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

jìng pèi hén jì yǎn hù páng dà

bō li shēn qū xiōng huái xùn chì

二、字词练习

2.用“—”在括号里画出正确的字或音节。

花圃.(pǔ bǔ) 崛.起(jué qū) 涂抹.(mǒ mā) 芋.头(yú yù) 芹.菜(qín jīn) 喘.气(chuǎn chuǎi) 手(娟 绢) (蛀 驻)扎 冰(雹 苞) 比(塞 赛) (拔 拨)河 严(厉 励)

三、填空题

3.先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冈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宗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专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机(_____)算 慈(_____)(_____)目 (_____)发(_____)颜 各(_____)神(_____) (_____)(_____)蹒跚 人声(_____)(_____) 5.课本直通车。

1.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 2.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3.空山不见人,__________。

1

4.__________,十场秋雨要穿棉。 5.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 6.课本直通车。

1.病从口入,__________。

2.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__,明辨之,笃行之。

3.一封完整的信包括称呼、问候语、__________、祝福语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六个部分。

4.《夏日绝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向我们展现了一种无所畏惧的人生姿态。

5.人问之,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取之,信然。 7.课本直通车。

1.《陀螺》一文让作者明白了:__________,海水不可斗量。

2.本学期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欣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__________,探索了蝙蝠和雷达的关系,认识了善于思考和观察的昆虫学家__________,以及少年时即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的__________,同时也感受到高适送别友人时的劝慰:“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8.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英语成绩很好。小明受到老师的表扬。(用上关联词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容忍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全校师生和班主任都参加了义务劳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来了,苹果挂满枝头。(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课内阅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节选)

2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 注释:尝:曾经,诸:一些,这些。 9.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_______ (2)取之信然。 译:_______

10.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为国读书

①清晨,我在院子里玩,碰到邻居家的老爷爷,爷爷问我:“长大当什么?”我说:“当大富翁。”爷爷又问:“为什么要当富翁?”我回答:“自己过得好,想要什么就可以买什么。”爸爸没说话,一吃过早饭就带我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②一下车,我看到正面墙上,镌刻着邓小平爷爷亲笔题写的馆名,门柱上镶嵌着江泽民总书记写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铜牌。走进广场,中间是一座名为“倒下的三十万人”的抽象雕塑,东南角放飞着一群和平鸽,广场北侧是一组遇难者头颅、手臂等组成的大型雕塑。

③陈列室旁边有个母亲的雕像,她的右手紧紧地握着拳头,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喷着烈火;嘴巴张着,好像在痛苦地呼唤着她的孩子。万人坑里埋着1937年12月中旬被日本鬼子杀害同胞的累累白骨,有的头颅上中了子弹,有的身上捅了刺刀,还有的肩膀上被钉了钉子……壁画上,日本鬼子的机枪疯狂地扫射着,一位妈妈死了,她的孩子爬在她身上哭喊:“妈妈,你快起来呀!”一件血迹斑斑、弹痕累累的破棉衣,好像还在流血呢……

④看了这些,爸爸说:“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你有什么感想?”我回答:“我明白了爸爸说的道理,我要为国读书,发奋学习,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等长大了,先当科学家,搞发明创造;再当富翁,把财富投入国防,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好日子。”爸爸夸我说得好。他说:“不管长大干什么,心中要有国家,不能光想着自己。”

3

1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雕塑(shù sù) 弹痕累累(léi lěi) ..12.在第②段中,作者描写广场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第③段中,用“______”画出一句想象的句子。

14.我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15.本文的题目《为国读书》,跟本学期学过的课文《_________________》意思很相似。 16.从“落后就要按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17.作文。 题目: 真好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邻居等等。

通过具体事例写出这个人好在哪里。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3.写字正确工整,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参考答案

1.敬佩 痕迹 掩护 庞大 玻璃 身躯 胸怀 训斥 【详解】 略

2.pǔ jué mǒ yù qín chuǎn 绢 驻 雹

4

赛 拔 厉 【详解】 略

3.岗 岗位 纲 提纲 踪 踪影 综 综合 传 传说 转 转弯 【详解】 略

4.神 妙 眉 善 鹤 童 显 通 步 履 鼎 沸 【详解】 略

5.只缘身在此山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 但闻人语响 一场秋雨一声寒 醉卧沙场君莫笑 【详解】

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识记。

1.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出自宋代卢钺的《雪梅》,全诗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出自唐代王维的《鹿柴》,全诗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一场秋雨一声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是一句民间谚语,意思是立秋之后差不多两个半月的时间就是立冬了,在这期间下一场雨就会感觉天气越凉;要是下了十场秋雨的话那就意味着要加厚衣服了,而十场秋雨是一个大概的数字,不一定非得是十场雨。

5.出自唐代王翰的《凉州词》,全诗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祸从口出 审问之 慎思之 正文 署名 日期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树在道旁而多子 此必苦李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

1.“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指病毒常常因饮食不注意而入侵,灾祸往往因说话不谨慎而引起。。

5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思是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3.一般的书信由六个部分构成。这六个部分是:称呼、问候、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意思是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向我们展现了一种无所畏惧的人生姿态。

5.出自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全文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7.人不可貌相 钱塘江大潮 法布尔 周恩来 天下谁人不识君 【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陀螺》以陀螺为线索,主要叙述了作者的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战胜大陀螺的事情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表现了成长的快乐,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课文中作者明白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才能、品质、行为等是不可能单单从外貌上就能看出来的,海水也是不可能用斗就可以测量出来的。这警示我们在生活中看待事物或问题不能从表面出发,而要看其内在本质。

2.《观潮》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蟋蟀的住宅》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该文章主要介绍了蟋蟀洞穴的特点和修建过程等内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周围的人都敢怒不敢言,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高适的《别董大》,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8.1.因为小明英语成绩很好,所以受到老师表扬。

2.我们怎么能容忍破坏大自然的行为呢?

6

3.我们全校师生都参加了义务劳动。

4.秋天来了,枝头上挂满了红灯笼似的大苹果。

【详解】 略

9. 看见路边的李树结了很多果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把李子摘下来一尝,果然是那样。

1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盲目地跟从,遇事要有主见。 【分析】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9.

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诗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意思是看见路边的李树结了很多果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2)“取之信然”意思是把李子摘下来一尝,果然是那样。 10.

本题考查故事的启发。

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王戎根据“道边”“多子折枝”事先判断出李子是苦的。告诉我们首先要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且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次观察事物时要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sù lěi

12. 中间 东南角 北侧

7

13.陈列室旁边有个母亲的雕像,她的右手紧紧地握着拳头,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喷着烈火;嘴巴张着,好像在痛苦地呼唤着她的孩子。

14.爸爸带“我”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6.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创造价值,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这样的话,就不会再受别的国家的欺负,同样也会得到尊重。 【分析】 11.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雕塑: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指的是用于纪念意义或为美化环境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象征、寓意或象形的纪念物和观赏物。塑的意思是柔软,非流质,可任意变形的性质,在词中应读sù。

弹痕累累:枪弹或炮弹击中物体后留下的痕迹很多。累的意思是连续、重叠,堆积。读 lěi。 12.

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在第②段中的这句话:“走进广场,中间是一座名为“倒下的三十万人”的抽象雕塑,东南角放飞着一群和平鸽,广场北侧是一组遇难者头颅、手臂等组成的大型雕塑。”写出了作者描写广场的顺序,即:中间到东南角到北侧。 13.

考查寻找关键句子的能力。第③自然段中:“陈列室旁边有个母亲的雕像,她的右手紧紧地握着拳头,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喷着烈火;嘴巴张着,好像在痛苦地呼唤着她的孩子。”是作者想象的句子。 14.

考查概括短文内容。通过阅读与理解本短文内容,本短文主要写了爸爸带“我”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事。从文中这些内容“一吃过早饭就带我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下车,我看到正面墙上,镌刻着邓小平爷爷亲笔题写的馆名”,“陈列室旁边有个母亲的雕像,她的右手紧紧地握着拳头,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喷着烈火”等可表现出来。 15.

8

考查课文识记,本文的题目《为国读书》,跟本学期的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意思很相似。都是写为国家而读书,为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而读书。 16.

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文中:“落后就要按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这句话从大的方面讲:一个国家,只有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团结,才能自尊、自立、自强,避免受外地欺辱。在新世纪中,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自强不息,励精图治,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小的讲:每个人也是如此。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创造价值,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这样的话,就不会再受别的国家的欺负,同样也会受到尊重。 17.例文:

爸爸真好

我觉得在我这个家中,爸爸真好。爸爸能让我开心,不怕费钱,还能做我们不能做的事,所以我觉得爸爸真好。

爸爸能让我开心,经常带我玩。有一次,去大连玩碰碰车,爸爸让我玩了一次又一次,一直玩到我累了才停下来。可是我不知道,爸爸的腿都撞青了,这让我非常感动。

有时候,爸爸不怕浪费钱。以前,爸爸每个月都给我买一个大玩具,每个玩具都一百多元钱,很不怕费钱,但是爸爸自己却舍不得买瓶水,我觉得我的爸爸真好。

有一次,爸爸做了一件我们不能做的事。那天,我们家的电视坏了,我和妈妈左弄弄,右碰碰都没弄好。可是爸爸回来之后,几下就把电视修好了。

有一次,我学会了省钱。我在超市看到了一个很好的玩具,我很喜欢。但是我一看价钱一百元,我就决定不买了,替爸爸省点钱。正好爸爸看到我喜欢它,爸爸就问我:“你想要买这个玩具吗?”我特别想买,但是我说我不买,我和爸爸回家了。

虽然我没买到那个玩具,但是我觉得爸爸真好,我爱我的爸爸。 【详解】

半命题作文,将题意读懂后需先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题目: 真好写人的记叙文,写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谁好,为什么好,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他好,依次写清即可。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