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题答卷(B)及参考答案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题答卷(B)及参考答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B)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其值为 。 2.朗伯—比耳定律的表达式为 。 3.水样的总不可滤残渣,又称 或 。

4.河流控制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排污口下游 的河段上。

5.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分为 和 。 6.NO2的常规分析方法一般是 。 7.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范围是 。 8.对氟化物污染最为敏感的指示植物是 。 9.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用 衡量,准确度用 衡量。 10.NaH2PO4中溶液的质子条件式是: 。 11.环境监测对象的特点: 、 、 。 12.简要表达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意义:DO 、BOD5 、COD 、

TSP 。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 已知1mol.L-1H2SO4溶液中MnO/Mn=1.45V,Fe/Fe=0.68V,在此条件下用 4232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为( )。 A、0.38V B、0.73V C、0.89V D、1.32V 2. 微溶化合物Ag2CrO4在0.0010mol.L-1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0.0010mol.L-1K2CrO4溶液中的溶解度( )。 A、较大 B、较小 C、相等 D、大一倍 3.在电位法中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应与被测离子的浓度( ): A、无关 B、成正比 C、对数成正比 D、符合能斯特公式的关系 4.TSP的粒径范围是( ) A、0~100μm B、0~10μm C、0~50μm D、>10μm 5.《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依据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 ) A、三级 B、Ⅳ类 C、二级 D、V类 6.在COD的测定中,回流前需加入HgSO4,其目的是( )

A、灭杀微生物 B、络合水样中的Cl-,避免Cl-消耗K2Cr2O7

C、沉淀Ba2+、Sr2+、Ca2+ 等金属离子 D、作为催化剂 7.冷原子吸收法测汞中,KMnO4的作用是( )。

A、氧化还原性物质 B、防止重金属沉淀 C、作为指示剂

D、破坏有机物、把低价汞全部氧化成二价汞离子

8.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对向国家直接报送数据的废水排放源规定,工业

废水每年采样监测次数是( )。

欢迎共阅

A、2~4次 B、2次 C、3次 D、4次

9.在水环境监测分析中,用得较普遍的浓缩试样的方法是( )。

A、萃取 B、离子交换 C、蒸发 D、沉淀 10.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可以采用( )。

A、重量法 B、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C、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 D、撞击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精密度: 2.化学计量点: 3.环境质量标准: 4.环境空气: 5.生物群落: 四、判断及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在括号中注明“√”或“×”,并在题后横线上将错误之处加以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 )1.一种碱的碱性愈强,其Pkb愈大。 ( )2.一种酸的酸性愈强,其共轭碱的碱性也愈强。 ( )3. 未经任何处理的清洁水样最长存放时间为48小时。 ( )4.采集溶解氧水样应在现场固定,固定方法是加入硫酸锰溶液。 ( )5.根据《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图图式规定,图式“ ”表示土壤采样点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滤料吸收法采样有哪几种常用滤料? 2.简述氰化物测定中常用的蒸馏方法。 3.简述化学需氧量的概念及其在水环境监测中作用。 4.简述金属指示剂的封闭与僵化现象。 六、计算题(共25分): 1. 作用于某一点的四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为90dB、86dB、80dB、90dB,求同时作用于这一点的总声压级为多少(5分)。附:分贝和的增值表 LP1- LP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ΔLP 3.0 2.5 2.1 1.8 1.5 1.2 1.0 0.8 0.6 0.5 0.4 2. 为标定HCl溶液称取硼砂(Na2B4O7·10H2O)0.4710g用HCl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5.20mL,求HCl溶液的浓度(5分)。

3.分析50mL含Cd2+ 5.0μg的溶液,用10.0mL的二苯硫氯仿溶液萃取,萃取率约为100%,于波长518nm处用1cm比色皿进行测量,测得T=44.5%,求吸光系数α,摩尔

吸光系数ε,桑德尔灵敏度S(7分)。

4.监测某采样点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时,用装有5 mL吸收液的筛板式吸收管采样,采样流量为0.30 L.min-1,采样时间为60 min,采样后用光度法测定并计算得知全部吸收液中含2.0μg NO2,已知采样点的温度为5℃,大气压为100 Kpa,求大气中

二氧化氮的含量(8分)。

B卷答案

欢迎共阅

一、填空题:

1.14.2;2.A=єbc;3 .悬浮物SS;4.500—1000米;5.急性危害作用、慢性危害作用;6.Saltzman;

+-2-3-7.0—10μm;8.唐昌蒲 9.偏差、误差;10.[H]+[H3PO4]=[OH]+[HPO4]+2[PO4];11.广泛性、复

杂性、活动易变性;12.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悬浮颗粒物

.二、选择题: 1 B 2 C 3 A 4 A 5 A 6 B 7 D 8 A 9 C 10 B 三、名词解释: 1.是指在确定的条件下用相同的方法对同一浓度样平行测定多次,求出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其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2.在滴定分析中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3.指经过科学试验确定污染物(或因素)对人体或生物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4.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 5.在一定区域或一定生境中各个生物种群相互松散结合的一种结构单元。 四、判断改错题:

1.×,pKb愈小;2.×,共轭碱的碱性愈弱;3.×,72h;4.×,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

5.×,农作物采样点。 五、简答题: 1.答:有定量滤纸、玻璃纤维滤膜、有机合成滤膜、微孔滤膜和直孔滤膜等类型。

2.答:常用的蒸馏方法有两种:

(1)向水样中加入酒石酸和硝酸锌,调节pH为4,加热蒸馏,简单氰化物和部分氰络合物,以HCN的形式被蒸馏出来,用NaOH溶液吸收,取此蒸馏液测得的氰化物为易释放氰化物。 (2)向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至pH<2的条件下蒸馏,此时全部简单氰化合物和除钴氰络合物外的绝大部分络合氰化物,以HCN的形式蒸馏出来,用NaON液吸收,取该馏出液测得的结果

为总氰化物。 3.答:化学需氧量是指水样在一定的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1表示。COD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4.答:在络合滴定中,如果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更稳定的络合物而不能被EDTA置换,则虽加入大量的EDTA也达不到终点,这种现象称为金属指示剂的封闭;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难溶于水,在滴定时指示剂与EDTA的置换作用进行缓慢,而使终点拖长,这种现象称为金属指示剂的僵化。 六、计算题: 1..Lp=90dB 2.CHCl=0.09802 mol.L-1 3.α=7.0×102L/g.cm;ε=7.9×104L/mol.cm;S=1.4×10-2μμg.cm-2

4.NO2(mg.m-3)=0.11 NO2(ppm)=0.056

欢迎共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