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07-02T07:24:33.327Z 来源:《建筑细部》2020年第5期 作者: 王海华
[导读] 需要从诸多方面考虑和实施,以此来提高道路工程质量,实现道路项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身份证:37152519850510****
摘要:如今,我国的交通事业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道路工程日新月异,在城市的建设和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各级政府都会采用各式各样新颖的桥型,以达到通行和美观的要求。近些年来,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十分迅速,使得越来越多的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项目涌现出来。鉴于市政道路施工过程十分复杂,经常会遇到各种影响因素,所以及时分析并排除质量、安全等隐患,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可谓十分关键,有利于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引言
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对道路工程给予了高度关注,通过道路工程的不断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进程。在施工过程中,对道路工程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对施工过程和工艺进行全面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进而为道路后期的通车运营做好铺垫工作。在道路施工技术管理中,由于存在诸多的不确定的因素,为了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效果,需要从诸多方面考虑和实施,以此来提高道路工程质量,实现道路项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 1道路建设施工管理面临的现状 1.1道路项目的施工要求比较多样化
道路建设施工管理面临的现状之一是道路项目的施工要求比较多样化。对于道路项目来说,在施工建设的前期要全面分析地形、地质以及项目投资等,以此展开施工设计工作。如今,我国道路建设正在处于新发展阶段,为了使道路工程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需要加大施工管理力度,同时对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将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在各个施工环节中,从而提升道路建设质量。由于施工要求比较多,对道路项目的技术方案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使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对于道路施工管控来说,其复杂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不同的道桥项目中,施工困难和要求是不同的,道路的功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道路施工技术方案也是不同的。二是道路项目的施工环境是多变的,就算施工技术方案比较相似,但是,在施工技术标准方面也会存在诸多差异,由于施工技术的诸多要求,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面临着很大的难度。 1.2道路施工技术管控的计划性需要加强
道路建设施工管理面临的现状之二是道路施工技术管控的计划性需要加强。对于道路项目来说,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桥梁工程进行周密详细的倒排工期计划,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施工方案,制定可操作的施工计划,然后根据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工料机等施工配套计划,确保工程能够按照制定的计划按期完成。所以,对道路施工之前,一定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对各项工作进行合理的布置和安排,尤其要对大型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施工人员等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制度,尽可能减少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的更改次数,否则,道路施工进度就会无法保证。例如:为保证施工进度,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选用一些大型机械设备,对于施工技术人员来说,往往需要熟悉和了解大型机械设备的施工要求和操作要点,同时保证大型机械设备正常工作,正常的维修和保养需加强监管,以此来满足施工需求,这就需要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2道路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策略 2.1加大对道路施工材料质量的管控力度
道路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策略之一是加大对道路施工材料质量的管控力度。进行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当中,有关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加大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管控力。对于道路工程施工人员来说,应该深刻意识到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将带给道路施工工程很大的不良影响,形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重视管控相关的施工材料质量。具体来说:其一,采购相关施工材料的时候,需要有关采购工作人员紧密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案,满足合同中的规定。假如出现材料变更的情况下,应该及时与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加以交流和协商。其二,当施工材料进场的时候,应该仔细检查材料的质量情况,彻底避免那些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当中。其三,针对砂石材料来说,应使相应的含泥量处于3.2%范围当中,而碎石的含泥量应处于2.1%范围中。其四,应对含水量予以有效管控,将那些含泥量较低、热膨胀系数较小的骨料作为首选[6]。其五,由于道路施工过程中常会遭遇日照、雨水等方面的干扰,因此,应该合理保管施工材料,细化分类,谨防产生施工材料变质的现象。 2.2探地雷达检测技术的应用
道路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策略之二是探地雷达检测技术的应用。该法主要在检测道路面结构层厚度和道路基层密实度的方面效果较显著,加之配合使用勘探方法,能够根据探测到的道路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混凝土、道路使用的实际情况,为施工、维护道路提供相关保障,也进一步提升了道路检测的质量和效率。从原理上来讲,探地雷达检测技术是运用高频电磁脉冲,并以宽频带短脉冲的有效形式,借助发射天线进行地下部位的检测;当雷达脉冲在地下范围内进行传播时,遇不同介质交界面,雷达脉冲波中的一部分就会被反射到地面然后被接收天线接收,形成一定的图形图像,从而进行道路的有效探测。 2.3道路排水的细节问题处理
道路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策略之三是道路排水的细节问题处理。对于道路排水细节问题的处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及时检查排水管道质量,以免使用劣质产品导致渗水问题的发生。在施工前、施工中都需要进行排水管道的质量检查。如果发现其中存在质量问题,则应立即处理。第二,处理好填料接口连接处。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实际合理选择管道的连接方式、填料种类型、焊接方式。尤其是要处理好焊缝接口,合理选择填料。常用的内侧填料有油麻、橡胶圈。其中油麻的弹性、抗弯曲性比较好,而弹性、挡水性比较好。外侧填料有石棉水泥、膨胀水泥、铅和铅缄等。第三,在填口施工中,施工人员要认真清理接口,保证内部接口位置处无杂物。同时,还要依据填口材料合理选择施工工艺。随后在完成填口施工后,施工人员还需检查砂浆饱满度是否符合标准。第四,应同时完成砂浆涂抹、氧化、压光收浆工作。若是在施工中遇到了地下水,则应及时完成砌筑、勾缝处理工作。第五,在连接管道与井之时,施工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做好润湿工作,随后再进行刷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面,施工人员都要保证抹面符合质量要求,不会出现渗漏问题。 结语
虽然我国的道路路基施工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它还需要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相关的施工单位和工作人员在进行具体的施工工作过程中,要意识到道路路基施工和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施工技术的规范性以及对施工工作的管理,从而提高道路路基施工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质量,推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吴春喜.分析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规划与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7). [2]李思佳.探究市政道路常见弊病谈精细化施工[J].门窗,2018(2).
[3] 李建华 .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J]. 环球市场,2018,167(169):1602-1603. [4] 郭玉峰 . 影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因素及相应对策 [J]. 科技展望,2018,112(135):1330-13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