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关键技术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糯。 壤 ■ 囊 一 _' 。 Technology&Market 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关键技术 ●李伟 沈大高速公路在改建之初,建设者们就提出“沈大高速 公路改扩建不能简单地在规模上争全国第一,更应在路的品 (4)控制新填路基填料 为减少新旧路基的沉降差,新填路基要 求使用碎石土、砂砾4-_、山皮4-_等强度较高 质上争全国第一,要为今后全国高速公路改扩建树立样板”, 要“建一流工程,塑最好作品,树全国样板,再现神州第一 的填料;填土高度小于1.5m的路段,新建 路风采”。为此,相关单位组织有关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制定 路基部分(含gt大高速公路旧路边坡挖台阶 了 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创一流实施纲要》,提出以科学技术 为先导和支撑,创新设计和建设理念,借鉴国内外高速公路 改扩建的成功经验,抓好科研、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和 质量监督各个环节,确保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一 流、施工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景观一流”。 填筑,直至路基顶面。 (5)加强路堤压实度 路堤压实度标准比部颁标准提高1~2个百分点。在满足 正常压实规定下,路堤每填高1m,使用冲击压路机冲压20 遍,新旧路基结合处再增加冲压5遍。 (6)加强软弱地基处理 沈大高速公路营口老边至熊岳段(K 1 5 1+5 00m~ 在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中,我们采取了如下关键技术。 路基加宽技术 控制新老路基沉降差,防止新老路基产生纵向开裂,是 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关键,经国内外调研和专家技术 论证,我们采取了以下路基加宽技术方案。 K190+000)、普兰店海湾段(K318+000~K321+000)、金州I 湾段(K351+000~K357+000)为软弱地基段,旧边坡挖除 后,先采取粉喷桩、塑料排水板等措施进行地基处理,然后 按正常路基加宽方法进行加宽,严格控制路基填筑速率。 (1)原有路基挖台阶 将原路基的边坡按1:0.5挖除,然后挖台阶,深度 80cm,台阶底面向路中心横坡3%,台阶挖至与原地面齐平。 老路面加铺技术 1.充分利用原路面结构层强度,在其上加铺新路面结构层 由于原沈大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状况较差,简单的罩面 (5cm~1Ocm沥青混凝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部分原 (2)新旧路基结合处铺土工格栅 为减少新旧路基沉降差,在路基顶面以下的台阶顶面 铺设单向拉伸钢塑复合土工格栅。 路必须挖除新建,或根据原路弯沉值加铺不同厚度的水稳层 及沥青面层或直接加铺沥青面层(按柔性基层设计)。经比 较,我们选择了“加铺为主、局部路面挖除”的大修方案。 (3)加强新填路基部分填前碾压 ①旱田段填前碾压前,先填40cm石渣。 ②水田段填前碾压前,先填70cm石渣。 ③填前碾压采用25kJ冲击压实机,压实度不小于90%。 在加铺中,以原路面的实测弯沉值为基础,反算路面当 量回弹模量,然后按照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 97)中路面补强厚度的计算方法,计算路面的加铺厚度。 由于原路硬路肩沥青面层强度与行车道不同,并且硬路 肩没有经过行车碾压作用,因此,设计中将原有路面中硬路 蓁茬 ④水塘、鱼塘等先进行抛石挤淤,再用石渣或砂砾填至 簧藿水平面上50cm后,再进行填前碾压,抛石范围超过坡脚外 妻囊2m。 华强 √i 凄乳 098中凰I 岛 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TechnoIogy&Market 与路基顶面的换填砂砾相通,路面渗入的水分能够被顺利排 除。在保证内部排水的前提下,新建路面采用三层半刚性基 层,路面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为了增强沥青面层抵抗开裂的 能力,在中、下面层之间铺设玻璃纤维格栅,铺设范围为路 面靠近硬路肩的第三、四车道,并深入第二车道1.Om,宽度 为8.5m。 桥梁构造物加宽技术 新旧构造物在结合处产生纵向裂缝是沈大高速公路改扩 建工程控制的又一关键,我们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1)加宽桥涵与原桥上、下部全部刚性联结,上部结构 预制安装后,放置三个月再与原桥联结。 (2)加强加宽部分的基础设计,减少新旧桥体的不均匀 沉降。原桥为扩大基础的,当基底土层较薄、岩层埋深较浅 时,采取换填或直接将基础置于岩层上的方案;当基底土层 较厚,岩层埋置较深,基础条件不好时,虽然地基允许承载 力满足要求,但也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大基础成整体筏式、 肩的路面部分全部挖除,铺筑了新路面。 采用粉喷桩或碎石桩处理地基、采用桩基础等。 (3)为尽量减小新、旧桥梁上、下部之间的沉降差及尽 量缩短施工工期,控制拓宽部分梁板的安装龄期,先施工新 2.新建路面结构及SMA路面应用技术 沈大高速公路加宽部分的新建路面结构如下: 表面层:4cm沥青玛蹄脂碎石抗滑层(SMA一16L型); 中面层: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LAC--25I型); (LAC--30I型); 建加宽部分的基础、墩台身及台帽(盖梁),并安装部分新建 上部梁板,在封闭交通后联结下部结构,减少联结处的附加 应力。 上基层:18cm厂拌水泥稳定碎石; 下基层:18cm~20cm厂拌水泥或二灰稳定混合料; (4)当原桥上部为预应力结构时,考虑到预应力引起的 渐变影响,加宽桥部分的上部梁板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 构件设计。 底基层:16cm~17cm厂拌水泥或二灰稳定混合料。 总厚度为70cm~73cm,满足抗冻要求。 (5)设计中采用HLT植筋技术、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等新 技术、新材料,确保新l13联结处的安全、耐久,抑制裂缝的 蔓延。 沥青路面表面层大规模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技术, 同时对(《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中的级配进行 调整,使SMA混合料的级配介于SMA一13 ̄SMA--16之间, 既保证了路面有足够的粗糙度,同时铺筑的路面更加均匀。 (6)改扩建中,对原桥的缺陷等问题进行集中处理。L≥ 10m的全部采用预应力结构,单板受力较多的翼缘式空心板 全部更换,对原桥的裂缝进行封缝等处理,增设桥头搭板等。 改扩建后的沈大高速公路自2004 ̄.8月29日投入运营(实 验路段于2002年9月投入运营)以来,车流量和收费额增长 迅速。从2004年9月至2006年4月上旬,沈大高速公路总收 费额为14.78亿元,日平均收费额为25375-元;2005年日均 车流量达到30,O00 ̄/zb客车,最大断面日均车流量超过53, 000辆小客车。 另外,通过级配的调整,控制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VMA不 小于18%,混合料中可以加入足够的沥青结合料,增加集料 油膜的厚度,提高路面的耐久性。 中面层采用AC--25I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我们在设计 时,将这种结构的级配做了些调整,将19.0mm筛孔的通过 量由规范中的75%~90%调整为85%~93%,将16.0mm筛孔 的通过量由规范中的62%~80%调整为62%~5%,使混合料 的级配曲线形成“S”型,提高混合料摊铺的均匀性,减少离 经跟踪观测,目前沈大高速公路全线路面平整,路基稳 定,构造物安全,排水设施顺畅,横向新老路面和桥梁的连 接部位均没有出现纵向开裂,SMA混合料优良的路用性能也 析现象,使路面具有良好的密实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 辙能力也得以提高。 路基顶面 ̄80cm天然砂砾,使l13路面原来的砂砾垫层 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全线工程达到了预期目标。口 : .∥ “、一 蠢 -》《 r。 ” I China Highway 0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