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军的渗透破坏一刻也没有停止,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更加繁重。面对严峻的形式和考验,我们更要充分认清党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命根子”,充分认清“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要害是割裂军队与政治、政党的关系,实质是妄图使我军脱离党的领导,目的是动摇党的执政地位。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就能以党的先进性确保人民军队的先进性,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能依靠党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战略战术,保持我军英勇善战的本
色和强大战斗力;就能以党与时俱进的品格,保持我军的生机活力,不断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有了党的绝对领导,我军就有了主心骨;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我军就有了坚强的后盾。党与军队,人民与军队,就是这样休戚与共、水乳交融。经过84年苦与难磨砺、血与火洗礼的人民军队,将以忠诚托起使命,用血肉铸就长城,用奋斗继写辉煌,在鲜红的军旗上续写着自己的光荣,赢得新的胜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