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倪小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倪小丹

来源:意榕旅游网
分析题

2 在三台车床上分别加工三批工件的外圆表面,加工后经测量,三批工件分别产生了如图

4-59所示的形状误差,试分析产生上述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

答(a)是工件刚度不够 (b)是导轨和主轴轴线不平行 (c)前后支撑刚度不一

3 加工如图所示零件,其粗、精基准应如何选择(标有符号的为加工面,其余为非加工

面)图a、b、c所示零件要求内外圆同轴,端面与孔轴线垂直,非加工面与加工面间尽可能保持壁厚均匀;图d所示零件毛坯孔已铸出,要求孔加工余量尽可能均匀。

答a)先以外圆表面为粗基准加工内孔,然后再以孔为精基准加工其它表面

b)以法兰盘外圆柱面和左侧面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和法兰盘右侧面,再以孔和右侧面为

精基准加工其它表面

c)以外圆柱面和左端面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和右端面,然后以孔和右端面为精基准加工

其它表面

d)以上表面为出粗基准加工下表面,然后以下表面为精基准加工其它表面

4 图5-70所示尺寸链中(图中Ao、Bo、Co、Do是封闭环),那些组成环是增环那些组成环

是减环 答)a)A1A2A4A5A7A8是增环,A3A6A9A10是减环

b)BBB是增环,B4是减环

123 c)DD是增环D是减环

3125 下图所示连杆在夹具中定位,定位元件分别为支承平面1、短圆柱销2和固定短V形块3。

试分析图中所示定位方案的合理性并提出改进方法。

1-支承平面 2-短圆柱销

3-固定短V形块

y x zx答:底面限制,短销限制 y,左侧V型块由于是固定的,很难保证

和工件接触,因而实现不了定位功能,属于欠定位。改进:把左侧V型块变成可移动的。

6 试分析图中各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数。

答a)两顶尖限制y y x z z

y x z z b)一个锥面限制另一个锥面组合限制 y

z x侧面两个支撑钉限制y z 菱形销限制x c)底面两个支撑板限制 y

7 试制定图示零件(单件小批生产)的工艺路线。

工序1:粗车各外圆、端面、Φ60圆孔;精车Φ200外圆与端面,精镗Φ60孔;

精车Φ96外圆、端面B与端面C(车床)

工序2:插槽(插床)

工序3:钻6-Φ20孔(钻床)

工序4:去毛刺(钳工台)

8 制订下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具体条件:45钢,圆料ф70,单件生产。(12分)

工序1:粗测各外圆、端面、钻Φ14孔,精车Φ40外圆及端面;以Φ40为基准面,精镗

Φ30孔,精车Φ60及端面(车床)。

工序2:铣键槽(铣床)

工序3:钻4-Φ6孔(钻床)

工序4:去毛刺(钳工台)

9 指出下列定位方案所消除的自由度。

x,y,z ,y,z; x,y,z; x,y,z,10 图示拨叉零件,材料HT300,单件小批生产(12分)

1. 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2. 制订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工序1: 粗精铣尺寸40左右端面(铣床)

工序2: 钻绞Φ24孔(车床)

工序3: 粗精铣尺寸12左右端面、R25圆弧面(铣床)

工序4: 钻攻M8螺纹孔(钻床)

y,z

x,y,z

工序5: 去毛刺(钳工台)

12 如图所示的一批工件的工序简图,除槽未加工外,其余表面均已加工完毕,本工序加工槽B,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本工序加工技术要求,应限制工件的哪些自由度

(2)应选择工件上哪些合适的表面为定位基准面(选择一组),并用定位符号标在图上

(3)根据确定的一组定位基准面,选择相应的定位元件来限制工件的自由度,并将每个定位元件的名称及所限制的自由度写出

(4)上述的定位方案中属何种定位形式(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

(5)将夹紧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用符号的形式标注在工序简图上

(1)、x x y z z (2)、底面和两孔O1、O2 即一面两孔

(3)、底面:大支承板z x y 孔O1:圆柱销 x y 孔O2:菱形销 z (4)、完全定位 (5)、铅垂 两点

15. 编制如图所示箱体零件中批以上生产的加工工艺路线。(材料HT200)

铸造--时效--漆底漆--粗精铣底面--粗精铣前后面、上面--磨底面--粗、半精镗两孔--精镗两孔--浮动精镗两孔--钳工去毛刺、清洗--检验

17、根据图中给定的定位状态,分析各定位元件限制了工件的哪些自由度

a) 三爪卡盘限制y、z的移动自由度,定位块限制x移动自由度,中心架限制y、z的

转动自由度。无重复定位现象。

b)定位平面限制了z轴的移动和x、y轴的转动自由度。两定位销限制了工件y轴的移动及转动自由度,重复限制了x轴的移动自由度。为重复定位。改进方法:改变一个短圆柱销为菱形销,方向也必须正确。

21. 如图所示为拉削圆孔的示意图,试分析:1)问拉削圆孔时能不能修正孔轴线的位置误差为什么2)拉削时,没有进给运动,其切削余量是怎样被切除的

答:1)不能。因为加工是以自身轴线为定位的故不能改变轴线的位置。

2)是以刀具的齿升量代替进给量来切除余量的。

22. 图示零件的A、B、C面以及10H7和30H7 两孔均已加工完毕,试分析加工12H7

孔时,必须限制哪些自由度选用哪些表面定位最合理,为什么

定位基准面应选择A面、B面和φ30H7孔分别作为工件的第一定位基准面、第二定位

基准面和第三定位基准面。 A面定位,可保证12H7孔加工孔轴线与A面的平行度和孔的中心高; 选c面作为定位基准面,可保证12H7孔轴线与c面的垂直度;选择φ30H7孔作为定位基准面可保证两孔的中心距要求。

加工12H7孔必须限制的自由度:X 、Y 、X 、Y 。

23、试分析图示铣夹具,要求: 指出各定位元件、调整元件和安装元件;

1-夹具体 2-支座

3-对刀块 4圆柱销

5-V型块 6-心轴

7-螺母 8-卡块

9-钩形压板

10-圆柱销

11-夹紧螺钉

12-支座

13-定位键

14-螺钉

15-圆柱销

16-圆柱销 17-螺钉

18圆柱销 19-螺栓

24、若镗床、车床主轴均采用滑动轴承支承,当镗床、车床主轴轴径和轴承内孔均存在圆度误差时,试分别分析上述误差对两种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

答: 车削时,车床切削力方向固定,支承轴径的圆度误差对主轴回转精度影响最直接,而

轴径内孔圆度误差影响很小;

镗削时,由于切削力方向变化,两者对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恰好相反。

25、编制图2所示阶梯轴零件的工艺规程。零件材料为45#钢,毛坯为棒料,生产批量:10件。

工序号 1 2 3 204 图2 阶梯轴

工序名称及内容 定位基准

下料 外圆表面

夹左端,车右端面,打中心孔;粗车右端 外圆表面

、 35、25外圆。

调头,夹右端,车做端面,保证全长150mm, 外圆表面

打中心孔;粗车左端 32、 20外圆。

顶尖定位,半精车 40外圆;精车 35、 顶尖孔

25外圆;切退刀槽,倒角。

调头,顶尖定位,半精车 32外圆;精车 顶尖孔

外圆;切退刀槽,倒角。

铣键槽 顶尖孔

40 5 磨一端 35 、 25外圆; 顶尖孔

调头,磨另一端 20外圆

6 去毛刺

7 检验

4.在车床上加工一批轴的外圆,加工后经测量有如图3所示的形状误差,

试分析可能产生上述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 图3 锥形加工误差

解:(1)车床纵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2)刀具线性磨损;

(3)车床纵导轨与工件回转轴线在水平面内不平行;

(4)误差复映。

5.在轴上铣一键槽,工件的定位方案如图4所示,试求

尺寸A的定位误差。

图4 铣平面定位方案

解:(1)求A的基准不重合误差:由定位方案可知,基

准不重合误差等于零,即j0。

锥形

(2)求A基准位移误差:

1)求工件外圆尺寸变化引起的基准位移误差由V型

块定位误差可知:工件外圆尺寸变化引起的基准

0.50.354

2sin45 位移误差为:y12)尺寸10的变化引起的基准位移误差为:由于V型块角度为45度,尺寸10的变化所引起的基准位移误差为:y20.3tg450.3

(3)尺寸A的定位误差为:jy1y20.654

六、计算题

如图所示的零件图及工序简图 ,(图的右端为零件的设计尺寸,左端为工艺尺寸)两孔O1O2都以底面A为定位基准镗出。试确定镗两孔的工序尺寸H1、H2(基本尺寸及偏差)

1) H1500.04(基准重合) 2)

H0=60±

增环H2 减环H1=60±

H2= H0+ H1=60+50=110

ES(H2)=ES(H0)+EI(H1)=(H2)= EI(H0)+ ES(H1)=+=

所以:H2=110±

0.050.30图2所示为齿轮孔的局部图,设计尺寸是:孔400mm需淬硬,键槽尺寸深度为460mm。0.10孔和键槽的加工顺序是:1)镗孔至39.60mm。2)插键槽,工序尺寸为A。3)淬火热处0.050.05理。4)磨内孔至400mm,同时保证400mm(假设磨孔和镗孔时的同轴度误差很小,

可忽略)。试求插键槽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解:(1)由题意,列尺寸链如图所示。

0.3(2)解尺寸链,可得插键槽工序尺寸及公差为:尺寸460为封闭环,解之得:A45.8500.23

1. 如图所示为齿轮孔的局部图,设计尺寸是:孔

0.05400mm需淬硬,键槽尺寸深度为

0.30mm。孔和键槽的加工顺序是:1)镗孔至 4600.1039.60mm。2)插键槽,工序尺寸为A。3)

0.05淬火热处理。4)磨内孔至400mm,同时保

0.05证400mm(假设磨孔和镗孔时的同轴度误差

很小,可忽略)。试求插键槽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7分)

解:按加工路线作出如图四环工艺尺寸链。其中尺寸46为要保证的封闭环, A和20为增

环,为减环。按尺寸链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基本尺寸:

偏差: +=(++△ sA)-0 ∴ △ sA=

+0=(0+△ xA)-(+) ∴ △ xA=

0.27545.80.050因此A的尺寸为:

0.22545.80按“入体”原则,A也可写成 :

如下图所示轴套零件的轴向尺寸,其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试求:当以B面定位钻直径为φ10mm孔时的工序尺寸A1及其偏差。(要求画出尺寸链图)

解:如图 A1:封闭环;A2、A4:增环;A3:减环

A1=A2+A4-A3=60+25-50=35

ESA1= ESA2 +ESA4-EIA3=0+=

0.15 EIA1= EIA2 +EIA4+ESA3= 所求 A1及其偏差为:A1=350.20

0.201.如图所示工件成批加工时用端面用B定位加工表面A(用调整法),以保证尺寸 100mm,

试计算铣削表面A时的工序尺寸及上、下偏差。

答:尺寸链如图所示, L0间接获得为封闭环,L3为工序尺寸在加工过程要使用,需要计算出来。经分析可知,L1,L3为循环,L2为减环。依据公式:

L0=L1+L3-L2,可以得出L3=L0+L2-L1=10+60-30=40mm

ESL0=ESL1+ESL3-EIL2, 可以得出ESL3=ESL0+EIL2-ESL1=+=

EIL0=EIL1+EIL3-ESL2, 可以得出EIL3=EIL0+ESL2-EIL1=0++0=

所以L3=

03.加工如图所示一轴及其键槽,图纸要求轴径为3000.032 ,键槽深度尺寸为2602 ,有关的加

+

工过程如下:1)半精车外圆至30.6 ;2)铣键槽至尺寸A1;3)热处理;4)磨外圆至3000.100.032,

加工完毕。求工序尺寸A1。

解:AO是要通过加工保证的尺寸,是封闭环;A1是加工要使用的工序尺寸,需要计算出来,且为增唤;A3也为增环,A2为减环。

A2= ESA1+ ESA3- EIA2, ESA1= ESA0+ EIA2- ESA3==

EIA0= EIA1+ EIA3- ESA2, EIA1= EIA0+ ESA2- EIA3=-02+0+=

所以A1=磨削一表面淬火后的外圆面,磨后尺寸要求为mm 。为了保证磨后工件表面淬

硬层的厚度,要求磨削的单边余量为±,若不考虑淬火时工件的变形,求淬火前精车的直径工序尺寸。

解:建立尺寸链如图所示,其中Z=0。3±0。05是尺寸链的封闭环;R2=,是尺寸链的减环;R1是尺寸的增环,待求。解此尺寸链可得到;R1=+由此可求出淬火前精车的直径工序尺寸为;D1=+如图所示一批小轴零件,部分加工过程如下:1.半精车端面A、B,保证两者之间的尺寸A1=49.60.1 mm;2.调头,以A面为基准半精车端面C,保证总长度A2= 800.05;3.

00.20热处理;

8.如图所示零件,A、B两端面已加工完毕。在某工序中车削内孔和端面C时,图中A03000.20mm,。车削时以端面A11000.10mmB定位,图样中标注的设计尺寸A0不便直接测量,如以端面A

为测量基准测量孔深尺寸A2,试求A2的基本尺寸及其上下偏差。

解: 尺寸链如图所示:在该尺寸链中,A0为封闭环,A1为减环,A2为增环,按尺寸链计算公式有:

基本尺寸:A2=A0+A1=30+10=40mm

上偏差:ES2=ES0+EI1==

下偏差:EI2=EI0+ES1==

因此,所求尺寸为A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