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
年(193)
(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 1994年,某地农村产妇分娩一女婴。由于第三产程子宫收缩无力,产妇的胎盘迟迟未娩出。此时,无证个体医生王某,在一不消毒,二不戴消毒手套的情况下,将手伸进子宫,误认为还有一胎儿未娩出而向外猛拉子宫,当场造成产妇大出血死亡。根据《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应依照该法追究王某的法律责任,其法律责任不包括 A. 责令改正 B. 予以取缔
C. 没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 D. 赔偿责任 E. 刑事责任
2. 对流动人口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疑似病人处理的原则是 A. 就地控制、就地治疗、就地康复 B. 就地隔离、就地治疗、就地康复 C. 就地控制、就地观察、就地治疗 D. 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 E. 就地观察、就地治疗、就地康复
3. 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在指定的场所进行 A. 医学观察 B. 留验 C. 隔离 D. 访视 E. 就地诊验
4. 内科医生王某,在春节探家的火车上遇到一位产妇临产,因车上无其他医务人员,王某遂协助产妇分娩。在分娩过程中,因牵拉过度,导致新生儿左上肢臂丛神经损伤。王某行为的性质为
A. 属于违规操作,构成医疗事故 B. 属于非法行医,不属医疗事故 C. 属于超范围执业,构成医疗事故 D. 属于见义勇为,不构成医疗事故 E. 虽造成不良后果,但不属医疗事故
5. 中等卫校毕业生林某,在乡卫生院工作,2000年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他要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根据《执业医师法》规定,应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机
构中工作满 A. 6年 B. 5年 C. 4年 D. 3年 E. 2年
6. 患儿刘某,因发热3日到县医院就诊,门诊接诊医生张某检查后发现刘某的颊黏膜上有考氏斑.拟诊断为麻疹。张某遂嘱患儿刘某的家长带刘某去市传染病医院就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张某应当
A. 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后再转院 B. 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后隔离治疗
C. 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由防疫部门进行转送隔离 D. 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对刘某就地进行隔离 E. 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防疫机构报告 7.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有 A. 鼠疫
B. 流行性感冒 C. 艾滋病 D. 麻风病 E. 霍乱
8. 《执业医师法》规定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期限是3个月至 A. 5个月 B. 6个月 C. 7个月 D. 8个月 E. 9个月
9. 青年李某,右下腹疼痛难忍,到医院就诊。经医师检查、检验,当即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遂对其施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情况正常,但拆线时发现伤口愈合欠佳,有淡黄色液体渗出。手术医师告知,此系缝合切口的羊肠线不为李某人体组织吸收所致,在临床中少见。经过近1个月的继续治疗,李某获得痊愈。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李某被拖延近1个月后才得以痊愈这一客观后果,应当属于 A. 二级医疗事故 B. 三级医疗事故 C. 四级医疗事故
D. 因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的医疗意外 E. 因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10.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不配合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 A. 警告 B. 吊销执照
C. 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 D. 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E. 追究刑事责任
11. 下列属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的是 A. 鼠疫
B. 流行性感冒
C.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 黑热病 E. 霍乱
12. 医疗机构施行特殊治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 A. 病房负责人同意后实施 B. 科室负责人同意后实施
C. 医疗机构质监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D. 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批准后实施 E. 科室全体医师讨论通过后实施
13. 《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之一是 A. 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B. 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C. 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D. 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E. 获得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14. 医疗机构发现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 A. 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B. 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C. 在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D. 在6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E. 在8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属于
A. 一级医疗事故 B. 二级医疗事故 C. 三级医疗事故 D. 四级医疗事故 E. 严重医疗差错
16. 医师中止执业活动二年以上,当其中止的情形消失后,需要恢复执业活动的,应当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考核合格,并依法申请办理 A. 准予注册手续 B. 中止注册手续 C. 注销注册手续 D. 变更注册手续 E. 重新注册手续
17. A县张某系艾滋病患者,在B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期间,擅自逃出医院回到A县,脱离隔离治疗。为防止艾滋病传播,可以协助传染病医院追回张某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的是 A. 卫生行政部门 B. 疾病控制中心 C. 民政部门 D. 司法部门 E. 公安部门
18. 黄某2001年10月因医疗事故受到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2002年9月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重新注册。卫生行政部门经过审查决定对黄某不予注册,理由是黄某的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E. 5年
19. 医疗机构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依法采取的措施是 A. 立即抢救 B. 及时转诊 C. 继续观察
D. 提请上级医院派人会诊 E. 请示当地卫生局依法处理
20. 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的人员以及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为了保障其健康,他们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采取 A. 防治措施和强制治疗措施 B. 防治措施和强制隔离措施 C. 防治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D. 防治措施和追踪调查措施 E. 防治措施和紧急控制措施
21. 构成医疗事故的主观方面,应当是 A. 技术水平欠缺的技术过失
B. 违反卫生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责任过失 C. 违反操作规程的故意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E. 过于自信的过失
22. 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依法享有定期考核权的单位是 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 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 D. 医师所在地的医学会或者医师协会 E. 医师所工作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23. 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和物品,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及时采取 A. 封闭场所并销毁物品 B. 强制隔离治疗 C. 必要的卫生处理
D. 报告上级卫生行政机关处理 E. 提请卫生防疫部门处理
24.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传染病实行的方针与管理办法是 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管理 B.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划区管理 D.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片管理 E.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层级管理
25.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应当立即向
A. 所在科室报告
B. 所在医院医务部门报告
C. 所在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监控部门报告 D. 所在医疗机构的主管负责人报告 E. 当地卫生行政机关报告
26.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尸检。当地不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尸检的期限是 A. 在患者死亡后12小时内进行 B. 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进行 C. 在患者死亡后36小时内进行 D. 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 E. 在患者死亡后60小时内进行
27. 医疗机构对其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A. 1天 B. 2天 C. 3天 D. 4天 E. 5天
28.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 A. 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B. 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 C. 停业、停工、停课
D. 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E. 宣布疫区
B1题型
1. 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者是 A. 犯罪主体 B. 犯罪客体 C. 刑事责任 D. 刑事处罚
E. 犯罪行为、违法行为 2. 麻醉药品处方的颜色是 A. 白色 B. 橙色 C. 淡绿色 D. 淡红色 E. 淡黄色
3.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合格后,必须
A. 经资格认定取得执业证书,获得开展诊疗活动资格 B. 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才具备合法行医条件
C. 经医学本科学历教育,具备申请医师资格考试的基本条件 D. 申请经批准发给执业证书,具备医师行业准人资格
E. 经相应职称评审发给执业证书,取得相应的专业职称系列资格 4. 国家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是指
A. 预防控制体系 B. 监测与预警系统
C. 制定行政区域的应急预案 D. 全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E. 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
5.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合格后,即可依法
A. 经资格认定取得执业证书,获得开展诊疗活动资格 B. 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才具备合法行医条件
C. 经医学本科学历教育,具备申请医师资格考试的基本条件 D. 申请经批准发给执业证书,具备医师行业准人资格
E. 经相应职称评审发给执业证书,取得相应的专业职称系列资格
6.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并报请国务院批准的是 A. 预防控制体系 B. 监测与预警系统
C. 制定行政区域的应急预案 D. 全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E. 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
7. 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治疗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的处理是 A. 暂停执业活动三个月至六个月 B. 暂停执业活动六个月至一年 C. 给予行政处分
D. 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E. 追究刑事责任
8. 加强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体现的是药品特殊性中的 A. 药品使用的专属性 B. 需要用药的限时性 C. 用药后果的两重性 D. 质量控制的严格性 E. 药品生产过程的时间性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立法宗旨是 A. 防病治病,救死扶伤
B. 加强医师队伍建设,保护人民健康 C. 检验评价专业知识与能力 D. 受社会尊重,受法律保护 E. 加强医师管理注册
10. 不按规定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物,情节严重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的处理是 A. 暂停执业活动三个月至六个月 B. 暂停执业活动六个月至一年 C. 给予行政处分
D. 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E. 追究刑事责任
11. 人们在需要用药时,时间就是生命,它体现了药品特殊性中的 A. 药品使用的专属性 B. 需要用药的限时性
C. 用药后果的两重性 D. 质量控制的严格性 E. 药品生产过程的时间性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的神圣职责是 A. 防病治病,救死扶伤
B. 加强医师队伍建设,保护人民健康 C. 检验评价专业知识与能力 D. 受社会尊重,受法律保护 E. 加强医师管理注册
1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残疾生活补助费应根据伤残等级,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E. 30年
14. 由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按国家规定制定的价格称为 A. 药品零售价 B. 药品市场调节价 C. 药品国家价
D. 药品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 E. 企业零售价
1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对60周岁以上的患者因医疗事故致残的,赔偿其残疾生活补助费的时间不超过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E. 30年
16. 医疗机构必须执行的价格是 A. 药品零售价 B. 药品市场调节价 C. 药品国家价
D. 药品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 E. 企业零售价
17. 危害社会,触犯刑律是 A. 犯罪主体 B. 犯罪客体 C. 刑事责任 D. 刑事处罚
E. 犯罪行为、违法行为 18. 儿科处方的颜色是 A. 白色 B. 橙色 C. 淡绿色
D. 淡红色 E. 淡黄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