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化建筑概况
建筑规模为地上20层,地下4层,共计24层,地上5层以上为标准层。工程设计范围主要是高层的主楼建筑,总计建筑面积约五万多平方米。 (2)通信信息种类和数量
该智能化建筑的电话交换机信息种类主要是话音和计算机数据,根据用户提供的各个楼层所需的话音和计算机数据的信息点数量和分布如表1所列,话音信息点为1260个,计算机数据信息点为629个。 (3)机房位置设置
根据用户使用需要和设备配置等要求,在智能化建筑设计中已将用户电话交换机房和计算机主机房的位置,分别确定在5层和7层。 (4)配线架和缆线的设计
为了便于使用管理和维护检修,根据用户要求每个楼层均需设置配线架,用户电话交换机房设置总配线架。
2、设计标准:根据国内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建筑与建筑群结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来设计。 3、设计要求
本工程设计要求目前能满足话音和计算机数据的需要,要适当结合今后发展趋势。采用电话交换机综合布线系统后,使整个网络系统一次布线后,在15~20年内能满足用户发展要求。 二、设计方案的确定
主要是系统构成、各子系统设计线缆选用和连接方式等设计方案。 1、系统构成
根据本工程设计依据和用户实际需要,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范围为主楼,无其他建筑,所以没有建筑群子系统,只有主干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两部分。综合布线系统为电话交换机话音和计算机数据两大网络系统服务,是它们的传输媒质,也是基础设施部分。 2、各子系统设计 工作区布线
本工程具体配置是根据智能化建筑各部分使用功能不同,按用户通信需要,对各个楼层通信引出端的数据和位置进行考虑,
电话话音通信引出端(信息点)按用户预测要求进行配置。
电话交换机数据通信引出端一般按房间面积10m2为1个点,超过5m2时增加1个点;特殊用户或房间按实际需要或每间最少设1个点(如秘书室、财务管理室等),用户电话交换机机房内设置不应少于2个点。 缆线类型的选用
认为本工程中可采用非屏蔽系统。因为其技术较为成熟、运行可靠,目前完全可以满足该办公楼的信息需要。
水平布线子系统设计
根据信息点的数量和分布,按照缆线和设备类型的选用,具体设计内容为以下几点:在每个楼层均采用
配合五类线的楼层配线架,以便用于电话交换机水平布线子系统与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连接。
在设计中只在第17楼层设置楼层配线架和光缆配线架,其管辖范围扩大到20层。这样既不会影响其传输质量,又可达到减少设备数量的目的。
根据智能化建筑内各个楼层用户信息点的数量和分布位置,选用相应规格的通信引出端(信息插座),既可插入数据通用的RJ—45插头连接,也可插入电话机专用的RJ—11、RJ—12插头连接。对于话音或数据需要单独使用的信息点,可选用单孔信息插座。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设计
建筑物主干系统的垂直(上升)的电缆或光缆的路由,在本工程设计中,对于话音用的缆线,采用五类大对数双绞线对电缆作为传输媒质、与各楼层配线架连接,另一端经电缆竖井引接到五层的用户电话交
换机房建筑物配线架,然后与电话交换机连通。对于计算机数据用缆线采用室内6芯多模光纤光缆作为
传输媒质,近期使用光纤4芯,另外2芯备用,与各楼层的光缆配线架和光电转换设备连接,并与各楼层的网络管理系统的服务设备相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