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探讨
【摘 要】随着智能化大楼的出现,人们对建筑电气安装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电气工程施工图会审、施工质量控制、竣工验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确保电气工程质量。
【关键词】电气工程 质量控制 施工
在建筑工程中,只有搞好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的技术控制,才能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施工质量的好坏将决定建筑使用质量的高低。
一. 施工图会审
高层建筑电气施工会审图纸时,电气工程重点为:
(1)要看清施工图,详细查看高低压系统图,侧重熟悉低压系统主接线图,看整个低压系统馈线回路数是否合理,所有馈线回路数是否满足整个建筑物竣工后用电要求,馈线线径大小能否满足所带的负荷,了解开关型号,为以后设备定价打好基础。
(2)验算变压器容量是否满足所有馈线负荷之和,因变压器是整个高低压系统投资较大的一项设备,它影响工程造价及今后运行维护。
(3)验算所选电缆容量是否符合要求及考虑五至十年发展的容量余度。
(4)查看配电箱位置是否合理,查看开关个数、灯具、插座数量是否满足要求,以上三方面要从使用方便、美观着手。
(5)查看有没有预留洞及预埋件图,查看留洞处是否合理。
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2.1 防雷接地
施工图会审完后,进入施工阶段,首先是防雷接地的隐蔽工程,高层建筑都利用混凝土基础、柱内钢筋作为避雷连接线,被利用的柱内钢筋一般不少于直径8㎜4根或直径10 ㎜ 3根或直径12 ㎜2根,利用所有与柱连接的地圈梁都有2根主筋与柱内作引下线主筋焊接,从基础钢筋笼用一40*4热度锌扁钢引出与地圈梁主筋焊接,结构柱四个角上的钢筋在首层焊接连通作引下线,并保留2
根主筋直通屋顶,在与屋面避雷带焊接连通前,再将结构柱四角上的钢筋焊接连成一体留出一根钢筋与屋面避雷带相连接。施工中,一律遵循《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规定,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螺栓连接,其焊接长度符合施工规范。实测中,扁钢均为宽度的2倍,且三边焊接,圆钢焊接长度12~20 cm左右。
2.2 配管
配管工作是与建筑同步进行,暗配的钢管路径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减少弯曲,埋人墙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 15㎜,钢管的弯曲处,不应有皱褶,凹穴和裂缝等现象,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6倍,在钢管超过一定长度时,中间应加装接线盒或拉线盒,其位置便于穿线。
应注意钢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钢管连接均采用套管连接并焊接了跨接线,且套管的长度为 连接管外径 1.5~3倍,连接管的对口处于套管中心,钢管进入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及配电箱时,暗配管用焊接固定,但应注意管口露出盒(箱)应小于5 ㎜,管子进入盒(箱)处顺直,钢管与设备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内,盒(箱)固定可靠。
配塑料管时注意了按以下要求进行了检查:配塑料管用的接线盒、灯头盒、开关盒均使用配套的塑料制品,塑料管在进入接线盒、灯头盒、开关盒或配电箱内时,应加以固定;硬质塑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时,其插入深度不应小于管子内径的 1.1~1.8倍,套接 法连接时,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内径的 1.5~3倍,连接管的对口处应在套管的中心。在插接面上应涂以胶合剂粘牢密封。墙内剔槽时必须用强度不小于100水泥砂浆抹面保护,厚度不应小于 15㎜。
2.3 配线
所有电气材料到达现场后,应检查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并作外观检查。管内穿线应在建筑物的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人导线之前,应将管中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施工时,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管内穿线根数根据导线截面(㎜2)决定,不同穿线管允许穿管根数及相应最小管径不同,同一交流回路导线必须穿于同一管内,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和扭结,其接头应在接线盒内连接,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子截面的 40%。导线穿人管子后,在导线出口处,应装护套保护线;在不进入盒(箱)内垂直管口,穿人导线后应将管口作密封处理。
敷设于垂直管线中的导线,每超过一定长度时, 应在管口处或接线盒中加以固定。工程完工后,要检测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阻值。
2.4 照明灯具、开关、插座、配电箱(板)
灯具、开关、插座、配电箱安装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环境的审美效果。照明配电箱,施工完后,应将所有回路名称标识于配电箱内;开关、插座、灯具、配电
箱安装完毕后,验收时应测量导线间相对相、相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在各回路绝缘电阻值测试合格后方进行灯具试亮.照明系统通电,灯具回路控制应与照明配电箱及回路的标识一致,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相对应。
2.5 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是电气安装工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建筑物内配管配线工作都已全部结束,电源往往都是使用电缆连接设备的。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时,一般埋设深度不应小于O.7米,供电大楼和基地均采用电缆沟敷设,电缆线路安装前电缆沟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施工临时设施清理干净,施工用通道畅通,盖板备齐,电缆 沟排水畅通。
电缆敷设时,在电缆终端头与电缆接头附近可留有备用长度,直埋电缆应在全长上留有少量裕度,并作波浪形敷设,施工时,工程师一定要到现场目测,直埋电缆的上、下须铺以不小于 100㎜厚的软土,并盖砖块,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 50 ㎜,软土中不应有石块和其它硬质杂物。
三.竣工验收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完毕,紧接着进行工程验收,验收步骤按以下分类进行。
3.1 电缆线路施工
(1)检查试验记录,查看电缆耐压试验的结果,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全数检查。
(2)电缆敷设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电缆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 重划伤等缺陷;直埋敷设时,严禁在管道的上面或下面平行敷设,全数检查,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记录。
(3)电缆终端头和电缆接头的制作、安装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电缆支、托架安装按不同类型的支、托架各抽查5段,观察检查。
3.2 配管及管内穿线施工
(1)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 M,检查 5个回路,实测或检查绝缘电阻试记录。
(2)薄壁钢管严禁熔焊连接。塑料管的材质适用场所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按
子不同材质各抽查5处,暗设的检查隐蔽工程记录明设的观察检查。
(3)管子敷设按管子不同材质不同敷设方式抽查 10处,观察检查或尺量检查。
(4)管路的保护全数检查,观察检查和检查蔽工程记录。
(5)管内穿线抽查 10处,观察检查或检查安记录。
3.3 电气照明器具及其配电箱(盘 )安装工程
(1)器具的接地(接零)保护措施和其它安全求必须符合施工规定,抽查 10处,观察检查和检安装记录。
(2)器具安装抽查器具总数的10%,观察检查
(3)配电箱(盘、板)安装抽查 5台,观察检查
(4)导线与器具连接应符合连接牢固紧密,伤芯线。按不同类别器具各抽查 10处,观察或通
检查 。
3.4 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工程
(1)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全数检查,实测或检查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2)接地体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位置正确,连接牢固,接地体埋设深度距地面小于0.6 m,全数检查,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四.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电气安装在建筑工程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严把质量控制才能得到有力的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约建筑材料和能源,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使用功能,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袁晓东.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M].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
[2]王化胜.浅谈机电安装问题与改善[J].科技资讯.2009(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