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姑息治疗在基层医院
中建三局武汉中心医院内科 胡青1,湖北省肿瘤医院内科 臧爱华2*
中图分类号 7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809(2012)03-0045-02关键词 肿瘤;姑息治疗;基层医院HU Qing1, ZANG Ai-hua2*
1. Depe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Wuhan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Wuhan 430070, China; 2. Department of Medicine, Hubei Cancer Hospital, Wuhan 430079, China
[Key words] Neoplasms; Palliative care; Primary hospital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肿瘤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对早期中期患者,手术切除、放疗、治疗不但难以改善患者目前的状况,还可能增加患者痛苦。李女士陷入了痛苦抉择:放弃治疗,有违人道、孝道,自己良心过不去,可如果治疗还增加父亲更多痛苦,她也于心不忍。在她纠结时候,医生给予了指导:任何抗肿瘤治疗是为了使患者生存受益和生活质量受益,对于失去治疗机会或无法耐受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个体化的姑息治疗常常是最佳选择。姑息治疗不是放弃治疗,也不是让病人无奈等死。姑息治疗贯穿癌症治疗全过程,为各阶段的癌症病人提供缓解症状、减轻痛苦的治疗手段。姑息疗法虽无“回天之力”,但通过综合的、合理的治疗,可以缓解肿瘤造成的各种疼痛,并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无症状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尽管疾病已经进入晚期,也应尽可能地使病人在安详、尊严、无痛苦的状态下享受生活,也能让家属感到慰藉。李女士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带着父亲回到了武汉,将父亲送进了家附近的我院肿瘤姑息治疗病房。医院的医生根据李女士父亲具体情况制定诊疗方案,进行了规范化的止痛治疗,支持治疗,中药治疗等,还经常与老人促膝谈心,使老人轻松面对疾病。病情稳定时,回家休息,按时来医院检查调整用药,病情恶化时住院治疗。就这样,在医生的帮助和李女士的精心照料下,老父亲在轻松愉快,无痛苦情况下生活两年后安祥离世。李女士陪伴父亲治疗了两年,看到父亲最后走得如此安详,心中也没留下遗憾。
化疗可前往三级医院就诊;然而,那些丧失手术指征、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放疗化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常苦于大医院病床紧张、病人经济困难,小医院又无法解除癌症痛苦的困境。随着癌症姑息治疗教育的普及,许多基层医院已经开始设立癌痛姑息治疗病房。我院是一所二级综合性医院,从2009元月开设了肿瘤姑息治疗病房,针对中晚期肿瘤患者开展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辅以精心的人文关怀,在患者生命最后的阶段,着重增加亲人的关爱,做到了“善终”,生者无悔,逝者无憾。本文从癌症姑息治疗的重要性和基层医院进行癌症姑息治疗的可行性两方面来讨论。
案例一
家住丽岛花园的李女士是一家大公司的财务总监,工作再忙,她每天也要抽出时间陪老父亲一起吃饭,在南湖边散步,因为父亲一生太辛苦了,是他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土地上辛勤耕种,让她完成了大学教育,她要让父亲拂去尘土,在自己身边安享晚年。2009年老父亲因为腹痛,黄疸被诊断为晚期肝癌,一家人惊慌之余立即赶到上海东方肝胆医院,想找吴孟超教授,甚至提出能否做肝移植,希望治好父亲的病。医生在给她父亲检查后告知:老人属肝癌晚期,手术已无法进行,放疗,化疗治疗效果不佳,过度的
药品评价 2012年第9卷第03期
45
药事管理 Pharmaceutical Administration
案例二
孟先生曾经是部队的一员猛将,转业来到理工大学任学工处书记。六十多岁退休后在家安享晚年。四年前的例行体检发现肺脏上一阴影,豁达开朗的他坦然接受了手术,放疗,化疗,因为手术后一边肺功能丧失,放疗后又引起放射性肺炎,从此让他与咳嗽,喘息结缘,因此医生中断了他的化疗。一年后因为肺癌复发且合并肺部感染,加上放射性肺炎,此时的他寸步难行,举步维艰,坐着都喘息,肿瘤专家告知无法进行抗肿瘤治疗。家人抱着“等死”的想法,将他送进了我院肿瘤姑息治疗病房住院治疗。后来在大医院肿瘤姑息治疗专家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进行抗感染,对症,增加免疫力治疗,中药治疗等,使他的病情逐渐好转,能够生活自理。又一年过去了,老孟出现了腰腿疼,经检查发现是腰椎转移引起的疼痛,医生又给予了规范的癌症止痛治疗,以及其他对症治疗。至今这位豁达的老人还在乐呵呵与癌症顽强斗争着。他的家人非常感激医生为老人进行的姑息治疗,他们没想到进入癌症晚期阶段老人不但能活到今天,而且仍然能在无明显痛苦的条件下,享受生活,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让家属感觉心里的轻松,生活的愉快,而全没了当初的痛苦与无奈,悲观与失望。
全世界每年癌症新发病人数超过1000万人,年死亡人数超过700万人。尽管人类经过上百年的努力,试图彻底攻克癌症这一顽症,但时至今日,发达国家癌症的治愈率为45~50%,有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不能被治愈[1];发展中国家,癌症治愈率更低,在我国,尽管一些省级肿瘤医院的治愈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全国癌症平均治愈率只有20%左右,也就是说有80%的患者尚不能治愈[2]。这些不能治愈的患者应得到进一步的姑息性治疗和合理的医疗照顾,但由于人们传统观念对癌症和死亡存在偏见,致使大量晚期癌症患者得不到合理的治疗和妥善的安置,相当多的晚期癌症患者仍然是无休止地手术、放疗、化疗……不仅劳民伤财,还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有部分晚期肿瘤病人不治疗或轻信广告和他人,自己买“药”吃,结果造成病人极大的身心痛苦、经济损失、家庭不宁、增加了社会和工作单位的负担。早在1987年,英国学者对姑息治疗做了这样的解释,姑息治疗医学是一门研究和管理一类特殊病人的学科。绝大多数医生都知道根
46
药品评价 2012年第9卷第03期
[3]
治性治疗和姑息性治疗的区别,真正的挑战在于是继续进行抗肿瘤治疗,还是放弃抗肿瘤治疗采用以减轻症状为主的姑息治疗。在系统性抗肿瘤治疗失败时,医生要帮助患者家属认识到患者的生命将走向尽头,采用以减轻疼痛等症状为主的姑息治疗,帮助患者平静走完人生最后的旅途是最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姑息治疗要坚定生命的信念,并把死亡看做是一正常的过程,既不促进也不推迟死亡,把心理和精神治疗统一在一起。提供一个支持系统使病人在临终前过一种尽可能主动的生活,对病人家属也提供一个支持系统,使他们能应付及正确对待病人生存期间的一切情况,以及最后自己所承受的伤痛。 面对癌症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随着医学的发展,姑息治疗在全球日益得到认同、巩固和发展。因为这种治疗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病为本”,突出的是“病人”这个概念中的主体“人”。 总之,无论癌症治愈的可能性如何,合理的姑息治疗都可以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既简便又经济的医疗服务,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晚期癌症患者的医疗决策中,抗肿瘤治疗与姑息治疗相结合,坚持个体化综合治疗,将能够让癌症患者不仅活得更长,而且活得更好。
上述这两例病案报道充分说明了,当因抗癌治疗不再获益而终止抗癌治疗时,以让晚期癌症患者活得更好、活得更长的姑息治疗策略就成为主导,而且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当前,姑息治疗完全可以在基层医院得以实施。
参考文献:
[1] 孙燕, 汤钊猷 主译. 临床肿瘤学手册(UICC), 第七版[M]. 吉林: 吉
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 孙燕, 石凯远, 王子平, 等. 癌症疼痛和姑息治疗. 临床肿瘤内科手
册, 第五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51-252.[3] Porter LS, Keefe FJ, Lipkus, et al. Ambivalenceover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and their caregivers:associations with patient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J]. Pain, 2005, 117(3): 340-348.
[4] 周际昌. 肿瘤病人疼痛的药物治疗. 实用肿瘤内科学, 第二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45-47.作者简介:胡青,主要从事肿瘤内科治疗工作。
通讯作者:臧爱华,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肿瘤化
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癌症姑息治疗。E-mail:dfeng12000@vip.sina.com
收稿日期:2011-11-20 接受日期:2011-12-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