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新媒体的数字资源平台发展与问题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42卷第2期 天 津 科 技 Vb1.42 N0.2 Feb.2015 2015年2月 TIANJrN SCIENCE&TECHN0L0GY 应用技术 基于新媒体的数字资源平台发展与问题 刘 梅 , (1.同济大学摘上海200092;2.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天津300074) 要:阐述了新媒体的内涵,提出了基于新媒体的数字资源平台建设模式,并以期刊和图书馆数字平台为例,分 析了各自的特征。指出了数字资源平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平台建设工作中应注意的环节,包括管理、技 术、内容等方面的措施,以期我国数字资源平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资源平台 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945(2015)02.0042—02 New Media—based Digital Resource Platforms:An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LIU Mei ,。 (1.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2.Tianjin Institute of Scientiif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Tianjin 300074,China) Abstract:The connotation of new media was explained and a construction mode for new media・based digital resource plat・ orfms was proposed.Then,features ofjournals and digital library platforms we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o reveal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igital resource platforms.Finally,efforts worthy more attention for the platform construction,including management,technology and content building were proposed. Key words:new media;digital resource platform;network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人们的生活生产 中出现了各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新成果、新产品,它们为生活增 添了色彩,带来了便利,更重要的是,它们逐步深入生活并改 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20世纪80年代初,电视机是中国家庭中的奢侈品,留存 在80后记忆深处的一幕是和小伙伴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电视 机带来的视觉和精神冲击。而如今,网络、手机的出现分流了 一回升,同比增长35.3%,与上一季度增幅持平。}】 J在新旧媒体加速融合的过程中,传统媒体一方面利用新 技术手段向新媒体倾斜,开拓扩展新媒体渠道;另一方面加速 扩充,以集团化经营模式尽力维持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而新 媒体却有条不紊地发展着自己的开放平台,以开放、整合、优 化的“心态”平静地迎接传播业的变革。 批电视观众,同时带来了传播业的重新洗牌。本文探讨了新 字资源平台对传统出版业、图书馆的冲击和应对措施。 2数字资源平台 新媒体大张旗鼓地冲击而来,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可想而 知。期刊、图书馆等知识产业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传统的办 刊理念、图书馆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 便捷的要求。改变自身模式,建立数字资源平台成为大势所 趋。目前,对资源整合模式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资源整 合的具体实践,可以将模式分为:基于导航的资源整合、基于 OPAC(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的资源整合、基于异构统一平 媒体的内涵和在传播业中的发展,以及以此技术为基础的数 1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 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 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期刊、广 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 媒体”。[ 】 新媒体以其丰富的形式、个性化的展现方式、高覆盖率等 特征,在传播领域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2013年第二季度,我 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232.6亿元,较上一季度增长 17.4%,较2012年同期增长27.4%。从网站来看,主要网站的 月度覆盖人数增长明显,其中网易、淘宝、一淘较 一季度增 长超过10%,新浪、搜狐与凤凰网较上一季度增长超过7%。搜 台的资源整合3种。这3种方式的整合程度是逐渐深入的。L2 2.1 期刊数字资源平台应用情况 期刊的数字资源平台一般采用数字资源导航系统。其揭 示的内容一般包括刊名、全文、篇名、关键词、学科分类、语种 分类、出版商、ISSN、起始年限、期刊详细介绍等信息。例如,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南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出品,通过 对国内 版发行的8 000余种科技期 2 600万篇期刊全文 进行内容分析和引文分析,为专业用户提供一站式文献服务。 索引擎市场规模达到92.8亿元,环比增长25.1%,有较大幅度 收稿日期:2015-O1—06 此外,万方、中国知网等数字化期刊资源平台也为读者搜寻相 2015年2月 刘梅:基于新媒体的数字资源平台发展与问题 ・43・ 关文献提供了方便。 一些期刊编辑部为了适应数字化发展,相继建立了自己 期刊的数字内容发布平台,包括建立编辑部自己的网页、投审 稿系统、专家审稿系统、期刊数据库等。但由于经费和维护管 理管理问题,以及人员配置上的不足,导致这些网站或过于雷 同,或疏于管理。 2.2图书馆数字资源平台应用情况 如今的图书馆不同于若干年前的图书馆,从管理模式到 借阅模式都有了很大的飞跃。这是数字化技术发展带来的优 势,在这一变革中,也进一步提高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信息素 质与服务意识。 基于OPAC系统是图书馆众多资源中利用频次较高的, 把OPAC系统整合进更多的资源和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 现有数字资源的利用率。f2]也有一些应用是将音频、视频等多 媒体资源的检索引入OPAC中,建立相关的数字资源链接。其 实现方法并不困难,即在记录中添加相关字段,录入数字资源 的访问地址和获取方式;然后在Web OPAC检索结果界面中 显示856字段中输入的链接地址,可得到指向页面。 数字平台的建设与推广,进一步完善了图书馆的职能,更 高效、更直接地方便了读者,充分诠释了服务至上的理念。同 时,这一平台的推广,也使图书馆扩大了社会影响,解决了经 费不足等问题。 3新媒体数字资源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的发展方兴未艾,新媒体数字资源平台建设成为 一个必要的,不容忽视的课题。在期刊、图书馆数字资源平台 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后,在给读者、检索者带来更大便利之后, 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3.1对新媒体的认识不足 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的崛起,对新媒体发展的认识不足, 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重视。尽管目前传统媒体行业也在积极 探索网络和无线通讯传播技术,努力实现新闻媒体向多元化、 综合性的转变,但仍然是以传统媒体的思维办报、办电视、办 广播,仅仅是把网络、手机当成既有内容传播的工具和渠道, 没有认识到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读者阅读个性化的趋 势,没有意识到互联网、手机终端技术对传媒业的巨大改变。 因此,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分析利弊,看清新媒体发展的必 然趋势,增强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媒体的紧迫感,加快发展 新媒体。 3.2数字化资源平台缺乏影响力、吸引力 由于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带来很大的冲击,虽然传 统媒体应运建立了各自的数字化资源平台,但思维定势仍然 影响着管理者或者信息发布者,导致新媒体的时效优势、个性 优势难以显现。同时,一些平台、网站缺乏采、编人员和技术力 量,网络媒体的直播、图文、音视频等优势宣传方式得不到充 分利用,媒体影响力和吸引力不足。 3.3投入不足 一些地区缺少网络和新媒体建设方面的总体规划,新媒 体发展无资金、人才、技术保障。地区各机构虽然都在积极通 过新技术、新平台打造新媒体,但总体投入不足。如一些偏远 地区唯一的网络新闻平台,无自已的服务器,无办公经费,自 聘人员办网,这与新媒体发展极不相符,迫切需要政府的大力 投入。 3.4重复建设严重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部署,一些单位、机构积极投身新 媒体的浪潮,但建设的资源平台毫无自身特色,模块、功能雷 同,信息发布延迟,不能体现新媒体的特色与优势。此外,人力 资源的短缺也导致维护无专人,发布无专人,管理无专人。很 多平台建成后无人打理,成为死气沉沉的“新媒体成果”。由 此造成了资源和经费的浪费。 4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措施 在新媒体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吸取经 验和教训,同时注意以下问题: 4.1确保数字资源的质量 包括新媒体数字资源的重复和缺损、原创信息少、知识产 权合法化、引进趋同化、信息量不够、更新不及时、与现实需求 相距甚远等,都需要注意与防范。【3J 目前,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资源纷繁复杂、真假难辨,需 要精心梳理、一一甄别,确保数字资源的质量和真伪。这就对 数字资源平台的信息发布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提高业 务水平,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同时,我们也需要以此为标准要 求新媒体建设的团队成员对于新兴事物,既要保持热情,又要 谨慎,从而推动新媒体数字资源平台更好更快的发展。 4.2形成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采取可行的运作方式 新媒体数字资源平台建设,不仅包括专题数据库的建设, 还包含后期管理,比如数据更新、设备维修、互动服务等。l3】由 于服务人群的特殊性,平台的建设投入和产出在短时问内很 难达到平衡。因此,前期有没有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意味着 后期管理组织情况,以及管理的效果。有些领导盲目追求利 润、盈利等,一旦平台短时间内没有达到预期设想,就产生搁 置乃至放弃的心理,如此一来,平台的建设很难达到成功,影 响力更难以实现。 4.3丰富内容。提升技术水平 习总书记强调,新媒体建设要有“兴利除弊”的媒介素 养,有“能力升级”的创新精神。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应用 上,也体现在内容上。既然我们开发了新媒体数字资源平台, 那么在技术表现形式上就要体现新媒体的特点,视频、音频一 定要丰富。要及时提升网站建设技术,使及时的互动和交流成 为可能,以实现网站内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 地区各媒体要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正确 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自觉 把新媒体平台建设作为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有效方法和重 要途径,深入研究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坚持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增强新闻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 力。大力推进新媒体建设和改革创新,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 率、更加开放有序、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 内在活力,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新兴媒体的整体水平。 5结语 新媒体是传播业发展的方向,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数字资 下转第45页 2015年2月 刘青: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研究 ・45・ 计分析,制定相关的决策。通过系统,可完成查询设备信息工 作,提供字段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购买时间、使用状态、存放 位置、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等,可实时获得设备是否需要检修 等情况信息。若某件设备需要进行报修,系统可实现报修后智 能回复,回复内容为针对该故障的常规处理方法,使用者可据 计与分析等的标准、规范、科学化管理和电子、智能、信息化的 处理,为实现“教育大装备”管理提供了一套系统完整、便捷 实用的解决方案。 帮助用户建立了基础教育装备管理数据库,实现区域内 中小学校与各级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数据信息统一对接、互连 此做简单处理,若还是无法解决设备问题,则由设备管理员针 对报修信息做进一步处理。 系统可实现对管理部门的每个科室、学校的每个班级的 技术设备情况和报修情况进行记录,并做出统计分析。对应报 废设备或应新购置设备做出及时的提醒。此外,通过设备档案 的建立,系统提供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可实现电子台帐 管理。 2.2技术可操作性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软件分为管理部门端口及学校端 互通,信息资源共享,达到提高管理服务质量与效率、降低管 理成本等要求。 将设备仪器管理和实验教学管理紧密结合。它不仅管 “硬件”,而且管“软件”;不仅管“物”,而且管“人”;不 仅能有效提高教学设备应用率和教学实验的开出率,还可以 从技术手段上帮助管理者堵塞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 4结语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各类数据的统计、汇总 口。主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学校对本校的仪器采购、入库、报 损、维修、赔偿、借出、归还等。 该系统的开发采用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 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 一与上报工作,权责清晰、责任到人,提高了数据的客观性、真实 性;促进了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可提 升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工作水平。更重要的是,教育技术装 备管理系统加强了对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监管、督导 与评估,促进了学校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系统使用.NET开发平台。.NET Framework是一种新的计算平台,简化了在高度分布式 Internet环境中的应用程序开发。系统涉及的主要技术有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和IIS服务。作为完全B/S架构,客户端通 过浏览器即可使用全部功能;内置中小学实验教学标准模板, 蔡克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 可由模板生成实验申请和记录;内置中小学教学仪器配置标 准,可直接生成学校仪器达标结果;内置丰富的统计报表,可 对专用室配备、仪器配置、实验教学开展情况进行科学统计。 及教育改革[J]_高等教育研究,2000(5):1 1-15. [2] 佚名.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运行平台设计与应用 研究一一以普陀区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3):11-13. 3重要意义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实现了中小学办学条件装备管理 [3] 冯俊华.深入推进注重实效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 技术装备工作[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3(11):3-6. 与应用,包括装备采购管理、实验教学管理、教育技术装备统 上接第43页 源平台建设关系到运用信息资源的方方面面,它们建设的是 5625822.htm1. 否贴近需求,能否体现时代的发展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未来, 新媒体数字资源平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必须在工作中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以丰富它的内涵。■ 参考文献 [2] 王淑娟.数字资源整合平台的优化研究[J].情报探 索,2011(3):64.65,66. [3] 陈海燕.新媒体艺术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构想一一以 “合肥师范学院”为例[J].美与时代,2013(9):87. 89. [1]新媒体内涵[EB/OL].http://baike.SO.corn/doc/53892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