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讲解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讲解

来源:意榕旅游网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二、课程编号:11012010 三、学时与学分:68/4 四、考核方式:考试

五、先修课程:基础英语1-4 六、适用学科专业:英语 七、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学生在一、二学年里打好了较为牢固的英语基础,具备了较强的汉语驾驭能力,并掌握了英汉两种文化的一般性背景知识,进而修读这门课程。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探讨基本翻译理论。上学期通过分析英、汉语语言及文化方面的差异,向学生介绍常用翻译技巧,并要求学生做大量的有关练习,提高学生处理词、句层次的水平,使其具备基础的翻译能力。下学期则引入篇章翻译。通过对不同文体文本的篇章特点及其翻译的讲评和实践练习,培养学生针对不同文体进行翻译的能力及其篇章意识。要求学生修完本课程后,能熟练运用基本翻译技巧对较宽体裁的文本进行较为准确、流畅的翻译,每小时译速为250—300词/字。

八、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词、句层次上的相关翻译技巧:词语的增译、

减译,词类转换,句子中的语态变换,正说反译与反说正译的运用,词序调整,分译与合译等。第二部分针对各种常见体裁的文本进行篇章翻译的讲授,培养学生文体意识,对新闻、广告、商贸信贷函、法律、科技等不同文体的篇章特点进行分析,评述篇章翻译对忠实传达原文风格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翻译理论知识,如翻译标准,翻译原则,奈大的功能对等理论,文化差异对翻译等值的影响以及语言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具体学时分两个学期安排。

第一学期共17周,每周二学时,安排如下: 第1周 翻译的基本知识 2—3周 英汉语言对比

第4周 直译、意译及混合运用

5—14周 翻译技巧:选择词义,词类转换,增译减译,重复译法,正说反译,否定转

译,语态变换,词序调整,分译合译等

第15周 定语及定语从句 第16周 英汉主语的表达 第17周 长句的翻译

第二学期共17周,每周二学时,安排如下: 1—2周:介绍文体的翻译

3—4周:人物、景象描写的翻译 5—6周:散文的翻译

7—8周:小说的翻译 第9周:诗歌的翻译 第10周:政论文的翻译 第11周:科技文章的翻译 第12周:新闻英语的翻译 第13周:广告英语的翻译 第14周:应用文翻译

15—16周:法律文书的翻译 第17周:合同的翻译

九、教材:《英汉翻译基础》+ 自编讲义

十、主要参考书目:

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古今明,《英汉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谭卫国,《实用新闻广告英语》,湖南出版社,1994 张福林,《实用法律英汉翻译》,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