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测试题

来源:意榕旅游网


必修1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测试题1 (一)、选择题 (共 15 小题)

1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A. 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 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C. 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 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2 、下列细胞能成功用于做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的是()。 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C. 叶的下表皮细胞 D. 用开水煮过的洋葱鳞片叶紫色外表皮细胞

3 、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 30% 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则此细胞的原生质与细胞壁之间的物质应是()。

A. 水 B. 30% 蔗糖溶液 C. 低于30% 的蔗糖溶液 D. 高于 30% 的蔗糖溶液 4、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该表皮的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

A. 细胞液的溶质流出细胞 B. 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子进入 C. K+和 NO3+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 水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

5.当新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在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且原生质层不再继续收缩时,对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下面处理可能使其复原的是 A.转入0.25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B.转入3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C.转入2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D.转入4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6、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

A.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有保护内部的作用 C. 一种半透膜 D.选择透过性

7、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的吸收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⑤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8、细胞膜与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

A. 磷脂分子排列成双层 B. 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

C. 球蛋白分子覆盖或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D. 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9、下列现象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膜②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 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A. ①②③ B.③④⑤ C. ①④⑤ D. ①③⑤

10 、人体中, K+很容易穿过细胞膜,但许多细胞内部的 K+比这些细胞外部的 K+浓度要高,如人的红细胞中 K+的浓度比血浆中 K+的浓度高 30 倍。这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被动运输 D. 主动运输

11 、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是因为水稻根的细胞膜()。

A. 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 B. 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

C. 吸收硅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吸收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 吸收硅不需要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

12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 ATP ,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的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胞吞、主动运输 C. 主动运输、胞吞D.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13、下列哪一项与矿质离子的吸收没有联系?()。

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D. 高尔基体 (二)、非选择题

1、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方式,B表示__________方式,C表示___________方式

(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__________上合成的。(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2.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是 _ ,合成B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 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其决定因素是细胞膜的。人体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种现象称为 。

(3)甲状腺细胞中碘的浓度远比血浆中高,这说明甲状腺细胞吸收碘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决定甲状腺细胞吸收碘的量与 [ ]__________有关。 3、新鲜叶类蔬菜常常残留有水溶性有机农药,人们一般认为:把蔬菜浸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即可大大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对此,某研究机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取同一新鲜蔬菜样本个1000g,用不同方法去处理,结果如下: 处理方法

未作处理

仅用纯净水冲洗1min后

浸入纯净水30min后

农药残留量

0.196

0.083

0.123

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对实验一结果的解释是:用纯净水冲洗1 min后,蔬菜农药残留量比未作处理减少一半以上,

这是因为;而浸入纯水30min后,蔬菜农药残留量反倒不仅用纯水冲洗1min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多,这说明。 单元练习答案 (一) 选择题答案

1.B 2、C 解析:要想看到质壁分离现象,所选用的细胞必须是具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而且还要具有半透膜,能发生渗透失水现象。 A 为动物细胞, B 根尖分区细胞没有大液泡,都不会发生渗透失水作用; D 选项中用开水煮过后的生质层丧失选择透过性。

3、C 解析:洋葱表皮细胞失水,发生了质壁分离,水进入外界蔗糖溶液中,使其溶液浓度略微下降,而由于细胞壁是完全透性的,蔗糖溶液可以通过,故 C 项符合题意。

4、C 解析: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细胞液浓度小于硝酸钾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但 K+和 NO3-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液,例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最终大于外界溶液浓度。这时,细胞吸水,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5、A 6、D解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这种流动性对于维持先下手氧化酶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这种结构特点使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都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的一个重要的生理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7、C。解析:膜的融合、伪足、吞噬都是反映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典型例子。细胞对Na+、K+的吸收通过细胞膜上的钠泵。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不需通过细膜。 8、D 解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两侧有球形蛋白质分子覆盖在其表面,或镶嵌、贯穿于其中。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这种特点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对于细胞完成各种生理功能非常重要。

9、C 解析:示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做自由扩散,②和③中,物质仅仅通过细胞壁,未能进入细胞。

10、 D 解析:据题意可知, K+进入细胞是逆浓度梯度的,并且消耗能量,因此属于主动运输。11 、 B 12、 B 解析:免疫球蛋白属于大分子物质,细胞通过胞吞吸收;并乳糖属于小分子有机物,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13、D解析:吸收矿质离子需要的载体为膜上的蛋白质,是由核糖体合成的,在吸收的过程中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二)非选择题答案 1、(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葡萄糖 (3)载体核糖体 (4)主动运输 2.(1)磷脂双分子层核糖体(2)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胞吞 (3)主动运输 B载体

3、吸附在叶片表面农药,大部分可被纯净水冲掉。 农药分子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细胞吸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