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综合题 (共1题;共5分)
1. (5分) (2019九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秋十月,桂花没有柳树那么摇曳多姿,妩媚动人,也不会像秋荷那么自惭形(huì)( ),残败不堪。她们像 的战士,一批凋零,另一批悄然绽放。凋零的,也不糟 自己,抖落下来做成桂花糕,美味可口;绽放的,在阳光下,互相嬉戏,互相(liáo)( )逗,分外妖娆。
(1) 加下划线字“分”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 . fèn B . fēn
(2) 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蹋 B . 踏
(3) 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前仆后继 B . 前赴后继
(4)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自惭形(huì)________ 互相(liáo)________逗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2.
(
12
分)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 请解释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①项为之强________ ②徐喷以烟________ ③鹤唳云端________ ④ 怡然自得________
第 1 页 共 8 页
(2) 请翻译下列句子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3) 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3. (2分) (2020七上·浦东期末) 默写
(1) 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秋词》(其一)) (2) 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3) 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 (4) 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4.
(
2
分
)
(2017
九
上
·
镇
江
月
考
)
名
著
阅
读。
(1)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水浒传》中松江一打祝家庄失利,被困盘陀路,幸亏扈三娘探庄识路标,众英雄才能够脱险。二打祝家庄又失利,王英、秦明等被擒,但林冲活捉了石秀。
B .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篇小说是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的传奇式经历为线索,颂扬了汤姆索亚和他的小伙伴天真纯朴的心灵,讽刺和批判了美国庸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
C . 《格列佛游记》第四卷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在这个乌托邦式的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肮脏的畜生。格列佛慧骃国之间的对话成了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
D . 《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先变成一个十八岁的漂亮少女,再变成一个八十岁的老婆婆,后变成年迈力衰的老翁。但三次都被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识破,最后一次在山神土地以及其他各位神仙的帮助下,孙悟空将白骨精打回原形。
(2) 阅读《格列佛游记》中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感觉,虽然我想不出用什么方法,也设计不出稍微有点成功希望的方案来,但总有一天我会恢复自由……我希望回到可以平等交谈的人们中间,在街上或田野走着,而不用担心会像小狗或青蛙那样被人踩死。但出乎我的意料,我不久就获救了,获救的方式也不同寻常。
联系相关情节,写出“我”获救的方式“不同寻常”在什么地方。 (3) 阅读《草房子》选段,请完成后面题目。
岸边一片叹息声。一个路稍微远一些的女孩竟然哭起来:“我不敢一人走……” 蒋一轮很恼火:“哭什么?会有人送你回家的。” 纸月没有哭,只是总仰着脸,望着越来越黑的天空。
第 2 页 共 8 页
这时,A爬到河边一棵大树上,朝对岸大声叫喊着:“毛鸭……!你听着!我是A!你立即把船放过来!你还记得我们家墙上那块黑板吗?一一还记得那上面写着什么吗?……”
选段中A是谁?“你还记得我们家墙上那块黑板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3·镇江) 下面语段每句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牛奶中含有大约3%左右的蛋白质,其中超过87%能被人体吸收。②这些蛋白质不仅能在关键时刻充当救命稻草,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③UHT(超高温瞬时灭菌)奶只需要常温收藏,是真正的节能环保奶。④牛奶包装纸盒中,纸板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铝箔有阻隔氧气、光线和气味,而它的“遮光效果”则是玻璃瓶无法替代的。
(1) 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________。 (2) 第②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 (3) 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4) 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后增补________。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6. (21分)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梦回繁华 毛宁
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北宋汴梁商业繁盛,除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由此,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张择端,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生卒年不详,山东东武人,字正道,又字文友。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徽宗朝进入翰林,据张著题跋,“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井、城郭,自成一家。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正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副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透过此一观念来审视这副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
第 3 页 共 8 页
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帛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的?请找出相关语句进行说明。
(3) 课文开头两段并没有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是否多余?问什么?(提示:从结构、内容两方面来回答。)
(4) “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中的“相传”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5)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有什么价值?
(6) 作者在描绘《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时,使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7. (21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悠悠寸草心
①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
② 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 ③ “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 ④ “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
第 4 页 共 8 页
⑤ 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元钱。” ⑥ 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
⑦ 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
⑧ 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
⑨ 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孩子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学费虽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直至今日,母亲还去做佣,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有回来。
⑩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替母亲洗脚。母亲回来后,见儿子替她洗脚,感到很奇怪:“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洗吧。”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儿子的要求坐下,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伸进水盆里。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这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脚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
⑪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社长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多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社长。如果不是你,我还从来没有握过母亲的脚,我只有母亲一个亲人,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
⑫社长点了点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
(1) 青年在替母亲洗脚时发现了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这说明了什么? (2) 大公司选聘职员,社长为什么希望大学生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身? (3) 题目“悠悠寸草心”对表达文章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18八上·长春月考) 作文题目:以《我的偶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 5 页 共 8 页
参
一、 综合题 (共1题;共5分)
1-1、 1-2、 1-3、
1-4、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2-1、2-2、2-3、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3-1、3-2、3-3、3-4、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4-1、
4-2、4-3、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5-1、5-2、
第 6 页 共 8 页
5-3、
5-4、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6-1、6-2
、
6-3
、
6-4
、
6-5、6-6、7-1、7-2、7-3
、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1
、
第 7 页 共 8 页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