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抓住描写李大钊的外貌、神态和言行的句子,体会他对亲人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李大钊的外貌、神态和言行的句子,体会他对亲人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及好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理清思路。 二、新教课文,渗透学法。
(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8至17自然段(被捕时)
1. 想想这部分是怎样刻画李大钊的人物形象的? 2. 在文段中画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作批注。
(二)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外貌、神态和言行等描写的语句中去感受人物的形象。
(三)教师小结学法:这部分内容我们是用“读--画--议”的方法来进行学习,从人物的外貌、神态和言行等描写的语句中去感受人物的形象的。 三、迁移学法,自学自悟
学生用学习8-17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18-29自然段的内容(法庭上) 出示自学要求:
1.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文段大意。 2. 圈画句子,体会人物思想。 3. 同桌交流。
4. 汇报交流,随机品读。 四、体会沉痛,触动心弦
学习课文的最后一部分
1. 默读”被害后”部分,思考: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2. 母亲说:“记住,昨天是你爹的被难日”的意思是什么?
3. 想想最后两个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汇报交流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2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
(2)学生从文中找出与课件中的句子相照应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其中的好处。
(3)引导学生总结出前后照应这种写法的好处。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 说说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除了李大钊,你知道为祖国、为人民牺牲的革命者还有哪些?
3. 教师寄语: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努力学习,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六、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收集有关李大钊的故事或者他写的名言。
板书设计:
被捕前
被捕时
十六年前的回忆 忠于革命
被审时 坚贞不屈
被害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