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
1、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 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国家的存在 D.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在矛盾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3、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4、空间的特性是( ) A.一维性 C.三维性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科学之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6、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 A.唯心论 C.机械唯物论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 A.科学性和阶级性 C.实践性和阶级性 8、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 ) A.不需要任何条件 C.不被任何条件所
9、事物的质是指( ) A.事物的规模和发展程度
B.事物中所包含的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C.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D.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10、时间和空间是( ) A.物质的两种属性 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 B.二维性 D.性
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 D.思维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B.不可知论 D.朴素唯物论
B.原则性和灵活性 D.科学性和性
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11、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劳动( ) A.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 B.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C.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 D.使人更好地适应自然 12、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 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
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 13、现实可能性是指( ) A.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的可能性
B.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充分展开的可能性 C.目前尚未实现,将来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D.实现的可能性 14、爆发式飞跃是( )
A.解决矛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 C.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 15、法律规范的贯彻( ) A.靠社会和习惯来实现 C.靠国家强制执行 B.解决矛盾的非对抗性的质变形式 D.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B.靠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来实现 D.靠自由讨论来实现
16、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 )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二元论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17、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 A.个人的主观努力 C.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 18、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 ) A.事物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19、人口因素是指( ) A.一定质量的人口 C.一定构成和分布的人口
20、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 A.个人心理
C.自然科学、语言学和逻辑学 21、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A.按需分配的原则 C.人道主义原则
22、社会意识的相对性最突出地表现为( ) A.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C.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B.社会实践
D.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 B.事物中消极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B.一定数量的人口 D.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B.社会心理 D.道德、艺术和哲学
B.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D.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2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 )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24、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25、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A.永恒性 C.不变性 26、社会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是( )。 A.购买、生产和销售 C.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 B.客观性 D.终极性
B.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D.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27、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C.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 D.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
28、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 )。 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 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 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 29、马克思说:“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这就是说( )。 A.只有出现了货币,商品价值才得到了外在表现 B.价值的内在尺度是劳动时间,外在尺度必然是货币 C.货币可以将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准确表现出来 D.价值的内在尺度只有通过外在尺度才能表现 30、马克思说:“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表明( )。
A.只要物有使用价值也就有价值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可分离的 D.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3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32、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3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4、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 A.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 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 C.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 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 35、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C.追逐相对剩余价值
36、我国要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 )。 A.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C.较高水平的信息化社会 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 D.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37.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主要的是要把工业化和( )结合起来 A.商品化 B.信息化 C.市场化 D.经济现代化 38.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 )。 A.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B.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D.发展科技和教育
39.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键是依靠( )。 A.增加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 B.引入国外先进生产技术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D.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的转化 4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所在是( ) A.贯彻教育为本的思想 C.发展科学技术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暂学的内容是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是( )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世界观和方的统一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D.唯物辩证自然观和唯物辩证历史观的统一 2、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的量的规定性,下列属于工厂的量的规定性是( ) A.劳动生产率 B.生产方式 C.领导 D.技术水平 3、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 A.肯定中不包含否定 C.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D.把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B.否定中不包含肯定 D.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4、区分社会意识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在于看它是否( ) A.反映一切阶级要求和愿望 B.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 C.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D.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 5、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来判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纸上谈兵 B.画饼充饥 C.实事求是 D.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6、从产生上说,意识主要是( ) A.理性的产物 C.社会的产物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体现在( )。 A.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感性的产物 D.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B.它缓和了经济和社会矛盾 D.它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8、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调整的表现形式是( )。 A.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
B.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股份公司的出现 D.国民经济计划化的实行
9、空想社会主义萌生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之际,并随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在19世纪初达到以了顶
峰。当时,欧洲有三个最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是( ) A.莫尔 B.圣西门 C.傅立叶 D.欧文 10、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 ) A.当时已经具备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 B.他们长期参加和亲自领导了工人运动
C.于此同时进行了大量艰苦的科学理论研究工作 D.他们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 三、简答题:
1、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如何? 3、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的原因。
4、简述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四、论述题:
1、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2、为什么说垄断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