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进行酶活性浓度测定时,常推荐加入磷酸吡哆醛的酶是 A . ALP B . ALT C . CK D . LD E . AMY
15.连续监测法测定 ALT 所用基质通常是 A .丙氨酸 -a 酮戊二酸 B .丙酮酸 - 谷氨酸
C .门冬氨酸 -a 酮戊二酸 D .草酰乙酸 - 谷氨酸 B .骨 ALP C .肠 ALP D .胎盘 ALP E .肾 ALP 28.同时测定下列哪种血清酶有助于鉴别 ALP 升高的来源 A . ACP
B . GGT C . LD
D . CK E . AST
29.在骨骼和肝脏疾病的诊断中最重要的酶是 5 .肌酸激酶存在于 A .心肌 B .骨骼肌 C .脑组织 D .红细胞 E .肝
6 .标本溶血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血清酶是 A . CK B . LD C . ALT D . AST E . GGT
一、名词解释
1.临床检验生物化学(Clinical Biochemistry)
2.组合试验(profile tests)
二、问答题
1.试述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 2.试述临床检验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应用。
3.简述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一、单项选择题 (A 型题 ) 1 .转氨酶的辅酶是
A .磷酸吡哆醛 B . NADPH C . NADH D . FAD E . FMN
2. SI 制中酶活性单位为 A . U/L B . Katal C . g/L D . ml/L E . pmol
3.酶的活性国际单位 (U) 是指
A .在 25 ℃及其他最适条件下,每分钟催化 lmol 底物反应所需的酶量
B .在特定的条件下,每分钟催化 1 μ mol 底物发生反应所需的酶量
C .在 37 ℃条件下,每分钟催化 lmmol 底物发生反应所需的酶量
D .在规定条件下,每秒钟催化 lmol 底物反应所需的酶量
E .在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催化 lmol 底物发生反应所需的酶量
4.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测定酶活性浓度推荐温度为
A . (25 ± 0.1) ℃ B . (37 ± 0.5) ℃ C . (37 ± 0.3) ℃ D . (37 ± 0.1) ℃ E . (37 ± 1) ℃
5.下列哪种酶是血浆特异酶 A .淀粉酶 B .凝血酶原 C .碱性磷酸酶 D .酸性磷酸酶 E .脂肪酶
6.下列哪一种酶只位于细胞浆
A .酸性磷酸酶 B .谷氨酸脱氢酶 C .乳酸脱氢酶
D .天冬氨酸脱氢酶
E .异柠檬酸脱氢酶
7.在正常妊娠过程中血清酶增高最明显的是 A . LD B . ALP C . CK D . AMY E . LPS
8.下列哪一种辅因子的生成可通过测定 340nm 处吸光度的降低数来表示 A . FADH2 B . NAD+ C . NADH D . FMN E . NADPH
9.血清保存在室温活性会升高的酶是 A . LD B . ALP C . ACP D . ALT E . AST
1 0. ALT 在人体各组织中含量最多的是 A .肾脏 B .心脏 C .骨骼肌 D .红细胞 E .肝脏
1 1.改变连续监测法测酶活性浓度的常数 K 值大小最方便的途径为 A .改变酶反应温度
B .改变监测时间长短 C .改变底物浓度 D .改变标本稀释度
E .改变酶反应的 pH 值
12.酶促反应进程曲线通常可用于确定 A .酶反应线性范围 B .适宜的 pH
C .适宜的酶量范围
D .反应线性期的时间范围 E .底物的浓度
13.目前国内外应用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 ALT 所选测定波长为 A . 280nm B . 340nm C . 405nm D . 450nm E . 560nm
E .谷胱甘肽 - 氨基酸
16.显示“胆酶分离”前兆的疾病是 A .急性心肌梗死 B .肝癌 C .脂肪肝 D .肝坏死 E .胆石症
1 7 . LD 催化乳酸生成丙酮酸的反应较适当的 pH 是
A . 10.5 B . 9.0 C . 7.6 D . 7.0 E . 4.6
1 8 .乳酸脱氢酶一般形成的同工酶的种类有 A . 2 种 B . 3 种 C . 4 种 D . 5 种 E . 6 种
19.骨折时血清 LD 同工酶上升最高的是 A . LDl B . LD2 C . LD3 D . LD4 E . LD5
20. CK 含量最多的人体组织是 A .肝脏
B .肌肉 C .肺 D .肾脏 E .心脏
21.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增高的酶是
A . ALT B . LD C . CK D . AST E . a-HBD
22.在测定肌酸激酶试剂中含有巯基化合物,如 N- 乙酰半胱氨酸,目的是 A .使酶分子有别构效应 B .稳定酶活性中心的二硫键 C .除去腺苷激酶 (AK) 的影响 D .巯基化合物是肌酸激酶底物之一 E .除去肌酸激酶抑制剂
23.对乙醇中毒最敏感的血清酶是 A . GGT B . ALP C . CK D . LD E . ALT
24.与心脏是否受损关系不大的血清酶是 A . AST B . a-HBD C . CK D . LD E . ALP
25. ACP 含量最多的人体组织是 A .肝脏 B .骨骼 C .红细胞 D .血小板 E .前列腺
26.为防止红细胞对 ACP 测定的干扰,常加入下列何种抑制剂以提高检测的特异性 A .苯丙氨酸 B . L- 酒石酸 C .尿酸 D . EDTA
E . L- 半胱氨酸
27.在碱性溶液中进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时,最接近正极 ( 移动最快 ) 的 ALP 同工酶是 A .肝 ALP
A . LD B . CK C . ALP D . ACP E . AMY
30.人血清中的淀粉酶是 A . a 淀粉酶 B .β淀粉酶 C .γ淀粉酶 D . A+B E . A+C
31.用于辅助诊断有机磷中毒的酶是 A . AMY B . ACP C . LPL D . ChE E . ALP
32.临床上常用来分析同工酶的方法 A .电泳法 B .层析法 C .沉淀法
D .热失活分析法 E .蛋白酶水解法
33.患者,男, 32 岁,饮酒饱餐后上腹部剧痛 6 小时,伴大汗,频吐。查体:面色苍白,血压 9.3/6.7kPa(70/50mmHg) ,心率 132 次/分,左上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血淀粉酶 740U / L( 正常上限为 220U/L) 。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 .急性胆囊炎 B .肝性黄疸 C .急性胰腺炎 D .溶血性黄疸 E .胆石症
二、多项选择题 ( B型题 )
A.α-HBD B.LD C.AST D.CK E.ACP
1.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最大的血浆酶是( )。
2.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血浆酶是( )。
A.AST和ALT B.ALP和CK C.LPS和AMS
D.AST和AMS E.CK和CK-MB
3.多用于胰腺炎诊断的酶是( )。 4.多用于肝脏疾患诊断的酶是( )。 5.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酶是( )。 6.多用于骨骼疾患诊断的酶是( )。 三、多项选择题 (X 型题 )
1 .影响血清酶变异的生理因素有 A .性别 B .年龄 C .进食 D .运动
E .以上都不是
2 .下列酶中具有酶原形式的酶有 A .胃蛋白酶 B .胰蛋白酶 C . ALT D . ALP E .糜蛋白酶
3 .下列对酶活性浓度测定描述正确的是 A .可测定产物生成量 B .可测定底物消耗量 C .与底物浓度无关 D .需最适温度 E .需最适酸碱度
4 .临床上应用酶检测诊断疾病时,一般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A .组织与血清酶活性比值在 100 倍以上
B .组织损伤后,酶能较快地释放到血液中
C .要有合适的生物半寿期
D .同工酶有一定组织分布特异性 E .酶的组织分布广
7 . CK 的变异体主要是指 A .巨 CK1 B . CK-MB C . CK-MM D .巨 CK2 E . CK-BB 8 . ACP 与 ALP 作用类似,主要区别在于 A .最适 pH 不同 B .组织来源不同
C .所作用的底物种类相近. D .缓冲液种类不同 E .稳定性不同
9 .连续监测法进行酶学测定中常见的干扰因素有
A .样本本身含有其他酶和物质干扰 B .工具酶中混有其他酶的污染 C .非酶反应的干扰
D .分析容器的污染与沉淀形成 E .使用双试剂
10 .下列代谢物与其酶法测定所用试剂的组合,正确的是
A .尿酸 - 尿酸酶 - 过氧化氢酶 B .葡萄糖 - 葡萄糖氧化酶 -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C .尿素 - 尿素酶 - 谷氨酸脱氢酶 D .甘油三酯 - 脂蛋白脂肪酶 - 甘油激酶
E .胆固醇 - 胆固醇氧化酶 - 过氧化物酶
11 .下列血清酶及其测定所用试剂的组合,正确的是
A . ATP-GGT 、 B . alanine-ALT C . NAD-LD
D . p-nitrophenyl phosphate-ALP E . ADP-CK
12 .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可见于 A .变形性骨炎 B .骨肿瘤 C .恶性贫血
D .甲状腺功能低下 E .梗阻性黄疸
13 . G6PD 可用于测定 A .葡萄糖 B .淀粉酶 C .脂肪酶
D .乳酸脱氢酶 E .肌酸激酶 四、名词解释
1.酶 2.血浆固有酶 3.酶的半寿期 4.连续监测法
5.工具酶 6.酶活性IU定义 7.同工酶 8.底物启动模式 五、问答题
1.根据米-曼式方程计算,当[s]=3Km
时,其反应速度V为多大?
2.简述正常血浆中的酶动态特点及影
响酶浓度的因素
3.简述病理性血浆中酶浓度异常的机
制
4.简述酶浓度的测定方法。 5.简述酶偶联反应法的原理。 6.简述临床同工酶的分析方法。 7.简述体液中酶浓度测定的主要影响
因素及控制
8.临床酶学测定之前,标本的采集、
处理与贮存有何注意点?
9.简述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临床酶学
测定时系数K值的计算与应用。
10.简述ALT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11.简述CK及其同工酶测定的临床意
义。
12.试述血清ACP活性测定的临床意
义。
13.试述血清淀粉酶测定有何临床意
义?
第三章 血浆蛋白质与含氮化合物的生物化学检验
一、单项选择题
1
1. 下列物质属于含氮化合物 的是:( )15. 白化病是由于下列何种酶的缺乏所致?( )A. 血浆中含糖量最高的糖蛋白 D. 有明显的高尿酸血症 A. 蛋白质 A. 酪氨酸酶 B. 血浆中酸性最强的糖蛋白 E. 仅见男性小儿1岁内发病 B. 氨基酸 B. 酪氨酸羟化酶 C. 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最可靠的指标之一 20. 关于痛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嘌呤核苷酸 C. 苯丙氨酸羟化酶 D. 属于急 性时相反应蛋白 A. 属于一组疾病 D. 嘧啶核苷酸 D. 色氨酸加氧酶 E. 人血浆中主要的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 B. 由遗传性和(或)获得性的尿酸排泄减少和(或)E. 以上都是 E. 酪氨酸转氨酶 5. 关于 结合珠蛋白 ,说法正确的是:( ) 嘌呤代谢障碍 所致 2. 临床上血清总蛋白的首选最方便、最实用的常规16. 下列尿黑酸尿症,说法 错误 的是:( A. ) 急性时相蛋白和转运蛋白 C. 高尿酸血症合并尿酸性结石 也属于 痛风
方法是 :( ) A. 尿黑酸还原酶缺陷可引起该病 B. 在醋纤膜电泳及琼脂糖凝胶电泳中位于 γ 区D. 原 发性痛风患病率 女 性高于 男 性 A. 凯氏定氮法 B. 因尿 放置后变黑色,因此常会引起注意而被发带 E. 可用 别嘌呤醇 治疗 B. 双缩脲法 现 C. 运输血管内游离的 Hb 到网状内皮细胞降解 四、 名词解释 C. 酚试剂法 C. 目前本症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法 D. 每分子Hp可结合 2 分子Hb 1. 血浆蛋白 D. 紫外分光光度法 D. 服用维生素C可能会减少尿黑酸在体液中含量E. Hb-Hp 的结合 是 可逆 的 2.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E. 染料结合法 和在组织中沉积 6. 关于 Wilson病 的 说法正确的是:( ) 3.氨基酸代谢库 3. 正常血清蛋白电泳上显示的宽γ区带主要成分E. 诊断本病的方法是尿黑酸的还原试验 A. 属于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4. 氨基酸血症 与氨基酸尿症
是 : ( ) 17. 关于 胱硫醚-β-合酶 缺失 所致的 同型胱氨B. 又称为肝豆状核变性 5.PKU A. 转铁蛋白 酸尿症 ,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C. ) 一般不 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6. 痛风 B. 结合珠蛋白 A. 胱硫醚-β-合酶 缺失所致的是 同型胱氨酸尿D. 此病是进行性和致命的 ,应 及时治疗 五、 问答题 C. 免疫球蛋白 症 是最常见的原因 E. 铜螯合剂-青霉胺治疗 1.简述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 D. 血 色 素结合蛋白 B. 血浆同型胱氨酸达到可检测水平, Met水平升高7. 关于 Wilson病 的诊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试述测定血清铜蓝蛋白的方法及参考值和E. 铜蓝蛋白 C. N 5 甲基四氢叶酸 或其转甲基酶的缺失导致的A. 血中铜蓝蛋白下降 临床意义。 4. 下列血浆蛋白质中哪些 不属于 运输载体类:同型胱氨酸尿症 较罕见 B. 血清游离铜降低 3 .简述 低 清蛋白血症的 临床意义 。
( ) D. 胱硫醚-β-合酶 完全缺失的可用低Met饮食并C. 血清总铜浓度降低 4 .简述转铁蛋白的临床意义。 A. 血浆脂蛋白 补充胱氨酸治疗 D. 尿铜排泄增加 5 . 简述新生儿PKU的诊断方法 B. 转铁蛋白 E. 新生儿就会出现症状,因此 适合进行新生儿筛E. 肝中铜含量升高 6.简述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因素。 C. 铜蓝蛋白 选试验 8. 关于 转铁蛋白 说法正确的是:( ) 第四章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3+
D. 结合珠蛋白 18. 关于 核苷酸代谢 ,下列说法 错误的 是:A. 每分子可结合 4个Fe 一、 A型题: E. α 1 -抗胰蛋白酶 ( ) B. 主要由肝细胞合成 1. 健康人群空腹血糖的参考范围通常为5. 下列关于清蛋白说法 错误 的是:( )A. 嘌呤核苷酸最 常 见的代谢紊乱是高尿酸血症C. 正性急 时相反应 蛋白 ( ) A. 由肝实质细胞合成 B. 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中的酶缺陷可引起乳D. 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 A. 2.8~7.8mmol/L B. 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 清酸尿症 E. 作为营养状态的一项指标 B. 3.89~6.11mmol/L C.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蛋白 C. 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均包括从头合成和补9. C-反应蛋白是非特异性指标, 在临床上的主要用 C. 4.5~5.9mmol/L D. 在血浆中 的 半寿期1 0d 救合成途径 途是:( ) D. 7.0~11.1mmol/L E. 唯一一种不 含糖 的血浆蛋白质 D.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是先合成嘌呤环再与A. 筛选器质性疾病 E. ﹤11.1mmol/L 6. 临床上检测血清蛋白的最常用方法是:( ) 磷酸核糖相连而成 B. 评估炎症性疾病的活动度 和疗效监控 2. 降低血糖的激素主要是( ) A. 溴甲酚绿法 E. 人体因缺乏尿酸酶嘌呤核苷酸的最终分解产物C. 识别 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和外科手术后 等 A. 胰岛素 B. 电泳法 是尿酸 并发的感染 B.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C. 免疫扩散法 19. 关于 尿酸生成过多 的原因,下列说法哪个 不D. 监测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C. 肾上腺素 D. 免疫比浊法 正确? ( ) E. 作为营养状态的一项指标 D. 生长激素 E. 电化学测定法 A. 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 10. 以下属于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的是:( ) E. 皮质醇 7. 下列关于 α 1 -抗胰蛋白酶 说法, 错误 的是:B. 嘌呤吸收增多 A. α 1 -抗糜蛋白酶 3. 胰岛素由何种细胞分泌( )
( ) C. PRPP合成酶活性减弱 B. 血红素结合蛋白 A. 胰岛α细胞 A. 分子量 约 为5 2kD D. 嘌呤分解 过多 C. α 2 - MG B. 胰岛β细胞 B. 发挥作用时与pH高低无关 20. 尿酸 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 D. 纤维蛋白原 C. 胰腺δ细胞 C.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中位于α 1 区带 A. 磷钨酸还原法 E. Cp D. 胰岛α和β细胞 D. 主要由肝细胞合成 B. 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 11. 以下属于负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是:( ) E. 皆不是 E. 人血浆中主要的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 C. HPLC法 A. AAT 4.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 ) 8. 关于 α 2 -巨球蛋白 ,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D. 干化学法 B. A lb A. 多肽
( ) E. 尿酸酶紫外法 C. C3 B. 类固醇 A. 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二、B型题(配伍题) D. PA C. 氨基酸衍生物 B. 血 浆中分子量最大的 糖 蛋白 问题1-3 E. TRF D. 脂肪酸衍生物 C. 低清蛋白血症α 2 - MG含量可显著增高 A. 清蛋白 B. 前清蛋白12. 属于 氨基酸代谢 产物的有:( ) E. 核酸 D. 严重的急性胰腺炎时 α 2 - MG含量 降低 C. 结合珠蛋白 A. 酮体 5. 胰高血糖素由何种细胞分泌( ) E. 检测方法主要是免疫比浊法 D. α 1 -酸性糖蛋白 E. α 1 -抗胰B. α - 酮酸 A. 胰岛α细胞 9. 铜蓝蛋白 的功能 不包括 :( ) 蛋白酶 C. CO 2 B. 胰岛β细胞 A. 血浆铜的转运 1. 血浆中主要的载体蛋白 D. 胺类 C. 胰腺δ细胞 B. 具有铁氧化酶作用 2.人血浆中主要的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 E. NH 3 D. 胰岛α和β细胞 C. 抗氧化作用 3. 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最可靠的指标之一13. 氨基酸的分析的三组检验方法是:( ) E. 皆不是 D. 可将大部分Fe 3+ 运输到骨髓,用于Hb合成 问题4-7 A. 总 氨基酸的分析 6. 关于免疫介导性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E. 铜的 无 毒性代谢库 A. 可以防止Hb从肾 脏 丢失 B. 筛选试验 ( ) 10. 下列关于 C-反应蛋白 说法 错误 的是:B. 可将大部分Fe 3+ 运输到骨髓 C. 定量试验 A. 为1型糖尿病
( ) C. 铜的 无 毒性代谢库 D. 特异性试验 B. 胰岛素绝对不足 A. 在 钙离子 缺乏情况 下 , 可结合 磷酸胆碱, D. 将Fe 3+ 还原 为Fe 2+ E. 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法 C. 常见于青少年
卵磷脂和核酸 E.血 浆中分子量最大的 糖 蛋白 14. 氨基酸分析的筛选试验包括:( ) D. 多可检出自身抗体 B. 属于典型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4. 结合珠蛋白 A. 薄层层析 E. 由胰岛素抵抗引起 C. 血浆中CRP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创伤、感染、5. α 2 -巨球蛋白 B. 尿呈色试验 7. 有关2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炎症、外科手术、肿癌浸润时迅速显著地增高 6. 铜蓝蛋白 C. Guthrie试验 A. 胰岛素相对不足 D. 在钙离子存在下,CRP 可 结合多种细 菌 、真7. 转铁蛋白 D. 气相色谱 B. 胰岛β细胞的功能减退
菌及原虫等体内的多糖物质 问题8-10 E. HPLC C. 常见于肥胖的中老年成人 E. 电泳迁移率易受如钙离子及缓冲液的成分 的 A. 酪氨酸酶 缺乏 15. 氨基酸分析的定量试验包括:( ) D. 常可检出自身抗体
影响 B. 酪氨酸转氨酶 缺乏 A. 毛细管电泳 E. 由胰岛素抵抗引起
11. 下列哪些蛋白属于负性时相反应蛋白?( ) C. 苯丙氨酸羟化酶 缺乏 B. 气相色谱 8. 有关果糖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AT D. 苯丙氨酸 还原酶缺乏 C. HPLC A. 所有糖化血清蛋白都是果糖胺 B. AAG E. 延胡索酰乙酰乙酸 水解 酶 活性降低 D. 串联质谱 B. 主要是测定糖化清蛋白 C. Alb 8. 苯丙酮酸尿症 是由于 E. 分子遗传学试验 C. 反映过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D. Cp 9. Ⅰ 型酪氨酸血症 是由于 16. 采用酶法测定的氨基酸有:( ) D. 可替代糖化血红蛋白 E. CRP 10. Ⅱ型酪氨酸血症 是由于 A. 苯丙氨酸 E. 是糖尿病近期控制水平的监测指标 12. 现已阐明肾小管细胞膜上有 4 种与氨基酸吸收三、多选题(X型题) B. 酪氨酸 9. 测定血糖的标本最常采用的抗凝剂和防腐
有关的载体 ,下面哪种 不是? ( 1. )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一般可将血清蛋白质分为C. 亮氨酸 剂组合是( ) A. 中性氨基酸载体 哪几条带?( ) D. 谷氨酰胺 A. 氟化钠-肝素钠 B. 酸 性氨基酸载体 A. 清蛋白 E. 缬氨酸 B. 叠氮钠-肝素锂 C. 碱 性氨基酸载体 B. α 2 球蛋白 17. 在酶法测定氨基酸的原理中通过检测340nm吸 C. 冰醋酸-肝素 D. 丙 氨酸载体 C. β球蛋白 光度变化来定量的氨基酸有:( ) D. 碘乙酸钠-EDTA E. 甘氨酸载体 球蛋白 A. 苯丙氨酸 E. 氟化钠-草酸钾 13. 苯丙酮酸尿症是由于下列何种酶的缺乏所致?E. 纤维蛋白原 B. 酪氨酸 10. 当血糖超过肾糖阈值时 , 可出现
( ) 2. 下列有关前清蛋白,说法 正确 的是:( C. ) 谷氨酰胺 ( ) A. 酪氨酸羟化酶 A. 半寿期仅1.9d D. 亮氨酸 A. 生理性血糖降低 B. 苯丙氨酸羟化酶 B. 正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E. 异亮氨酸 B. 病理性血糖降低 C. 多巴脱羧酶 C. 组织修补材料和运载蛋白 18. 目前国际上进行新生儿PKU筛查的常用方法有:C. 脓尿 D. 酪氨酸酶 D. 作为营养不良的指标 时, 50~100mg / L为 重 ( ) D. 血尿 E. 酪氨酸转氨酶 度 营养不良 A. Guthrie试验 E. 糖尿 14. 关于 苯丙酮酸尿症 ,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E. 作为 肾 功能不全的指标 B. 荧光光度法 11. 糖化蛋白浓度主要用于( )
( ) 3. 下列关于清蛋白的功能,正确的是:( )C. 苯丙氨酸脱氢酶法 A. 糖尿病的分型 A. 因患儿尿液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而A.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D. 色谱法 B. 糖尿病的诊断
得名 B. 作为 血浆中主要的载体蛋白 ,具有结合各种配E. PCR-RFLP法 C. 评估血糖控制效果 B. 原因是 苯丙氨酸 羟化 酶 先天性 缺乏 体分子的能力 19. 关于 Lesch-Nyhan综合征 的说法正确的是:D. 评估糖基化比率 C. 患 儿 还表现有毛发和皮肤色素较正常人略浅C. 参与凝血 ( ) E. 评估当前血糖浓度 D. 可 给予高苯丙氨酸及酪氨酸膳食 进行治疗 D. 具有缓冲酸碱 维持酸碱平衡作用 A. 病因是 HGPRT 完全缺乏 12. 血糖 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 E. 患 儿存在 智力缺陷,其严重程度与血苯丙氨酸E. 具有 营养 作用 B. 属染色体X-连锁遗传 A. 已糖激酶法
升高的水平和持续时间有关 4. α 1 -酸性糖蛋白 是:( ) C. 又称 自毁容貌综合征 B. 葡萄糖氧化酶法
2
C. 葡萄糖脱氢酶法 ① FPG<7.0mmol/L合并OGTT(2h-PG) <第五章 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D .SR-BI D. 固相酶法 7.8mmol/L,可诊断为( ) 验 E .SR-BII E.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② FPG<7.0mmol/L合并OGTT(2h-PG)在 一、 A 型题 25.在血浆中催化胆固醇酯化生成作用的酶是13. C-肽测定的主要用途除外( ) 7.8~11.1mmol/L之间,可诊断为( ) 1 .下列血浆脂蛋白密度由高到低的正确顺序是( )。
A. 评估空腹低血糖 ③ FPG在6.1~7.0mmol/L之间,可诊断为( )。 A .胆固醇酯酶 B .肉毒碱脂肪酰B. 评估胰岛素分泌 ( ) A . LDL 、 IDL 、 VLDL 、 CM 转移酶 C. 监测胰腺手术效果 ④ FPG≥ 7.0mmol/L 合并OGTT(2h-PG) ≥B . CM 、 VLDL 、 IDL 、 LDL C .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D .过D. 评估β细胞的活性 11 .1mmol/L ,可诊断为( ) C . VLDL 、 IDL 、 LDL 、 氧化物酶 E. 诊断胰腺α细胞瘤 ⑤ FPG≥5.3mmol/L合并OGTT(2h-PG) ≥ CM D . CM 、 VLDL 、 LDL 、 IDL E.脂蛋白脂肪酶 14. 糖尿病性肾病变的早期检测依赖于( ) 8.6 mmol/L,可诊断为( ) E . HDL 、 VLDL 、 IDL 、 26.Ⅴ型高脂蛋白血症时,血浆静置实验后可
A. UAE 试验 5.关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检测项目 CM 见病人血清外观特征是( )。 B. OGTT试验 A. 己糖激酶法 2.下列脂蛋白中密度最高的是( )。 A.澄清 B.混浊 C. IGTT试验 B. 葡萄糖氧化酶法 A .CM B .VLDL C .IDL C.混浊或澄清 D. 72h禁食试验 C. 酮体 D .LDL E .HDL D.血清上层“奶油样”,E. 甲苯磺丁脲耐量试验 D. 乳酸 3.下列脂蛋白中密度最低的是( )。 下层混浊 15. 用于判定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除外 E. 胰岛素抗体 A .CM B .VLDL C .IDL E.血清上层“奶油样”,( ) ① 血糖测定的常规方法是( ) D .LDL E .HDL 下层澄清
A. 腹型肥胖 ② 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 4.下列脂蛋白中TG含量比例最高的是( )。 27.Ⅰ型高脂蛋白血症时,血浆静置实验后可B. 高血压 ③ 怀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需检测( ) A .CM B .VLDL C .IDL 见病人血清外观特征是( ) 。 C. 血脂异常 ④ 1型糖尿病常伴有哪一指标阳性( ) D .LDL E .HDL A.澄清 B.混浊 D. 胰岛素抵抗 ⑤ 怀疑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时需检测( )5.下列脂蛋白中蛋白质含量比例最高的是( )。 C.混浊或澄清 E. 微血管病变 三、 X型题: A .CM B .VLDL C .IDL D.血清上层“奶油样”,16. 目前糖尿病的分型不包括( ) 1. 降低血糖的激素有( ) D .LDL E .HDL 下层混浊
A. 1型糖尿病 A. 胰岛素 6.下列脂蛋白中参与运输外源性TG的是( )。 E.血清上层“奶油样”,B. 2型糖尿病 B. 胰高血糖素 A .CM B .VLDL C .IDL 下层澄清 C. 慢性糖尿病 C. 肾上腺素 D .LDL E .HDL 28.Ⅳ型高脂蛋白血症时,血浆静置实验后可D.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D. 生长激素 7.下列脂蛋白中参与运输内源性TG的是( )。 见病人血清外观特征是( )。 E. 妊娠期糖尿病 E.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A .CM B .VLDL C .IDL A.澄清 B.混浊 17.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除外( ) 2. 升高血糖的激素有( ) D .LDL E .HDL C.混浊或澄清
A. 感染 A. 胰岛素 8.下列脂蛋白中参与逆向转运CE的是( )。 D.血清上层“奶油样”,B.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 胰高血糖素 A .CM B .VLDL C .IDL 下层混浊 C. 微血管病变 C. 肾上腺素 D .LDL E .HDL E.血清上层“奶油样”,D.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性昏迷 D. 生长激素 9.脂蛋白电泳时向正极迁移速度最快的是( )。 下层澄清 E. 乳酸酸中毒糖尿病性昏迷 E. 皮质醇 A .乳糜微粒 B . b -脂蛋白 29.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时,增加的18. OGTT的主要用途除外( ) 3. 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有( ) C .前 b -脂蛋白 脂蛋白是( )。
A. 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A. 抑制胰岛素释放 D . a -脂蛋白 E .脂蛋白 (a) A .CM B. 诊断糖耐量减退 B. 促进肝糖原分解 10.脂蛋白电泳时向正极迁移速度最慢的是( )。 B .VLDL C .IDL C. 糖尿病的常规诊断 C. 促进糖异生 A .乳糜微粒 B . b -脂蛋白 D .LDL E .HDL D. 评价无法解释的肾病、神经病变或视网D. 促进脂肪动员 C .前 b -脂蛋白 30. Ⅲ 型高脂蛋白血症是指空腹血浆中膜病变 E. 促进肝脏生成酮体 D . a -脂蛋白 E .脂蛋白 (a) ( )。
E. 糖尿病相关病理状态的人群筛查 4. 按病因分类,糖尿病目前可分为以下几类11. b -脂蛋白与( )相对应。 A.CM升高 B. LDL升19. 酮体的测定方法除外( ) ( ) A .CM B .VLDL C .IDL 高 C. VLDL升高
A. A cetest 法 A. 1型糖尿病 D .LDL E .HDL D.IDL升高 E.CM 及VLDL同时升B. Ketostix法 B. 2型糖尿病 12.前 b -脂蛋白与( )相对应。 高 C. G erhardt 法 C.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A .CM B .VLDL C .IDL 31. A po ( a )有高度同源性的是( )。 D. 氯化铁法 D. 妊娠期糖尿病 D .LDL E .HDL A.蛋白激酶 B.纤溶酶原 E. 硝酸钠法 E. 慢性糖尿病 13. a -脂蛋白与( )相对应。 C.肝脂酶 20. 目前大多数建议的低血糖标准为( ) 5. 血糖的测定方法有( ) A .CM B .VLDL C .IDL D.胰脂酶 E.脂蛋白脂肪酶
A. 血糖低于2.78mmol/L A. 已糖激酶法 D .LDL E .HDL 32.下列哪项不是HDL的作用( ) B. 血糖低于3.33mmol/L B.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1 4.下列哪项被称为富含TG的脂蛋白 A.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C. 血糖低于1.11mmol/L C. 葡萄糖氧化酶-极谱分析法 A.CM和VLDL B .CM和 Lp(a) B .输送肝细胞外的过量胆固醇进入肝脏后排D. 血糖低于1.67mmol/L D. 葡萄糖脱氢酶法 C .IDL和LDL 泄 E. 血糖低于3.89mmol/L E. 邻甲苯胺法 D .LDL和HDL E .HDL和 Lp(a) C.激活脂蛋白脂肪酶
二、 B型题: 6.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指标有( ) 15.下列哪项是CM的主要载脂蛋白?D.促进血浆中胆固醇酯化
1.关于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A. 随机血糖 ( ) E.促进脂质通过肠壁的运输
A. 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 B. FPG A .ApoA Ⅰ B .ApoA 33.关于甘油三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B. 肝糖原的分解 C. OGTT 2h-PG Ⅱ C .ApoB48 A.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 C. 肝脏的糖异生 D. 糖化蛋白 D .ApoB100 E .ApoE 起重要作用 D. 有氧氧化 E. 胰岛素 16.下列哪项是VLDL的主要载脂蛋白?B.高甘油三酯血症常伴HDL-C水平升高 E. 合成糖原 7. 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C.血浆甘油三酯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一个独① 血糖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 A. 是Hb糖基化的产物 A .ApoA Ⅰ B .ApoA 立危险因素 ② 体内血糖的根本来源是( ) B. 包括HbA 1 和其他位点葡萄糖化的HbA Ⅱ C .ApoB48 D.甘油三酯以VLDL循环于血中,VLDL如③ 空腹时血糖的直接来源是( ) D .ApoB100 E .ApoE 转变为小而密LDL,则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增0 ④ 餐后血糖的主要贮存方式是( ) C. 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17.下列哪项是HDL的主要载脂蛋白?加 ⑤ 长期禁食、肝糖原耗尽情况下的血糖来源D. 糖尿病的常规检测指标 ( ) E.甘油三酯增高反映了CM和/或VLDL水平增是( ) E. 是最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 A .ApoA B .ApoD 高 2.关于血糖的激素调节 8. 用于判定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C .ApoB48 34 . 关于L p(a) 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岛素 ( ) D .ApoB100 E .ApoE A.L p(a) 含有 ApoB100 和A po(a) B. 胰高血糖素 A. 腹型肥胖 18 .能激活 HTGL 的 载脂蛋白是( )。 B.A p o (a) 与纤溶酶原具有高度同源性 C. 肾上腺素 B. 高血压 A .ApoA Ⅰ B .ApoA C .L p(a) 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 D. 生长激素 C. 血脂异常 Ⅱ C .ApoB48 险因素 E.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 D. 胰岛素抵抗 D .ApoB100 E .ApoE D. L p(a) 在脂蛋白电泳时位于β-脂蛋白及① 胰岛α细胞分泌的儿茶酚胺类激素是E. 慢性炎症 19 .能激活 LCAT 的 载脂蛋白是( )。 前β-脂蛋白之间 ( ) 9. 按发病年龄,低血糖症可分为( ) A .ApoA Ⅰ B .ApoA E .Lp(a)可促进胆固醇外流、胆固醇酯化以② 胰岛α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是( ) A. 新生儿低血糖 Ⅱ C .ApoB48 及胆固醇清除 ③ 胰岛β细胞合成分泌的多肽类激素是 B. 婴幼儿低血糖 D .ApoB100 E .ApoE 35.下列关于血脂测定的参考方法叙述错误的( ) C. 青少年低血糖 20 .能激活LPL的 载脂蛋白是( )。 是( )。 ④ 胰岛δ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是( ) D. 成人低血糖 A .ApoA Ⅰ A.TC测定的参考方法:ALBK法 ⑤ 垂体分泌的多肽类激素是( ) E. 老年低血糖 B .ApoC Ⅱ C .ApoB48 B.TG测定的参考方法:二氯甲烷/3.关于糖尿病及其相关病理状态 10. 按累及部位,糖原贮积病主要分为哪几型D .ApoB100 E .ApoE 硅酸/变色酸法
A. 1型糖尿病 ( ) 21 . 下列哪种脂蛋白被认为具有抗动脉粥样C.HDL-C测定的参考方法: B. 2型糖尿病 A. 肝脏型 硬化作用?( ) 超离心结合ALBK法 C. 妊娠期糖尿病 B. 胰腺型 A .CM D.LDL-C测定的参考方法:超离心结合 D. 空腹血糖损伤 C. 肌肉型 B .VLDL C .IDL ALBK法 E. 糖耐量减退 D. 肾脏型 D .LDL E .HDL E.Lp(a)测定的参考方法:免疫透射比① 典型病例常见于肥胖中老年人的糖尿病E. 胃肠型 22.LDL-R能与含( )的脂蛋白以高亲和浊法 是( ) 四、 名词解释: 力结合。 二、B型题 ② 典型病例常见于青少年的糖尿病是( 1. ) 胰岛素 A .ApoA Ⅰ A. LDL IDL HDL CM ③ 妊娠期间才出现的糖尿病是( ) 2. 糖尿病 B .ApoC Ⅱ C .ApoB48 B. HDL LDL VLDL CM ④ 反映基础状态下糖代谢稳态轻度异常的3. 妊娠期糖尿病 D .ApoB100 E .ApoE C. CM LDL VLDL HDL 是( ) 4. 糖化蛋白 23.VLDL-R在( )几乎未发现。 D. VLDL LDL CM HDL ⑤ 反映负荷状态下机体对葡萄糖处理能力5. 代谢综合征 A .心肌 B .骨骼肌 E. CM VLDL LDL HDL 减弱的是( ) 五、 问答题: C .脂肪组织 1.血清脂蛋白甘油三酯含量由多到少排列的顺序是4.关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 1. 简述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D .肝 E .内皮细( )。
A. 正常糖耐量 2. 简述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胞 2.脂蛋白密度由高到低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 B. 糖耐量减退 3. 简要评价血糖酶法测定的主要特点。 24. 被公认为 HDL-R的是( )。 3.血清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由多到少顺序( )。 C. 空腹血糖损伤 4. 简述OGTT。 A .LDL-R B .VLDL-R 4.脂蛋白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pH 8.6 电泳缓冲液) D. 糖尿病 5. 简述C-肽测定的主要用途。 C .SR-AⅠ 从负极到正极依次是( )。 E. 妊娠期糖尿病 A. ApoA I
3
B. ApoB 48 1.简述超速离心法与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 14.血液中运输CO 2 的主要形式是( ) 7.氧解离曲线 C. ApoC II 的相应关系。 A . 物理溶解 8.标准碳酸氢盐 D. ApoD 2.简述LDL-R、VLDL-R、SR的特点。 B.H 2 CO 3 五、简答题 E. Apo(a) 3.说明LDL受体途径对细胞内胆固醇的调节C.HbNHCOOH 1.体液的分类及所占总体水的比例?
2-5.参与乳糜微粒的合成与分解、运输外源性机理。 D. CO 2.体液中的主要电解质在细胞内、外3
-TG的载脂蛋白是( )。 4.何谓CETP?有何生理作用? E . HCO 液的分布? 36.作为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辅因子的载5.简述GPO-PAP 法测定TG的基本原理,并 15.根据阴离子隙水平的高低有助于判断3.钠的主要生理功能? 脂蛋白是( )。 说明如何在实验中去除FG的影响。 ( ) 4.简述pH在血气分析中的临床意7.能活化脂蛋白脂肪酶的载脂蛋白是( )。 第六章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 A . 代谢性酸中毒 义? 8.抑制纤溶酶原活性的载脂蛋白是( )。 检验 B . 呼吸性酸中毒 5.酸碱平衡?机体出现酸碱平衡紊乱9.逆转运胆固醇酯的载脂蛋白是( )。 一、A型题 C . 代谢性碱中毒 后依赖于哪些调节? 10.反映HDL含量的载脂蛋白是( )。 1.代谢性酸中毒的代偿预计值公式是 D . 呼吸性碱中毒 6.高钾血症?临床上引起高钾血症的
A.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 ( ) E . 以上都不是 常见原因?
-B.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 A. PaCO 2 ={40-(24-HCO 3 )×1.2}±2 二、B型题 7.何谓血气?血气分析有何意义?直接测定
-C .逆向转运胆固醇 B. PaCO 2 ={40+ (HCO 3 -24)×0.9}± 题(1-4) 指标有哪几项?
+
D .肝内合成内源性胆固醇转运至肝外组5 A . K 第九章 营养状况的评估及生物化学监测习
-织 C. HCO 3 ={24+(PaCO 2 -40)×0.07}B . Na + 题
E .转运游离脂肪酸 ±1.5 C . HPO 4 2- 一、 A型题
-11.清蛋白的功能是( )。 D. HCO 3 ={24-(40-PaCO 2 )×0.2}±D . Cl - 1. EAR是下列哪个名词的英文缩写
-12.乳糜微粒的功能是( )。 2.5 E . HCO 3 . A平均需要量
-13.VLDL的功能是( )。 E. HCO 3 ={24+(PaCO 2 -40)×0.4}± 1.细胞内液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 B 推荐摄入量 14.LDL的功能是( )。 3 2.细胞外液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 C适宜摄入量 15.HDL的功能是( )。 三、X型题 1.血浆脂类包括( )。 A.TG B.PL C.FFA D.FC E.CE 2.脂蛋白中不溶于水的成分包括( )。 A.TG B.PL C.FFA D.CE E.Apo 3.脂蛋白中亲水和极性的成分包括( )。 A.TG B.PL C.FFA D.CE E.Apo 4. 富含TG的脂蛋白是 指( )。 A .CM B .VLDL C .IDL D .LDL E .HDL 5.Apo B100出现于( )。 A .CM B .VLDL C .IDL D .LDL E .HDL 6.Apo AI出现于( )。 A .CM B .VLDL C .IDL D .LDL E .HDL 7.能在小肠中合成的载脂蛋白包括( )。 A .ApoA Ⅰ B .ApoA Ⅱ C .ApoB48 D .ApoB100 E .ApoE 8.清道夫受体配体谱广泛,包括( )。 A .VLDL B .LDL C .oxLDL D .HDL E .细菌 9.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包括( )。 A . CM 残粒 B .sLDL C .ox-LDL D .Lp(a) E . VLDL 残粒 10.关于载脂蛋白的生理功能叙述正确的包括( )。 A.脂蛋白中的蛋白质成分 B.转运脂质 C.调节脂蛋白代谢 D.参与脂蛋白与受体结合 E .维持脂蛋白的结构 11. IV 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清脂类表现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 TG 升高 B .脂蛋白电泳时前 b - 脂蛋白带深染 C .血浆静置实验:多呈混浊状 D .血浆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明显增高 E .血浆 CM 水平明显增加 12. IV 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清脂类表现正确的是( )。 A .血浆 TG 升高 B .脂蛋白电泳时前 b - 脂蛋白带深染 C .血浆静置实验:多呈混浊状 D .血浆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明显增高 E .血浆 CM 水平明显增加 13. III 型高脂蛋白血症的特点包括( )。 A .血浆IDL增加 B .TC、TG均增加 C .血浆静置实验:奶油上层,下层混浊 D .脂蛋白电泳常出现宽 b 带 E .脂蛋白电泳原点深染 14.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中用到的酶有( )。 A.甘油激酶 B.胆固醇酯酶 C.胆固醇氧化酶 D.甘油氧化酶 E.过氧化物酶 15.酶法测定TG中用到的酶有( )。 A.甘油激酶 B.胆固醇酯酶 C.胆固醇氧化酶 D.甘油氧化酶 E.过氧化物酶 四、名词解释 1.载脂蛋白 2.LDL受体途径 3.RCT(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4.高脂血症( hyperlipidemia ) 五、问答题 2.每天成人一般生理需水量为( ) A . 500 ml B. 8 00ml C.1 500ml D.2 000ml E. 25 00ml 3.血浆含水量约占细胞外液的( ) A.1/3 B.2/3 C.1/4 D.3/4 E.1/2 4.细胞摄入与排出钠往往伴随什么离子的出入( ) A . 氯离子 B . 钾离子 C . 钠离子 D . 磷离子 E . 钙离子 5.细胞内主要阴离子是( ) A .Cl -
B . SO 2-4 C. HCO 3 - D.蛋白质和有机磷酸盐 E.OH -
6.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是( ) A. 钠离子 B . 氯离子 C. 钾离子 D. 镁离子 E. 钙离子 7.细胞内高钾和低钠是依靠( ) A. 电荷平衡 B . 膜上钾钠泵的主动转运 C . 离子间交换 D . 膜的渗透性 E . 以上都不是 8.血气分析标本使用的抗凝剂应为( ) A . 枸橼酸钠 B . 肝素 C . 氟化钠 D . 草酸钠 E . EDTA- Na 2 9.血液中最重要的缓冲系统是( ) A .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系统 B . 碳酸盐-碳酸缓冲系统 C .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D . 血浆蛋白的缓冲系统 E . 细胞内H +
作为底物被利用 10.在 pH7.4 的碳酸盐-碳酸缓冲系统中, HCO 3 - / H 2 CO 3 的比值是( ) A . 1 :20 B.20:1 C. 5:1 D.10:1 E. 1:10 11.影响 Hb 与O 2 结合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但除外( ) A. PO 2 B .pH C . 血清铁 D . 温度 E . 2,3-DPG 12.下列试验中血标本受溶血影响最小的是( ) A . LDH测定 B . K +
测定 C . 血清铁测定 D .Na + 测定 E . AST测定 13.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最重要的指标是( ) A . BB B . BE C . SB D . AG E . PCO 2 3.细胞内液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 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4.细胞外液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 E推荐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题(5-6) 2. 营养物质的功能不包括下列那一个
A . 130 mmol/L A促进伤口愈合
B. 150 mmol/L B提高 免疫功能 C. 155 mmol/L C 减少人体能量代谢 D. 3.5 mmol/L D防止周围神经病变
E.5 . 5mmol/L E和肌肉功能有关
5.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低于( ) 3. 肠外营养的适应症下列哪个不是 6.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 ) A营养不良 题(7-9) B急性胰腺炎
A . 7.25~7.35 C严重感染
B. 7.35~7.45 D休克 C. 8~16mmol/L E围手术期
D.40~45mmol/L 4. PN常见的并发症不包括哪个 E. 22~27mmol/L A气胸 7.正常人血液的 pH 范围为( ) B穿刺部位感染
8.血浆HCO -3 的参考值范围是( ) C导管性感染 9.血浆阴离子间隙(AG)参考值范围D低血糖性休克 是( ) E 高渗性昏迷
题(10~13) 5. 血清ALB是评价蛋白质营养状况的一项重
A . 血浆 pH 正常,HCO -3 增高,要指标,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下降。其正常
PCO 2 增高 参考浓度为
B . 血浆 pH 下降,HCO -3
增高,PCO A 30 ~ 35g/L 2 下降
B 25 ~ 30g/L C . 血浆 pH 正常,HCO -3
下降,PCO C <25g/L 2 增高
D 35~55g/L D . 血浆 pH 下降,HCO -3
下降,PCO E 55g/L 2 下降
6. 推荐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的英文缩写E . 血浆 pH 正常,HCO -3 下降,是 PCO 2 下降 A EAR 10.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可见( ) B RNI
11.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可见( ) C AI
12.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可见( ) D RDA
13.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可见( ) E UL
题(14-17) 7.某平原地区成年女性Hb为100g/L,她可以
A . H 2 CO 3 血浆浓度原发性下降所初步诊断为
致 A 轻度贫血 B . 血浆 NaHCO 3 含量原发性增多B中度贫血
所致 C重度贫血 C . H 2 CO 3 血浆浓度原发性增高所D严重贫血
致 E 正常
D . 血浆N aHCO 3 含量原发性减8. 将急性时相反应蛋白α 1 -酸性糖蛋白(α
少所致 1 -acid glycoprotein , α 1 - AGP )
、C-反应蛋 E . 血浆N aHCO 3 与H 2 CO 3 同时白(C-reactive protein, CRP)与ALB、TTR增加所致 相结合进行分析,有助于鉴别营养不良和应激
14.代谢性碱中毒是由于( ) 状态,称为 PINI下列哪个 评价标准是错的 15.呼吸性碱中毒是由于( ) A正常参考范围<1 16.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 ) B 1~10轻度营养缺乏
17.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 ) C 11~20中度营养缺乏
三、X型题 D 21~30重度营养缺乏
1.酸碱平衡与血钾浓度的相互关系是E 21~35重度营养缺乏 ( ) 9.小儿佝偻病是那种元素缺乏
A . 低血钾时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A 汞 B . 低血钾时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B 硒 C . 代谢性碱中毒时可引起高血钾 C 锌
D . 高血钾时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D 钙
E . 代谢性酸中毒时可引起低血钾 E 碘 2.血浆AG增加见于( )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A. 代谢性酸中毒 A VitB 1 B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 VitB 2 C . 呼吸性酸中毒 C VitB 12
D . 乳酸酸中毒 D VitC
E . 以上均不是 E VitE 3.临床检测氯的常用方法有( 二、) B型题:
A.硝酸汞滴定法 共用答案(1--5题)
B.硫氰酸汞比色法 A 核黄素
C.库仑滴定法 B VitC D.ISE C 铁
E.大环发色团显色法 D VitA 四、名词解释 E 尼克酸 1.低钠血症 1.皮炎可由缺乏引起 2.阴离子隙 2.夜盲可由缺乏引起 3.碱剩余 3.品红色舌可由缺乏引起 4.高钠血症 4.牙龈出血可由缺乏引起 5.体液 5.指甲反甲可由缺乏引起
6.水肿 共用答案(6--10题)
4
A 9--29 ummol/L 2. 急性黄疸性肝炎可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 ) A. 肾脏 A . pale stools ( ) B 7--18 ummol/L A. 血中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增多 B. 胃肠道 B . excess urinary urobihnogen C13--31 ummol/L B. 尿三胆试验均阳性 C. 肝脏 C . shortened red cell life span D 9--22 ummol/L C.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一分钟胆红素减少 D. 心脏 D . increased reticulocyte count E 18--45 ummol/L D. 粪便颜色变深 E. 胰腺 E . an unconjugated hyperbilirubinaemia 6.新生儿血清铁 E. 血中结合胆红素显著增加,而未结合胆红素微17.正常人血清中的胆红素主要是 ( ) 10. 有关甲胎蛋白(AFP)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7.婴儿血清铁 增 A. 结合胆红素 ( ) 8.儿童血清铁 3. 不属于肝纤维化诊断指标的是 ( ) B. 未结合胆红素 A. 主要在胎儿肝脏中合成 9.成年男性血清铁 A . 透明质酸 C. 与珠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B.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明显升高 10.成年女性血清铁 B . Ⅳ型胶原 D. 游离胆红素 C. 恶性畸胎瘤患者羊水中升高
三、 X型题: C . Ⅲ型胶原前肽 E. δ胆红素 D. 健康成人肝细胞也大量合成
1.基础代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哪几个 D . 层粘蛋白 (LN) 18.反映肝细胞受损、膜通透性增加的血清酶是: E. 慢性活动性肝炎等患者血中也呈中等度升高。 是对的 E . 干扰素 A. GGT 四、 名词解释: A体表面积 4. 可在传染性肝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急剧升高的 B. ALT 1. 黄疸 B性别 血清酶是 ( ) C. MAO 2. 肝硬化 C年龄 A. 乳酸脱氢酶 D. CHE 3. 急性肝炎 D激素 B. 肌酸激酶 E. ALP 4. 肝性脑病 E环境温度和劳动强度 C. 碱性磷酸酶 19.胆红素是由下列何者直接转变而来 ( ) 5. 急性肝功能衰竭 2.评价营养失调状况的常用的血清蛋白指标 D.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 卟啉 五、 问答题: 有那些 E. γ谷氨酰转移酶 B. 尿胆原 1. 试述胆汁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
A转铁蛋白(transferrin, TFN5.) 胆汁酸主要是下列何者的代谢产物 (由哪种化合 C. 血红蛋白 2.黄疸的形成机制有哪些? B脂蛋白 物生成) ( ) D. 胆绿素 C白蛋白 A. 蛋白质 E. 球蛋白 D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 B. 脂肪酸 20.使血红素在微粒体中转变为胆绿素的酶是 E视黄醇结合蛋白 C. 胆固醇 ( ) 3. 基础代谢的测量条件是哪几个 D. 葡萄糖 A. 胆绿素还原酶 A周围环境温度恒定(18~25℃) E. 核酸 B. 加单氧酶 B人处于饥饿(进食后12~14小时) 6.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 C. 胆绿素氧化酶 C清醒 ( ) D. 细胞色素氧化酶 D静卧 A. 红细胞溶解致胆红素产生过多 E. 过氧化物酶 E全身肌肉尽量松弛 B. 肝细胞内接胆红素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二、 B型题: 4.营养素包括下列那几个 性不高 A . ALT A维生素 C. 新生儿肝细胞Y蛋白缺乏致胆红素摄取能力低 B . ASTm B糖类 下 C . ALP C蛋白质 D. 先天性红细胞膜遗传性缺陷 D . LCAT D水 E. 母乳中含有孕二醇,对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有 E . MAO E矿物质 抑制作用 F. AFP 5. 常用于评价肥胖病的体格测量指标有 7 .胆红素是由下列何者直接转变而来 ( ) 1 .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最敏感的酶学指标是( ) A BMI A. 卟啉(porphyrin) 2 .反映肝脏合成能力的酶学指标是( ) B WC B. 尿胆原(urobilinogen) 3 .反应肝纤维化的酶是( ) C腰臀比 C. 血红蛋白(1aemoglobin) 4. 反应肝癌的监测指标是( ) D每天进食脂肪量 D. 胆绿素(1filiverdin) 5. 反应肝硬化的酶是( ) E皮褶厚度测量 E. 球蛋白(40bulin) 三、 X型题: 6. BMI是反映体型、胖瘦程度较敏感的指标,8.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主要发生在 1. 肝脏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组合应遵循的原则是 并且与上臂围、皮褶厚度等营养指标有较好的( ) ( ) 相关性,我国的标准下列哪些是对的 A . 微粒体 A. 实验结果能说明肝脏的主要功能和损A BMI 18 .5~23.9为正常 B . 线粒体 伤情况 B<18.5为体重过低 C . 滑面内质网 B. 实验方法简便 C24.0~27.9为超重 D . 粗面内质网 C. 方法易于标准化 D≥28为肥胖 E . 溶酶体 D. 项目越多越好 E ≥30为肥胖 9.不属于肝硬化诊断指标的是 ( ) E. 病人痛苦小,经济负担轻 7. 维生素缺乏引起各种疾病,下列那些对应 A . MAO 2. 所谓直接胆红素是指 ( ) 是正确的 B . Ⅳ型胶原 A. 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A 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眼干燥症(干 C . 透明质酸 B.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 眼病) D . 层粘蛋白 (LN) C. 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的胆红素 B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佝偻病 E . 干扰素 D. 用加速剂催化后发生重氮反应的胆红素 C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出血症 10.胆红素与血浆蛋白质结合的优点是 E. 与肝细胞内Y或Z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D维生素B 1 缺乏病引起的脚气病 ( ) 3. 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明显升高,而转氨酶仅E烟酸和色氨酸联合缺乏引起的癞皮A . 增加其溶解度便于随尿液排出 轻度高可见于 ( ) 病; B. 使它易于进入细胞内储存 A. 胰头癌 8.下列关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正常值那些是对C . 限制它自由地进入细胞内,以免引起 B.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的 细胞中毒 C. 黄疸性肝炎 A VitC ≥10mg D . 便于随胆汁排出体外 D. 原发性肝癌 B核黄素 ≥1300ug E . 改变其生物活性 E. 肝脓肿 C硫胺素 100ug 11.用于诊断骨疾病的血清酶是 ( ) 4. 反映肝脏合成能力的血清酶是 ( ) D VitC 3~10mg A. 乳酸脱氢酶 A. ALT E 烟酸 3.0~3.9mg B. 肌酸激酶 B.γ-GT 9. 临床营养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C . MAO 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D. 碱性磷酸酶 D. LCAT A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营养因素所起作用 E. γ谷氨酰转移酶 E . ChE B在疾病状态下,营养素代谢紊乱所造成的后12.鉴别黄疸是否因肝癌引起时,首先应考虑5. 以肝脏合成能力为基础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 果、 测定下列哪一指标 ( ) ( ) C各种疾病对营养素的需求和供给方法。 A. A/G A. 血清胆红素测定 D 营养物质的营养价值 B. AFP B. 血凝血酶原时间检测 E膳食营养的构成 C. γ-GT。 C. 血氨测定 10. 测量皮褶厚度可衡量皮下脂肪的消耗状 D. AST D. 血清胆汁酸测定 况,是评价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 E . ALP E. 血清蛋白质测定 标。下列评价标准哪些是对的 13.胆汁酸主要是下列何者的代谢产物(由哪种化合6. 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 正常参考范围为男8.3mm,女15.3mm 物生成) ( ) A. 能合成和分泌除γ球蛋白外的几乎所有血浆B正常范围的80%~90%轻度体脂消耗 A. 蛋白质 蛋白质 C正常范围的60%~80%中度体脂消耗 B. 甘油三酯 B. 转化和分解支链氨基酸 D<正常范围的60%重度体脂消耗 C. 胆固醇 C. 合成尿素以解氨毒 E <正常范围的50%重度体脂消耗 D. 葡萄糖 D. 肝脏具有较强的蛋白质储备能力 名词解释: E. 核酸 E. 糖原合成作用 1.基础代谢率2.要素饮食3.肥胖病4.营养状14.胆道梗阻性病变时,、血清胆汁酸改变正确的是 7 .The primary conjugated bile acids 况的实验室检查 ( ) includes ( ) 五 问答题: A. CA和CDCA浓度增加,但以CDCA为主,CA/CDCA 1 . 肾单位不包括 ( ) A . 肾小球 B . 集合管 C . 髓袢降支 D . 髓袢升支 E . 近曲小管 2. 肾小管的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是 ( ) A. 近曲小管 B. 远曲小管 C. 髓袢细 段 D. 髓袢粗段 E.集合管 3 . 正常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达 ( ) A . 50L B . 80L C . 100L D . 180L E . 300L 4 . 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 ( ) A . 肌酐 B . 氨基酸 C . 尿素 D . 谷胱甘肽 E . 肌酸 5 . 肾小球可以滤过血浆是依靠 ( ) A . 有效滤过压作用 B . 有效渗透压作用 C . 易化扩散 D . 逆流 倍增作用 E . 主动转运 6 . 理想的清除试验是 ( ) A . 葡萄糖清除试验 B . 菊粉清除试验 C . BUN清除试验 D. Na+清除试验 E . 内生肌酐清除试验 7 . 关于血肌酐和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酶偶联法测定肌酐特异性高,但价格昂 贵 B . 尿素的浓度取决于机体氮的分解代谢和 肾脏的排泄能力 C . 血尿素测定比血肌酐测定能更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D . SCr和尿素浓度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E . 尿素酶法测定尿素反应专一、特异性强 8 . 所谓选择性蛋白尿是 ( ) A . 肾小管有选择性地重吸收了尿中的蛋白 B . 分子量>70000的蛋白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及出现在尿中 C . 肾小球有选择性地保留了尿中的蛋白 D . 分子量<70000的蛋白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及出现在尿中 E . 尿蛋白定性阴性 9 . 高选择性蛋白尿中不存在的是 ( ) A . 溶菌酶 B . α2-巨球蛋白 C . 前清蛋白 D . β2-微球蛋白 E . 清蛋白 10 .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可靠的指标是 ( ) A . 血肌酐 B . 血尿素 C . 血尿酸 D . 尿肌酐 E . 内生肌酐清除率 11. 正确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的校正公式是 ( ) A . (P/UV)×(1.73/A) B . (UV/P)×(1.73/A) C . (UP/U)×(1.73/A) D . (UV/A)×(P/1.73) E . (P/UV)×(A/1.73) 12. 最能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的试验是 ( ) A . 血肌酐测定 B . 染料排泄试验 C . 浓缩试验 D . 清除试验 E . 稀释试验 13 . 某物质完全由肾小球滤过,由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清除率是 ( ) A . 100% B . 1% C . 0% D . 75% E . 5% 14 . 肾小管性蛋白尿和肾小球性蛋白尿区别在于 ( ) A . 后者尿β2-M及清蛋白均不增高 B . 后者尿β2-M及清蛋白均增高 C . 后者尿中仅β2-M增高 D . 前者尿中β2-M增高 E . 前者尿中以清蛋白增高为主 5 四、 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一、1. D. E. Y 15 .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A . β2-M清除率是鉴别轻度肾小管损伤的良8. 胞浆中 CK 的同工酶有几种( ) ( ) 好指标 A 2 A. Na+清除率 B . 肌酐清除率 C . 尿素B . 尿液β2-M降低是反映近端小管受损的B 3 清除率 D . 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 非常灵敏和特异的指标 C 4 E . 菊糖清除率 C . 肾小球滤过后,在远近端小管重吸收降D 5 16 . 尿素氮测定(二乙酰一肟法)其血清中尿解 E 6 素在氨基硫脲存在下与二乙酰一肟在 D . 正常尿液β2-M含量较高 9. 人体内含 CK 最多的组织是( ) ( ) E . 分子量仅11800的蛋白质,主要由淋巴A 脑 A . 弱酸性溶液中生成黄色复合物 B . 细胞产生 B 肝 热强酸溶液中生成红色复合物 8 . 常用于临床诊断的尿酶主要有 ( ) C 心肌 C . 热强酸溶液中生成蓝色复合物 D . A . β-葡萄糖苷酸酶 B . 丙酮酸脱D 骨骼肌 中性榕液中生成紫红色复合物 氢酶 C .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 E 肾 E . 强碱溶液中生成蓝色复合物 D . 乳酸脱氢酶 E . 丙氨酸氨基肽酶 10. 人体内CK-MB占总CK比例最高的组织是 17 . 尿素氮测定(脲酶法) 时,无蛋白血滤9 . 血、尿中尿素测定的方法有 ( ) ( ) 液中之尿素经尿素酶作用后可产生 ( ) A . 二乙酰一肟法 B . 酶偶联法 A 脑 A . NAD + B . 碳酸钠 C . 氨 C . 次氯酸盐显色法(波氏法) B 肝 D . 硫酸钠 E . 氨基硫脲 D . 电泳法 E . 双缩脲法 C 心肌 18 . 碱性苦味酸与肌酐的红色反应叫做Jaffe 1 0. 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 ( ) D 骨骼肌 B ASTm C ALT D CK-MB E LD 1 24.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3h内血清中可检测到升高的酶是( ) A LD B AST C GPBB D CK-MB E ALT 25. 最具心肌特异性的标志物是( ) A CK-MB B GPBB C cTnI D cTnT E FABP 26. 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最常使用哪类抗氏反应,有一些非肌酐物质也可产生JaffE 阳性反应,它们叫做非肌酐色原(noncreatine Chromogeas?),下列物质不属于非肌酐色原但除外的是 ( ) A . 胆红素 B . 果糖 C . 乙酰乙酸 D . 丙酮酸 E . 丙酮 19 . 肾病综合征时,可出现 ( ) A . 血浆清蛋白下降 B . 尿蛋白阴性 C . 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 D . 血浆总蛋白正常 E . 血浆γ-球蛋白相对升高 20 . 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改变是 ( ) A . 增高 B . 大部分病人正常 C . 下降 D . 正常 E . 正常或增高 二、 B 型题 (1~8题共用备选答案) A 肾小管水、电解质调节功能检查 B 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 C 泌尿系统感染 D 肾小管酸碱平衡调节功能检查 E 肾小管排泌功能检查 F 肾小球滤膜屏障功能检查 G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检查 H 肾血流量检查 与肾功能检查相对应的项目为 1. 尿清蛋白 ( ) 2. 尿β2-微球蛋白 ( ) 3. 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测定 ( ) 4. 尿蛋白选择指数 ( ) 5. HCO3-排泄分数 6. 尿比重与尿渗量测定 ( ) 7. 渗量(透) 清除率 ( ) 8. 滤过钠排泄分数测定 ( ) (9~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 ELISA B . 双缩脲法 C . Jaffe 法 D . 二乙酰一肟法 E . 紫外分光法(290nm) 下列物质测定的方法是 9. 尿素测定 ( ) 10. 尿酸测定 ( ) 11. 肌酐测定 ( ) 12. 尿蛋白测定 ( ) 三、 X型题 1. 肾脏的基本功能有 ( ) A . 肾脏是许多的肽类激素和内源性活性物质的降解场所 B . 排泄机体代谢的终产物 C . 参与胆红素生成 D . 分泌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等激素 E . 将摄入量超过机体需要的物质和进入体内的外源性异物排出体外 2 . 下列哪些是肾小球滤过功能评价指标 ( ) A . 肾小球滤过率 B . 尿蛋白选择指数 C . HCO3-排泄分数 D . 滤过分数 E . 尿酶 3 . 利用不同物质的清除率可测定肾脏的哪些功能 ( ) A . 肾滤过压 B . 肾小管排泌功能 C . 肾小球滤过率 D .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E . 肾血流量4 . 常用于GFR测定的物质有 ( ) A . 肌酐 B . 清蛋白 C . 51 Cr-EDTA D . 菊粉 E . 葡萄糖 5 . 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电解质调节功能检查的项目是 ( ) A . 尿浓缩试验和稀释试验 B . 氯化铵负荷试验 C . 肌酐清除率 D . 尿比重与尿渗量测定 E . 渗量(透) 清除率 6 . 可用于肾小球性蛋白尿检查的尿蛋白包括 ( ) A . IgG、IgA B . 清蛋白 C . α2-巨球蛋白 D . β2-微球蛋白 E . α / 1-微球蛋白 7 . 关于β2-微球蛋白测定 ( ) A . 水肿 B . 血尿 C . 蛋白尿 E 肾 D . 酸碱紊乱 E . 高血压 11.下列心肌标志物中半寿期最短的是( ) 1 1. 肾病综合征实验室检查表现可见 A Mb ( ) B CK-MB A . 血尿 B . 低清蛋白血症 C . C cTn I 严重水肿 D . 严重蛋白尿 D AST E . 高脂血症 E LD 1 2. 肾小管性酸中毒常见的临床类型 12. 下列心肌标志物分子量最小的是( ) ( ) A Mb A .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Ⅰ型) B CK-MB B . 肾功能衰竭性酸中毒 C LD C . 高血钾性全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Ⅳ型) D cTn T D . 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Ⅱ型) E AST E . 混合型或Ⅲ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13. CK-MB 有几种亚型( ) 四、 名词解释 : A 2 1 . 肾小球滤过率 2 . 尿蛋白选择指数 B 3 3. 肾清除率 4. 排泄分数(Fe) C 4 5 . 尿低分子量蛋白 6 . 急性肾小球肾炎 D 5 7 . 急性肾功能衰竭 E 6 五、 简答题 1 4.下列关于肌红蛋白叙述错误的是( ) 1. 简述肾清除试验。 A 是横纹肌组织特有的一种蛋白质 2 .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试验有哪些?。 B 含有与氧不可逆结合的亚铁血红3 . 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检测试验有哪些? 素 4 . 与肾脏疾病有关的尿酶有哪些? C 分子量为17.8 kD 5 . 简述肾病综合症的生化特征。 D 存在于胞浆中 6 . 比较测定尿素的两种方法(尿素酶法和二E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较早释放入乙酰-肟法) 的优缺点。 血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生物化15.下列心肌标志物血中升高持续时间最长的学检验试题 是( ) 一、 A型题 A Mb 1. 心肌肌原纤维粗肌丝的结构成分是( ) B CK-MB A 肌动蛋白 C cTnI B 肌凝蛋白 D GPBB C 原肌球蛋白 E AST D 肌钙蛋白 16. 下列心肌标志物分子量最大的是( ) E 肌红蛋白 A Mb 2. 关于心脏血液供应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B CK-MB 是( ) C LD A 血液供应丰富 D cTnI B 血液灌注主要在收缩期进行 E AST C 动-静脉血氧分压差大 17. 肌钙蛋白由几种亚单位组成( ) D 冠脉舒缩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调节 A 2 E 心内膜下区域易缺血 B 3 3. 有关危险因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C 4 A 危险因素即病因,主要由遗传因素D 5 引起 E 6 B 危险因素高增加患病可能性 1 8. 正常成人心肌中LD同工酶谱为( ) C 同一疾病可能有多种危险因素 A LD 1 >LD 2 >LD 3 >LD 4 >LD 5 D 危险因素对疾病早期诊断有参考B LD 2 >LD 1 >LD 3 >LD 4 >LD 5 价值 C LD 3 >LD 1 >LD 2 >LD 4 >LD 5 E 危险因素对疾病的预防有重要价值 D LD 4 >LD 3 >LD 2 >LD 1 >LD 5 4. 相对危险度高的动脉粥样硬化脂质危险因E LD 5 >LD 2 >LD 1 >LD 3 >LD 4 素是( ) 19. 可用于微小心肌损伤诊断的标志物是A TC ( ) B TG A CK -MB C HDL-C B AST D LDC-C C LD 1 E TC/HDL-C D FABP 5. 目前公认最有价值的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状E cTn T 态危险因子是( ) 20.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血中增高幅度最大A 白介素-6 的是( ) B E-选择素 A LD C P-选择素 B AST D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C CK-MB E C反应蛋白 D cTnT 6. C反应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E LD1/LD2 错误的是( ) 21. 公认 AMI 确诊标志物为( ) A 促进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 A CK B 促进单核细胞迁入 内皮下层形成巨B Mb 噬细胞 C AST C 促进泡沫细胞形成 D CK-MB D 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越有预测价值 E cTn T E 增强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的表达和22. 公认 AMI 早期诊断标志物为( ) 活性 A CK [ 本题答案 ] D B Mb 7. LD 1 同工酶的四聚体组成为( ) C AST A H 4 D CK-MB B H 3 M E cTn T C H 2 M 2 23.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佳的血清酶指标是D HM 3 ( ) E M 4 A AST 体( ) A 抗巨CK1抗体 B 抗线粒体CK抗体 C 抗CK-B亚基抗体 D 抗CK-M亚基抗体 E 抗巨CK2抗体 27. 心肌标志物检受溶血测影响大的是( ) A AST B CK C Mb D c T n T E FABP 28. 急性心肌损伤后,血中最早回复至正常水平的是( ) A CK-MB B Mb C LD 1 D cTn E AST 29. 关于B钠尿肽( BNP )即脑钠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BNP 是仅由脑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 B BNP 升高程度和心衰严重程度相符合 C BNP 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 D BNP 是呼吸困难病人将来发生 CHF 的较强的预示因子 E BNP 起排钠,利尿,扩张血管的作用 30. 心肌梗死时,血清中哪种酶最先升高( )A CK -MB B LD 1 C AST D α -HBDH E GPBB 31. 胸痛发作2 h 疑为急性心肌梗死者,应检测的心肌标志物是( ) A CK-MB B Mb C cTn T D AST E LD 1 32. 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有意义的血清CRP水平是( ) A <1.0mg/L B 1.0~10mg/L C 10~20mg/L D 20~30mg/L E >30mg/L 二、B型题 (33~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 AST B LD C α -HBDH D CK -MB E GPBB 33. 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出现升高的血清酶是( ) 34. 急性心肌梗死时,血中升高持续时间最长的血清酶是( ) (35~36题共用备选答案) A LD 2 >LD 1 >LD 3 >LD 4 >LD 5 B LD 5 >LD 1 >LD 2 >LD 3 >LD 4 C LD 3 >LD 1 >LD 2 >LD 4 >LD 5 D LD 1 >LD 2 >LD3>LD 4 >LD 5 E LD 4 >LD 1 >LD 2 >LD 3 >LD 5 35. 正常成人血清LD同工酶电泳结果为( )36.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12h后血清LD同工酶电泳结果为( ) 二、X型题 37. 动脉粥样硬化脂质危险因子包括( ) A TC升高 B TG升高 C LDL-C升高 D HDL-C升高 E Lp(a) 升高 38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 ) A 稳定型心绞痛 B 不稳定型心绞痛 6 C 变异型心绞痛 D 非Q波心肌梗死 E Q波心肌梗死 39. 可作为AMI诊断标志物的是( ) A 肌红蛋白 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C 脂肪酸结合蛋白 D 糖原磷酸化酶 E 肌酸激酶 40. B钠尿肽( BNP )即脑钠肽( ) A 是仅由脑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 B BNP 升高程度和心衰严重程度相符 C BNP 对CHF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 D BNP 是呼吸困难病人发生 CHF 较强的预示因子 E BNP 仅在CHF时升高 41. 以下指标中可作为AMI诊断标志物的是( ) A 肌红蛋白 E.甲状腺131I吸收率测定 B . ADH 15 辅助诊断卵巢癌的TM组合是 5 . 下列哪一项与Graves病无关? ( ) C . PTH A CEA、HCG A.甲状腺功能刺激抗体(TSAb) D . 降钙素 B HCG、LD 5 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 E . 醛固酮 C CA 125、TAG-72 C.抗微粒体抗体(MCA) 19 . 降低血钙的激素 ( ) D TAG-72、CA 19-9 D.抗T3、T4抗体 20 . 升高血钙的激素 ( ) E LD 5 、TAG-72 + E TSH受体抗体(TRAb) 21 . 促进肾小管Na 重吸收的激素 ( ) 16 与费城染色体(P h1 染色体)易位与那6 .下列哪种检查结果不符合原发性甲状腺功A . FSH ↑ 种恶性疾病有关 能减退症? ( ) B . LH ↓ A 肺癌 A.血清蛋白结合碘低于正常 C . TSH ↑ B 原发性肝癌 B.游离FT3、FT4低于正常 D . ACTH ↓ C 乳腺癌 C.血胆固醇增加 E . ADH ↑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血清TSH增高 22 . TRH分泌增多 ( ) D 卵巢癌 E.膝腱反射亢进 23 . 皮质醇分泌增多 ( ) 17 HCG主要用于那种恶性疾病的诊断: 7 .垂体性甲亢主要是哪一种激素原发性升高? 第十六章 肿瘤的生物化学检验 A 原发性肝癌 B 结( ) 一、单选题: 肠直肠癌 A.TRH 1 下列关于肿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C 绒毛膜癌 D 子B.TSH A 细胞的无控制异常增生是肿瘤的特性宫颈癌 C.FT3、FT4 之一。 E 乳腺癌 D.rT3 B 肿瘤细胞是正常细胞在各种致瘤因子长 18 红细胞、浆细胞和血小板中存在,离心前放置较E.以上都不是 期作用下,发生异常分化和过度无限和生长。 时间易引起假性升高的标志物是 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C 脂肪酸结合蛋白 D 酸性磷酸酶酶 E 肌酸激酶 42. cTnI测定可用于( ) A 评估心肌梗死面积 B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患者预后评估 C 诊断微小心肌损伤 D 骨骼肌损伤的诊断 E 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43. 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同工酶的干扰因素包括( ) A CK-BB B CK-MM C CK-Mt D 1型巨CK E 2型巨CK [ 本题答案 ] ACDE 44. 可作为观察溶栓疗效的心肌标志物是( ) A LD B CK-MB C cTn T D AST E Mb 45. CK-MB升高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应排除( ) A 骨骼肌疾病及损伤 B 脑疾病及损伤 C 甲状腺功能低下 D 甲状腺功能亢进 E 分娩 四、名词解释 1. 危险因素 2. hs-CRP 3. 心肌损伤标志物 4. CK-MB百分相对指数 五、问答题 1. 试述hs-CRP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及其 检测的临床意义。 2. 试述推荐Mb为心肌损伤早期标志、cTnT或cTnI 为确诊性标志的理由。 3. 试述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原则。 4. 试述B钠尿肽的来源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 5. 试述推荐测定 NT-proBNT取代BNP测定的理由。 第十三章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一、A型题: 1. 甲状腺激素发挥效应与下列何类信号途径关系最为密切? ( ) A.cAMP-PKA信号途径 B.以IP3和DAG为第二信使的信号途径 C.以单跨膜片段为受体的信号途径 D.与酪氨酸激酶有关的信号途径 E.与热休克蛋白有关的信号传导途径 2.甲状腺激素来源于: ( ) A.甲状腺胶质细胞 B.甲状腺腺泡细胞 C.甲状腺滤泡旁C细胞 D.甲状腺胶质细胞及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E.甲状腺腺泡细胞及甲状腺胶质细胞 3.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好的方法是: ( ) A.TSH测定 B .TT3、TT4测定 C.甲状腺131I吸收 D.FT3、FT4测定 E.TGA、MCA 4 .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最敏感的试验是: ( ) A.基础代谢率测定 B.血清T4测定 C.血清T3测定 D.血清TSH测定 8 .直接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受体结合发挥作用的激素有: ( ) A.糖皮质激素、胰岛素 B.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C.胰岛素、雄激素 D.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维甲酸 E.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 9 .下述激素必须通过细胞膜上受体才能发生效应的有: ( ) A.血管加压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儿茶酚胺 B.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和甲状腺素 C.CRH、醛固酮和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前列腺素和雄激素 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10 .有关激素水平的测定正确的是: ( ) A.激素分泌与体位无关 B.激素水平高于或低于正常一定提示功能异常 C.使用化学发光和酶免法,随时可取血测定 D.24小时尿中激素浓度的测定受影响更少 E.激素分泌与情绪无关 11 .关于正常人皮质醇节律,下列说法哪项正确? ( ) A.清晨最高,下午最低 B.午夜最高,下午最低 C.下午最高,午夜最低 D.清晨最高,午夜最低 E.午夜最高,清晨最低 12. 下列哪项不是肾上腺皮质增多症的临床表现? ( ) A.糖耐量异常 B.血压增高 C.血脂增高 D.血钙减少 E.发育延迟(小儿) 1 3 .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少见的是: ( ) A.水牛背 B.胆固醇明显增高 C.高血压 D.骨质疏松 E.高血糖 1 4 .男,20岁,多毛,肥胖,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浓度增高,小剂量地塞米松不能抑制,大剂量地塞米松能抑制。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单纯性肥胖 B.肾上腺皮质增生 C.肾上腺皮质结节性增生 D.肾上腺皮质腺瘤 E.异位ACTH综合征 15 .下列哪项是异位ACTH综合征的生化特征? ( ) A.血钾、血氯降低 B.血钾、血氯增高 C.血钠升高 D.血钠降低 E.血钙增高 16 .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少见的为: ( ) A.低血钾 B .贫血 C.低血压 D.食欲不振 E.低血糖 二、 B型题 A . 促甲状腺激素( TSH ) B . 总甲状腺素( TT 4) C . 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T 3) D . 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 T 3) E . 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 TBG ) 17. 我国新生儿筛查甲状腺功能低下时首先采用的试验是 ( ) 18 . T BG 增高可影响 哪 些激素测定值增高 ( ) A . 胰岛素 C 人体正常细胞被病素感染,病毒的全部或部分基因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形成肿瘤细胞。 D . 基因调控失常和是肿瘤发生的条件。 E . 正常免疫功能缺损,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才能生存与发展。 2 关于癌基因: A 存在于逆转录病毒中的,感染细胞能融合到宿主细胞内并引起肿瘤的一类基因。 B 原癌基因受到多种致瘤因子作用,激活形成癌基因。 C 癌细胞内形成的特定基因,它们使细胞具有无限增殖、侵袭、转移功能。 D 用分子技术敲除癌基因,就可避免肿瘤发生。 E 只要有癌基因存在,肿瘤迟早会发生,应对此类人群加强体检。 3 下列基因中,属于抑癌基因的是 A RB B H- ras C c-myc D abl E N- ras 4 肿瘤标志物是: A 癌细胞产生的物质,它的存有助于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 B 机体对肿瘤发生的反应性物质。 C 癌细胞产生的,正常细胞没有或含量很低的物质,或宿主细胞对癌细胞反应产生的正常细胞成份,但在量上或质上与正常或良性疾病有明显区别。 D 癌基因的表达产物。 E 肿瘤细胞特有的物质,是肿瘤诊断的依据。 5 曾作为肝癌高发区筛选普查的肿瘤标志物是: A CEA B AFP C CA19-9 D AFU E CA 125 6 属于胚胎性抗原的是: A CA15-3 B AFU C CEA D PSA E H- ras 7 肝细胞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和胰癌时均有可能升高的肿瘤标志物是: A HCG B AFU C CA125 D S cc E CEA 8 不属于糖蛋白肿瘤标志是: A CA125 B CA 19-9 C TAG 72 D HCG E S cc 9 常用于乳癌诊断联合检测的是: A CA125,CEA B CA19-9,CA15-3 C NSE,CEA D CA15-3,CEA E AFP,CEA 10 下列那种情况AFP不会升高 A 原发性肝癌 B 原发性肝癌手术后肠转移 C 来源于内胚层的肿瘤 D 妊娠期 E 膀胱肿瘤肝转移。 11 下列那种标志物不是肝细胞癌的标志物: A CA125 B CA19-9 C AFP D GGT E AFU 12 Cyfra 21-1属于那类标志物 A 胚胎性标志物 B 糖蛋白类标志物 C 基因类标志物 D 激素类标志物 E 蛋白类标志物 13 CEA化学发光法测定的正常值是小于: A 3.4 μg/L B 14 μg/L C 31 μg/L D 60 μg/L E 500 μg/L 14 辅助诊断肺癌的TM组合是 A Cyfra 21-1 、AFU和CEA B Cyfra 21-1 、S cc 和NSE C NSE、PSA和CA125 D TAG-72、CEA E S cc 、AMY和HCG A CA 125 B CEA C HCG D PSA E NSE 19 下列那种不是前列腺癌相关标志物 A GGT B ACP C PSA D f-PSA E 前列腺ALP 20 下列那种不是肝癌相关的酶类标志物 A 醛缩酶 B AMY C GGT D AFU E LD 5 二、B型题: A PSA B AFP C CEA D CA 15-3 21 诊断结肠直肠癌最主要的标志物是: 22 原发性肝癌明显升高的是: 23 前列腺癌的标志物是: 24 乳癌的主要标志物是: A CEA B CA19-9 C AFU D P 53 25 属于抗癌基因的是: 26 属于酶类肿瘤标志物是: 27 胚胎性肿瘤标志物: 28 糖蛋白肿瘤标志物: A 乳汁测定。 B 直肠指检 C 汗液污染。 D 妊娠。 29 上述那种情况下AFP会升高。 30 用于CA15-3测定可提高阳性率的是: 31 易导致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假阳性是: 32 导致PSA假阳性的是: A NSE B AFP C f- PSA D HCG 33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34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35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36 甲胎蛋白: A H- ras B P53 C Cyfra 21-1 D CA 15-3 37 糖蛋白标志物 38 蛋白类标志物 39 抑癌基因 40 癌基因 三、多选题: 41 下列关于肿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绝大多数肿瘤是由机体细胞而来,是正常细胞在致瘤因素诱导下转化而来。 B 肿瘤的形成的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基因调控失常和正常免疫功能缺损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条件。 C 肿瘤是失去了受整体调控的细胞群体,细胞过度增殖是根本特征。 D 只要有致瘤因素存在,迟早会形成肿瘤。 42 原癌基因激活途径主要有以下那几种: A 染色体的重排与基因易位。 B 染色体的缺失。 C 基因突变。 D 基因扩增和过度表达。 43 原发性肝癌时会升高的有: A PSA B AFU C AFP D LDH 5 四、名词解释 44 肿瘤: 45 癌基因: 46 肿瘤标志物: 五、问答题: 47 肿瘤标志物作为临床应用,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48 引起假阴性的因素有: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