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总报告
放眼全球,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呈现全方位、多层次转移新趋势。当前,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并推动着电子信息产业内部和电子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相互支持、相互关联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产业边界融合进程日益加快,并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在新技术、新业态的带动下,电子信息产业正在重建新的竞争规则,引发ICT产业的重组和裂变以从前所未有的频度和规模向纵深发展,从单一的软件或硬件的产品竞争,转变为“终端+软件+内容+服务”的全产业链竞争,产业纵向、横向整合步伐加快。在产业深入发展的同时,全球新一轮电子信息产业转移趋势已经确立,而且呈现从单一的加工制造转移向全方位多层次转移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为:从转移的动机来看,由成本单一导向型转变为成本与市场双重导向型;从转移的模式来看,由单个企业的分散转移转变为企业群落的集群转移;从转移的要素来看,由加工制造的单一环节转移转变为包括研发、制造、销售在内的产业链多环节转移,在生产环节中也由下游生产环节(终端的加工组装)向上游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从转移的形式来看,由以直接投资设厂为主的单一投资转变为以投资设厂和整合并购相结合的多元投资。
横瞰国内,中国正着力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其发展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10年10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决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国家重点打造的四大支柱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2年7月,《“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进一步细化了新一代新技术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并明确产业发展路线图,提出阶段性目标、重大行动计划及主要政策措施。在国家的战略部署下,北京、上海、广东、江苏、陕西等省市纷纷出台政策规划,大力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现代信息服务业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先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新发展。此外,华为、联想、浪潮、IBM、SAP等国内外电子信息知名企业纷纷提出自己的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投资活动,抢占市场先机。
由此可见,信息产业正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产业的大发展也促使我们去认真思考:在过去的一年,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赛迪发布的《2013-2014年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总报告》,全面总结2013年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新变化和新趋势。
报告摘要来自:中国市场情报中心(CMI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