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牛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牛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来源:意榕旅游网
畜牧与饲料科学 Animol Husbandry and Feed Sc e 2014,35(3):129~130 牛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刘慧敏 (内蒙古达拉特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达拉特旗014300) 摘要:阐述了牛炭疽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鉴别方法,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供养 殖者参考。 关键词:炭疽病;炭疽杆菌;防控措施;牛 中图分类号:¥858.23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4)03—0129—02 炭疽病俗称“飞疔”.为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 血性传染病.近年来13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牛感染炭 疽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以夏季最为常见,特别是 雨水多时,将病尸遗骸冲出,引起该病在一定范围内 散发或流行。该病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该病病理 特征为脾脏肿大,天然孔出血,皮下和浆膜下出血性 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死后尸僵不全。 1病原 5%石炭酸l一3 d;3%一5%来苏儿12—24 h;4%碘酊 2 h:2%福尔马林、0.1%升汞20 arin 若在0.1%升汞中 加入0.5%盐酸1—5 airn;据报道,20%漂白粉或10%氢 氧化钠消毒作用显著。 2流行特点 家畜及人均可感染炭疽病,其中,草食动物最易 感染,其次是杂食动物、肉食动物,家禽不易感染,但 可带菌而扩大传播范围。该病具有发病急,病程短,可 视黏膜发绀.从鼻、口腔、肛门及阴道等天然孔流出凝 固不全的煤焦油样血液等流行特点。其传染源主要是 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等,其次是带菌动物,主 要通过消化道传染。被污染的土壤、水源及牧场成为 长久的疫源区。 3临床症状 炭疽病由需氧芽胞杆菌属的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cias)引起,炭疽杆菌是一种不运动的革兰氏阳性 大杆菌,其菌体粗大,两端平截或凹陷,长3~8 m,宽 1 1.5 m,是致病菌中最大的细菌,排列似竹节状,无 鞭毛,无动力,革兰氏染色阳性。该菌在氧气充足、温 度适宜(25~30 oC)的条件下易形成芽胞。在血液中单 个或成对存在,少数呈3~5个菌体组成的短链,菌体 两端平截,有明显的荚膜:在培养物中菌体呈竹节状 的长链.但不易形成荚膜:炭疽杆菌菌体在动物体内 无芽胞,但在体外接触空气后可很快形成芽胞。该菌 菌体抵抗力不强,在夏季腐败情况下可存活24—96 h; 煮沸2~5 arin立即死亡;对青霉素敏感。但其芽胞抵 抗力特别强,在直射阳光下可生存4 d,在干燥环境中 可存活10年,在土壤中可存活30年:煮沸1 h尚能 检出少数芽胞。加热100 oc需2 h才能杀死全部芽胞。 消毒药物杀灭芽胞的效果为:乙醇对芽胞无害:3%~ 收稿日期:2014—02—18 牛炭疽病自然感染者潜伏期l~3d,部分可达14d。 按其表现不一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4型, 但慢性很少。仅表现为逐渐消瘦,病程可长达2~3个月。 3.1最急性型病程为数分钟至几zb ̄.-j-。病牛突然昏 迷、倒地,呼吸困难,黏膜青紫色,天然孔出血。 3.2急性型病程一般l~2d。体温达42℃,少食,呼 吸加快,反刍停止,产奶减少,孕牛可流产。病情严重 时,病牛惊恐、哞叫,随后变得精神沉郁,呼吸困难,肌 肉震颤,步态不稳,黏膜青紫。初便秘,后可腹泻、便 血,有血尿。病牛天然孔出血,抽搐痉挛。 3.3亚急性型病程为数天至l周以上。在皮肤、直 肠或口腔黏膜出现局部的炎性水肿,初期较硬,有热 痛,后变冷而无痛。 作者简介:刘慧敏(1969一),女,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 防控工作。 ・+一十一+一+一+一+-+-+ 对不同地区、不同养殖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差异较 学,2010,3l(10):167. 大,为有效地防控该病,应做药敏试验,并以此为依据 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4]王汝都,杨旭东.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发病特点与防 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5):104—105. f51秦四海,段晓玲.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黄痢病原菌血清型 检测及其药敏试验[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o8,36(1O):43~47. f1 1兰罗勋,赵骏新.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 [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5):107~108. [2]赵玉娥,杨晓玲,裴学.仔猪腹泻的预防措施[J].畜牧与 饲料科学,2007,28(2):72. [6]邱福双.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预防保健措施[J].畜牧 与饲料科学,2013,34(2):112一I14. (责任编辑:赵景娣) [3]许寒冰.仔猪腹泻和水肿病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 130 畜牧与饲料科学 第35卷 4病理变化 良好,可通过这两点区分两病。 6防控措施 患炭疽病的患牛大部分死于急性败血症型炭疽 病,天然孔出血,病畜死后尸僵不全,皮下与肌间结缔 定期进行预防注射,是预防牛炭疽病的关键,每 年定期注射无毒炭疽芽胞苗1 mL(1岁以内牛0.5 mL) 或Ⅱ号炭疽芽胞苗1 mL(不分年龄)。 发生炭疽病(或见疑似病牛)时,应及时向相关单 位报告疫情。并尽快区分开病牛与健康牛。病牛或疑 组织、肾组织、舌筋、肠系膜、膈、各部浆膜和黏膜,以 及各实质器官等均有大量出血点(斑)。皮下组织胶样 浸润。常见于颈、肩胛、胸前、下腹及外生殖器等部位。 同时,病畜脾明显肿大至正常脾脏的2—3倍,呈暗红 色.脾髓如煤焦油样。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炭疽病畜的 脾髓充满血液,细菌染色可见脾髓内充斥大量炭疽杆 菌。心肌松软,心内外膜出血。病畜全身淋巴结肿大、 出血、水肿。血不凝固。 5诊断鉴别 似病牛应立即封锁隔离并由专人、专地饲养和治疗, 牛舍用20%漂白粉或10%氢氧化钠消毒,病牛粪便及 垫草应焚烧:健康牛应在距离病牛较远的地方进行饲 养,同时要加强消毒并紧急预防接种。对威胁区的牛 舍及周围环境要进行严格消毒.并对牛群进行紧急 5.1 实验室诊断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可疑为炭疽 防疫注射。疫区封锁必须在最后一头病畜死亡或痊 愈后14 d,经全面彻底消毒后方能解除。 病时,应慎重剖检病畜。取耳朵、舌尖一片或用消毒棉 棒沾取血液涂片送检。可通过镜检、动物接种和串珠 试验对该病进行鉴别。 炭疽病早期应用抗炭疽血清可获得良好效果。 成年牛静脉、皮下或腹腔注射100~300 mL;若注射后 体温仍不下降,则可于12~24 h后重复注射1次。按 5.1.1镜检:染色镜检,观察其形态及荚膜特征,若见 多量单个或成对的有荚膜、两端平直的粗大杆菌,可 以作出初步诊断。 5.1.2动物接种:取病畜血液用生理盐水5倍稀释 每千克体重4 000~8 000国际单位肌肉注射青霉素 2—3次/d.治疗效果良好;若将青霉素与抗炭疽血清或 链霉素合并应用,效果更好;土霉素的疗效亦较理想。 后.对实验小自鼠进行皮下注射。解剖病死小白鼠进 行细菌分离培养,该方法可确诊炭疽病。 5.1.3串珠试验:利用炭疽杆菌在一定浓度的青霉素 作用下,菌体膨大形成串珠的特性,若能观察到串珠, 则可确诊。 5.2鉴别诊断要点诊断炭疽病时应注意与其他有 相似症状的疾病相区别,如气肿疽、巴氏杆菌病等。 5.2.1与牛气肿疽病的区别:牛气肿疽病多具气性肿 胀.有捻发音,患部肌肉呈红黑色,切面呈海绵状,脾 和血液无明显变化:而患炭疽病的牛其脾脏明显增 磺胺类药物对炭疽有效,以磺胺嘧啶为最好,用20% 的磺胺嘧啶钠或者磺胺噻唑钠溶液80~100 mL,静脉 注射2次,d。体温下降以后继续用药1—2 d。 参考文献: [1]蔡敏.动物炭疽病的诊断与防制[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29(5):49-50. [2]张利.牛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1 (7):137. [3] 曾来涛,李潞滨,郭晓军,等.兰花炭疽病颉颃细菌Z一62 的发酵条件优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4):3— 5. 大。且血液凝固不良。可根据这两点区别炭疽病与气 [4]魏广兵,孙欣欣,于丽丽.猪炭疽的科学防制及其公共 肿疽病。 5.2.2与巴氏杆菌病的区别:患巴氏杆菌病牛的颈部 卫生安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7/8):98—102. [5]照日格图.炭疽的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 (11/12):181-182. (责任编辑:赵景娣) 肿胀与患炭疽病的病牛相似,但患炭疽病的牛其脾脏 明显肿大.而巴氏杆菌病病牛则无此表现且血液凝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