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丝路·青春》剧目的剧情设置价值探析

《丝路·青春》剧目的剧情设置价值探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丝路·青春》剧目的剧情设置价值探析

作者:张明

来源:《新闻传播》2018年第03期

【摘要】大连艺术学院创作的大型原创舞台剧《丝路·青春》,是以*总书记“一带一路”重要思想作为指导,紧贴时代的脚步,响应国家号召,以文化艺术的形式再现“一带一路”的伟大梦想。本文从剧本的结构框架、艺术形式、象征手法等方面对《丝路·青春》剧情设置进行分析,探讨其剧本创作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丝路·青春》;一带一路;情节;艺术形式《丝路·青春>剧目是大连艺术学院继大型音画舞蹈交响史诗《和平颂》之后的又一主旋律力作。该剧目综合了剧本创作、作曲配器、器乐演奏、声乐表演、舞蹈编排、诗歌朗诵和戏剧表演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它的剧本创作内容丰富,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利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颂扬“一带一路”精神,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一、结构框架严谨流畅。凝练深刻主题

“丝路”即“一带一路”,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路·青春”代表了年轻人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包含了巨大的、深刻的、发动与引领世界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格局、中国蓝图。 《丝路·青春>由序曲、四个篇章和尾声六个部分构成,分别为:

序曲:历史回眸——深深丝路情。通过老师带领学生采风,重走古代丝绸之路,引出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友好通商、向往和平的道路。回望历史,激励未来年轻一代要沿着这条路永远走下去。

第一篇章:文明经典——翩翩丝路魂。老师带领着学生从敦煌莫高窟、中巴公路到巴基斯坦、西班牙等地,展现不同地域文明标志性的成果。表达全球人民依据古代精神遗产的启迪,着眼当今人类共同的发展,从贸易、经济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第二篇章:探索求知——悠悠丝路韵。千百年来,人们对于知识的追寻脚步从未停歇,这一部分展现了三个伟大的文明标志:希腊神庙、土耳其大教堂、埃及金字塔。学生们沿着这条悠悠的长路,怀着探索求知的心走过一座又一座不朽的丰碑。

第三篇章:精彩纷呈——眷眷丝路梦。从中国到俄罗斯,从孟加拉国再到非洲。一首首歌曲唱出了精彩纷呈的眷眷丝路梦,向我们展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四篇章:全球唱响——浩浩丝路云。以音乐剧的形式,演绎梦想和希望,年轻的学生们热情高涨地准备去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建起连接世界各地的桥梁,他们告别校园,随着歌舞让梦想扬帆起航。

尾声:“华彩乐章——源源丝路颂”。场景回到雁西湖,重温“一带一路”高峰会,聆听习主席的教诲,蓄势待发,接受祖国与时代的使命召唤。

六个篇章,每个部分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又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对于情节的展现从古到今,环环相扣,烘托主题。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中国与沿线各国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更润物细无声地传播着我国与沿线各国的地域文化。《丝路·青春》演绎的正是这更替变化,文化融合。

二、艺术形式完美结合,构建叙事段落

毋庸置疑,人们在观赏戏剧表演、读小说、听音乐或看电影时,总是先察觉到它们的艺术形式。如同所有的艺术作品一样,《丝路·青春》的艺术呈现上,通过青春的视角,运用人屏互动、情景表演、跨界创新等丰富的舞台表现形式,情景交融,多重手段构建起情节叙事。 情节设置在《丝路·青春》中通常表现为设定剧目的故事背景或每个篇章根据主题设定的情节,情节往往和艺术呈现手段相辅相成,通过叙事性元素的添加来加强剧目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开篇的序曲部分,就以老师带领学生采风的故事开始,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足迹,结合驼铃声、音乐和舞蹈《丝路花雨》的表演,描绘出古代丝绸之路的动人篇章。中国民族舞蹈和阿拉伯舞蹈的结合,既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又极富时代感;既有中国的民族文化,又融合西方艺术元素。与《丝路·青春》同名的主题曲的大合唱,更是将序曲部分的丝路情传向深处,高亢的歌声唱出了古丝绸之路精神深远的历史传承,颂出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共同发展的殷切期盼。第一篇章中女老师以诗朗诵的方式,向学生们娓娓道来,讲述了中巴公路的故事,中巴两国人民克服了巨大的施工困难,修建起了这条连接中国西部和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公路。巴基斯坦歌伴舞,整个场面扣人心弦,演员们激情的展现了巴基斯坦美丽广阔的地域风情,以此来致敬牺牲的88位中国工程人员,虽然故事是悲伤的,但是他们的伟大精神会一直腾飞在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上空。将整个剧目推向高潮的部分是第四篇章,它打破常规文艺节目常有的独唱、歌伴舞以及千台一面的尴尬局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音乐剧《课桌舞》,在观众心灵深处掀起了强烈的“情感风暴”。浩大的场面,学生们在最动感的音乐中,舞动着青春澎湃的灵魂,进发着激情和魅力的强劲身躯。充分地展示出踌躇满志的毕业生,将要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作,报效祖国的情景。整场的舞蹈音乐与情节完美融合,充分体现了用艺术形式创意叙事的作用。

《丝路·青春》用气度恢宏的音画史诗境界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故事,为了让作品具有更为悠久的历史感,更牵动人心,剧目采用了历史与现实穿插式的手法,同时选择了现实和过去最为重要的典型情节再现,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艺术元素结合,营造跌宕起伏的剧情审美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象征手法创造意境。情节引人入胜

象征是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来表达富有特殊意义的艺术手法,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最早是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后来扩展到影视艺术,现在已经成为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在《丝路·青春》剧目中,也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客观表现和主观创造完美结合,赋予剧目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从而增强舞台表现力,使剧情发展更加引人入胜。 首先是题材象征。由于创作者密切关注“一带一路”发展政策和建设成果,不断地从有关“一带一路”的发展中汲取营养,所以该剧目对“一带一路”题材的把握具有双重象征意义,一方面是对古丝绸之路的赞美与怀念,传承丝路文明,二是要汲取古丝绸之路的经验教训,在中国崛起的今天,重塑丝路经典,构建世界文明。所以开篇序曲就将“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搬上舞台,伴随着沙漠主题音乐,观众自然而然的就被带到了古丝绸之路的情景中,剧目一开始就抓住观众心理,引起情感共鸣。

其次是形象象征。舞台上的每一个形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时代特征。在哈萨克斯舞蹈中,舞蹈演员们舞动身躯,自由地表达自我,她们组合成天鹅的形象,在舞台中间,随着音乐轻轻摆动,天鹅的翅膀展翅飞旋,舒展自如。哈萨克族与白天鹅的不解之缘源自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古时,有一年轻的哈萨克族首领在战争中负伤,一只白天鹅从天而降,挽救了他的生命,并变身为一个美丽少女与他成婚。为纪念这一奇异的婚配,他们给儿子取名为哈萨克,意为“白天鹅”。所以天鹅在哈萨克斯坦象征着自由,被认为是纯真与善良的化身,是他们国家精神的象征。天鹅形象让观众更加了解了这个国家和民族,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崇尚自由的国度,同时也象征着中哈的友好关系。

还有道具象征。道具对于烘托环境、表明人物身份、推动故事剧情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舞蹈演员们后背上绑着的大树,象征着俄罗斯广阔无垠的大地,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是传递中国文明的重要纽带。情景舞蹈《郑和下西洋》舞蹈演员手中的船桨,象征着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勇气,更直观的将观众带入情景,理解“一带一路”的思想内涵。 最后是色彩象征。舞台表演也是声画艺术,色彩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丝路·青春》剧目中有很多色彩的象征运用,在第三篇章的开头,两个学生在江南水乡告别,即将去往俄罗斯学习,此时舞蹈演员们身穿彩色旗袍,手举彩色油纸伞,多彩的服饰表达了江南水乡的富饶瑰丽,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在柔美的江南水乡情境中表达淡淡的离别忧伤。在第二篇章的泰国长甲舞表演中,舞蹈演员们身穿金色衣服,道具亦是金色的佛龛,金色在泰国不仅仅代表财富,泰国是一个直接由奴隶社会经过短暂的封建制度就一步跃入资本主义社会的,黄金作为古代计价产品,自然受到老百姓的喜爱与推崇。慢慢的整个社会开始形成了一种崇拜金色的氛围,同时小乘佛教文化对泰国人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小乘佛教也崇尚黄色,寺庙僧人的穿戴绝对可以印证。最后在泰国金色逐渐变成一种象征,一种文化。充满泰国风情的舞蹈,带我们领略异国风情的同时,也突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国家,泰国正发挥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连接其历史和现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结语

如果说结构框架构成了《丝路·青春>的筋骨,那么,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便是其丰腴血肉。正是这些成就了整台演出故事性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观众不仅感受到了情节场面的气势恢宏,还有“一带一路”政策给全世界尤其是年轻人生活带来的喜人变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