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实践报告

来源:意榕旅游网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实践报告

所属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实践项目:关于江苏大学在校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就业选择相关性的调查

任课教师:

2013年10月31日

1

实践主题 实践时间 实践地点 完成方式 学号 关于江苏大学在校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就业选择相关性的调查 第14—17周 江苏大学校本部 独立进行( ) 合作完成( √ ) (在相应括号内打“√”) 姓名 角色分工 负责整个调查活动的规划,协助进行问卷调查。通合 作 小 组 构 成 过网络等渠道,进行资料的查找,了解权威信息,做出准确的结论。最后完成活动计划书的撰写。 负责设计调查问卷,深入到大学生群体中进行问卷调查,做到求真务实,耐心诚恳,用谦虚的态度请同学们发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用心地听他们讲。记录调查结果,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结合资料得出结论。 说明:1、合作小组成员最多6人。 2、合作小组必须确保所有成员都参加实践活动。 3、合作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份实践报告。 实践主旨思想: 由于目前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人才竞争激烈,学生压力增大,就业问题已然成为不可而忽视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不符合,导致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就业与自己的所学专业不相关,甚至找不到合适的职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所以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江苏大学在校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就业选择相关性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根据调查数据,就江苏大学在校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就业选择作简要分析,了解江苏大学学生的就业方向与观念,并希望能够引导江苏大学在校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帮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能够正确选择职业,减少失业。以及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职业提供依据。

2

关于江苏大学在校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就业选择相关性的调查报告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也日趋增加了无形的竞争压力,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 与此同时,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找到一份与自己的专业对口的工作实属不易。因此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 一、江苏大学学生专业选择及学习现状 在这样的环境下,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江苏大学学生选择专业选择及学习现状: 根据调查问卷得出结论:在影响江苏大学学生选择专业的众多因素中,37.0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选择专业时,优先考虑对专业的喜好程度。由父母决定的占18.52%,这说明部分学生不太关注专业的选择。多数学生选择专业的志愿得到了实现,但未能实现自己专业选择志愿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也不小。据统计,31.48%的学生是被调剂录取的(未实现专业选择)。总的来说,江苏大学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充分考虑到了自己的兴趣、工作机会、自己的学科基础、职业潜力等因素,从这方面来看,他们对专业的选择至少在过程上是非常理性的。 根据调查结果,认为自己专业前景一般的占大多数,但是有16.67%的同学认为专业前景很差。对专业前景认识的不同,是由于同学对市场就业情况了解程度的不同,或者是由于个人综合素质的不同,同时也是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有关。从统计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有27.78%的同学打算毕业后即就业,决定创业的只占24.07%,决定读研的占33.33%,还有出国留学的仅占14.81%,这就说明大部分同学还是倾向于考研而不就业,是由于近几年社会就业率逐年下降,部分同学通过考研就业。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学生认为并不能靠知识,还需要个人各方面的能力来协调才可以就业。这就充分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认识相对到位,在大学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要想就业只有专业知识完全不够,个人工作经验以及综合素质也占很大比例。所以专业知识的提高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同等重视,在大学同学还可以就自己的喜好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与社交能力,以更好完善自我。 合适的专业对于大学生未来就职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今如此险恶的条件下,可以说,把握好自己的方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二、江苏大学学生就业与所学专业的关联现状

3

1、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择业时不强求专业对口。”高校毕业生离开“象牙塔”步入社会就业,是其人生的巨大转折,面临人生就业的抉择, 当代大学生关注更多的是能否能顺利实现就业,就业能否促使其个性的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而对于所从事的职业是否专业对口则越来越不成为大多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的强求了。据对江苏大学54名在校学生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毕业生在确定工作单位时首要考虑的三个因素,一是否“个人发展机会”,占31.48%;二是否有好的“经济收入”,占18.52%;三考虑“专业知识的运用”,占18.52%。仅有11.11%的被调查毕业生择业时强调专业必须对口就业,31.48%的被调查者认为只要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相关即可,超过50%的被调查毕业生则表示只要实现就业,专业是否对口就无所谓了。 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37.04%学生打算找与专业相关的职业,但也有38.89%学生对专业与就业是否对口没有特别要求。 2、毕业生就业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学非所用的比例相对较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最初始、最重要的一环,在促进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的基础上,能否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对口或提高就业与专业的关联性,直接关系到国力的科学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始从“精英就业”向“大众化就业”过渡,国家也开始施行“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毕业生就业开始以市场为基础,实行自主择业。由于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国家所能提供的有效就业岗位没有显著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困难。一些专业特别是一些长线专业的毕业生为及时实现就业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其择业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已不仅仅是学用一致了,其结果是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关联性日渐减弱。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关联度不高的原因 深入分析有以下原因,首先是由于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逐年增长,已导致供大于求结构失衡,另外高校所设置的一些专业培养与学习缺乏经验背景与环境,不分专业设置未了解市场的真正所需人才,学生难以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的专业人才标准;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自我专业知识与素质的缺乏。这些都会导致就业与专业不符。 1、供求总量失衡的基本格局让毕业生很难实现大多数专业对口就业。 2013大学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逐年增加。全国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数已 4

经超过8000万,中国已经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但另一方面,这种局势也逐渐让人口红利减小,整个社会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都开始变得复杂严峻,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供求严重失衡,而且这种供求总量失衡的基本格局将在相当长时间里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其势必导致毕业生选择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相当困难。 2、历届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总量逐年增加,给应届生以沉重的心理压力,专业对口就业成为理想。随着每年毕业生总量的大幅度提高,致使每年未能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面对每年遗留下的如此巨大的待就业毕业生和每年都要走出“象牙塔”的巨量应届生,大多毕业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只好“慌不择食”地就业,专业对口就业的想法被暂时抛到九霄云外了。 3、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大量毕业生扎堆就业,给毕业生选择专业对口的岗位增加了难度。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就业日益困难。其突出原因就是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表现为东中西部区域性就业矛盾、城乡就业矛盾、客观需求与现实编制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使毕业生就业过分集中在岗位有限的东部和大中城市,集中在需求人数日益减少的国家公务员岗位竞岗,毕业生在此就业环境下实现专业对口就业,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有着巨大就业潜力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基层,却很难吸引到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专业毕业生,人才缺乏的问题仍然难以解决。面对结构性就业矛盾,毕业生要实现专业对口就业难度相当大的。 4、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与就业市场紧密对接的机制,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出现错位。当前,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的关联度不高,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出现错位,有些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前景,而是采取“因师资设置专业”“发展容易上马的专业”,盲目地追求大而全,甚至赶时髦,一哄而上,设置了一些不强不特、趋同趋热的专业,导致大学生就业的总量矛盾和专业矛盾并存,就业市场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5、部分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 对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不能或者不能完全适用于工作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被选择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专业的理论性太强,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有用的课程较少;内容陈旧;所从事工作与专业无关。 四、提升就业与专业关联度的办法和措施 1、加强毕业生自身的专业能力 5

不管如今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怎么样发展,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首先努力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文化素质。随后,我们要对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做进一步的专研和考察,对社会的热门专业趋势进行分析和了解。最后,把握住适当的属于自己的机会,并为之努力和拼搏,这样你就会在今后的就业竞争潮流取得一席之地。 2、改进学科专业设置 探索适应地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建议成立由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专家组成的“经济发展和专业设置委员会”并长期发挥作用,瞄准地域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科学地分析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体需要以及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加强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高层次人才的近期、中期、远期需求趋势分析预测,指导高校调整专业课程及前瞻性地设置专业,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毕业生专业与就业关联度的提高。 大力开展辅修专业、双学位、第二学位等。学科专业设置应更多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和爱好,同时留给学生更多选择的余地。 3、校企紧密合作,订单式定向培养,实现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校企紧密合作,订单式定向培养”就是高校与企业以协议形式,确定相对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至少提前一年进行角色定位,高校按企业对人才规格和素质的要求对学生强化企业的实用课程,以实现高校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的目标。各高校要在保持原有就业渠道的基础上,为解决用人单位对人才需要的多样性和学校培养人才模式的单一性的矛盾,应加快实施“就业基地化,实行订单式定向人才培养”战略,进一步推动学校就业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努力保证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6

附件: 1、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专业学习与就业选择相关性的调查 你好!非常感谢你抽空做这份问卷,帮我们能顺利完成作业,这只需要花费你几分钟的时间! ——祝你生活愉快,学习进步,工作顺利! 1.请问你是以下哪种身份 [单选题] [必答题] A.大一的学生 B.大二的学生 C.大三的学生 D.大四的学生 2.请问你当初选择您专业时是基于( ) [单选题] [必答题] A.父母决定的 B.当初自己的确喜欢此专业 C.填报志愿时被学校调到此专业 D.为了能进这所好学校,读什么专业无所谓 3.你所学的专业是哪一类的? [单选题] [必答题] A.文科类 B.理工类 C.艺术类 4.你觉得自己专业知识够扎实吗? [单选题] [必答题] A.很不错 B.还行 C.一般 D.很差 E.一点都不会 5.你对目前的专业的学习态度是( ) [单选题] [必答题] A.认真 B.一般 C.为了考试而学 D.纯粹是应付 E.厌烦 6.你认为你现在的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单选题] [必答题] A.非常好 B.一般 C.很差 D.不知道 7.你对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形势的态度如何? [单选题] [必答题] A.无所谓,到时再做打算 B.很怕,很担忧不知道该怎么办 C.现在就做好准备,开始努力学习 D.有很大的信心,可以找到工作 E.其他 8.请问择业前你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单选题] [必答题]

7

A.经济收入 B.个人发展机会 C.专业知识的运用 D.生活环境 E.工作的稳定性 F.其他 9.你毕业后是否会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位? [单选题] [必答题] A.看情况而定 B.会,毕竟在大学学了4年专业知识 C.不会,对自己专业感到渺茫 10.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 [单选题] [必答题] 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 C.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 D.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 11.如果你理想中的工作与你的专业不对口,你会( )? [单选题] [必答题] A.努力适应,喜欢新工作 B.积极寻找对口的工作 C.安于现状,没什么打算 12.你觉得是否只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对以后的就业就有很大的帮助? [单选题] [必答题] A.是,毕竟应聘还需要一张文凭和博学的知识 B.不是,并不能靠知识,还需要个人各方面的能力来协调 C.觉得没有太大关系,还有就业形势而定 D.没有直接帮助 E.一点帮助都没有 13.如果你觉得本专业以后不好就业,你会选择修读第二专业吗? [单选题] [必答题] A.会,并已在修读 B.不会 C.想,但没有付诸行动 14.公司①与公司②同时录用你,公司①与你的专业相吻合,但工资低;公司②与你的专业不吻合,但工资高。你会选择哪个公司? [单选题] [必答题] A.公司① B.公司② C.不知道 15.你对你的第一份工作薪酬期望是多少? [单选题] [必答题] A.1000—2000 B.2000—3000 C.3000—4000 D.4000—5000 E.5000以上 16.你毕业后的打算是什么? [单选题] [必答题] A.就业 B.创业 C.升本(读研)

8

D.出国留学 17.自己有进行职业规划吗? [单选题] [必答题] A.参加过学校的职业规划大赛 B.私下规划过 C.没有规划过 18.(可多选)你现在最需要得到学校的帮助是什么? [多选题] [必答题] A.提供就业信息 B.提供就业技能培训 C.就业政策指导 D.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E.提供创业教育指导 F.其他 19.(可多选)你希望从事的工作岗位性质是什么? [多选题] [必答题] A.政府机关 B.自己创业 C.国有企业 D.民营企业 E.外资企业 F.科研机构 G.教育单位 20.(可多选)你认为自己已具备了以下哪些能力? [多选题] [必答题] A.社会活动能力 B.道德品质修养 C.与人合作的能力 D.应变能力 E.竞争能力 F.其他 2、数据与分析: 1.请问你是以下哪种身份 [单选题] 选项 A.大一的学生 B.大二的学生 C.大三的学生 D.大四的学生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小计 9 17 17 11 54 比例 16.67% 31.48% 31.48% 20.37% 9

2.请问你当初选择您专业时是基于( ) [单选题] 选项 A.父母决定的 B.当初自己的确喜欢此专业 C.填报志愿时被学校调到此专业 D.为了能进这所好学校,读什么专业无所谓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小计 10 20 17 7 54 比例 18.52% 37.04% 31.48% 12.96% 3.你所学的专业是哪一类的? [单选题] 选项 A.文科类 B.理工类 C.艺术类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小计 11 38 5 54 比例 20.37% 70.37% 9.26% 10

4.你觉得自己专业知识够扎实吗? [单选题] 选项 A.很不错 B.还行 C.一般 D.很差 E.一点都不会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小计 6 16 21 7 4 54 比例 11.11% 29.63% 38.89% 12.96% 7.41% 5.你对目前的专业的学习态度是( ) [单选题] 选项 A.认真 B.一般 小计 11 19 比例 20.37% 35.19% 11

C.为了考试而学 D.纯粹是应付 E.厌烦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1 11 2 54 20.37% 20.37% 3.7% 6.你认为你现在的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单选题] 选项 A.非常好 B.一般 C.很差 D.不知道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小计 10 27 9 8 54 比例 18.52% 50% 16.67% 14.81% 7.你对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形势的态度如何? [单选题] 12

选项 A.无所谓,到时再做打算 B.很怕,很担忧不知道该怎么办 C.现在就做好准备,开始努力学习 D.有很大的信心,可以找到工作 E.其他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小计 11 11 20 9 3 54 比例 20.37% 20.37% 37.04% 16.67% 5.56% 8.请问择业前你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单选题] 选项 A.经济收入 B.个人发展机会 C.专业知识的运用 D.生活环境 E.工作的稳定性 F.其他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小计 10 17 10 7 8 2 54 比例 18.52% 31.48% 18.52% 12.96% 14.81% 3.7% 13

9.你毕业后是否会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位? [单选题] 选项 A.看情况而定 B.会,毕竟在大学学了4年专业知识 C.不会,对自己专业感到渺茫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小计 21 20 13 54 比例 38.89% 37.04% 24.07% 10.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 [单选题] 选项 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 C.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 D.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小计 6 17 19 12 54 比例 11.11% 31.48% 35.19% 22.22% 14

11.如果你理想中的工作与你的专业不对口,你会( )? [单选题] 选项 A.努力适应,喜欢新工作 B.积极寻找对口的工作 C.安于现状,没什么打算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小计 18 20 16 54 比例 33.33% 37.04% 29.63% 12.你觉得是否只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对以后的就业就有很大的帮助? [单选题] 选项 A.是,毕竟应聘还需要一张文凭和博学的知识 B.不是,并不能靠知识,还需要个人各方面的能力来协调 C.觉得没有太大关系,还有就业形势而定

小计 10 16 18 15

比例 18.52% 29.63% 33.33%

D.没有直接帮助 E.一点帮助都没有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7 3 54 12.96% 5.56% 13.如果你觉得本专业以后不好就业,你会选择修读第二专业吗? [单选题] 选项 A.会,并已在修读 B.不会 C.想,但没有付诸行动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小计 13 25 16 54 比例 24.07% 46.3% 29.63% 14.公司①与公司②同时录用你,公司①与你的专业相吻合,但工资低;公司②与你的专业不吻合,但工资高。你会选择哪个公司?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16

A.公司① B.公司② C.不知道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7 22 15 54 31.48% 40.74% 27.78% 15.你对你的第一份工作薪酬期望是多少? [单选题] 选项 A.1000—2000 B.2000—3000 C.3000—4000 D.4000—5000 E.5000以上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小计 3 6 33 6 6 54 比例 5.56% 11.11% 61.11% 11.11% 11.11%

17

16.你毕业后的打算是什么? [单选题] 选项 A.就业 B.创业 C.升本(读研) D.出国留学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小计 15 13 18 8 54 比例 27.78% 24.07% 33.33% 14.81% 17.自己有进行职业规划吗? [单选题] 选项 A.参加过学校的职业规划大赛 B.私下规划过 C.没有规划过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小计 14 24 16 54 比例 25.93% 44.44% 29.63% 18

18.(可多选)你现在最需要得到学校的帮助是什么? [多选题] 选项 A.提供就业信息 B.提供就业技能培训 C.就业政策指导 D.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E.提供创业教育指导 F.其他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小计 29 33 32 24 24 20 54 比例 53.7% 61.11% 59.26% 44.44% 44.44% 37.04% 19.(可多选)你希望从事的工作岗位性质是什么? [多选题] 选项 A.政府机关 B.自己创业 小计 23 25 比例 42.59% 46.3% 19

C.国有企业 D.民营企业 E.外资企业 F.科研机构 G.教育单位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8 27 25 18 14 54 51.85% 50% 46.3% 33.33% 25.93% 20.(可多选)你认为自己已具备了以下哪些能力? [多选题] 选项 A.社会活动能力 B.道德品质修养 C.与人合作的能力 D.应变能力 E.竞争能力 F.其他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小计 36 44 42 40 32 26 54 比例 66.67% 81.48% 77.78% 74.07% 59.26% 48.15% 20

3、调查场景: 经被调查人同意拍摄的调查采访场景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