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黄晕(yùn) 应和(hè) 粗犷(ɡuǎnɡ) 咄咄逼人(duó)B. 抖擞(sóu) 捶打(chuí) 贮蓄(zhù) 絮絮叨叨(xù)C. 花苞(bāo) 侍弄(shì) 莅临(lì) 风流倜傥(tǎng)D. 瘫痪(tān) 譬如(bì) 搓捻(niǎn) 花团锦簇(cù)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诅咒 逃蹿 翻来复去 人迹罕至B. 烂漫 决别 人声鼎沸 油然而升C. 嘹亮 分岐 莫不关心 喜出望外D. 匿笑 云霄 煞有介事 混为一谈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真正英雄,越是在困难中越显出是真金炼就的好汉。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气,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咄咄逼人。B. 狗有狗窝、鸡有鸡架、鸟有鸟笼,一切各得其所。
C. 她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那神情是不想再寻根究底,就这样不求甚解已经可以过去了。
D. 这几年来,叔叔因为事业不顺,日渐消沉,已经变得麻木不仁,并且得过且过了。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南朝刘义庆写的小说集《世说新语》,出自《方正》篇,课文中,元方懂得“信”的重要;辩驳有理有据;并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课文由两部分构成:“百草园中的游戏玩乐”和“三味书屋中的读书学习“。两部分内容前后连接,表现了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
D.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5.以下句子中不是两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是( )(3分)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C.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D.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6.名著阅读:(5分)
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 收集图书 ,二是 。在这本散文集里,鲁迅先生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 ;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 。7.综合性学习(10分)
2016年4月,上海街头出现了“摩拜单车(mobike)”,它与原本的公共自行车不同,不用办卡,没有车桩,用二维码就能开锁,在APP上就能找车。用户可以把车停放在除弄堂、小区、楼道等区域外的任意合法非机动车停放点。半年后,“摩拜单车”又推出了轻骑(Mobike Lite),有了更人性化的设计:重量接近日常用的自行车,安放了车篮,设计了可升降座椅。在试运营一段时间后,公司对投放的1000辆“摩拜单车”进行了使用状况的调查,发现还存在不规范停放、私自占有、恶意损坏等现象。(1)“摩拜单车”针对“知晓度”和“使用率”,在20-45岁人群中随机抽取300名进行了小型调查:(3分)
从表格可知,调查结果是:
(2)为了让更
不知道
安装“摩拜单偶尔使用
经常使用固定使用多人了解并使用“摩拜单车”,该公司需要做
“摩拜单车”车”APP,但未“摩拜单车”“摩拜单车”“摩拜单车”曾使用
2%23%31%25%19%宣传,请你帮
他们拟写一则广告。(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并体现“摩拜单车”的优势)
(3分) (3)小刘给“摩拜单车”的客服经理王明发了一封邮件,指出了“摩拜单车”自重较重的不足,同时,他还认为“摩拜单车”没有必要收取299元押金。假设你就是“摩拜单车”的客服经理王明,请你结合上述所有相关材料,完成以下对小刘的回复。(4分)
① ② 小刘: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你好!关于你提出的“摩拜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至于你提出的押金问题,我们则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6)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论语》)(7)对友人的牵挂,是萦绕在李白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他将这牵挂寄予一轮明月,轻吟:“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他又将这牵挂映在江中。对友人的思念仿佛和水一起流动,陪伴着他远行:“ , ”(李白《峨眉山月歌》)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目(15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1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三十而立 ( )(2)乐之者 ( )(3)博学而笃志 ( ) (4)饭疏食饮水( )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 下列句子不是关于修身做人的一项是( )(3分)
A.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2. 信息输入大脑后,遗忘也就随之开始了。遗忘率随时间的流逝而先快后慢,特别是在刚刚识记的短时间里,遗忘最快,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研究发现的。而在中国,远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请从文段中找出这个句子,并结合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发。(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①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②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③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④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3、文章第②自然段中作者把走大路还是走小路说成是“分歧”,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3分) 14、“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这句话里的“早已”与“还”、“强壮”与“高大”能否互相调换?为什么?(5分)
15、文章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来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4分) 16、“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
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17、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责任”有哪些认识?(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20分)
失去了的书桌 冯骥才
⑴我有张小小的书桌。它又窄又矮,破旧极了。上边的漆成片地剥落下来,残余的漆色变得晦黯发黑。桌面又满是划痕、硬伤,还有热水杯烫成的一个个套起来的深深浅浅的白圈儿。三十年来,它一直放在我的窗前,我房间透进光来的地方。
⑵记忆里,幼时的事,都是穿不成串儿的珠子。这珠子却在记忆的深井的底儿滴溜溜、闪闪发光地打转,很难抓住它们——
⑶我把“人“字总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我一排排地晾干弹弓子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
⑷这些只有我才知道的故事,早已融进往昔岁月中的童年生活。为此,我很少用湿布去拭抹它。
⑸只有一次例外。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前排坐着一个女同学,她年龄与我一般大,个子却比我矮一头。两条短短的黄辫儿,简直是两根麻绳头。一天,上语文课,我没听讲,却悄悄把眼前的两条黄辫子拴在这女同学的椅子背儿上。正巧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一起身,拴住的辫子扯得她头痛得大叫。我的语文老师姓李,他把我一把拉到课堂前,叫我伸出双手,狠狠打了十多板子。指着门瞪圆眼对我吼道:\"走!快走!\"。我离开了课堂,一路跑回家。我手疼倒没什么,但当众挨打受罚,我的自尊心受不了。于是,我眼泪汪汪地在桌上写了\"李老师是狗!\"几个字。这几个字就相当威风地在我桌上保留了好长时间。
⑹在表的滴答声中,在上下课的铃声中,在雨和雪轮番交替地敲打窗子声中,我长大起来。桌上那几个字却不那么神气了。反而怕被人瞧见,似乎成了一种不光彩、甚至是耻辱的污迹,我带着一种说不清是对李老师,还是对长大后再也遇不到的那个瘦弱的女同学的愧疚心情,用手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
个字抹下去。
⑺有一天我画画。画幅大,桌面小。不得不把一半画纸垂到桌下,先画铺在桌面上的一半;待画得差不多时,再拉上纸来画另一半。这样就很难照顾到画面的整体感,我画得那么别扭,真急了,止不住愤愤地骂道:
⑻\"真该死,这破桌子!\"
⑼它听着,不吭一声。等我画好了画儿,张挂起来;画面却意外地好。我十分快活,早把桌子忘在一旁。它呢?依然默默旁立。它就是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而从无二意地跟随着我。
⑽每当这树冠的枝影间满是小小的黑点点时,那是春天;树影日浓,渐渐变成一块荫凉,密密实实地遮盖住我的小桌,那是夏天;等到这块厚厚的荫凉破碎了,透现出一些晃动着的阳光的斑点儿时,秋风还会把一两片变黄的叶子吹进窗;随后该关窗子了,玻璃蒙上了薄薄的水蒸气。那片叶无存、光秃秃、只剩下枝丫的树影,便像一张朦胧模糊的大网,把我的小桌罩住……
⑾我终于失去了它。
⑿在地震中,塌落下来的屋顶把它压垮。我的孩子正好躲在桌下,给它保住了生命。等我从废墟中把它找出来,只是一堆碎木板、木条和木块了。我请来一位能干的木匠,想把它复原。木匠师傅瞅着它,抽着烟,最后摇了摇头。
⒀它就这样在我的生活中没了。
⒁我因此感到隐隐的忧伤。不由得想起几句话,却想不起是谁说的了:⒂\"啊,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 (选文有删改)
18.本文以书桌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写了与书桌有关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
语言加以概括。(3分) 19.文章写到我与书桌的关系时饱含深情。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我把“人”字总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我一排排地晒干弹弓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
20.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5分)
(1)这些只有我才知道的故事,早已融进往昔岁月中的童年生活。(2分) (2)它就是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而从无二意地跟随着我。(3分)
21. 第⒂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
22.有人说,第⑩段文字与写书桌无关,应该删去。结合你的写作经验,谈谈你
的意见并阐述理由。(4分) 四、作文(55分) 23.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500字;④凡涉及真实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文题:那一天,阳光好温暖
(2)在大家的心目中,我是一个背着书包上学,以三头六臂大战在各种考试中的初中生。其实,在我心中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自己:我热爱歌唱,课间、行走我都在哼哼,歌唱生活的美好,我是“歌手”;我爱写作,我在日记或微博里用文字抒发丰富情感,我是“作家”;我喜欢花花草草,当我伏在草丛里观察植物世界时,我会看到一个宏大的世界,我是“植物学家”……我还可能是篮球明星、魔方高手、电影评论家、小小发明家、棋坛怪才等等。我未必是专家,但我绝不仅仅是个书呆子或者平庸无奇的人。
以《其实我是个___________》为题,补充好题目,完成作文,展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吧!
重庆市第18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期)初2021级半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C
2、 D 3、 A
无常
4、 B
5、D
(各3分)
6、(5分)百草园 使用过“摩拜单车”。
②(3分)略 (提示:优势有——不用办卡,没有车桩,用二维码就能开锁,在APP上就能找车。用户可以把车停放在除弄堂、小区、楼道等区域外的任何合法非机动车停放点)
③(4分)示例:①已推出了轻骑,减轻了自重 ②目前还存在不规范使用现象,押金作为使用保证还不能取消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8.(10分)⑴归雁洛阳边
⑵岐王宅里寻常见 ⑶应傍战场开
⑸山岛竦峙
⑹逝者如斯夫
⑷回乐峰前沙似雪
描绣像 《狗 猫 鼠》 《二十四孝图》
7、(10分)①(3分)被调查的人群中,绝大多数知道“摩拜单车”,超过半数
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4分) (1)立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3)笃: 坚定
(2)乐:以……为快乐
(4)疏食:粗粮
10.(4分)(1)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或: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
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2)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11.(3分)C
12.(4分)评分标准:句子1分;启发2分,结合实际1分。
示例:1、“学而时习之”2、启发:遗忘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及时复习是对抗遗忘的一个有效的方式。3、实际:以后我在背古诗的时候,我会在课间及时复习,回家写作业之前也会先复习。增加和知识的见面频率来对抗遗忘。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20分
13.(3分)“分歧”在这里是大词小用(1分),为下文一家人的和睦、互敬互爱起到了推动(铺垫)作用(2分))
14.(5分)不能(1分)因为与母亲病弱的身体比较,“我”的身体是“强壮”的(1分),与儿子幼小的身体比,“我”是高大的(1分);母亲基于对儿子的信任,早就开始听从儿子的(1分),而我的儿子还未长大,长大后也许会有自
己的主张,就目前来看,用“还”字比较恰当(1分)
15.(4分)景物描写(1分)描绘了春天美丽而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1分)点明了儿子要走小路的原因(1分)同时烘托了母亲愉快的心情(1分)16.(4分)“我”和妻子都仔细、小心地照顾母亲和儿子(1分)都懂得了人到中年肩上的责任:对上承担着赡养老人的责任,对下肩负着培养子女的重任(2分)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1分)
17.(4分)略。(开放性题,意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二)20分
18.(3分)①在书桌上写下辱骂李老师的话(1分)②书桌上画画(1分)③地震中,书桌保住了孩子的性命,书桌被毁坏(1分)④我找人来修理书桌,师傅无能为力。(1分)(答到3点得全分)
19.(4分)此句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2分),强调了小桌陪伴我度过了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1分))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1分)
20.(5分)(1)(2分)形象生动得表达了我对书桌的回忆已经成为我童年回忆中不可分割的部分。(1分)表达了我对书桌的怀念之情。(1分)
(2)(3分)将书桌拟人化(1分),赋予书桌以人的心理和动作,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在我心中书桌的忠诚,(1分)表达了我对书桌的喜爱(感激)之情。(1分)
21.(4分)虽然时光流转,小桌在地震中毁于一旦,(扣住句子中的“久已过去”“不幸”来解读)(2分)但是与小桌相伴的那些回忆,已经成为了我不可磨灭,美好而珍贵的记忆。(扣住“深沉的诗”解读)(2分)22.(4分)只给意见,不结合实际不给理由,不给分。
意见1分,理由2分,结合写作经验1分。
示例:1、(观点)我认为不该删去,(1分)2、(理由)因为这段文字看似与书桌毫无关联,实际上却体现(突出了)了主题:写岀了小桌陪我度过了美好的四季生活,渲染了有小桌相伴的温馨气氛,并与下文失去书桌的悲伤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对小桌的喜爱和怀念之情。(2分)(答其中的两点即可,或者其他理由言之成理即可)3、(实际),在我平日写作中,我也很注重景物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它不仅能够起到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的作用,同时会让我的作文显得更有文采。(1分)四.作文(55分)
参看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