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年冬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测试(一)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小题每题1分,21—3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2021年7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天文学家发觉与地球相像度最高的天体开普勒—452 b。该天体与地球同属于 A.卫星 B.彗星 C.行星 D.恒星

2.图1—1 “局部气压状况分布示意”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

A.abdc B.abcd C.badc D.cbad 3.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

A.氮和氧 B.氧和二氧化碳 C.氢和甲烷 D.氢和氦

4.某学校地理爱好小组设计并做了如图1—2试验,该探究试验证明的现象是

A.城市热岛效应 B.太阳辐射变化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温室效应

5.大气运动最简洁的形式是

A.大气环流 B.热力环流 C.三圈环流 D.季风环流

6.读图1—3 “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 ② ③ ④代表四大圈层)”,回答“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③ D. ③ ④ 7.通常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是 A.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B.多年平均蒸发总量 C.多年平均补给总量 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8.图1—4 “某区域村落分布示意图”中序号代表的村落,最有可能进展为小城镇的是

A. ① ② B. ①④ C. ③ ④ D. ③⑤ 9.目前危机人类生命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

①气候变暖 ②臭氧层被破坏 ③土地荒漠化 ④雾霾 A. ① ② B. ① ② ③ C. ③ ④ D. ② ③ ④

读图1—5 “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10—11题。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难最严峻的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分别于1954年、1991年、2003年和2007年发生了四次全流域性大洪水。读“淮河流域及水利工程示意

10.新工业区向城市外围迁移主要是为了

A.降低生产成本,爱护城市环境 B.扩大城市规模,分散商业区人口 C.带动交通进展,缓解就业压力 D.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

11.现拟在①、②、③地中选择两处布局高级住宅区、化工园,最佳选址方案是 A. ①化工园、②高级住宅区 B. ②化工园、③高级住宅区 C. ①高级住宅区、③化工园 D. ①高级住宅区、②化工园

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但外来人口迁入延缓了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趋势。读图1—6“2000年德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完成12—13题。12.2000年,德国外来移民人口比重最大的是 A.少年儿童 B.青少年 C.青壮年 D.老年人 13.德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14.城市化过程中,转变太阳辐射强度,使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转变,消灭城市“热岛”现象的是

A.转变生物栖息地的密集钢筋水泥建筑群 B.城市工业生产排放的各种气体 C.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设施 D.城市工业生产排放的大量废渣

图”,完成15—16题。

15.淮河流域多洪涝灾难的缘由是

①流域内湖泊多,水库、水闸等水利工程多 ②中上游支流多,流量较大,下游没有自然 的入海河道 ③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季节分布不均,降水集中,多暴雨 ④京杭大水道通过苏北浇灌总渠的开挖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② ③ D. ①④

16.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淮河流域水患的主要做法有 A.疏浚京杭大水道、实施南水北调

B.河流上游修建水库、中游建水闸、下游开挖新河道 C.河流梯级开发,防洪、发电、浇灌、航运综合整治 D.上游植树、中游开拓蓄洪区、下游建堤防

17.我国东部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比中西部地区高的主要缘由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人均消费水平高

C.科学技术发达 D.传统婚俗的影响

18.在“精准农业”实施中,依托地理信息技术,农夫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终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削减污染、提高产量。依据资料,说出该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GPS—RS—GI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 19.符合我国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是

A.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B.地形以盆地、平原为主 C.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为主 D.土壤以酸性红壤为主

20.截止2021年10月2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已经整整300天,“南水”进京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制约经济进展②清除河湖污染 ③补偿河湖水量 ④缓解用水紧急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④ D. ③ ④

21.图1—8 四幅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表示夜半球,小圆表示极圈)中,表示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的是

22.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把握形成的气候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3.在生物的参与下并生物残骸积累形成的沉积岩石

A.流水作用下形成的岩石 B.积累形成火山锥的岩石 C.海洋中沉淀的碳酸钙 D.含煤、石油的岩层

24.2021年洪涝、干旱、地震、台风、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等自然灾难致使我国1.86亿人次受灾。这些自然灾难多属于

A.地质灾难 B.海洋灾难 C.水文灾难 D.气象灾难 25.可持续进展的含义是指

A.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快速进展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B.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进展 C.加强全球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保证世界的和平与进展 D.实现人口零增长、经济零增长、环境污染零增长

26.能够协调经济进展与环境爱护之间,资源利用与爱护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循环经济的是

A.低碳消费 B.末端治理 C.生态农业 D.达标排放

27.读图1—9,其次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的新特点是 A.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B.定居移民增多,短期流淌的人口削减 C.人口从进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D.以政府、国家有组织的移民为主

读图1-9“我国局部图”,完成28—29题。

28.甲、乙两地的耕作制度分别为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海拔

29.楼房间距、墙体厚度、水暖设施等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下列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 B.甲地楼房墙体厚度一般小于乙地 C.乙地楼房水暖成本比甲高

D.乙地楼房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比甲地好

30.图1—10为我国主要能源需求量构成变化趋势图,该图表明

A.我国能源进入“石油时代” B.化石能源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C.自然 气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D.能源需求的多样化程度降低 31.图1—11所表示的土地荒漠化属于 A.不合理浇灌引起的次生盐碱化

B.采挖沙蒿等造成的草场破坏 C.采矿工交建设形成的石质荒漠 D.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场退化

32.图1—12为“哈尼水稻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该生态系统景观随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森林—村庄—梯田—河流。其中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

A.调整气候、美化环境 B.防风固沙、爱护农田 C.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3.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可持续进展的措施有

①采伐与造林相结合 ②加大开拓大型农牧场力度 ③建立自然爱护区 ④迁入大量人口

A. ①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进展与工业化水平亲密相关,国际上常用工业化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工业化率是指一个国家产年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读图1—13“城市化进展阶段与经济进展阶段对应关系示意图”,完成34—35题。

34.图示表明,工业化率与城市化水平是相互影响、同步提高的,例如工业化率达70%时,城市化水平达

A.60% B.80% C.30% D.﹤30%

35.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1.27%,工业化率达到46.60%,依据上述图表推断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展所处的阶段是 A.初期阶段末期 B.中期阶段末期 C.后期阶段初期 D.后期阶段末期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体(50分)

36.读“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图1—14),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甲是 ,乙处是 。(2分) (2)图中箭头表示水循环的环节,其中代号:④表示 ;图中表示水循环中夏季风从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的代号是 ,表示地表水通过蒸发、蒸腾变成水汽的水循环环节是 。(3分)

(3)图中①⑥环节表示的水循环运动被称为海上内循环,① ② ③ ④等环节表示的水循环运动被称为 循环。(1分)

(4)用实例说明人类开源节流对水循环环节的干预和把握(至少举一个例子)。(2分)

37.图1—15为欧洲西部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图中农业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地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4分) (2)B、C两地都进展园艺业,大规模种植水果、蔬菜、花卉等,但两地同类产品竞争激烈。试从自然条件和市场两方面比较B、C两地进展园艺业的农业区位差异。(4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图1--16)。

材料二 美国硅谷信任产业区,以旧金山四周的硅谷为主,拥有地理环境、政策、技术等区位优势。是世界最重要的高科技信息所在地。

(1)H海峡是从 洋进入北冰洋进行北极科考的通道;M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2分)

(2)北极地区雪盖与冰川面积减小与全球气温 亲密相关,可导致H海峡变 (宽或窄)。

(3)美国甲半岛的自然带是 带,从甲半岛经乙地到丙半岛地表景观和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2分) (4)材料二 表明旧金山四周以硅谷为主的工业区,进展的主导力气

是 ,硅谷能够吸引不同国籍、肤色和性别的人才进入的区域优势是 。(2分)

39.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某中学争辩性学习小组选择“城市垃圾”进行深化调查。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将下列三项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方框内,补充完成争辩性学习的基本步骤。(2

分)

① 撰写调查报告②分析归纳数据、资料③调查搜集资料,获得数据

(2)该小组将调查资料绘成图1—17,将下列垃圾分类的序号填入图中方框;(2分)

①可循环利用垃圾 ②食品垃圾

(3)请说出一种常见的有毒有害垃圾和实现垃圾焚烧资源化的途径。(2分) (4)城市垃圾按上述方式进行分类回收对城市环境有何意义?(至少回答两点)(2分)

4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2022年,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进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京津冀产业转移合作中,天津滨海新区,河北省曹妃甸、廊坊、永清、保定涿州等为重点区域。

材料二:近年来,河北省大力进展钢铁、水泥等重化工业,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工业单位产值耗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材料三:“京津冀区域图”(图1—18甲),“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示意图”(图1—18乙)。

(1)分析图1—18甲中反映的京津冀地区工业进展的区位优势。(3分) (2)从产业定位来看,河北的产业进展优势是 ;北京与天津向河北省集中产业和技术,主要缘由是河北省 水平低于北京、天津。(2分) (3)分析所给材料,说明近年来河北省空气污染严峻的主要缘由。(2分) (4)分析河北省上述城市接受北京产业转移的乐观影响。(2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和黄土高原地区图(图1--19),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历史上黄河流域本是一个宜农宜牧的地区,据资料记载,数百年前,图示

阴影区曾为一片茂密的森林草原,由于自然和人为缘由,从前的美丽 环境已面

目全非,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峻的地区。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是气候、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 性的重要表现形式。黄土土质疏松和 的气候是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依据内外力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 作用。(3分)

(2)列举历史时期和近现代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缘由。(3分) (3)右上图所示是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最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黄土直立性、疏松的特点和 的气候特点形成的传统民居。(1分) (4)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有哪些?(2分)

答案

1—5 CADCB 6—10 BDCBA 11—15 BCDAC 16—20 BCDAD 21—25 AADDB 26—30 CCBAC 31—35 DDBAB

36.(1)向斜 断层 (2)径流(或地表径流)② ⑤ (3)海陆间 (4)跨流域调水、引水浇灌(干预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修建水库(干预地表径流的时间安排);地膜掩盖(削减土壤水分的蒸发);渠道衬砌,U型渠;打井(3)产业结构以钢铁、水泥等重化工业为主;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且技术落后。 (4)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或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或提高就业率);有利于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促进经济进展。 41.(1)整体 夏季多暴雨 流水侵蚀

(2)历史时期;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使地表暴露,地表失去植被爱护;近现

取水等。(例子和水循环环节各1分,只要合理,即可得分)

37.(1)乳畜业 气候有利于养牛业需要的多针牧草生长;城市化水平高,饮食中乳畜产品多,市场对 和乳制品的需求量大。

(2)自然条件:B地比C地纬度稍低,热量相对丰富,产品上市比C地早。市场:

C地距欧洲经济腹地较近,产品运输比B地便捷。 38.(1)太平 增温增湿 (2)上升 宽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由赤道到两极 (4)科技 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39.(1)从左到右:③、②、① (2)从左向右:①、②

(3)废电池(废油漆、过期药品等) 发电或供暖

(4)削减垃圾堆放;削减有害物质对城市的污染;削减有害物质对城市用水的污染;削减焚烧垃圾产生的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废弃物再生资源化,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居民的环保意识。

40.(1)煤炭、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铁路发达,接近港口,交通便利;科研院所多,科技力气雄厚;工业基础好等。 (2)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