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论坛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弱化原因分析 福建三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林志军 从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 发现虽然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综合会计业绩优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 励被内部控制人利用,就需要市场建立起严格的配套政策制度和法律 监督约束力,要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程序和信息披露予以严格 司,但是这种优势在公司实施高管股权激励后的两至三年内呈现逐年 规范。 削弱的趋势,实施高管股权激励并没有达到长期稳定提升上市公司会 计业绩的预期目标。这说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高管持股的股权激 三、匕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对公司高管的激励与约束不对称 励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建立起股权激励机制的上市公司中,只有少 数上市公司建立了相应的约束机制。约束机制不完善是我国上市公司 一、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太低是造成股权激励效果弱化的一 治理不健全的根本所在。我国上市公司约束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三 个重要原因 个方面:上市前公司改制不彻底,内控机制作用有限;市场的有效性 就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的现状而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 差,市场约束形同虚设;监管的力度不够,监管约束功能弱化。改制 股的数量、比例都偏低,还很难达到像国外那样有效激励的程度。对 不彻底的公司通过部分剥离不良资产实现上市,但仍与其控股公司存 上市公司而言,向高管实施股权激励,不仅是提供给经营者增加货币 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损害股东利益行为的关联交易时有发生。如果上 收入和维持职位的外在激励,更是促使经营者产生对企业的忠诚,自 市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三者之间没有形成相互制衡的关 觉地改进工作方式,更加努力地做好工作,做好长期决策并自觉承担 系,缺乏检查督促,那么内控机制就会形同虚设,股权激励的效果也 风险的内在激励。而这种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除了完善外部环境因 会大打折扣。市场的有效性差表现在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还不完 素之外,还应根据行业和企业特征以及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制定合 善,投资者用脚投票的机制无法有效约束上市公司高管行为。股权激 理的股权结构,如果高管股权激励的比例过低,就会弱化股权激励实 励制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授予被激励对象的利益与赋予其责任之 施的效果 间的平衡,即要处理好责、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建立一 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国有控股公司在资本市场 套完整的业绩评价体系。除了财务指标这一定量指标外,还应附加必 中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由 要的定性指标,如考核被激励对象的个人品德、执业能力、业务水平 于担心实施高管持股形式的股权激励会稀释国资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权 等等。只有通过健全上市公司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妥善处理激励 并造成国家资产的流失,往往缺乏在上市公司中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 与约束之间的关系。同时要通过培育成熟的经理人市场对在职管理人 动力,其结果是委托方和代理方的利益始终无法趋于一致 实际上在 员形成就职替代压力,通过加强监管合力、审计约束、强化信息披露 企业内部实行高管持股激励政策,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激励措施,而且 等使市场各参与方组成多层次的监管体系。 是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体现,通过实施适当比例的高管持股激励将有 高管股权激励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要强化股权激励 利于妥善解决契约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冲突。 的效果就要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与之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股权激 励有利于强化公司治理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强化所有者的控制与监 二 我国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问题比较普遍 督,改善董事会结构,加强监事会的独立性,也会提升股权激励的 内部人控制是指公司的真正控制人或者掌握实际控制权人不是 作用效果。 公司的大股东,而是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或实际执行者。由于我国大多 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家股在公司总股本中所占比重 四 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 较高,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监管措施,就有可能会使 我国证券市场还处于成长阶段,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经常会与 股东大会职能弱化、国有股所有者缺位而形成内部人控制。部分上市 公司的基本面相背离,如果没有合理的股价表现,企业推行股权激 公司高管人员利用国有股产权上的超弱控制形成了事实上的内部人控 励制度的实践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面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缺乏有效 制,同时又利用国有股产权在行政上的超强控制推脱经营上的责任。 信息的制造者,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大多反映的是股票这种金融产品 而在内部人控制的背景下制定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的决策最终受 面对过多资金追逐时的稀缺程度。建立在研发基础上,能够及时提 内部人控制,就难免会发生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因此在内部人控制 供给广大投资者的有关上市公司真实价值的评判信号却很少。在这 下实施股权激励不仅达不到公司股东通过股权激励促进上市公司业绩 种情况下,二级市场上对上市公司股票进行的交易主要以投机性交 稳定增长的目的,还可能引发公司管理层在实施激励计划前刻意降低 易为主,它所引起的价格波动既不能向公司的管理人员传递多少有 公司财务指标,进而压低股价,甚至发布不利消息打压股价以便降低 意义的投资信号,也不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公司高管的努力水平 购买成本。在实施股权激励后,由于内部人控制的原因,管理层又会 给予客观的市场评价。 由于自身利益的驱动而人为释放上市公司的隐性收益,促使本公司股 因此,要强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就必需进一步 价上升,从而获得超额的资本利差。有些公司甚至直接进行会计造 培育与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使之从政策性融资工具转化为真正实现 假,虚报公司利润或者刻意降低成本,以求获得数额巨大的股权激励 资源配置的场所,使各上市公司的股价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客观价值, 收益。这不仅给公司和股东利益造成损害,而且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健 并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到指示作用。否则,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上市公 康发展,也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市场风险。要防止股权激 司中的推行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l20财经界Money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