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杨慎词简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词简析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吕艳萍 内容摘要:杨慎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学者,他在词学方面是颇 有成就的,清人胡薇元在《岁寒居词话》中说:“明人词,以杨用修升 庵为第一。”由于杨慎特殊的人生经历,他的词多抒被贬云南惆怅孤 不免发愁,“近重阳,倍凄凉”,直抒胸臆。词人是不愿登高望乡的,光 阴荏苒,青春易老,而自己却空有一腔报国雄心,却不得不在这穷乡 僻壤里消殆生命。此刻在词人的眼中,是泪眼问花花无语,“山似戟, 割愁肠”这好端端的大山都像剑一样割断愁肠,可见词人远在他乡 寂的郁结心情,格调哀婉凄丽,虽不及其诗歌的内容广泛,但都是自 我性情的真实表露,也与其“诗缘情”的诗歌美学追求相一致。 关键词:郁闷孤寂凄凉 的痛苦、愤懑和无奈。而《沁园春・乙丑新正》:甚矣吾衰!叹天涯岁 月,何苦频催。奈霜毛种种,三千盈丈;丹心炯炯,一寸成灰。三径秋 荒,五湖天远,儒术于吾何有哉!君知否?盼行云不住,流水难回。 一、万里充军的苦闷和与亲人离别的悲痛 寂寥谁与徘徊?好事者唯输麦秀才。恁昏花老眼,底须窥牖;支离病 正如中国封建社会里许许多多正派的知识分子一样,杨慎效忠 脚,最怯登台。恩发花前,人归雁后,百感中来强自裁。 嗽女r.只清 君上,敢于直谏。但是一场“大礼仪”,他惨遭廷杖,被明世宗毫不留 风和我,明月休猜。Ⅲ 则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更为淋漓尽敛“ 术于 情地流放到穷乡僻壤的蛮荒云南,对杨慎来说,这无疑是从天堂坠 吾何有哉!”的悲慨无奈,“昏花老眼,支离病脚”的肉体折磨,总归到 入地狱,大大地改变了其雍容华贵的生活方式和高亢的人生理想。 “思发花前,人归雁后”的悲凄无奈,不得不将这万般的苦闷“强自 《宫中调笑》这首小令,就表达了他远戍异乡途中,幽怨孤单的苦闷 裁”。  .情绪。《行香子》则直抒自己前去戍地的孤寂:秋色萧萧,秋气寥寥, 三、命运多舛、人生矢志的愤懑和对云南美丽风光的咏叹 浙江头露草萋萋,霜枫槭槭,风柳条条。望水忙忙,舟泛泛,橹摇 杨慎作为正统的儒者,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传统儒家的 摇。虫语要要,蝶梦飘飘。问家山蚕崖渺渺,鱼波寂寂,雁阵嘹嘹。 道德观,忠君报国,矢志不渝,所以,他在感慨自己仕途坎坷、壮志未 但月溶溶,烟漠漠,路迢迢。I Im4)借景抒情,融情人景。以天气的萧瑟, 酬的同时,怀抱着遇赦放还再展宏图的希望。如《临江仙・将至家寄 物色的凄凉,衬托出词人带着杖伤,独去湘黔的郁闷。而“蝶梦飘飘” 所欢》正反映了这种心态:数了归期还又数,今朝才是归期……心急 的茫茫前程和烟漠漠、路迢迢的杳杳归期,又让词人心中充满了哀 马行迟……先凭双喜鹊,报与个侬知。I l 那种思归盼返的急切心情 伤。这一路上有爱妻黄娥陪伴,心情相对还比较平静,而到了江陵 溢于言表。然而高高在上,恨杨慎父子入骨的嘉靖皇帝是不可能放 后,妻子将乘舟返乡,自己却要孤身登陆去戍所。《临江仙・戍云南江 过他的。有词为证:不是不归归未得,愁望远,泪沾巾。【-lm 在一次一 陵别内》: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 次期望落空后,他只能采用中国历代文人排解苦恼烦闷的常用方 远水,独自上孤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宵明月为 式——佯狂醉酒。借酒消愁,抒发愤慨。如《沁园春・醉书》:愁汝休 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口I 杨慎与黄娥伉俪情深,这首词 来!且天边高寄,地下深埋。(1l 借苦酒消乡愁的潇洒放达,读来却让 道出了词人与妻子在江陵分别的景况和心情。一想到前去的南中, 人感到沉甸甸的无奈。《江月晃重山・壬寅立春》(其二):金马九重恩 山高路遥,鸿雁难至,地多瘴疠毒草,而此一别又不知何日才能相 谴,碧鸡二十春风。江花江草每年同。君不见,憔悴已成翁。白发戴 见,不免难舍难分,悲泪纵横,心中充满了离情别恨。他久久地伫立 花休笑,紫髯说剑犹雄。欲笺心事向天公。赊美酒,长醉玉壶中。[1I 在江边,望着黄娥远去的归帆,而此时的他们,连沙洲之上双飞双宿 一样的花,一样的草,但词人却倍感岁月蹉跎,容颜易老,年华虚度。 的水鸟都不如。一个“偏”字更映衬出词人心中悲郁的心绪和孤独的 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令词人身心交瘁,无情的岁月和残酷的政 身影。 治环境,斩断了他回朝的希望,只能在簪花饮酒的自我放纵中发泄 二、客居蛮荒的寂寞和由此引发的思乡哀怨 抑郁愤懑之情。杨慎谪居云南直至离世,所以他的词作中也不乏对 《踏莎行・贵州尾洒驿元夕》:罗甸林中,新盘山下,村灯社鼓元 云南美丽风光的描绘。如《滇春好・寄李南夫钱节夫毛东镇》Ⅲ15,6)(以 宵夜。东风卷地瘴云开,月明满野寒星挂。白雪歌声,青钱酒价,当 其中两首为例): 年乐事凭谁话。寂寥孤馆坐愁人,小窗横影梅枝亚。[ I 这首词作于 滇春好,韶景媚游人。拾翠东郊风袅袅,采芳南浦水粼粼;能不 杨慎去往贬所的途中贵州罗甸。“村灯社鼓”,罗甸的元宵佳节热闹 忆滇春。 非凡,处于流放境遇的词人哪有心情去感受节日的气氛,触景生情, 滇春好,百卉让山茶。海上千株光照水,城西十里暖烘霞;能不 遥想往昔元宵节的乐事涌上心头,而自己此时却远离家乡和亲人, 忆滇花。 心中的痛,心中的伤又能向谁诉?今昔对比,直抒现世之悲。“寂寥孤 云南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花木茂盛。词人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色 馆坐愁人,小窗横影梅枝亚。”孤单一人,只有窗上梅枝的影子相伴, 中,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忧愁和不幸。《渔家傲・滇南月节》十二首,云 这是怎样的孤寂和凄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 南一年十二个月的四季美景,也近在眼前。这些如画的奇丽风光,也 一个被贬谪他乡的有志之士,思乡情愫与日俱增,很惧怕佳节的又 使词人凄苦的谪戍生活得到了一点慰藉和欢乐。 一次来到。《江城子・丙戍九日》:客中愁见菊花黄,近重阳,倍凄凉。 参考文献: 强欲登高,携酒望吾乡。玉垒青城何处是?山似戟,割断肠。寒衣未 …王文才辑校.《杨慎词曲集》.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1 寄早飞霜,落霞光,暮天长。戍角一声,吹起水茫茫。关塞多愁人易 [2】丰家骅著.《杨慎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 老,身健在,且疏狂。【lJ g2s)词人常年谪贬南荒,孑然一身,一见菊花黄 不够;在“语言现代性反思”方面,对于民族语言的认同有所涉及,关 版社,1986:29. 于语言暴力、文化霸权等方面的关注还不够。 【4】唐玉环.变迁社会中的语言与人——重读《马桥词典》U】.长沙 注释: 大学学报,2006(1) 【1】韩少功.语言的表情与命运U1.南方文坛,2006(2). 【5】韩少功:《马桥词典・后记》【M】.作家出版社,1996:400. [2】文贵良.《马桥词典》:话语与存在的沉思UJ.中国文学研究, [6】方长安.语言现代性的反思——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新论U】. 2002(4). 作家作品研究。2002(3). 『3]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fM1.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 【7】韩少功.《马桥词典・编纂者序》[j .作家出版社,199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