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古诗合格考

2018古诗合格考

来源:意榕旅游网
阅读《琵琶行》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琵琶行 白居易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岁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 与“往往取酒还独倾”中的“往往”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司马迁《陈涉世家》) B.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柳宗元《捕蛇 者说》) C.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归有光《项脊轩志》)

D.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杜甫《饮中八仙歌》 ) D

5.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

A.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B.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于阗采花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C.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D.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 D

6. 选段中“又闻此语重唧唧”“今夜闻君琵琶语”这两句中的“语”的意思是否相同?请结合语境加以解释。

答:不同。“又闻此语重唧唧”中的“语”是指琵琶女自叙身世的话语,“今夜闻君琵琶语”中的“语”是对琵琶女 演奏

的音乐的拟人化的说法。

7. 有人考证,浔阳当时为江州治所,是长江上的一个大港,商业繁华,周围名胜古迹很多,并不偏僻,也不可能“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人住处背靠湓水,庭院北边的土冈长着青翠的

竹林,宅后有园,长满了各种树木,是一个诗人非常喜爱的幽静地方。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在诗中把浔阳描写的如此荒凉冷寂,痛苦不堪?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实际环境并不偏僻荒凉,但诗人此时灵魂深处异常悲愁而无法纾解。诗人在这里是通过生活上的痛苦来抒写政治上的失意,用带有主观色彩的景物烘托内心的忧愤,从而自然地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真实感情。

归园田居 1 A 2 B

3答: “尘网”比喻“尘世的拘束”。突出表现了作者对仕途的厌恶。若用“罗网”,就没有了“尘世的拘束”这层意思,与全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协调。

4答:作者心情是愉悦(轻松、闲适)的。这种心情是通过对田园居所和乡村环境的描写表现出来的(寓情于景);也有直接抒发出来的。

赤壁怀古

5 D 6 A

7答: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

8答: “人生如梦”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我安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要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可以说豪放中略见苍凉,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

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表面上是沉郁无奈的咏叹,却使作者迅速从“多情应笑我”的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进而以“一尊还酹江月”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因此,还是表现出豪放的风格,二者并不矛盾。

登高

9 C 10 D

11答:颔联中的“无边”“不尽”二语并不

多余,“无边”句写秋叶坠落的萧萧之声,“无边”二字更见秋意萧杀,“不尽”句写长江东去的滚滚之势,“不尽”二字更见水势汹涌,因有“无边”“不尽”二语,诗的境界才显得广阔深远。 12答:语文科代表的读法对,诗句中的 “苦”,是“极、甚”的意思,“苦恨”则是极其遗憾,“艰难”与“苦恨”并不是近义词,而且,本诗四联均是工整对偶,本联中的下句“潦倒新停”是不能连读的。

梦游 D D A

“忽魂”四句“束上生下” “最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