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式的变换。 二、修改病句。 三、扩写句子。 四、排列顺序。 今天主要学习句式的变换和修改病句两部分。 一、句式的变换
同样一个意思,可以又不同的表达方式,通过变换句式学习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选择最好的句式来记事状物,表情达意。
1、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例: 一根小草划破了他的手指。
一根小草把他的手指划破了。 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 ①、我打破了一个杯子。
②、鲜血染红了整捆教科书。
③、我攻下了一道数学题。
④、狡猾的狐狸骗了乌鸦。
⑤、满山的红叶映红了妈妈的脸。
2、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例: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观察例子找出例子的要求
这种句子修改的方法是: 练习题:
①、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②、我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 ③、姐姐缠了脚,还能干出活来吗?
④、没有付出努力,怎么会取得成绩呢?
⑤、听了你的一番话,我怎么能不感动呢?
二、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有两条原则:一、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改动要尽可能地少。 修改病句的方法:一读(读句子);
二找(找出句子的毛病); 三改(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四读(读修改后的句子,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1、 成分残缺(缺少必要的句子成分)
例:上课的时候,发言很积极。
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发言很积极。 ①、光荣地戴上了红领巾。
②、读了《雷锋》这篇课文,收到了很大的教育。
③、爸爸坐在沙发上认真地。
④、布鲁斯王子的第八次抵抗。
⑤、老师批评不守纪律。
2、词语搭配不当(或用词不当)
例:我们要虚心地帮助同学。
我们要耐心地帮助同学。 ①、同学们非常爱护时间。
②、考试前,我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③、老师带领我们去参加少儿书画展览。
④、同学们的心都在热烈地跳动。
⑤、我的学习成绩比过去增高了。
3、词语堆砌,语意重复
例: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我恢复了健康。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我恢复了健康。
① 、今天开家长会,各位家长们都到齐了。
②、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少先队员。
③、突然,天暗下来了,瓢泼大雨、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④、我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朵花。
⑤、老农抡起出头,把口袋里的狼用锄头打死了。
4、前后矛盾
例:这个地方将要改建后,环境变得更加优美了。 这个地方改建后,环境变得更加优美了。 ①、练武术和舞蹈动作要领有点截然不同。
②、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③、同学们的作业本,基本上都交齐了。
④、我们要讲究卫生,防止不生病。
⑤、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5、归类不当
例:妈妈今天买了水果、西瓜、包子和面食。 妈妈今天买了水果和面食。
①、 苹果、葡萄和丝瓜都是很有营养的水果。
②、妈妈买了西红柿、黄瓜、青椒和蔬菜。
③、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④、人参是东北的三大特产。
⑤、晚上,我或者看书报,或者看电视,或者看小说。
6、词序混乱
例:同学们陆续走出了教室,下课了。
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了教室。
①、在几门功课中,语文对我最感兴趣。
②、山坡上长着枝叶茂盛的绿树一片。
③、大队部的小记者了解到许多小明的先进事迹。
④、他想问个究竟,找到智慧老人。
⑤、在运动会上,五个三年级(2)班的学生得了名次。
7、标点用错
例: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①、班长向军长敬了个礼,说:“军长,有事吗”?
②、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来的果。”
③、王老师,你能借给我三国演义吗?
④、超市有毛巾,肥皂、火柴及许多日用小商品。
⑤、“明天秋游啰!”明明大声叫道:
8、写错别字
例:考试时,老师经长提醒大家别忘了写名子。
考试时,老师经常提醒大家别忘了写名字。 ①、我们要认真锻炼身体。
②、我们要辩别是非。
③、昨天,我们版开了一场辨论赛。
④、李军是个克苦学习的好学生。
⑤、青蛙头的两侧有一对园而突出的眼睛。
课后练习:
1、改把字句和被字句。 ①、海风吹得小船东摇西摆。
②、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2、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①、你嗓子哑了,怎么能唱歌呢?
②、听了奶奶的这番话,怎能不伤心地落泪呢?
3、修改病句
①、今天,爸爸又光荣地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②、在联欢会上又唱又跳,玩得很高兴。
③、我要改掉不好的缺点。
④、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⑤、他热烈地和我握手。
上节课学习了句式的变换和修改病句两部分,本节课学习扩写句子和排列句序。 第一部分:扩写句子
要想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必须尽可能地把句子写具体扩写句子是一个好办法。
下面照样子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例1: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①美丽的仙女在抖动着( )的锦缎。 ②田野里,( )的稻穗笑弯了腰。
③这件事( )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④王维( )思念着家长。
⑤同学们( )地做着( )的游戏。 ⑥阿姨抱起( )的孩子。 ⑦小军正在( )地看书。
⑧明明( )完成了( )作业。 ⑨会场上爆发出( )掌声。
例2:海大得很,一眼望不到边。
①天上的星星多得很, 。 ②这棵树真粗, 。 ③宁宁跑得真快, 。 ④家里很干净, 。 ⑤河里的水清得很, 。 ⑥他的故事讲得真好, 。 ⑦天很黑, 。 ⑧阅览室里真静, 。 ⑨今天可真热, 。
例3:上课了,老师家这书,向四周环视了一下,走进了教室。
①晚饭后,妈妈 准备洗碗。 ②爸爸 看起了《扬子晚报》。 ③我回到家, 做起了作业。 ④孔雀 慢慢地向我们走来。 ⑤杨秋 上学去。 ⑥我们 来到了公园。 ⑦牛牛 去打羽毛球。 ⑧红红 专心地看演出。 ⑨大家 为小杰加油。
例4:老师拉着我的手,鼓励我说:“你一定行的!”
①爷爷 说:“这孩子发烧了。” ②小华 说:“你猜,我的拿的是什么?” ③胖胖 说:“我猜的不错吧!” ④超超 说:“不玩了!” ⑤“你看,这几个字怎么写得这么潦草!”妈妈 说。 ⑥“常晶晶,你在学习上有困难,我会帮助你的。”老师 说。 ⑦“快来看呀!《童话大王》到了!”欣欣 说。 ⑧“走,一块去跳长绳。”斌斌 说。 ⑨“真甜!”我 说,“这个苹果真好吃。”
第二部分:排列句序
把几句话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是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要抓住这段话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并按序读一读,检查是否合情合理。
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
有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
如,( )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 )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 )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 ( )下课了,张良在操场上玩。
( )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刚才看到的那一团白纸。 ( )想着,他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叙述了张良在操场上看到了一团废纸,经过思想斗争,最后拾起了那团废纸的过程,层次清楚。在排列时,我们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排列为4、2、6、1、7、5、3。 二、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对一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等词,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子。
例如,( )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的数学家。
( )20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
( )他14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10小时,从不间断。 ( )1932年,22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
( )从19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 )在清华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岁时,华罗庚就成了著名的数学家。排列这段话时,我们
可以抓住“14岁”、“19岁”、“20岁”、“22岁”、“25岁”这些表示年龄的词,也就是以时间顺序来排列句子,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确的排列应是:1、4、2、5、3、6。
三、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 有这么一个习题:
(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根据这段话的特点,“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这句话是个中心句,其他三句话都是围绕着这句话来说的。显而易见,我们可按先总后分的顺序来排列句子。排列的顺序为:2、3、1、4。 四、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
所谓空间推移,就是由地点的转移,表达出不同的内容。排列时,要十分注意,不要与其他的方法相混淆。
譬如,( )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
( )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
( )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躺在鸡窝里。
( )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
这段话,我们可以抓住“屋外”和“屋里”两个不同地点,对句子进行排列,顺序是2、4、3、1。
句子排序五法
第一法:粗读知大意。将句子粗略地读一遍,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比如:谁做什么?谁怎么样?说了件什么事?介绍了什么……这样能使我们把握住排列时的总方向。
第二法:细读找顺序。仔细地读几遍,根据其意找出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如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方位顺序。仔细地寻找句子中相关的词语来确定顺序。
第三法:精读巧排列。我们读句子时,要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从而来巧妙地排列。 (一)精,就是找出句子中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相关词语。 (二)巧,就是从句子中间寻找它们之间有联系或相同的词语。
第四法:朗读细审定。我们要将排列好的句子朗读几遍,边读边想:句子大意是否通畅、顺序是否正确、是否还有其它排列方法?
第五法:品读活运用。最后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找出作者按顺序来表达主要内容的方法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还可根据这种方法来仿写,想想是否还有比这种顺序来表达主要内容的其它更好的方法。这样将读与写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真正掌握排列句子的方法。
课后习题:
1( )她每天给白菜浇水,可白菜还是渐渐干枯了。 ( )小白兔是一个勤劳又聪明的还孩子。
( )小白兔看看小溪,又看看菜地,灵机一动,想出了好办法。 ( )她从家里拿来锄头,在小溪与菜地间的路上挖了一条渠道。 ( )白菜长得一天比一天好,小白兔心里乐滋滋的。 ( )溪水顺着渠道缓缓地流到了菜地里。
2( )在阳光的照射下,每一只贝壳都闪耀着绚丽的光彩。
( )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不时传来打闹声和嬉笑声。 ( )我们来到一片沙滩上,看到这里的贝壳真漂亮呀! ( )拾贝壳的人很多。
( )这声音和海涛声混在一起组成了一支奇特的交响曲。
3( )我赶紧来开灯,聚精会神地读了起来。 ( )我赶忙从爸爸的提包里取出这本新书。
( )爸爸一回家就告诉我,他给我买了一本《伊索寓言》。 ( )嗬,还是精装本呢!
4
( )到了雨季,这种树就生出一些枝条和心形的叶片。 ( )所以,人们叫它瓶子树。
( )在南美洲的高原上,生长着一种高大、奇特的树。 ( )雨季一过,绿叶纷纷败落,红花纷纷开放。 ( )这时,一棵棵树就像插满红花的大花瓶。 5
( )先是小朵小朵雪花轻轻地飘扬着。 ( )很快便天地一色,风雪迷漫了原野。 ( )雪开始下了。
( )然后越下越大,一阵近似一阵。 ( )雪伴着风,团团片片,纷纷扬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