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喜鹊

来源:意榕旅游网
课堂教学设计

学校 课题 40.喜鹊 学科 教师 语文 班级 日期 2013-5-3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10个生字,理解“预兆、洁白无瑕、俊俏、冰天雪地”等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知道喜鹊的寓意,以及它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喜鹊的习性,激发学生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二、制定依据 1、 教材分析 本文分5节来写喜鹊:第一节写了人们认为喜鹊是种能预兆吉祥的鸟;第二节从羽毛的颜色、体态、尾巴来写喜鹊的外貌即形态;第三节写了喜鹊鸣声清脆悦耳,是春的使者;第四节写了喜鹊的食物很丰富,是人类的好帮手;最后一节,对全文进行总结,点明了人们喜欢它的原因。本文的结构为先分后总。文中的几个重点词语的理解可以结合图片、展开想象等方式,比如,“预兆吉祥”这个词就可以结合图片或生活经验来理解,“洁白无瑕”、“体态轻盈”这两个词可以结合喜鹊的图片来理解。文中最后一句“人们怎能不喜欢它呢?”这是个反问句,需要进行句式变换练习。最后一节还可以进行转换成“因为„„所以„„”的句型。 2、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共50 人,学生对语文学习有着较浓厚的兴趣,上课发言积极、认真、活跃。由于这节课课文语言生动,句子优美,是描写动物的好文章。通过对鸬鹚的学习和了解,学生对鸟类有了更深的了解,本课的学习一定会让学生更加了解鸟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并喜欢上它的。本文几个重点词句的理解不难,学生较容易掌握。但是最后一句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还比较难。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出示投影,早春二月 阳光和煦,瞧,是谁站 立枝头传递春天的讯息 2、板书课题:40、喜鹊 你喜欢喜鹊吗?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 识这种鸟儿吧! 1、看图片,说出鸟 儿的名字:喜鹊。 2、读课题,随师书 空,学习生字:鹊 结合课外知识交流 关喜鹊的资料。 看图能让学生更直 观了解喜鹊的外 形、羽毛颜色特点 并激发学生想了解 喜鹊的好奇心。 二、初读感知 1、配乐范读课文,交流 1、学生边听师范读, 随机出示生字。 边谈谈从中了解到 2、出示自读要求:读准 的关于喜鹊的信息。 字音读通句子,标节号。 2、读课文了解大意。 3、组织学字词游戏。 3、进行学字词游戏。 让学生了解课文大 意,激发学生学字 词的兴趣。 通过看、读、说等方 式,加深学生对喜鹊 外形的了解。 通过让学生读、听、 看、说,来让学生了 解喜鹊鸣声清脆、捕 捉害虫,是人类的好 朋友。 三、熟读体验、了解生活习性 1、让生选择喜欢的小节读 并说一说:我喜欢喜鹊,我 知道它( )。 2、出示两张图片,理解: “预兆吉祥”的意思。 3、出示喜鹊图片,了解它 的羽毛颜色、尾巴等外貌特 征,并理解“洁白无瑕、体 态轻盈、俊俏”等词。 4、让生介绍喜鹊的外貌。 5、小组读第三节,让生 说说从中了解到喜鹊的特 点:鸣声清脆,传递春天到 来的讯息。 6播放喜鹊叫声的录音, 理解“清脆悦耳”的意思。 7、出图片:理解“冰天 雪地、生机勃勃”的意思。 8指名读第四节,了解喜 鹊和人类的关系。 1、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说一说喜鹊的特点。 2、看图,结合课文的描 述来了解喜鹊的寓意。 3、看图,了解喜鹊的外 貌形态,并理解“洁白 无瑕、体态轻盈、俊俏” 等词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话,结合 这些词介绍喜鹊。 5、第三节,并概括本 节中描写的喜鹊的特点 6、听录音,理解“清脆 悦耳”的意思。 7、理解“冰天 雪地、生机勃勃”意思。 4、读第四节,了解喜鹊 捉害虫,是人类的好帮 手、好朋友 四、总结 五、作业 反思与重建 1指名读第5节,句型练习。 2、 让生总结:要爱护喜鹊。 写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 《喜鹊》这篇课文通过介绍喜鹊体态优美、鸣声清脆、还能消灭害虫,让学生了解喜鹊及喜鹊招人喜爱的原因,教育学生懂得爱护鸟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这些教学思想组织教学,努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但真正教起学生来,总会与教学设计有所偏差,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改进和探讨的地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对照自学提示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照着老师出示的要求有步骤的进行讨论,能将表面的问题解决,但总是不能深入地理解。 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喜鹊的叫声在不同的季节有什么不同,也能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但对于深层次的问题和难理解的词句学生就说不出来了。像“西风萧瑟”、“生机勃勃”这类词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光凭教师空说字词的解释,学生只能理解表面意思,所以应用起来不灵活。怎样将这些词让学生自然理解并灵活应用是我在教学中欠缺的,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研究。 附板书设计:22、喜鹊 朴素雅致 体态优美 喜爱 鸣声清脆 消灭害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