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临床生化检验试题2 (1)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临床生化检验试题(二)

一、 名词解释(5*2’) 1、TG 2、隐性黄疸 3、肌酐 4、蛋白尿 5、酶偶联反应 二、 选择题(25*2’) 1、由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是 2、A、生长素 3、B、生长抑制素 4、C、胰高血糖素 5、D、促膜液肤 6、我国临床检验中心推荐测定血浆葡萄糖的方法是 7、A、己糖激酶法 8、B、葡萄糖脱氢酶法 9、C、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D、邻甲苯胺法 血浆清蛋白是 A、非均一的蛋白质 B、在生理pH条件下带负电荷 C、在碱性介质中电泳时比所有球蛋白泳动快 D、半饱和硫酸胶可使之从血浆中沉淀出来 风湿病患者血浆蛋白的变化特征是 A、IgG和IgM降低

B、IgA明显升高 C、结合珠蛋白降低 D、αl-酸性糖蛋白降低 18、

载脂蛋白B主要存在于

欢迎共阅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A、HDL B、LDL C、VLDL D、CM

甘油三酯生物合成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 A、甘油一酯 B、1,2-甘油二酯 C、磷脂酸 D、脂酰肉毒碱 引起低尿酸血症的原因是 A、黄嘌呤氧化酶缺乏 B、PRPP合成酶增多 C、肾小管重吸收尿酸增多 D、嘌呤氧化酶增多 引起手足搐搦的血浆钙最高浓度是(mmol/L) A、高镁血症 B、尿镁降低 C、尿镁增加 D、高磷血症 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时 A、血浆pH正常,[HCO↓<3>]↑<->下降,PCO↓<2>下降 B、血浆pH下降,[HCO↓<3>]↑<->升高,PCO↓<2>下降 C、血浆pH正常,[HC0↓<3>]↑<->下降,PCO↓<2>升高 D、血浆pH下降,[HCO↓<3>]↑<->下降,PCO↓<2>下降 10、人体含水量随年龄改变最大的是 A、细胞内液 B、血浆 C、细胞外液 D、组织间液

11、维持血容量恒定的最重要阳离子是 A、Na+

欢迎共阅

B、K+ C、Mg2+ D、Cl-

12、低渗性脱水可出现 A、血钠等于140mmol/L B、显着口渴 C、细胞内液减少 D、血浆总蛋白浓度下降 13、关于激素的功能的叙述错误的 A、激活Na-K-ATP酶 B、使血胆固醇水平下降 C、抑制糖类的氧化分解 D、促进脂肪动员 14、最能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的试验是 A、染料排泄试验 B、清除试验 C、浓缩试验 D、稀释试验 15、与病毒性肝炎不符的生化改变是 A、血清总胆红素增高 B、血清珠蛋白减少 C、尿胆红素阳性 D、尿胆原阳性 16、脑脊液中糖含量 A、与血浆葡萄糖浓度不呈一定比例关系 B、超过45mg/dL(2.5mmol/L)为异常 C、对脑实质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D、结合脑脊液的细胞学检查,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 17、诊断心肌梗塞最佳的血清酶指标是 A、GOT B、GOTm

欢迎共阅

C、LDH1 D、CK-MB

18、血清碱性磷酸酶大部分由何种组织细胞产生 A、骨 B、小肠 C、肾 D、肝

19、APOAI主要存在于 A、CM B、LDL C、HDL D、LDL和VLDL 20、急性腺炎时血清酶活性明显升高的酶是 A、MAO B、γ-GT C、淀粉酶 D、ALT 21、蛋白质对紫外光的最大吸收峰在 A、215nm B、240nm C、260nm D、280nm 22、下列关于血氨的论述正确的是 A、氨的毒性强,血氨达到143μmol/l时可出现中毒症状 B、血氨的正常参考值随测定方法而不同

C、酶法测定时用α-酮戊二酸、谷氨酸脱氢酶及NADP+反应系统 D、血氨测定中使用的蛋白沉淀剂为Zn(OH)↓<2> 23、测定乳酸脱氢酶常用的方法是

A、比色法 B、离子电极法 C、色谱法

欢迎共阅

D、荧光法

24、下列有关γ-谷酸转移酶(γ-GT)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底物是谷胱甘肽 B、参与氨基酸向细胞内的转运 C、血清中的γ-GT主要来自于肝 D、溶血标本干扰较大

25、Levy-Jenning质控图中用来确定值限的是

A、标准差 B、标准误 C、变异系数 D、平均值和标准差 三、 问答题(4*10’) 1、简述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 2、引起血尿素氮浓度变化的病理性因素有哪些? 3、血肌红蛋白{Mb}含量异常可见于何种疾患? 4、试述血液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临床生化检验试题(二)答案 一、名词解释 1、TG:系中性脂肪由甘油和三个脂肪酸组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其增高对诊断冠心病意义较大。 2、隐性黄疸:当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但仍在35μmol/L以内,肉眼难于察觉皮肤,巩膜黄染,称为隐性黄疸。 3、肌酐:肌酸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由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测其血肌酐含量可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指标之一。 4、蛋白尿:正常人尿中蛋白很少,通常24h尿蛋白总量低于0.15g,当24h尿蛋白总量高于0.15g时,即为蛋白尿。 5、酶偶联反应:是由多种酶试剂组成,经过几步反应完成,前一个酶促反应的产物,是后一个酶的底物,如此连续偶联地进行反应。 二、选择题 1.C2.C3.C4.B5.B6.C7.A8.C9.A10.C11.A12.D13.C14.B15.B16.D17.D18.A19.C20.C21.A22.B23.A24.D25.D 三问答题

1、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是判断肾功能最灵敏的实验室指标。正常血浆参考值为1.0~2.6μg/L,尿中(0.003~0.037g/L)。肾功能损伤程度和血清β2M升高幅度相一致;在尿毒症患者血清β2M可升高至4Omg/L以上。 恶性肿瘤及各种类型的白血病,血清β2M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故将血清β2M列为肿瘤标志物。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CSF)β2M明显升高,病毒性脑膜炎则正常,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血清β2M呈不同程度的升高,且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滴度呈正相关。急性肝炎治疗后β2M明显下降,而亚急性及慢性肝炎下降不明显;HBsAg阳性者下降不明显或反而升高,肝功恢复较慢。因此β2M对肝炎的预后、转归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2、血液尿素是肝脏在经鸟氨酸循环过程中形成的产物,由肾脏排泄。一旦肾功能受损害,尿素排出量减少,血中尿素增加,是作为肾功能检查的一项敏感的指标。引起血尿素氮(BUN)升高的原因有以下三大类:

(1)肾前性疾患:主要的原因是失水,引起血液浓缩,导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而致血尿素潴留。见于剧烈呕吐、幽门梗阻、肠梗阻和长期腹泻等。 欢迎共阅

(2)肾性疾患: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盂肾炎及中毒性肾炎等都可出现增高。

(3)肾后性疾患:如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脱肿瘤致使尿道受压等都可能使尿路阻塞引起血尿素氮增加。 血尿素氮减少较为少见,常常表示严重的肝病(因为尿素在肝脏合成),如肝炎合并广泛肝坏死等。

3、肌红蛋白广泛分布于心肌和骨骼肌中,正常人的血中含量很低。当心肌和骨骼肌损伤时,血中Mb明显增高。因此Mb测定有利于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①心肌梗塞发病后4~12h内,血清中Mb含量可达高峰,48h恢复正常,是诊断心肌梗塞的早期指标。但有骨骼肌疾病、休克、手术创伤、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Mb也可升高;②假性肥大型肌病,急性皮肌炎,多发性肌肉等患者血液中肌红蛋白与肌酸磷酸激酶呈平行性升高。

4、血液中LDL经化学修饰成oxLDL或被醋酸乙酰化成乙酰LDL,在代谢过程中,损伤血管壁内皮细胞,使管壁通透性增加,并剌激单核细胞游走进入管壁,形成巨噬细胞并泡沫化。化学修饰的LDL使其内ApoBl00蛋白变性,经清道夫受体无限制地被巨噬细胞摄取而形成泡沫细胞,并停留在血管壁内,沉积大量的胆固醇,特别是胆固醇酯,致使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另外,流行病学也证实血浆LDL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

欢迎共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