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有机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
有机化工新材料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材料产业中始终牢牢的占据着“半壁江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机化工新材料更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以其独特的发展优势支撑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并成为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先导基础。 以漕泾世界级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开工建设为契机,“十五”期间以华谊集团公司、上海石化股份公司、高桥石化公司为代表的上海有机化工新材料产业完成了自己的产品结构调整,理清了发展思路,提升了产业集中度,明确了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核心任务,为上海有机化工新材料的进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华谊集团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化工企业集团之一,到2004年度资产总值达326亿元,年销售收入257.5亿元,名列中国石油化工企业100强第五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已将内环线以内的市区化学反应型企业和装置全部关停,完成了吴泾、吴淞、闵行、漕泾较为合理的“3+1”布局结构。提出了把华谊建成“世界一流、中国著名”的化工企业集团的宏伟目标,发挥在煤化工方面的技术优势,将吴泾建成清洁能源、新材料开发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基地;依托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发展将化工区的项目为新一轮发展的主战场;坚定不移的“走出去”将资源富足的地区作为化工生产基地。推进“大市场、大物流、大基地”战略以技术管理换取资源和市场为今后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上海石化股份公司经过先后四期工程建设已成为以石油为原料集油、化、纤、塑一体化发展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2004年加工原油91万吨,生产乙烯98万吨。完成工业产值344亿元,利税47亿元是我市重要的化工、化纤、塑料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高桥石化公司是我国第一家跨行业、跨部门的特大型经济联合体,也是我国石油化工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其化工业务经多年的发展在顺丁橡胶、聚醚多元醇、DCP交联剂、丁苯胶乳等产品的生产方面已居国内领先地位。 “十五”期间本市有机化工新材料已达年产值250亿元的规模。在全套丙烯酸及酯的生产技术、低压羰基合成制醋酸技术、本体法聚合ABS技术、氟化工技术、DPC及BIPB生产工艺技术、聚合物多元醇连续法生产技术,高速BOPP膜用料生产技术等领域各相关企业都拥有了自主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为这些领域产品的持续开发和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本市有机化工新材料生产企业又十分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如华谊集团的丙烯酸及酯从引进3万吨/年发展为17.6万吨/年,德士古水煤气化技术、高速卷钢涂料生产技术在引进基础上有了大幅度提升;又如高桥石化的聚醚多元醇从引进2万吨/年发展到13.5万吨/年,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到2004年底上海有机化工新材料的市场占有率已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如华谊涂料有限公司的卷钢涂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氟化工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近50%;高化公司DCP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60 70%、国际市场40%是世界上最大的DPC产品生产商,聚醚多元醇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20%是国内最大的聚醚制造商,顺丁橡胶产量为国内产能的25%占国内消耗量的20%是国内第二大顺丁橡胶生产商。所有这些为上海的支柱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材料基础。
上海发展有机化工新材料的优势:
(1)原料基础优势。以上海化学工业区开发建设为契机,上海三大化工企业(即华谊、石化、高化)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了基础化工及新材料产业的投资力度,为上海有机化工新材料的发展将提供丰富的原料。
(2)技术发展基础。上海是我国唯一拥有五大通用树脂,四大工程塑料、有机氟、有机硅、四大合成纤维、二大合成橡胶、几十种合成胶粘剂、密封胶生产能力的地区,上海在工
程塑料合金生产能力,化学纤维差别 化率、合成树脂专用料比例等方面均高出全国水平,体现了较高的技术水准。
(3)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上海化工新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4)众多从事有机化工新材料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上海有机化工新材料发展的技术支撑。
(5)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投资上海化学工业区成为推动上海有机化工新材料发展的重要动力。
(6)四大骨干企业(上海石化股份公司、中石化股份公司高桥公司、氯碱及三爱富股份公司)作为上市股份公司发挥了筹措资金的功能。
(7)多种经济成分的骨干企业(如上海华生化工、汇丽集团公司、杰事杰新材料股份公司、上海金发科技有限公司等)利用他们各自独特的优势,在新有机化工材料发展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上海发展有机化工新材料的不利条件:
(1)上海地区资源匮乏。上海既无原料资源又无能源,有机化工得以发展所需的原油、煤炭、盐等原料均需外供。全球资源短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以及国内资源产地经济的日益发展对全部依靠外来资源发展的上海经济来源无疑是重大的挑战。
(2)技术创新体制尚不健全,产业化进程缓慢,有机化工新材料发展任务很重,但不少企业工艺、设备落后,环境压力大,这些都需加工解决。许多有机化工新材料领域上海的科研工作起步较早。如:碳纤维、聚甲醛、聚碳酸酯等开发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因种种原因产业化进程很慢,甚至夭折。为此技术创新体制需进一步完善,“产、学、研”模式要积极推广,上海的人才优势、综合配套优势和资源综合利用要进行全面的有机整合。
二、上海有机化工新材料产业“十一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根据上海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认真贯彻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培育上海新材料产业,优先发展石化基础产业,借鉴国外化工新材料发展的经验,贯彻先进的“一体化”理念,以加快发展上海化学工业区为契机带动金山,高桥和吴泾地区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的完整,完成上海化工新材料产业的产品结构、原料结构和外观结构的调整,推进上海化工新材料跃上一个新台阶,为上海的支柱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材料基础。
2.总体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经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以上海化学区为龙头。金山、吴泾、高桥等地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上海有机化工新材料产业有序发展的新局面。上海的有机化工新材料年产值将达到60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40%。
“十一五”期间上海化学工业区的一期建设项目将陆续竣工投产,拟建的1000万吨原油/年炼油、和100万吨乙烯/年装置为代表的二期系列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届时上海化学工业区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基地,世界上最大的异氰酸酯MDI和TDI生产基地;我国最大的聚碳酸酯PC生产基地,我国最大的PVC生产基地。 上海石化将建成以聚烯烃合成树脂专用料,差别化纤维及碳五系列深加工为主的化工新材料及配套精细化工品基地。
高桥石化做大做强顺丁橡胶、苯酚丙酮、聚醚多元醇、DCP交联剂、丁苯胶乳等优势产品,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发丁苯橡胶、本体法ABS树脂、新型环保溶剂油、聚苯醚树脂等新项目,使主要化工产品的产能实力位居国内前。 华谊集团在“十一五”期间将保持在新一代基础化工和清洁能源新材料和高性能化学品
领域的优势并大力拓展下游新兴技术领域,培育扶持现代物流和生物医学的产业能力,重点发展醋酸系列产品、本体法聚合ABS、PMMA本体聚合光学模塑料、PVC绿色建材和专用树脂料。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发展高附加值的氟材料和含氟化学品,加快电子化学品的研制和开发为中国IT产业提供全套的电子化学品材料、大力开发新型专用涂料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制创新“十一五”期间上海有机化工新材料生产技术和能力将有进一步的提高。如在溶液丁苯橡胶、本体法ABS聚合、环保型溶剂油生产、光学级模塑有机玻璃(PMMA本体聚合)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将填补国内空白。 三、“十一五”上海有机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重点和重大相关项目
为大力支持上海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先进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有机化工新材料应以工程树脂专用料、聚氨酯专用料、微电子化学品等方面的配套新材料为重点发挥上海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做大做强这些产业。 1.功能性工程树脂专用料
聚乙烯:采用北欧化工公司的“北星双峰”PE工艺开发生产聚乙烯管材专用料、聚乙烯电缆护套专用料、聚乙烯高强度薄膜专用料,聚乙烯中空吹塑专用料。
聚丙烯:高抗冲共聚物专用料(HIPP)透明聚丙烯专用料、发泡聚丙烯专用料、聚丙烯管材(PPR)专用料、医用级聚丙烯专用料。
聚氯乙烯:食用级和医用级PVC专用树脂、硬质PVC管材专用树脂,高性能辐射交联PVC专用树脂、消光PVC专用树脂,汽车用PVC塑料体制品。
聚苯醚树脂(PPE.PPO)与其它树脂材料(如高抗冲聚苯乙烯、尼龙、聚酯等热塑性膜塑料)一起加工制成高性能的合金化产品。广泛用于汽车仪表板、电器零件、内外装饰件及机械模具和电子电器设备等。 2.聚氨酯专用料
随着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巴斯夫、拜耳异氢酸酯项目的建成将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异氢酸酯生产基地,其39万吨/年MDI及28万吨/年TDI的生产能力必须有相应的聚醚多元醇与之匹配。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建成和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对聚氨酯新品的开发及聚氨酯制品的生产加工业务扩展已是迫在眉睫。 3.高纯微电子化学品系列产品的开发
通过承担国家863电子化学品项目的研究和大力开发产学研共同攻关,华谊集团在掌握高纯化学品的纯化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台湾联仕合资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生产812英寸集成电路板及平面显示器所需的超高纯微电子化学品制造业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超高纯微电子化学的将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众多微电子生产企业提供全套电子化学品供应。 4.大力发展合成橡胶为汽车工业服务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相应的轮胎用胶量猛增。上海应在继续做好顺丁橡胶扩产的同时抓紧抓好高性能多品种合成橡胶的投产(如:溶液丁苯橡胶、异戊橡胶等)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由于新品胶优良的弹性、耐寒性及低发热性,从而提高车辆的节油和安全能力,满足高级别轿车对轮胎的需求。 5.环保型溶剂油
由于传统的溶剂含硫含芳烃,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危害,环保型溶剂油采用世界上先进的韩国SK公司“SOLPLUS工艺”生产脱芳烃的特殊脂肪烃高档溶剂油。可使使用溶剂的涂料、油墨、粘胶、农药、树脂橡胶类、精细化工、特殊润滑、大豆油、洗涤剂、电器、PVC加工、纺织等行业的产品档次提高,与国际接轨。填补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同时环保型溶
剂油是国际上溶剂发展的方向,国内目前刚刚起步,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进一步严格以及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加,环保型溶剂的市场前景将非常光明。 6.集中资源做好碳五化学产业 金——漕两地相邻,又集中了国内最大的几套乙烯装置,其集中产生的碳五资源十分富裕。如将这一资源集中整合。鉴于上海石化在处理碳五有近20年的经验。这样就具备了原料、技术、市场、人材和资金等五大优势,其主要产品的异戊二烯、间戊二烯、环戊烯、环戊烷、甲基环戊二烯等都是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市场需求极其旺盛。上海石化集中以五大优势投资4.8亿到2008年底将建成15万吨碳五/年及10万吨碳十/年装置 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碳五化学产业中心。
四、措施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上海地区的有机化工新材料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上海世界级化工区的原料基地优势,做到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上海的优势做大做精做强几个领域。 (2)进一步发挥上海地区的科技优势,充分落实“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步伐,建立富有成效的用人制度,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
(3)加强对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电子化学专用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工作研究研究,结合上海汽车工业、信息产业等上海发展战略及时调整和提出新的重点发展领域和产品以满足上海发展的需要。加强上、下游产业的沟通,使新材料产业及时了解和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
(4)提高环保及循环经济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新材料应用研究之路。由于上海是一个世界级国际大都市,提高环保意识,发展绿色新材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如近期由同济科技开发的PLA聚乳酸及制品的加工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项目。上海又是一个资源消耗型城市,因此对大量回收的材料(如EPS等)如何加以综合利用,既能减少城市污染又能提高材料的使用价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