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体的组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类比(建筑物的层次、结构)的方法举例说明人体的构成。
2.能借助工具(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各种细胞的外形有什么区别。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归纳出绝大多数生命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2.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人体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关系。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细胞是怎样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不断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等方法初步认识人体的组成。
教学方法:
教师引领、点拨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设备,人体结构图片,显微镜,各种细胞装片:植物(洋葱)表皮细胞,动物表皮细胞,人口腔粘膜细胞,人血细胞,人的神经细胞。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前测 导入新课(了解学生的已知知识经验,很自然的引入新授)
谈话: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了人体的组成,谁还记得,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交流) 对,从外部形态上看,我们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这四部分组成,那我们人体内部又有哪些器官呢?这些器官又是如何构成我们人体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体的组成(板书课题)。
二、 活动感知 探究新知
2
活动1:认识人体的组成
◆提问:你知道我们人体内部由哪些器官组成吗?把你所知道的人体内部器官画出来或写出来。
学生活动:将自已知道的人体内部器官画出来或写出来,并把自己所画的内部器官与教材第20页插图进行比较.然后对照插图将人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在自己身体的相应位置指出来。(熟悉人体内部主要器官在自己身体里的大致位置)
◆结合P20页插图介绍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教材中的每幅图都表示一种系统)的名称并板书。(让学生了解人体主要器官和主要系统名称)
主要器官:心脏、肺、肝脏、胃、小肠、大肠、肾脏、脑等
主要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
◆教师讲述:在第一单元《常见的建筑》一课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建筑物的组成,它和人体的组成有哪些相似之处呢?请大家观察P21页图片,通过比较、分析,说出图中细胞相当于楼房结构中的哪一部分,组织、器官和系统分别相当于楼房中哪个部分。(理解人体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关系,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与建筑物的结构层次之间的相类似关系。)
学生活动:同学间相互交流分析结果。
班级交流。
3
◆教师适当小结:细胞相当于“砖结构楼房”中的砖;组织(由许多细胞组成)相当于墙(由许多砖砌成);器官(由不同的组织组成)相当于房间(由不同的墙面围成);系统(由不同的器官组成)相当于单元(由多个功能不同的房间组成);人体(由八大系统组成)相当于楼房(由多个单元组成)。所以,人体的构成是这样的:
人体的构成:
各种人体细胞——各种人体组织——各种人体器官——各种人体系统——人体(使学生加深理解人体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关系和人体的结构层次与建筑物的结构层次之间的相类似关系。)
知识延伸:人体的结构除了与建筑物的结构有一定相似外,与植物和机器的结构也在一定的相似之处。(让学生理解构成人体、其他生物体和物体的结构层次都是相类似的)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并适当记录。
班级交流。
教师小结:
植物体的构成:
各种植物细胞——各种植物组织——各种植物器官——各种植物系统——植物
机器的构成:
4
铁分子——各种形状的铁块——各种零件——各种操作系统——机器
引领归纳:通过分析,我们认识了人体的结构,说说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什么?(为下节课做铺垫)
学生回答:细胞。
三、 达标测评:(课件)
四、 课堂总结 (引领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整合,加深印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人体的组成
人体的主要内部器官:
心脏、肺、肝脏、胃、小肠、大肠、肾脏、脑
人体的主要系统: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人体的构成:
5
各种人体细胞——各种人体组织——各种人体器官——各种人体系统——人体
第二课时
一、承上启下 导入新知
导言: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就是细胞,那么细胞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承上启下,自然引出本节要探究的内容)
二、活动感知 探究新知
活动2:观察细胞
谈话:与人体一样,构成其他动物、植物生命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细胞。那么,关于细胞你都知道些什么?又想知道些什么呢?(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教师点拨:细胞非常小,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那么我们用什么工具观察它们呢?(自然引出本节探究需要用到的仪器名称)
学生回答:显微镜。
出示显微镜,教师介绍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使学生在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操作)
6
(1)显微镜的构造:
目镜、镜筒、物镜、镜臂、载物台、镜座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①将细胞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②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楚细胞为止。
③观察细胞,并描述自己看到的细胞形状。
学生活动: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的装片,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引领:刚才我们借助显微镜观察了一些细胞,你观察的是哪种细胞,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提升性引领: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的?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不同类型的细胞外形各不相同。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有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加深学
7
生对细胞的进一步了解)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到这里就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不但培养了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也是对所学知识更好的整合。还可以把课上的知识延展到课外,让学生去探索更为有趣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板书设计:
人体的组成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
显微镜的构造:
目镜、镜筒、物镜、镜臂、载物台、镜座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