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传播学必读书目

来源:意榕旅游网


传播学硕士生·文化产业方向

(黑体字为必读书)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启良《西方文化概论》,花城出版社2000;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李纯、甘亚平主编《入世后中国前沿问题分析》,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李向民《中国文化产业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焦锦淼主编《WTO与 中国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柯可主编《文化产业论》,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谢名家等《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人民出版社2002; 李霞《文化艺术法学概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赵玉忠《文化市场概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花建等著《文化金矿:全球文化产业投资成功之谜》,海天出版社2003; 上海交大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方明光《文化市场与营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加]弗朗索瓦〃科尔伯特《文化产业营销与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鲁杰《网络时代的信息安全》,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喻名乐《传媒产业化经营研究》,岳麓书社2004;

游碧竹《崛起的新兴产业: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皇甫晓涛《城市革命:都市产业新浪潮》,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群言出版社2004; 林拓等《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叶朗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03),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张晓明等《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祁述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王永章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北京出版社2003;

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北京出版社2005; 王国荣《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

丹增《文化产业发展论》,人民出版社2005; 花建等《文化产业竞争力》,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李怀亮《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李向民等《文化产业管理概论》,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胡惠林《文化产业学概论》,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李康化《文化市场营销学》;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胡惠林《文化政策学》,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陈鸣《西方文化管理概论》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传播学书目: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等,华夏出版社,2000

《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美] 斯蒂芬〃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4年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埃弗里特〃罗杰斯,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2年

《传播学概论》 [美]施拉姆、波特,新华出版社 1984年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

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二十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美]费斯克等 新华出版社,2004年 《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

斯〃纽博尔德编 新华出版社,2004年

《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0年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2002年

再版

《传播的观念》,陈卫星,人民出版社,2004年

《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公众舆论》,[美]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中国

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华夏出版社,2000年

《理解媒介》,[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年

《媒体等同》,[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文化帝国主义》,[英]汤林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理解通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通俗文化理论导论》,[美]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商务印书馆,2001年

《认识媒介文化》,[英]尼克〃斯蒂文森,商务印书馆,2001年 《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美],艾英戈、金德著,新华出

版社,2004年

《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英]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新华出版

社,2004年

《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张巨岩,三联书店,2004年 《新闻:政治的幻象》,[美]W〃兰斯〃班尼特,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

《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文森特〃莫斯可,华夏出版社,2000年 《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法]阿芒〃马特拉著,中央

编译出版社,2001年

《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美]埃弗利特〃E〃丹尼斯、

约翰〃C〃梅里尔,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美]彼得斯,华夏出版社,2003年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德]哈贝马斯,学林出版社,1999年 《作为话语的新闻》,[荷]梵〃迪克,华夏出版社,2003年 《媒介〃人〃现代化》,陈崇山、孙五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传播统计学》,柯惠新、祝建华、孙江华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美]迈克尔〃辛格尔特里,华夏出版

社,2002年

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1,《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著,复旦出版社2003年版。 (此书名称叫“新闻思想”,实际包括传播、新闻、宣传思想的研究) 2,《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2002

年再版。 传播学史论

3,《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埃弗里特〃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2年中文版。

4,《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彼得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5,《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洛厄里、德弗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4年中文版。

6,《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概念

7,《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费斯克等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

文版。 传播学范式

8,《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

博尔德编,新闻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9,《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0年版。

10,《传播的观念》,陈卫星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传播学:危机与范式革命》,胡翼青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版。

传播学研究的几种代表作

12,《新闻:政治的幻象》,W〃兰斯〃班尼特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中

文版。

13,《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著,新华出版

社2004年中文版。

14,《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艾英戈、金德著,新华出版社

2004年中文版。

15,《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北京

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16,《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利贝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

年中文版。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作

▲17,《交往行动理论》(三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中文版。

18,《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学林出版社1999年中文

版。 符号学

▲19,《理论符号学导论》,李幼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或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0,《结构主义符号学》,格雷马斯著,三联书店1989年中文版。 ▲21,《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S〃霍尔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中

文版。

22,《作为话语的新闻》,梵〃迪克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意识形态控制

▲23,《图绘意识形态》,齐泽克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24,《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朱学勤著,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5,《论意识操纵》(上下册),谢〃卡拉-穆尔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4年中文版。

消费文化

▲26,《童年之死——电子时代成长的儿童》,大卫〃帕金汉著,华夏出版社

2005年中文版。

▲27,《娱乐致死》,伯兹曼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28,《理解通俗文化》,费斯克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人际传播

▲29,《人与人相遇——人际传播论》,王怡红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组织传播

▲30,《组织传播》,米勒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31,《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贝姆著,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社会传播

▲32,《有效传播》(第7版),特里〃甘布尔、迈克尔〃甘布尔著,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

传播技术主义

▲33,《重组话语频道》,艾伦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34,《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梅罗维茨著,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广告

▲35,《广告,艰难的说服》,迈克尔〃舒德森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36,《分割美国——广告与新媒介世界》,约瑟夫塔洛著,华夏出版社2003

年版。

视觉传播

▲37,《视觉思维》,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 ▲38,《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保罗〃莱斯特著,北京广播学院出

版社2003年中文版。

跨文化传播

▲39,《跨文化传播:东方的视角》,莫腾森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中文版。

▲40,《跨越文化障碍——交流的挑战》,布拉德福德〃J〃霍尔著,北京广

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传媒法与伦理

▲41,《传媒伦理学》,克里斯蒂安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42,《媒体法》,萨莉〃斯皮尔伯利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文化霸权

43,《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阿芒〃马特拉著,中央编

译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

传播学研究方法

▲44,《传播内容分析法:理论与实证》,王石番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5

年版。

▲45,《大众传播研究方法》,安德斯〃汉森等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46,《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戴元光著,复旦出版社2003年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