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历史学科九年级试卷分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历史学科九年级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已经结束,拿到本次九 年级历史试卷,我认真研究了一下,对这次考试内容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试题质量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注重了基础,但又有所创新,重视了应用,更凸

显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整个试卷以课标为准绳,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主体知识覆盖面广,难易度适中,突出创新精神和现实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综合性、创新性较强,贴合中考动向的试卷。

二、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满分4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8--32分之间。出错较多的是7、8、12、13、17、18几个小题。

非选择题:21试题共14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8—11分之间。第(4)(5)学生大多概括不全。22题共16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7—10分之间。第(3)问中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课本上没具体讲,教师也没有概括补充;第(4)问学生大多概括不全。23试题共14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8—11分之间“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教师没有作明确补充,以致丢分”。24题共16分,多数学生得分在7-10分之间。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概括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较差。

三、错题分析 选择题 题号 12 原题 失分原因 19世纪晚期,日本成为经济强国;20世纪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灵活的70年代,日本再次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日本在这两个时期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运用所学知识等。 13 “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不注重对有效信息的分析,缺乏相理解正确的是 关历史知识的积累。 17 哪一国际组织的出现反映了欧洲国家经济欧洲经济模式是一个区域性国际组发展的方式已经影响了其它地区的发展方织,很多学生只注重了“国际”两向 18 二战期间„„,以上史实说明 个字 多数同学从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考虑 四、暴露的问题分析

1、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低,尤其是审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差,缺乏主动探究意识,不会活用知识,在出题越来越灵活,不照考原题的情况下,学生感觉试题会越来越难。

2、很多学生学习态不端正不认真主动,基础知识不扎实,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基本观点、原理、概念等都不能牢记,欠缺科学的方法,灵活性较差。

3、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差,不懂得运用概括总结来表达相关内容。有些学生还存在答非所问的现象。

五、整改措施和建议

1、基础知识始终是考查重点。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基础主干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学会梳理历史线索,并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建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

2、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3、注意历史与现实热点的联系。这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联系的方法,养成联系的意识,综合运用知识。

4、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实施愉快教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大限度提高教学的效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