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形
第1课时 三级阶梯状的地势
【教学目标】
1、记住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
2、能运用中国地形图、中国地形剖面图,归纳说明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3、能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分析地形地势对河流、气候、交通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
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难点: 地势对气候、河流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本。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学生 活动 课前预习 设计 意图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 在第一章里,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对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划及中国的人口分布、人口问题、民族分布、民族政策等都有了了解,那么中国的地形地貌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地形》。 今天我们来共同了解祖国的地势特征以及带来的影响。 1、能运用中国地形图、中国地形剖面图归纳说明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能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分析地形地势对河流、气候、交通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3、记住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 导入 新课 承转 展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明白学习目的。 温故知新 什么是地势? 什么是地形?主要地形有哪些? 个别回答 新课学习 一、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和《沿36°N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问题: 1、整体上看,我国地势哪里高哪里低? 2、沿36°N剖面图,大致分几级? 3、找一找,我国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分别是什么山脉? 4、三级阶梯海拔分别是多少?有哪些主要地形区? 学生动手,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上勾画三级分界线的主要山脉,并在图上标出第一、二、三级阶梯。 归纳: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西高东低的地势配合临海的位置,对我国的气候、河流及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对气候、农业生产的影响: 演示动画:教师引导、提示、归纳。 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大面积丰沛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河流:河流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交通:顺着地势,众多大河衮衮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农业:东部地势地平,是我国耕作的主要区域,而西部的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分组讨论: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配合临海的位置,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归纳:东高西低,东部阻挡了海洋水汽进入,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降水稀少;不利于农业生产;河流少且自东向西流。 读图,回答问题 动手填图 观察、思考、分析、归纳。 观察、思考、归纳 分组讨论,最后代表回答。 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填图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承转 课后作业 知道了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对气候、河流、农业生产的影响,那我国的地形都有哪些主要类型呢? 那么请同学们下来预习《多种多样的地形》,我们下节课再见! 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