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中班科学教案静电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静电

来源:意榕旅游网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静电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静电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静电的基本概念和生成原因。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静电的存在。 3.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与他人分享和交流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1. PPT或黑板、粉笔。

2. 纸张、小塑料球、棉线、铁球、小玩具等材料。 3. 电磁教具或模型。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1.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静电的现象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比如人的头发被梳过后会贴在梳子上,衣服在脱下来的时候会发出噼啪声等。

2. 提问:你们有经历过静电吗?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第二步:探究静电

1. 分组实验:将纸张折叠成纸风车的形状,固定在棍子上,然后用手摩擦纸风车的叶片,观察纸风车的变化。

2. 引导幼儿观察:在摩擦过程中,纸风车的叶片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3. 解释静电的生成原因:摩擦时,会产生正电荷和负电荷,负电荷多的地方吸引正电荷多的地方,这就是静电的生成。

第三步:进一步实验

1. 将纸张固定在桌子上,然后将小塑料球贴在纸张上方。再用手摩擦纸张,观察小塑料球的变化。

2. 引导幼儿分析:手摩擦纸张后,小塑料球为什么会被吸引? 3. 解释静电的存在:纸张上聚集了正电荷,小塑料球上带有负电荷,正负电荷之间会产生吸引力。

第四步:拓展实验

1. 将一根棉线系在铁球上,然后将铁球靠近小玩具(金属类),观察小玩具的变化。

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铁球靠近小玩具,小玩具会被吸引? 3. 解释静电的传导:静电可以通过导体(如棉线)传导到另一个物体(如金属类小玩具)上。

第五步:小结

1. 教师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静电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会产生吸引和排斥的现象。

2. 引导幼儿思考:你们还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可以和静电联系起来?

四、教学延伸:

1. 静电的应用:介绍静电的应用,如喷火机、塑料薄膜吸附物品等,让幼儿理解静电的实际应用价值。

2. 静电的危害:提醒幼儿静电也可能会引发危险,如静电可以导致火灾,所以要避免静电积聚的场所禁止使用明火等。

3. 静电实验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静电实验游戏,让幼儿在自由探索和互动中加深对静电的理解。

4. 制作静电绘画:让幼儿使用静电吸附物品的特性,进行静电绘画的创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静电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静电的基本原理和生成过程。通过实验的方式,幼儿能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在课堂中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互动,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延伸活动中对静电的应用和危害进行了介绍,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理解静电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总之,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幼儿对静电有了基本的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