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和小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苍溪县陵江镇第一小学 李玉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也”。
2、了解文章主旨及教育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理解“偷偷地”、“飞快地”含义,了解文章主旨。
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小公鸡和小鸭子头饰。(教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 1 -
出示生字卡片“他、河、说、也、地、听、哥”,检查生字读音并组词(学生开火车读)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导入语:小朋友们,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所读的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
(板书:小公鸡和小鸭子)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生: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
2、文中的“一块儿”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用“一块儿”再说一句话?
(例:放学了,我和妈妈一块儿回家。)
过渡语:小朋友们再仔细观察课文中的图画,说一说,小公鸡和小鸭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 2 -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呢?
2、小公鸡捉到很多虫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他们的表现如何呢?
(1)小公鸡吃得很欢,小鸭子急得直哭;
(2)抽生读出“开心”和“着急”的语气;
(3)最后小公鸡是怎么做的呢?
——小公鸡看见了,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
3、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公鸡?(团结友爱、关心他人)你们喜欢这只小公鸡吗?为什么呢?
过渡语:小公鸡关心他人,把小鸭子当作自己的朋友,那么小鸭子呢?它又是怎样做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课文,找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2、分角色读好对话:男女分角色、师生分角色、小组分角色
- 3 -
3、理解“偷偷地”一词。
4、读一读,比一比
——小公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5、分角色表演“偷偷地”一词,并说一句话。(学生表演,其余同学朗读)
过渡语:刚刚在第三自然段中,我们知道了小公鸡不听话,偷偷下了水,那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表现小鸭子做法的句子?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2、理解“飞快地”一词,小鸭子为什么要飞快的游到小鸭子身边?
3、读一读,比一比
- 4 -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4、、抽生表演“飞快地”一词,并说一句话。
小结: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要听别人善意的劝告,不能一意孤行,冒然下水是很危险的,不能轻易尝试。
三、理解课文主旨
1、课文总结:这篇童话主要讲了( )和( )互相帮助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
2、话题延伸:在我们平常上课的时候,如果有同学或者自己的朋友铅笔不见了,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过渡语: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今天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之后,我们已经懂得了朋友之间要怎么相处,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生字宝宝,可是小公鸡和小鸭子都不认识怎么办?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它们,好不好?
四、写字
- 5 -
也
1、要求:观察、书空、描红、写字组词
2、教师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抄写生字“也”,并组词。
板书设计:
- 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