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世界文学导读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一、文艺复兴与欧洲十七世纪文学

玄学派诗歌

及时行乐诗 seize the day 拉丁语:Carpe diem To His Coy Mistress

by Andrew Marvell(1621-1678) 马维尔 Had we but world enough, and time, This coyness, Lady, were no crime We would sit down and think which way To walk and pass our long love’s day. Thou by the Indian Ganges’ side Shouldst rubies find: I by the tide Of Humber would complain. I would Love you ten years before the Flood, And you should, if you please, refuse Till the conversion of the Jews. My vegetable love should grow Vaster than empires, and more slow; An hundred years should go to praise Thine eyes and on thy forehead gaze; Two hundred to adore each breast, But thirty thousand to the rest;

An age at least to every part,

And the last age should show your heart. For, Lady, you deserve this state, Nor would I love at lower rate. But at my back I always hear Time’s wingèd chariot hurrying near; And yonder all before us lie Deserts of vast eternity.

Thy beauty shall no more be found, Nor, in thy marble vault, shall sound My echoing song: then worms shall try That long preserved virginity, And your quaint honour turn to dust, And into ashes all my lust:

The grave’s a fine and private place, But none, I think, do there embrace. Now therefore, while the youthful hue Sits on thy skin like morning dew, And while thy willing soul transpires At every pore with instant fires, Now let us sport us while we may, And now, like amorous birds of prey,

Rather at once our time devour Than languish in his slow-chapt power Let us roll all our strength and all Our sweetness up into one ball, And tear our pleasures with rough strife Thorough the iron gates of life:

Thus, though we cannot make our sun son(繁衍、繁殖Stand still, yet we will make him run. 致羞怯的情人 作者:马维尔

如果我们的世界够大,时间够多, 小姐,这样的羞怯就算不上罪过。 我们会坐下来,想想该上哪边 去散步,度过我们漫漫的爱情天。 你会在印度的恒河河畔 寻得红宝石:我则咕隆抱怨, 傍著洪泊湾的潮汐。我会在 诺亚洪水前十年就将你爱, 你如果高兴,可以一直说不要, 直到犹太人改信别的宗教。 我植物般的爱情会不断生长, 比帝国还要辽阔,还要缓慢;

) 我会用一百年的时间赞美 你的眼睛,凝视你的额眉; 花两百年爱慕你的每个乳房, 三万年才赞赏完其它的地方; 每个部位至少花上一个世代, 在最后一世代才把你的心秀出来。 因为,小姐,你值得这样的礼遇, 我也不愿用更低的格调爱你。 可是在我背后我总听见 时间带翼的马车急急追赶; 而横陈在我们眼前的 却是无垠永恒的荒漠。 你的美绝不会再现芳踪, 你大理石墓穴里,我的歌声 也不会回荡:那时蛆虫将品嚐 你那珍藏已久的贞操, 你的矜持会化成灰尘, 我的情欲会变成灰烬: 坟墓是个隐密的好地方, 但没人会在那里拥抱,我想。 因此,现在趁青春色泽 还像朝露在你的肌肤停坐,

趁你的灵魂自每个毛孔欣然 散发出即时的火焰,

此刻让我们能玩就玩个尽兴; 此刻,像发情的猛禽 宁可一口把我们的时光吞掉 也不要在慢嚼的嘴里虚耗。 让我们把所有力气,所有 甜蜜,滚成一个圆球, 粗鲁狂猛地夺取我们的快感 冲破一扇扇人生的铁栅栏: 这样,我们虽无法叫太阳 驻足,却可使他奔跑向前。

对比,劝人的说理含有玄学成分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 Carnal desire

17世纪,邓恩,马维尔,玄学诗 弥尔顿

Paradise lost阐释圣经,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表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情操,担任克伦威尔的拉丁文秘书,克伦威尔执政时需要向其他国家阐释资产阶级革命精神,当时的通用语言还是拉丁文,失乐园原文难懂,popular edition 都加了

很多注释,很多注释关于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历史典故 弥尔顿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奔走呼号,但文学思想和文学语言的风格极具古典主义色彩,在这个意义上,与拜伦相似,拜伦长诗与抒情诗的语言很具有古典雅韵

弥尔顿很多抒情诗与自己的人生遭际关系密切,恋爱、结婚 生平变故的感想,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与英国诗歌相通,伟大诗人在仕宦之途经过坎坷后能写出伟大的作品,如苏轼和大部分名诗人,只有在生活经历坎坷巨变和痛苦,诗歌的深度才会具有。 Paradise regained 《力士参孙》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文学比较发达,法国是人文主义风气之先的国家之一,法语是拉丁语的一个分支,属于浪漫诗语言,法语与意大利语都属于latin dialect

英国诗歌之父: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受薄伽丘《十日谈》的影响

法国诗歌比较发达与国王推崇有关,在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失去了在欧洲的政治经济中心,特别是新航路的开辟以后,意大利日渐衰弱,后来长期属于分裂状态,15世纪后期,意大利风光不再,但软实力一向发达,先后受到西班牙和法国侵略,连罗马廊柱也被法军拖回巴黎。

法国国王王后爱好古罗马文学与生活方式,特别是弗朗索瓦一世,在布岱的建议下,在欧洲最先建立了文学艺术研究机构——法兰西学术院(法兰西学士院)

英国受其影响,成立英国皇家学会,对语言、艺术、科学、哲学制定规章

法兰西学士院建立后,法国文学发展加快

俄罗斯在法国的影响下,19世纪四五十年代经历了大的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重要思潮流派:七星诗社

七星指北斗七星,诗社的人都是文学创作界的大人物,大概有十一二个人,

文学理论批评方面:龙萨

杜贝雷,十四行诗创作丰富,及时行乐诗 龙萨:《爱情集》 杜贝雷起草了七星诗社宣言性质的作品:《保卫和发扬法兰西民族语言》,西方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篇文献

英法德等新兴国家,语言比较粗鄙,如何使这样的语言适合于表达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情感,refine 为法语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沿着这条方向走了一段时间后,法语过于雅,不够使用 法律拒绝粗鄙的俚语,拒绝外来词

民族语言沿着法兰西语言的道路走不一定是好事 英语词汇最为庞杂,可能仅仅因为词源不一样

无论如何,法国语言在七星诗社时期依托拉丁作家为语言的榜样,对法语的纯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巨人似的大作家:拉伯雷《巨人传》 ,把法国中世纪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民间存在的一系列fable, farce囊括其中,与后世有着谨言特征的要求去要求巨人传,必然会失望,这是集锦,没有严整的结构。

拉伯雷的巨人传,最难忘的就是 笑

巨人传是意译,早先的译法是《高康达与庞大固埃》 主要目的是解放人的思想,人长期受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束缚,人们本该有更大力度的想象空间萎缩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故事,人的笑除了优雅的幽默以外,更多是男女生殖方面的差异,甚至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早期资产阶级的代表:巴汝其,陪着主人公到处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他爱上贵妇人,向她表白,贵妇人不睬他,他知道贵妇人定期去教堂做礼拜,母狗发情时, 他喂它好吃的,把母狗宰掉,将肉塞满了贵妇人裙子的褶皱,贵妇人刚出教堂,教堂外围着上千只公狗,公狗对着贵妇人撒尿,巨人出行用马,没有铃铛,把巴黎圣母院的铃铛摘下,作者是医学博士,所以对人的性别差异,掌握的民间素材多,在造出笑话的时候很有科学性,巨人是按比例放大的,不能说都是剽窃了法国

民间传说,经过了自己的加工,第一次出版就被列为禁书, 人类文学史上的奇书 the fantastic 读了就放不下来 有文艺复兴启蒙的意义

中国有类似的作品,但稍微零散 明代小说有,但篇幅等各方面不太一样 中文版本很多,上海译文,人民文学

蒙田的随笔分上中下三卷,一百几十万字,蒙田在世时出版不多,在世时出版过,但后来不断增加, Essay做出最大贡献的是蒙田

蒙恬的随笔里引用西塞罗,塞涅卡的比比皆是,essayer的精神要义类似于中国人的美文的要求,政治、爱情、人之为人生存在世不可避免的坎坷痛苦,人生各种面相,生老病死,名誉、地位、朋友,译成随笔关键在于一个随字,但有的一篇居然二三百页,短的只有几页,不拘形式,可长可短 译成随笔,有的译成试笔 民国三四十年代介绍到中国 梁宗岱选译本

看随笔对人生规划很有好处 蒙田本人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 辞去市长职务,专心读古罗马名著

住宅贴满古罗马名人名言,屋梁上都是,长期活在阅读和思

考的状态下

与歌德辞去魏玛帝国高官,游历意大利,创作再次爆发类似

比蒙田晚几十年:培根

篇幅无法与培根比,但培根著作总量十分丰富,大多用拉丁语写成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学术的进展 Philosophy

培根的随笔集在写作方面像蒙田 篇幅基本相近,三页左右

十七世纪的法国文学

最重要的流派:新古典主义(拟古主义) 中国:韩愈

在文艺复兴时期基础上,推崇奥古斯都时期.进一步雅化 也有固步自封的思想 典型反映在悲剧 布瓦洛 《诗艺》 The art of poetry 不仅限于悲剧的创作 17世纪不止古典主义

另一个流派:巴洛克文学 Barocco 来自西班牙语 指有病的珍珠 推崇略具病态的美 玄学,John Lily 试图以骈体文 克莱芙王妃 沙龙语言 莫里哀所嘲笑的

精致、含蓄,丈夫与妻子的误会 英国与法国的重要历史人物 贵族生活情态 典雅爱情

法国文学最大的贡献 古典主义悲剧 高乃依 拉辛

对后来大作家影响最大

普希金: 拉辛是继欧里庇得斯后西方第二位擅长写女人,很多取材古希腊,程式 convention 深受古希腊、罗马影响 情感难以压制

美狄亚,拉辛也有对心理的描写 responsibility passion 巴洛克最风行的国家

一种文学作风,也叫巴洛克风 对欧洲影响可能比新古典主义更深 与浪漫主义有亲缘关系 哲学基础:感觉论 伽桑狄 法国哲学家 巴洛克最早在艺术领域 古典主义崇尚笛卡尔唯理论 讲究规则、平衡 对浪漫主义、颓废主义 人类个体之间有很大差异 脑海中的世界图景 情感满足与表达 古希腊是起源

巴洛克文学不止在诗歌 戏剧

西班牙黄金时期大戏剧家卡尔德隆《人生如梦》 与古典主义极其不同 小说 贡戈拉 贡戈拉主义

巴洛克戏剧不适合舞台表演 有意识流小说的风格 梦幻、 意喻 象征

起不到涤荡效果 但与电影、连续剧很像

电影产生的时正是现代主义兴起的时代 小说《克莱芙王妃》 拉法耶特夫人 典型古典主义 如何以理性克制情感 爱情与责任 历史小说

启蒙运动时期卢梭《新哀绿绮思》很像 罗素:卢梭是浪漫主义鼻祖 维佳

文艺复兴时期,堂吉诃德——桑丘

流浪汉小说:一开始地位低下,目睹了社会的腐败,为了在社会中谋得一席生存地位,不择手段往上爬,从叙述方式看,一般是主人公取得很大成就之后回忆往事

基本是成人的口吻

《堂吉诃德》也属于流浪汉小说

有些小说史专家认为,《堂吉诃德》是现代小说的滥觞,第一部发表后引起了很多人的模仿,英国有作家写了《堂吉诃德》在英国。

不仅在其他国家受到模仿,在西班牙也是。塞万提斯第一部发表后,很长时间没有写第二部,塞万提斯为证实没有写第二部,只好自己写了第二部,

《堂吉诃德》尤其是第二部,表现出的后现代风格很明显,自反性很明显,小说人物、社会场景的描写要让人感觉真实,(桑丘跑去印刷所去质问作品的印刷问题),第一部的前言里也有,不断诋毁小说的真实性,说小说不是西班牙人写的,而是从阿拉伯语翻译过来,

这一点从18世纪的小说恰恰相反,笛福《鲁滨孙漂流记》,在每一部作品前都说自己的作品是真实的

《堂吉诃德》不像《巨人传》那样引人哄堂大笑,《堂吉诃德拥有了现代小说的很多特征,甚至是后现代的特征,无论是消遣,还是吸取教化

堂吉诃德精神:追求正义公正美善至死不渝,追求理想Metalphysicalbeing, 理想主义精神,也有说他的疯癫是看中世纪骑士传奇着了魔,这是批评家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但这种理想主义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现实生活中,闹出许多

笑话,但如果严肃地看,也许会洒下几点眼泪,对堂吉诃德充满同情。

哲学家们从中看出更多的内容,《包法利夫人》出版后,出现包法利主义,与堂吉诃德精神很像,艾玛在修道院学习时,读了爱马丁、维尼等浪漫诗人的作品,类似于读书中毒一样,幻想着找到白马王子,却找到了智力、情商平平的丈夫:包法利。年纪很大了还在低年级读书,后来在乡村行医,偶然的机会与艾玛结合,艾玛得不到满足,女人这种心态最容易被钻空子

有人抱着及其清醒的头脑批评包法利夫人,但如果抱着同情的态度,艾玛有理想,她的理想是理想的爱情,这部小说是不是在批判浪漫主义小说?如果是,可以与堂吉诃德相比较,都是追求理想,追求心中的善,都是到处碰壁的人,都以悲剧收场,但堂吉诃德的悲剧不至于让人极其难受,因为如果我们不抱着严肃的,形而上学的心态去看,能够看出一些笑料,但包法利夫人不是这样

有人问福楼拜,你的小说中的包法利夫人到底像谁,福楼拜回答: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许多小说可以看成自叙状,autobiographical.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除了流浪汉小说以外,诗歌、戏剧 维佳,1900部戏剧,现存2、300部

维佳少年时爱上一个女演员,从一地追到另一地,他女人很

多,生了很多孩子,为了养家糊口写作,造就了惊人 戏剧产量

戏剧如此,诗歌亦如此,文艺复兴延续到17世纪 西班牙巴洛克文学

《贡戈拉》,贡戈拉体典型的特征是夸饰,中国文学史上的骈体文是典型的巴洛克文学,韩愈的一些诗,超越唐朝的巅峰不容易,另辟蹊径,写一些奇、险、怪 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奇体现在奇喻

贡戈拉类似于大学才子集团中的约翰黎里(想用英文写骈体文),注重藻饰。

西班牙黄金文学最重要的剧作家是卡尔德隆,《life is a dream》,典型的巴洛克戏剧 陈众议,西班牙文学研究

意大利受到西班牙和法国的侵略,又回到古代的城邦国家状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失去了东西贸易中转站的地位,但是软性的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 马基雅维利、政治哲学家、政治理论家,主要是戏剧家 17世纪,意大利依旧有代表人物

巴洛克文学的主要代表:马里诺,马里诺体,喜欢用华丽浮夸新颖别致的词汇比喻,很多取材于古罗马神话传说 17世纪意大利戏剧很发达,法国古典主义:悲剧:高乃依和拉辛,喜剧:莫里哀

意大利17世纪音乐剧,假面具很发达:masks

《伪君子》,以人物标志某种极端的品质,出现在词典中,达尔杜弗 萨德:施虐狂

法国的古典主义喜剧,大多数不是用散文写的,而是用诗体写的,连莫里哀的喜剧都是用诗体写的,而且是严格的每一行诗亚历山大诗行,法语:六个音部,十二个音节,最典型的是亚历山大诗行

这个时期形成一种诗体:对句,也叫英雄双行体,这种诗体最适合用来写史诗,用来写喜剧就会产生一种讽刺的效果,介绍到英国,产生了一种运用双行体最成功的:蒲柏 英国的古典主义持续的时间更长,从乔叟开始,英国文学一直受到法国影响。

18世纪一统法国社会思潮的是启蒙运动,18世纪末法国发生了大革命,血流成河

文学史上的断代是人为的

古典、启蒙、浪漫甚至能在同一个时代出现,作家很多时候受到自己的教养、文学、审美的爱好 Enlightenment

Human reason并非没有差别,而是带有典型的资产阶级特

文学要写出创造性,一定要在形式和手法上 启蒙运动:政治运动,思想革命

老一辈:孟德斯鸠(严复译本《法意》),法学家又是思想家,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创作,文学方面:《波斯人信札》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

两部极其重要的历史著作《路易十四时代》(断代史、离伏尔泰的时代还不太远,伏尔泰掌握的资料又很广,因此有可靠性,伏尔泰立志做拉辛那样的大悲剧家,他的确创作了很多了不起的剧作,其中一部叫《俄狄浦斯王》,17、18世纪很多人会重写古希腊罗马的剧本,他们想与古希腊罗马的戏剧家媲美,看能带来哪些革新,从小嫉恶如仇,对大富大贵的贵族极其痛恨,中学时写了喜剧嘲笑贵族,得罪权贵,被通缉,过着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在英国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在英国写了《哲学通信》和其他一些东西考察英国当时的社会制度,当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成功,后来也没有发生内战,英国人从1640的内战中吸取了教训,查理二世逃亡到法国,在法国学会了宫廷戏剧,17世纪路易十四宫廷喜剧。由于他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使他看到了整个欧洲,尼德兰革命,周游列国造就了他学术著作产出极其快极其多,贵妇人收留了她,贵妇人喜欢读书,17、18世纪欧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文学家、诗人都有赞助人,卢梭的贵妇人也

是他的情人)、《风俗论》(上中下三卷大概有150万字,为一位贵妇人而写的历史学教材,第一部用全球眼光的历史著作)

伏尔泰《老实人》,批评莱布9法国大革命)尼茨的乐观主义哲学,他敏锐地意识到社会的发展不容乐观

启蒙学者中,作品翻译成中文最多的是孟德斯鸠、伏尔泰,下一代人中狄德罗、卢梭,

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美学贡献最大的是狄德罗

正剧不同于希腊罗马甚至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喜剧,是资产阶级的

悲剧的主人公一定要是UPPER CLASS

到了18世纪中期,1750年前后,悲剧不能写小人物的古典主义信条被打破了,这就是狄德罗提出的喜剧的概念,从此以后,出生资产阶级的人物也可以成为悲剧的主人公,影响深远,席勒《阴谋与爱情》,女主人公是宫廷乐师的女儿。 现代文学开始于18世纪

Modernity 现代性,根据法兰克福哲学家的观点,始于18世纪

资产阶级露面开始于文艺复兴

18世纪,文学的Hierarchy发生了变化,从这个时期开始,novel, fiction writing开始占据重要地位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提到文学会想到四种体裁 poetry,

drama, novel, prose,

亚里士多德时代,诗主要指悲剧喜剧抒情诗史诗,Poetics, 包括了一切想象性作品的写作都可以叫诗,不一定用韵文,那时候连哲学著作都是用verse

用韵文写的东西不一定是诗,诗有自己的品质

IMAGINATIVENESS, INVERTIVENESS, FICTIONGNESS 资产阶级美学真正奠定,狄德罗是最重要的,同时是大剧作家,写了不少小说:《修女》 戏剧作品:《私生子》

极其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定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fatalist,丰富的艺术含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狄德罗是哲理小说家,用小说表达思想,《拉摩的侄儿》 中国:Comic tragedy 、Tragic comedy

《定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手法像流浪汉小说,但是比《堂吉诃德》更有后现代性,受到斯特恩影响 《拉摩的侄儿》:辩证法的绝佳教材

《修女》是悲情剧,叙述手法是很多17、18世纪法国小说家都会用的,包括萨德,Sadism,狄德罗叙事手法与萨德《美德的厄运》很相似

《修女》是主人公通过写信的方式,第一人称我的写法,催人泪下,就戏剧性而言,萨德手法更灵活多样,狄德罗更直板,萨德的思想消极,著作被认为是毒草,改革开放很多年

都没有翻译,正规出版社不敢出,一些小的出版社出过,但不敢出《索多玛的一百二十天》,对人性有摧枯拉朽的作用,把对异性的美好想象摧毁的一干二净,帕索里尼拍成电影。萨德比狄德罗小将近三十岁

萨德的影响为何经久不衰:人类的心灵是稚嫩的,有幽暗的一面,但文学作品基本都要写到这些,尤其是颓废派文学,对尼采、希特勒都有很大影响。

继弗洛伊德以后,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不都是向善的,所以要诉诸政府和武力

文学艺术有着无穷的创作的地方也是在这个地方,文学艺术永远有其创作的天地

萨德本人也有受虐狂的现象,但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个词,奥地利作家马索克有受虐狂倾向,又有施虐倾向又有受虐倾向叫做萨德马索克倾向

为什么到1740年以后,18世纪末,整个欧洲文学都有感伤主义的情绪,因为当时社会的剧烈变化,民族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被时代抛弃,心灵的挪位。感伤主义未必都是病态的,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健康的,人类的心灵是脆弱的,感伤主义文学主要表现在小说,尤其是抒情小说 英国小说家理查生的抒情小说开感伤主义先河,影响了歌德和狄德罗,在他们的书信中都是承认的。一卷一卷出版,在娱乐大众文化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所起的作用类似于电视连

续剧,理查生写到哪一段,人物死去,写信要求作者要求他起死回生。欧洲小说发展与娱乐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卢梭等人的小说都带有明显的感伤主义的情感 卢梭:爱弥儿(论教育) 反洛克

洛克提倡男儿残酷的教育,厉行简朴,军事化严格要求。《教育漫话》

未来的gentleman, 冬天也不能用热水洗脚 爱弥儿的篇幅是教育漫话的四倍

真正具有感伤主义情调,写出了一部爱情悲剧的是《新爱洛依丝》

阿贝拉尔,中世纪哲学大家,爱洛伊丝的老师和情人 文艺复兴之所以举起以人性反抗神性的大旗,人性的原始情欲是不能压抑的,不能在修道院过着心如死灰形同槁木的生活,这种欲望基于两性肉体的不同。

卢梭继承了文艺复兴反宗教的观点,这部小说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反宗教的特征淡泊了,主要反封建等级, 男主人公:圣普乐 女主人公:尤丽

生平扑来是尤丽的音乐老师,两人在接触过程中产生爱情,这部小说从人性的角度看,和《爱弥儿》有一定关系,卢梭提倡人性要回到原始的、自然的、不受文明压抑的状态,男

女之爱不应该受到等级的影响,spontaneous

悲剧,最后控诉封建等级制度,封建等级制度在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上都有过,连儒家的礼都是分等级的,三纲五常,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国历史上极端的等级制度出现在魏晋时期,特别是曹丕的九品中正制,门阀等级制 人类社会趋向于民主 Democratization 民族化

卢梭反文明、反文化,提倡回到原始状态,类似于道家的思想,反对儒家的等级制,提倡平等《齐物论》of the equality of tihings

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开发出西方政治运动的许多思想 这部小说的手法比较美,男女主人公虽然为情所困极其痛苦,但诉诸理智来压抑情感

18世纪欧洲小说史,经典的书信体小说, 理查生 《帕美拉》/《帕梅拉》 卢梭 《新爱洛依丝》 《危险的关系》

书信体小说没有一般的叙述语言,全部由书信组成,作者编辑书信、先后、时间、编辑的功夫很了不起,为达到小说整体的艺术效果。

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小说产生过很大影响,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有很多书信体的内容

有钱有势人的生活方式是小市民无法想象的 心灵空虚,沉溺于声色犬马

Sporting themselves 最大的方法是男女关系 这种腐化堕落的生活在有的社会阶层是每天都发生的 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初是不大有的 法国戏剧家:博马舍 《费加罗的婚礼》 《塞维勒的理发师》

不只是启蒙,已经是拿着喇叭上街喊要革命 离法国大革命已经不远

英国开感伤主义风气之先 其他方面

The rise of the English novel

18世纪英国小说对整个欧洲的影响很大,可以类比17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影响深远

在理查生写小说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写过一些小说,笛福《鲁滨孙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等

笛福开创了英国小说传统,现在看来是可以用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去研究的

03年诺奖得主库切,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去改写《鲁滨逊》 鲁滨逊是英国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不守本分,有着冒险精

神,离开本土,看看世界到底有多大 殖民主义精神

这个形象对应到东方民族:安土重迁,种好一亩三分地,四季不旱不涝

英国民族血液里流淌的精神 盎格鲁撒克逊本来就是航海民族

鲁滨逊抱着一块木头漂流到一个岛上,没有人烟,后来发现一个野人:星期五,colonized 形象,鲁滨逊 colonizing ,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读来有一种自强不息的感觉。 怎么做饭,怎么出去,一切全部靠自己自力更生,这种精神类似于18世纪,特别是19世纪初期美国超验主义团体的,与哲学史先验主义是一回事

领袖是爱默生,爱默生提倡的精神叫self-reliance 哲学基础:上帝只救助善于自救的人 连精神上的救赎都靠这个 美国的新教主义崇尚这个

罗马认为人不能靠自助、理智、自我奋斗来奋斗,必须靠代理机构——教会,文艺复兴以前甚至是罗马教会, 诉诸于自救的教条与民族政治上的独立是相呼应的 也译成《鲁滨逊历险记》 黄杲炘认为不能译成《漂流记》 原文adventure

漂流 飘流

斯威夫特的语言要复杂得多

笛福的语言比较简洁,读原本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 小说与历史的关系,fiction 容易失信于大众,所以在开篇强调是真实的

《摩尔·弗兰德斯》 笛福

斯威夫特的手法是现代的,但语言是典雅的

Travelogue 语言不那么简单,这部书是写给大人看的小人书,对社会政治是腐败,社会建制的嘲讽,对英国和欧洲的政党制的嘲讽,小孩子其实是看不懂的

夸张的手法嘲讽党派政治:高跟党、低跟党,明显是在写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 其他一些东西

斯威夫特也是启蒙作家 他在格列佛游记看得很远

对黑格尔、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的人类异化现象 启蒙学者中脑袋清醒的人走到了启蒙的反面 唯理性是从,不知道理想也会走到反面 卢梭和斯威夫特是反启蒙的

形而上学是很发达的,飞岛 scientific institution 嘲笑法兰西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的学究

如何满足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搞回收利用,排泄出来的东西

回收成食物

斯威夫特的很多东西让人恶心,虽然大人国小人国的故事让人发笑

对人性的嘲笑达到了极致,人类是可鄙的,只有智马 Philanthropsim Misanthopisim

A modest proposal 写得很恐怖

斯威夫特同情爱尔兰人,开头是向英国统治者提建议,怎样剥削爱尔兰人,笔法像大赋 爱尔兰小孩可以当食物给贵族吃 18世纪英国讽刺文学很发达 诗歌领域的表现:alexander pope 文丐 文痞 文丐街

18世纪,文人生活条件比较好 18世纪以前,要到贵族找赞助人

贵族从事文学创作纯粹是从爱好、审美的角度出发

18世纪文人独立现象表明,走上这个舞台的主要是资产阶层、小资产阶层、乡下的穷人

蒲柏的作品没赚多少钱,但翻译的荷马赚了大钱 驼子诗人

伊利亚特出版后不断加译

蒲柏凭借稿费在泰晤士河旁边richment买了大别墅,李四买火车站

19世纪英国文学总产出量大:日不落帝国在世界各地搜刮的民脂民膏很多,独立出来的文人阶层能够获得很多的稿费 18世纪的小说往后推一些:菲尔丁,斯特恩

菲尔丁一开始模仿理查森而出名,一开始想做戏剧家,写作风俗喜剧,语言优雅,有反讽色彩,但不太成功,发现理查生写《帕梅拉》很成功,不服气,现在来讲不是imitate,而是parody(恶意地,调侃地,讽刺性地模仿,戏拟) Pamela Shamela

曹丕: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贞德有报 virtue rewarded Virtue在女子来讲叫virginity

帕梅拉在大户人家做女仆,家里的B公子喜欢调戏她,女主人死后更加肆无忌惮,一直想引诱她,勾引不成想使用武力手段,帕梅拉死也不从,守身如玉,并不因为社会地位低而屈从于B先生,打动了B先生,B先生向她求爱 启蒙意义:教育来伦敦打工的女子自重

菲尔丁:女仆把贞洁看成奇货可居的东西其实是十分可笑的,但这其实是十分廉价的

菲尔丁后来成为英国18世纪小说的代表 代表作《汤姆琼斯》

斯特恩 metal 超:……之后,在古希腊中 Tristramshandy项迪传

Personal reflection 对人生的反省甚至能够达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地步

叙事笔法、叙事技巧,各种几乎都用掉了,包括空页、黑页,印刷方面的技巧手法也用到了,像美国20世纪的作家fedeman

为什么在文艺复兴到狄德罗到斯特恩,小说处在shape、making 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是不能死亡的。 现在的后现代小说也在进行着实践的过程,革新、实验、前卫、浪漫

人类生活时间长了很无聊,如果不能再文学和艺术的空间里给生活带来新的东西,生活难以忍受 学习文学艺术开拓审美境界

对于现代、后现代的追寻历代都是有的

劳伦斯的小说在20世纪很多批评家,德国的康斯坦斯学派,伊赛尔的专著,研究shangdy,伊赛尔是英国小说专家 英国文学18世纪40年代,出现一种新的品种,大概是以一首诗或者某一些专门写这种诗的人为起点的 墓园诗派:对生死等存在主义哲学的沉思《夜诗》

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

给人情感上的触动,基调是感伤的,感伤不仅在小说领域,也在诗歌领域,大概在1740年前后,感伤主义是前期浪漫主义,在这个意义上,英国是浪漫主义文学最早发达的 根据罗素的观点,浪漫主义的起源是卢梭,

19世纪初期全欧性的思潮和运动,但在英国17世纪的诗歌已经有所体现

疯诗人 ,德国也是如此

诗人一般是时代的先知,世人看不到的东西他能看到,这些人由于思想情感超前,一般都是疯子,但一般代表着时代发展的潮流,到底谁是疯子? 荷尔德林,希特勒喜欢他的诗

前期浪漫主义在英国的先兆:Grothic romance 哥特式小说 整个风格

杳无人烟,人迹罕至的寺院,地下室、阁楼上、疯女人,强奸、谋杀等可怖的东西,甚至写人类心灵中乱伦的冲动 审美情操有迁移

在戏剧创作方面恰恰跟哥特式小说以及感伤主义的诗歌相反

18世纪的戏剧主要是风俗喜剧 像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宫廷戏剧,查理二世法国归来以后的影响,一般的文学作者不大看中,但为19世纪,包括王尔德等人的戏剧语言做了很好的

准备,不应该一笔抹杀

书信体小说带有浓重的感伤主义情绪,影响了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法国年青一代启蒙学者狄德罗在小说方面深受理查生影响 Pre-romantic 前浪漫主义 罗素:浪漫主义起源于卢梭 真正写出

诗歌、哥特式小说

英国在18世纪后二十年,不少人深入到民间对folklore 进行调查,也有模仿民间歌谣进行整理的 古英诗辑要 苏格兰高地 莪相

18世纪德语世界的文学,特别是在德国,产生了早期的一批重要作品和作家 德国文艺复兴晚于英法 跟在法国后面亦步亦趋

17世纪法国古典思潮是古典主义

甚至到了18世纪还有一批诗人在推崇古典主义创作:高特舍特

这可能与德国民族语言的形成较晚有关

路德用德语翻译圣经开启了德语的新篇章,之前德语是相当芜杂的

古典主义创作对语言的经典化要求特别高 莱辛、歌德、席勒

莱辛在戏剧评论方面堪比狄德罗 《汉堡剧评》,正剧概念的提出:狄德罗和莱辛

正剧的人物不遵从古典主义所要求的:悲剧不能写小人物,必须是神和英雄

在莱辛和狄德罗的戏剧和戏剧批评中,有的资产阶级人物也成为了戏剧的主人公。

18世纪是传统经典的文学发生突变的时代 现代所讲的文学的概念开始于狄德罗和莱辛 古希腊罗马时代:poetry

这个poetry与平时讲的韵文是不同的

亚里士多德《诗学》,on the art of poetry, poetics 悲剧和史诗的写作

莱辛出身资产阶级,为德国文学史上资产阶级呐喊助威,形成早期的著作是很正常的

莱辛的一些戏剧作品至今仍是德语世界的保留剧目 市民正剧 《萨拉·萨姆逊小姐》

对中国人来说,莱辛的创作比他的其他贡献还大 《拉奥孔——或论画与诗的界线》

在中西文学理论史上,都有说诗如画,画如诗的,莱辛是比较早的讲这两者的区别的

苏轼评价王维:诗如有声画,画若有声诗

钱钟书写过文章收于《七缀集》:中国画南宗北宗,中国艺术特质与西方有什么不同

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有较长的段落写拉奥孔父子被蟒蛇缠绕,莱辛重点论述还是雕塑,得出结论是雕塑中拉奥孔的痛苦还没有达到顶点,是在最痛苦来临之前的一刻。但维吉尔史诗中拉奥孔的不一样

诗是时间的艺术,一维的时间的延伸 雕塑是空间的艺术

在我们欣赏雕塑的时候,我们的想象中已经有了时间的延续,这可能是在18世纪的美学著作中没有考虑到的 目前为止,诗与画的问题有很多人研究

真正从跨艺术门类、跨学科的角度,写出一部完整的巨著,现在还没有,在艺术进一步虚拟化的时代,以后在这方面可能有所突破

18世纪德国有点像英国,不但是启蒙的时代,也是浪漫的时代

狂飙突进运动,根据克林格尔的戏剧命名的 引进中国的时候激活了中国浪漫主义的传统

德国浪漫主义的传统源远流长,到后来总结性的大诗人海涅。

歌德、赫尔德,将感伤和浪漫结合起来 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 歌德:故意违反三一律 《铁手骑士葛兹》

德国文学史把这个时期成为古典时期,这个古典和法国和英国不一样,叫经典比较好

特别是歌德和席勒结交以后,德国文学史面貌为之大变 歌德被称为德国的大文豪

他所经历的时代有点像他的代表作:《浮士德》,一生完整地经历了德国古典和浪漫的时期

席勒的美学著作《论感伤的诗与素朴的诗》

所谓素朴的,后来有的批评家说,指现实主义文学,有点牵强,也可指古代的作品

感伤的类似于黑格尔与海涅讲的,病态的

欧洲文学史上的大作家有许多是大学者,席勒是大学教授,历史学者

从狂飙突进运动到席勒的戏剧创作,德国戏剧的勃兴与莎士比亚对德国的影响密不可分

狂飙突进运动前期,赫尔德向歌德推荐阅读莎士比亚 浪漫时期,施莱格尔兄弟差不多把莎士比亚戏剧集翻译完了,哥哥是斯塔尔夫人的秘书,夫人从事比较文学研究,曾与拿破仑有过恋爱关系

歌德出生于18世纪中期

除了少年维特的烦恼可以说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感伤主义书信体小说

到他花了几十年的小说写出的浮士德

中世纪民间传说中流传的人物,活化了歌德本人的追求,其他文学家所做的评论是不吝啬的,歌德完全当得起大文豪的地位

浮士德上下两部,第二部可能看不下去,在写其他一些经历,特别是涉及到政治以及人内心当中,对冥冥之中存在的suoper natural force 的敬畏,在英语国家大学的英文系,主要推荐阅读第一部

读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往往是持续性的,终生的。 卡尔维诺:阅读的时候就被打动,有的不一定打动很深,但是在未来,职场、清场、人生规划的不同时刻,跳出来,帮助你做出符合人生规划的选择

文学作品涉及到人生当中极度渴望又可望不可得的东西 返老还童、情爱欲望

有人说,反映出资产阶级从产生到高度发达时期的发展历程 作品当中某个人物的内心渴望,追求所谓的理想 翻译成中文可能不会存在太大的阅读障碍,但是是诗剧 18、19世纪,用韵文写诗剧很流行,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据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后,不知有多少为情所困的少男少女效仿主人公自杀,本来要自杀的是歌德本人,但是一部作品写出来以后,他放弃了这种想法。这就像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说的,当文学作品不是挤出来的,而是爆发出来的,能起到荡涤灵魂的作用。歌德的长寿可能与此有关。

当然,贝多芬、马克思、恩格斯不一定同意,贝多芬说歌德是庸人,但人不可能整天像贝多芬那样活着。歌德在魏玛公国里做了很长时间的官,但做得很憋屈,产生了去意大利旅行的强烈愿望

托马斯·曼 《死在威尼斯》

大作家,很多大部头的作品,但这一部不长

像浮士德,大作家,名气也有了,但感到极度空虚,去威尼斯旅行,通常被批评家认为是写同性恋的,他被一个美男子弄得魂不守舍,威尼斯爆发传染病,把中年男人对美少年的美那种微妙的美写得十分贴切 德意志民族有一种浮士德的精神 对美的不懈追求

中世纪在民间流传的浮士德博士的故事 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托马斯·曼本人也写过

崇高的理想,对美对善有不懈的追求,并不被后现代文学所消灭掉

人活着没有追求是极其痛苦的

20世纪 40年代以后 的文学 颓废,不同于19世纪欧洲的颓废派文学有唯美的东西,行为艺术的地步,对美、对善的追求已经没有了

Dangling man 每个人都要警惕的

关于席勒的名剧《阴谋与爱情》,像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以门第观念人为设置障碍 典型的现代文学的障碍 古典主要写爱情与责任的冲突

社会发展到启蒙时期,法国大革命快要来临,北美十三州快要独立,文学的主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意大利《一仆二主》,哥尔多尼

艺术是很高超、高明的,并非说是不可逾越的高峰 我们的剧作家,中国喜剧史上,乃至世界喜剧史上的作品 喜剧总产量150多

维佳写过2000多部,流传下来300多部,我们国内喜剧创作的黄金时期不在现在 一般来说一部喜剧时间较长 大众传媒 can’t afford the time 快餐化导致碎片化

对体系、秩序、整饬、结构之美的追求在淡化、单薄

17、18世纪的大学者,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追溯起源,维科写了一部天书,很厚《新科学》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著名美学家朱光潜 外国文艺理论丛书

这本书提出一个观点,我们听了也许感到惊讶 一般人活在世上,poetic mind

维科认为,最富诗意的不是现代所谓的文明人,而是原始人类,因为原始人看社会看自然的时候,具象的画面 科学与诗是不一样的

工具理性占了上风以后,视力就遁去了 这种状态,文化人类学指不出具体的时期 人生中诗意的丧失,最早指出的是高明的庄子

对这种诗意的丧失痛心疾首的,西方人主要在二十世纪, 存在主义美学,海德格尔等人的著作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工具理性、科技理性

庄子里面对桔槔丈人的描绘很形象,一旦用了技术的东西,生活中的在手状态、上手状态就丢失了,生命中的上手状态恰恰是诗意

维科是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

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始以来,长期处于西班牙法国的侵略状态 审美文化

音乐和戏剧创作方面是不得了的

不间断的产生大学者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克罗齐。新黑格尔派,意大利教育部部长

诗在于直觉,虽然简单,足以启发每一个人生存在世的诗性 让每一个人活着都很有自信,不一定要写了诗发表了从是诗人

直觉,瞬间的感悟

多一些这样的时刻,人生就多了几分美 18世纪俄罗斯文学,启蒙文学比较值得一提 拉吉舍夫

类似于劳伦斯·斯特恩

《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旅行记》

从政治改革的角度,始终落后欧洲其他国家 农奴制改革

长期社会压迫,人分三六九等时间是相当长的

在文学史上感动过一大批人,读了以后生发出改革社会的渴望

以动人之情引起人们变革社会的渴望比较多,有的时候会落入套路

有的批评家也提出来了,夏志清,爱情加革命的文学是很看不上的

爱情是每个青年人向往的,革命利用青春期的爆发力,两者

一融合更加容易 欧洲文学

启蒙运动中去寻找 Instructive

文学作品,照理不该说理 启蒙文学有很多

Moral 个人的道德层面,moral integrity 18世纪,俄罗斯文化第一次露脸,社会有起色

彼得大帝,提倡全盘西化,特别是法国化,他身体力行,去北欧做工人,钳工、车工,industry学到,帮助俄罗斯,经济、科学各方面发展

这一位大帝,向东部,西伯利亚地区,军事扩张的蓝图, 我国没有生出经营西伯利亚的计划,想法错了,远东地区的土地,比较早的时候是在彼得大帝的时候规划出来的 特别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时候,电影土尔库特人的历史,俄罗斯对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图谋一以贯之,列宁、斯大林、普金、决不放弃流淌的黄金

黑河过去到对岸 布拉戈维申斯克,广场大雕像,面朝北,列宁标志性动作,左手插在口袋里,右手向西伯利亚挥去,领土绵延到白令海峡

被蒙古人欺压

地缘政治学

都是历史造成的,人为的,有原因的,历史学有趣就在这个地方

彼得大帝对俄罗斯最大的贡献,把斯拉夫民族从闭塞的环境汇总拯救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什么样 真正的西欧人不把他们看作西欧的

普京被怠慢的时候,俄罗斯的文化也属于西方 俄文字母,

东正教最早的传教士 cyral到斯拉夫各部传教,发现这帮人没文字,大概是89世纪,根据希腊字母创立了现在的俄文字母,才开始有文字

宗教传统,语言文字来看,俄罗斯文化是属于西方

19世纪文学 不同的思潮流派, 最大的两个

浪漫、现实、颓废、存在、印象表现

提到浪漫、令人振奋,文学要浪漫,不浪漫怎么写文学 作为主义在文学、哲学中出现,思想的大解放结合在一起 社会突发的大事记,19世纪之交大人物写的著作 法国大革命前期的理论准备有有意识无意识地为启蒙学者做准备

他们没有意识到后来的法国大革命是哪个样子 理论、舆论、蓝图

孟德斯鸠作为老一代启蒙学者压根没活到大革命 法意 构造了现代社会在政治架构方面的蓝图: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活着的时候 好多年在法国也没用的上

帮助产生了新型的人类政治架构,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从英国独立出来这个时间本身就对欧洲人 足以推动浪漫诗继续向前发展

跟宗主国脱离,与宗主国战斗,一些故事很厉害,社会压迫太厉害,一些小的事件足以 波士顿倾茶事件 欧洲本土,法国大革命

以前人们生活在传统社会里面,谁想象过把国王送上断头台,把贵族从世袭的爵位上拉下来,但法国大革命就这样施行了 血腥、恐怖 93年,

萨德,本人是贵族出身,跟孔代家族是姻亲关系,萨德的岳父母要不是萨德当时投机革命,写歌颂马拉的诗歌,赦免了他,后来救了他的岳父母 但是好多贵族直接就砍头了 社会的剧烈震颤,思想解放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舆论准备导致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带来一种整个社会以及人生存空间发生变化 对知识阶层,特别是诗人作家,影响很大 浪漫主义思潮产生有多方面背景

反映在这一时期学者的作品中,哲学家、经济学家 唯心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 康德哲学是唯心主义哲学,idealist 费希特,谢林,黑格尔

黑格尔的哲学 典型的浪漫主义的哲学

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期,包括海德格尔的哲学也能算,唯心的

刘晓峰,著名学者,四川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硕士论文,跟宗白华先生 诗化哲学 海德格尔、尼采

在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方面 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 英国的欧文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的

浪漫主义作为横扫欧美,那时候的印刷术、印刷业已经很发达了

英国的小说油墨味还没干,就已经运到美国

美国的超验派团体,爱默生跟欧洲的浪漫主义诗人、哲学家都是朋友,到欧洲游历过

散文高手、诗人、文学批评家、神学家、宗教家 对梭罗的影响很大

影响广泛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历史学家总喜欢generalize 事情太多、太复杂

抒情,抒发诗人、作家个人之情,literal speaker 歌颂自然,写自然美衬托社会的恶、丑 19世纪,写小说都在用

雨果是法国诗歌史上的大诗人,又是小说家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反映出典型的对照美学 这种对照也运用到了 异国情调 远古 中世纪

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丑恶了 资本主义工商业 人际关系异化

工业:自然环境,英国人典型的深受其害,狄更斯经常写到伦敦的大雾,其实是smoke and fog

18世纪中后期就已经出现的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很多诗人远离尘嚣 大湖区,大自然的美,寻求人生的真谛 托马斯哈代

殖民者到东方:理想化,这种

殖民者、侵略者的身份写日本、写中国,对西方自己文明的奢望还是很明显的,西方文化发展到19世纪中期,好多西方的文化名人对这样发展感到失望 衰落

尼采的大声疾呼振聋发聩:上帝死了 人死了,人的观念不存在了

这种情况到德语世界,20世纪前期还有不少人,斯宾格勒 西方的衰落

时代发展的规律为人所追求 对民间文学体裁、手法的借用

异国情调,英国大诗人拜伦,很厚的诗歌作品:唐璜 De后面是地名

唐璜典型写异国情调,写远古 西班牙民间传说的人物 唐璜和浮士德

唐璜是典型的women killer

一个民族经久不衰的东西:国民性的特质

歌德是很崇拜拜伦的

甚至把拜伦的形象以文学的手法写到了浮士德里面

整个浪漫主义思潮:德国影响其他国家更多一些

追求奇异怪险,异国情调,历史观向后看可以推到中世纪后期文艺复兴的时候,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的手法,拉伯雷的《巨人传》 放浪不羁

巴洛克文学也应该说是早期的浪漫主义文学 唐诗以韩愈为代表也是追求奇异险怪

韩愈在文章方面提倡复古,诗作却是巴洛克式的 浪漫主义文学就文学艺术史而言可以上溯到巴洛克 美国大学教授在研究古希腊文学艺术中的巴洛克手法 16世纪末、17世纪受东方文化影响 漆器文化、十里敦煌

巴洛克指奇异的珍珠,珍珠的产生本身是病态的东西,19世纪后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可以追溯到巴洛克,这可能是个没有穷尽的领域,浪漫的情思与巴洛克的渊源。

古希腊绘画与雕塑中有一系列东西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中有许多怪异的东西

后现代艺术也可以串联到思考的范围中去

没有受到外界的文学政策的规约,作家都是浪漫的 到了19世纪初期大概前三十年,浪漫主义在理论方面来讲,

受惠于德国古典哲学,康德、费希特、谢林,特别是康德,提出的物自体 things themselves, 形而上学四边哲学核心概念19世纪末20世纪初还在讨论 柏林派 北浪漫派 司娃本派 南浪漫派

耶拿派 杂志《雅典娜神殿》 刘晓峰 《德国美学文集》、《德国诗学文集》

施莱格尔兄弟,斯塔尔夫人流亡到北欧国家,兄做过史达尔夫人的秘书,又是大翻译家,几乎一己之力翻译了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影响了一大批人,特别是赫尔德,赫尔德本人也是翻译家,赫尔德又推荐给歌德

这个事件从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的角度是很大的事件 蒂克

小说,特别是中短篇小说,袁志英《德国浪漫主义小说集》,书名为海妖吗,其中有蒂克的作品

德国浪漫主义诗歌,江苏人民出版社,上海著名的诗歌翻译家《德国浪漫主义诗歌选》海涅、诺瓦利斯

诺瓦利斯英年早逝,《叶子颂歌》、前言类似于六朝时期诗歌的序言,相当优美,比喻手法方面。 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

这两位对德国浪漫主义理论影响特别大,对欧洲其他名人的交往,特别是英国的荷尔德斯,荷尔德斯是大理论家

美国超验主义团体精神领袖游历过德国,德国耶拿派的影响是全欧性的,还有美国

海德堡派:布伦塔诺,阿尔尼姆

德国浪漫派小说的写作方法在很多方面影响了普希金,普希金中篇小说《黑桃皇后》,可以想见德国浪漫小说的浪漫意境。普希金:《比尔金小说集》

格林兄弟都是大学者,编撰德语词典,写语法书,语言学家,至少是语文学家

他们收集德国民间文学素材,民歌、传说、童话 这种研究是跨文化的 涉及到北欧其他国家传播

早期德国的比较文学家或者比较文化学家 德国文学史写作中有些概念跟英法不同 狂飙突进运动是个典型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到1805年,歌德跟席勒见面以后,德国文学进入到古典时期

这个古典时期,称古典容易造成误解,最好译成经典时期 他们二人的创作在德国文学史地位的崇高 1805席勒去世,古典时代结束, 德国的古典文学也包括浪漫主义文学 Classicism

歌德一生活得比较长

主要作品是进入19世纪后创作的,构思比较长 特别是浮士德

青年时期 《少年维特之烦恼》 成熟时期 《浮士德》、

《威廉迈斯特的学生时代/学习时代》、《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西方教育小说史上最重要的作品

Bildungsroman 教育小说、成长小说,在法国:educational novel

成长小说这一体裁到20世纪仍然有作家在写 小说并不是单一体裁,本身也有kinds 体裁之分 歌德在诗歌,小说、韵文戏剧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书信体小说

浪漫主义时期,体裁与体裁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在这个意义上,对文学体裁的打破与解放

像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不受古典主义时期清规戒律的束缚

歌德比较早地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当人类的文化产生世界市场的时候,那时候的文学不是national literature ,而是世界文学 从诺贝尔文学奖看,也是这样的

歌德本人也算是比较文学大家 《西东合集》 World literatures

歌德本人又几乎是人类知识领域无所不钻研的大作家,像浮士德一样,他还是科学家 他的自传《诗与真》 《艾克曼谈话录》,艾克曼是歌德的秘书

歌德留下的文学遗产是相当丰富的,地位相当于英国的莎士比亚

席勒是历史学家,也是戏剧学家、美学家

作为美学家,《论人的审美教育书简》,简称《审美教育书简》

既可以说是文学艺术史著作,也可以说是文学艺术史论的著作

《论素朴的与感伤的》 素朴:现实主义 感伤:浪漫主义 席勒是1805年死的

世纪之交的时候,歌德与席勒的私交为德国文学创造了辉煌的古典时期

19世纪,德国理论方面对欧洲影响最大,较早产生作品的是英国,18世纪末,大诗人,雕塑家,画家,威廉布莱克,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

布莱克的诗题目都可以说是骇人听闻 《天堂与地狱的婚姻》

《天真之歌》 《经验之歌》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older generation of romantics华兹华斯、骚塞:桂冠诗人、柯勒律治

高尔基研究院将他们打入消极浪漫主义 Younger generation拜伦、雪莱、济慈

拜伦和雪莱通常被归为积极浪漫主义,济慈有唯美主义倾向 价值观、历史观、个人遭际都有一些差异

因此通常划分为两个阵营,划分标准是他们对待革命的态度 这一标准现在看来有些落后,因为革命要流血和破坏,更何况当时的革命是指法国大革命

老一代一开始也是拥护大革命的,但看到流血后,历史观发生了逆转,他们后来退隐到大湖区,徜徉于自然山水之间,因此被指消极

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法国是排外的,华兹华斯被驱逐,抛下情人和女儿回到英国 华兹华斯和陶渊明

诗歌创作背后隐隐有哲学观念的支撑,陶渊明是老庄哲学,华兹华斯用诗歌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看法

自然清新的诗,能提供心灵的滋养,看文学作品喜欢浪漫道理就在这里

寂寞孤独,干涸的心灵以滋养

另一位诗人,跟华兹华斯合作过的,《抒情歌谣集》柯勒律治《忽必烈汗》,清冷的感觉,典型写异国情调,诗境发生在东方,在思想方面极其深邃,体现出他深受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影响,作为批评家,《文学生涯》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宣言的作者,《抒情歌谣集》的前言《抒情歌谣集序》,提倡革新诗歌的语汇,古典主义讲究典雅、华丽但不够清新自然。《残片》来命名自己的作品,浪漫主义中相当多

最具革命激情的革命诗人:雪莱

浪漫而又不乏理想,雪莱诗激励了后来许多革命家 雪莱跟拜伦在个人生活方面类似于卢梭,跟女人的关系,备受贵族阶层的诟病,特别是雪莱

雪莱娶了玛丽·雪莱以后,玛丽·雪莱后来也是英国文学史哥特式、科幻小说的开创人。弗兰克斯坦

玛丽·雪莱的父母都是英国政治文学、政治哲学的大家,岳父,哥德温《正义论》

雪莱的岳母在英国文学史上最早为女权呐喊 雪莱跟小姨子有一腿而且不负责任

后来她死得很凄惨,遭到责骂之声不亚于卢梭在法国和瑞士 雪莱不少诗自然清新,虽然也有不少反压迫,呼唤自由平等,特别是一些长诗和诗剧

但短诗更有名 《西风颂》,革命、浪漫、乐观,作为颂歌

体来讲是代表作,风格跟济慈不一样,济慈偏阴郁、唯美、色彩暗淡一些,雪莱清丽明朗向上积极

拜伦是浪漫主义大诗人,深受歌德崇拜,吓退文坛一些老将 司各特:未来英国诗坛非拜伦莫属 拜伦情绪很浪漫,但文字很古典

长篇诗作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拜伦式英雄,《浮士德》中明显塑造的形象,抗争、反压迫、反强暴、要求人类个性的解放,典型的浪漫主义主人公、《唐璜》(最早由穆旦,即查良铮翻译全文)《哀希腊》 拜伦亲身参加希腊民族解放运动 雪莱也亲身参加并死在希腊

济慈在“颂”体方面,ode,到济慈写颂的时候,体裁:古希腊、大自然、古物,发思古之幽情,坠入古希腊人的生活情境,这种笔法很像魏晋南北朝时的抒情小赋,秋虫、季节的变化,大自然的花木虫鱼都可以构成抒情的对象 诗有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赋脱胎于宋玉屈原的楚辞体,不只是手法问题 手法在文学发展史运用时间长了可以成为独立的体 济慈以极其唯美的诗歌手法把颂写到新的高度,特别是希腊《古瓮颂》、《夜莺颂》,完全可以译成赋

济慈重要的诗歌几乎是在一年中写出来的,这一年是他热恋的时候,他是个夭折的诗人,但他的诗歌对19世纪后期的

创作影响极其深刻

桂冠诗人丁尼生,罗伯特勃朗宁都极其景仰崇拜 除了骚塞,其他人都留下了审美风格不太一样的诗歌 读诗追求唯美,济慈

奋发向上甚至革命,思想境界的拓展:雪莱 革命加颓废:拜伦

散文家:查尔斯兰姆 与姐姐合作简写莎士比亚剧本,普及本作为英语散文学习用处极大,文笔典雅

浪漫主义小说家,历史小说,早期历史小说跟浪漫主义关系 密切

司各特《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艾凡赫》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的骑士生活,马上比武的场景,虽然是历史小说,但不是历史著作,好比读古罗马历史,古罗马本人写《罗马史》,很逼真的生活场景,包括决斗奴,乔万尼奥利 《斯巴达克斯》

西方历史小说之父,影响了巴尔扎克、司汤达

司汤达的著名历史小说,拿破仑时期《帕尔马修道院》

简奥斯丁,浪漫主义时期,不为所动,营造自己理智与情感平衡的世界 傲慢与偏见

理智与情感 艾玛

从语言上看,特别是《傲慢与偏见》,英语是典型的18世纪的英语,圆周句,18世纪是理性的时代,审美表现在建筑上是对称,圆周句节奏范式很像建筑

在艾玛里不一定是这样,作为女小说家奥斯丁对英语世界的影响极其深刻

亨利詹姆士极其推崇她,圆周句,平衡的句式,a man in proc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奥斯丁小说的语言特征:反讽的味道

反讽是一种高明,不是信誓旦旦死脑筋吊在一棵树上 语言风格,free indirect speech,自由间接引语 法国:

斯塔尔夫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实践者

写了很多小说,甚至写了一些戏剧作品,对欧洲南部,在文学艺术方面风格差异进行比较,这个时代的人追求浪漫 在中国人观念中,地中海南岸最浪漫,意大利,法国,普罗旺斯

斯塔尔夫人意欲把德国浪漫主义的理论引进法国 夏多布里昂:拿破仑当政时的外交家 那时的北美没什么人

多余人:徒有一身本事,但由于社会架构无用武之地,生发出浪漫情思

出身高贵,甚至大贵族大官人家族的青年就是这样的形象 雨果 缪塞 葛迪业 梅里美

乔治桑:空想社会主义小说家,缪塞的情人,肖邦的情人,其他人的情人,大众情人,都是欧洲文化界知识界的精英分子

果戈里也写过一部狂人日记

鲁迅看了果戈里的作品后,生发出写自己的一部狂人日记,对旧制度的抗争的精神,爆发出的呐喊声

在俄罗斯文学上很早,19世纪前后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就是果戈里

果戈里的一些小说和剧作,钦差大臣和死魂灵典型的风格特征就是讽刺

Satire在西方文学史上历史极其久远 特别是古罗马的时候,讽刺作家很多

《钦差大臣》是戏剧,死魂灵总体上看起来也是喜剧,但是这部喜剧在我们看来不只是笑的问题,笑一笑也会笑出满眼泪花的,死魂灵有一些情节,俄罗斯农奴制,浓妆行统计人

口,农奴要死了,统计的数据都可以用来从事一些腐败的勾当、行为,死魂灵居然是可以收购的

果戈里抓住了当时俄罗斯农村里存在的这种极其荒诞的现象加以对社会、俄罗斯嘲讽 这个胆子应该是很大的 钦差大臣也是

揭露官场腐败以及官场腐败对社会的影响

这种思想在五四前后,受到中国文坛翻译家作家的青睐也就不奇怪

中国在晚清时代具有类似现象 果戈里作品在中国奉行 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

在中短篇小说里,最善于写小人物 十二月党人包括普希金擅长写多余人形象 到了果戈里,擅长写小人物

典型的写小人物的作品就是他的一部短篇小说:《外套》 小官吏阶层

生活和精神状态很畸形

官场晚晴末年中国近代一些作家也都写的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在这时期,俄罗斯产生了三个大的批评家 简称 别车杜

别林斯基 作为一个大批评价不得了,著作多少卷,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

车尔尼雪夫斯基 美学家也是小说家,最重要的文学作品是一部长篇小说叫做《怎么办》

奠定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最辉煌的,基础,也产生了一大批辉煌的批评著作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是,对黑格尔思想加以批评、重构 黑格尔作为哲学家美学家实际上是客观唯心主义 杜勃罗留波夫 在19世纪中期,还有两位比较重要的作家,

一位叫屠格涅夫,最重要的作品是《父与子》、《贵族之家》,《罗亭》

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构成了俄罗斯知识青年到西方去求索真理

用现在的话叫留学

把西欧国家各种理论搬运到俄罗斯接受或拒绝 陀思妥耶夫斯基拒绝接受

主题思想的表达被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接受 屠格涅夫创作方面具有唯美倾向的作家 篇幅基本不长

短篇小说,也可以叫中篇小说

《初恋》屠格涅夫作为小说艺术家那种唯美追求,对人类美

好情感怀旧使得感伤式的主球

屠格涅夫在19世纪中期整个欧洲文学史上名气也很大,跟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文人交往很频繁,特别跟法国一些国家,福楼拜等人,国际名声可能比果戈里还大 涅克拉索夫 写过一首长诗 鲁迅式的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

回答是很直接的,没有人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 俄罗斯相对于西欧国家一直落后,政治上甚至是反动 比较早的作品被介绍到中国,影响了中国现代一些诗人和作家

鲁迅在《俄罗斯历史》

对俄罗斯文学基于中国的影响,特别是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比较好的著作

留学日本,文言文,提到了不少19世纪俄罗斯

这时期的中欧,东欧也产生了一些大作家,基本算是浪漫主义的作家 匈牙利 裴多菲 鲁迅翻译过他的一首诗 生命诚可贵

对自由、爱情生命各方面的反思力度很大,浪漫主义诗歌的精神气质

把自由摆的地位最高

这是在西方浪漫主义诗歌当中比较杰出的一首短诗 这个世纪在丹麦诞生了一位大的浪漫主义作家,整个一生最具影响的作品是童话

安徒生也是长篇小说家,由于童话创作名气实在太大 世界上各种语言翻译过安徒生童话

一个作家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程度来说,赶上超高安徒生很少

浪漫的想象,乌托邦的笔法 人类,不只是儿童的理想

童话的风格,情境描写,有些时候实际上是不适合儿童去看的,对童心有害 陷入沉思,不眠之夜

儿童的心理十分稚嫩,有些童话不适

不单纯从儿童文学的角度,不只是给孩子看的,格列佛游记,给大人的小儿书

想象的奇崛,荒诞,儿童是理解不了的 充溢着浪漫主义的东西

安徒生创作成名的时候,丹麦产生一位大哲学家,对世界影响极其广大,甚至可以称得上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鼻祖 克尔凯郭尔

Father of modern existions

安徒生同时代的人,相差不大

瑞典早先是丹麦王国的,后来分出去了 丹麦早先在欧洲,没有进入19世纪,相当大

往上推,1、9世纪以前,丹麦更不得了,英国都是他的 阿尔弗雷德大帝,打败 海盗

19世纪中期的时候,丹麦国王失算,打仗有点轻敌,瑞典都全部丢掉了,这时候国家整体国力大不如前,肯定引起社会上我们现在讲叫知识阶层强烈反弹,思索力度很深很大丹麦文学到了黄金时期,包括克尔凯郭尔

尽管现在来看是个大哲学家实际上大作家,更像柏拉图,对话,戏剧的手法,很多他的创作其实是小说,用文学的手法写哲学著作,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不多见,不像黑格尔 批判黑格尔

比较早的认为西方哲学走错了路 深刻影响了尼采

德国北部很大一部分就是丹麦的 跟丹麦哲学家交往也比较多

很多著作不是用当时的哲学大国德国的语言去写,而是用自己的

克尔凯跟安徒生交往不会= 写过檄文讨伐安徒生

现象比较有趣、 国民总数不是太多

爆发出两位对世界文学哲学产生这么大影响,非常了不起 批评家 勃兰兑斯

六卷本《十九世纪文学主潮》

对19世纪英法德西欧国家的文学有着详细的六大本,三十年代的时候就有中译本,不是全本

解放前好多从事英语德语研究的人都参加翻译

卷帙比较大丰富文学批评著作对国内中文系从事文学批评文学史写作影响特别大

年轻时候读,后来成为文学教授,特别是现当代文学,文风批评方法都受了影响

19世纪欧洲浪漫文学,中期现实主义文学, 全本、标准本人民文学出版的

19世纪后期的文学

文学史一般说前期是浪漫主义,中期是现实主义 人为的,有一定道理,

30年代以前,特别1820年以前,总体上看,遍布欧洲各国基本是浪漫主义,3、40年代,5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产生一批大家,到了后期仍然,像俄罗斯这些,伟大的现实主

义作家,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

西欧国家,法国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固然很发达,有很多作家在创作,同时在诗歌,戏剧,总成后期浪漫主义时期 在法国和英国叫法又不一样

有些把一大批诗人、戏剧家称为颓废派、唯美派 在法国的称谓不太一样

包括象征主义。好多的法国象征派诗人被称为是颓废诗人 比较早的大的,颓废派诗人,象征派诗人就是波德莱尔 在后期19世纪后期,法国文学依然是以现实主义文学影响更大,出现一些大作家 Must be qualified 左拉的自然主义 过多而兄弟 莫泊桑也是

对现实主义看法已经跟巴尔扎克有所区别 经过人为加工已经不够真实 照相似的医学、遗传式塑造人物

发表自然主义宣言提出的,根据遗传学研究,设定身份,轨迹、情爱生活,

这种写法哲学基础依然是科学实证主义 19世纪到20世纪初

现在读左拉的一些小说,如果不了解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区别

读的时候跟巴尔扎克不一定有太大区别,如果要说区别在题材方面,写什么方面跟巴尔扎克区分开,左拉是以写社会底层洗衣女工著称 巴尔扎克

没落的贵族、大资产阶级、金融家 Subject matter

左拉的一些著名的自然主义小说 小酒店,萌芽,娜娜

比较早得被翻译成中文,解放前就有译本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那些喜欢写工人生活,城市的颓废腐现象,包括矛盾

左拉的小说里某些场景的描写是极其真切的真切到什么程度

你甚至可以闻到洗衣女工生个场所下水道四处弥漫下水沟里洗衣水的味道,壁纸呢到这种程度

这种小说的写法深刻影响到莫泊桑,莫泊桑有的时候被认为自然主义,早期更多受到福楼拜影响

莫泊桑不是自然死亡,他自杀,对人性是很绝望的,从他的一些中篇,短篇小说都能读出这种味道 长篇像俊友也是

写一个贵族女子的长篇叫《一生》 像《包法利夫人》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在我国各种译本也相当多the lost neckless

另一部短篇小说叫羊脂球,写一个妓女,军队、社会腐败不堪极其有限的短篇勾勒出来 没有高超的艺术做不到,

写野心家这一类人物最像巴尔扎克的是《俊友》 杜瓦洛 塑造了一个在北非服役回来,一文部门,到巴黎后一步一步往上怕,利用各种社会关系,笔法挺像人间喜剧写到拉斯蒂涅,

拉斯蒂涅出现在高老头,其他里面也有 拉斯蒂涅在高老头里面出身是大学生 杜瓦洛读过书,穷当班的

凭着长相还算英俊,social l adder一步一步往上爬 个人野心,司汤达于连 巴尔扎克拉斯蒂涅

19世纪后期北欧文学又再一次笔记辉煌,产生其他一些笔记重要任务 瑞典、挪威

19世纪后期大戏剧家,54后介绍到中国,对话剧影响深刻

田汉郭沫若已经不是中国传统像西厢记长生殿 这个应该说直接受西方影响

易卜生,萧伯纳都是比较早在这个时候介绍到中国,产生大的影响

蔡元培鲁迅会见过萧伯纳、罗素

那个事情前后,易卜生萧伯纳具有现实主义戏剧手法的作品 不能说易卜生就是现实主义作家,有些现代主义的戏剧手法 易卜生介绍到中国以后,对中国社会变革起推动作用 国民党要逃离大陆到台湾,解以后农村,传统道德,社会对女性压迫并未改革

易卜生介绍到中国,得到模仿创作,帮助中国社会现代化,特别是女性解放,在农村落后边远地区不行,城市知识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爆发一批女作家,革命加爱情的方式投身革命

跟易卜生萧伯纳被翻译到中国关系

从比较文学,对改革社会文化,促进妇女解放产生过巨大影响作用

在中国现代社会史上,妇女解放运动贡献最大的,列举易卜生的戏剧创作就是玩偶之家。对知识女性的解放,知识女性

个人身份的确立影响了一大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包括像丁玲、萧红,都是深刻地位受到了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易卜生介绍到中国,影响是多方面的,一个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一个是对中国现代社会变革的影响,尤其是妇女权利,女权主义批判批评,女权文学这个方面看,影响不可低估,这就是为啥易卜生研究一直是比较红火 19世纪后期的英国文学

小说家中名气最大也是比较多的介绍到中国的是哈代,中国学或者外国文学研究者,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先生比较早的德伯家的苔丝,和哈代的其他作品介绍到中国,译笔很值得高文学翻译的学习,起的时候大概是取虚怀若谷的意思 把哈代的作品翻译,中文表达微妙微桥,除了人名地名,事件的语言几乎么有翻译的痕迹

哈代除了是一个大小说家,远离尘嚣

还是一个大诗人,他早先写诗,后来好长一段不写了,写小说

万年80来岁诗歌创作又爆发了一下,19世纪后期很了不起的一位作家

跟司各特不太一样,开创了一个体格,对法国,俄国整个欧洲各国甚至美国都产生了影响因为在司各特还在世的时候他的写历史小说的方法的确是受到欧美各国作家普遍学习模仿,到了美国,库柏,写的一些作品典型的,把库柏称为

美国的司各特才是有道理的,哈代不同,早先写诗…… 而且时在文学史上都是有地位,这种情况类似19世纪法国大作家雨果,雨果在法国是个事上的地位,或者综合其一生来看,早先写诗,后来写小说,后来又写诗,大小说家的同时又是大诗人,他算是一个,雨果算是一个

哈代的作品从语言方面看,有一定的值得英文专业好好学习 英文好,到处可以看到象征寓意的笔法,也有一种神秘感,尤其对人的生命周乐年高生命的东西 场景、风景的描写象征诗歌的味道

专写浪漫主义诗歌的有一位作家 史蒂文森 金银岛 treasured island

纳博科夫看重他的另一部小

Gothic 恐怖故事,也有极其深刻对于人性人格加以深刻的精神分析的味道,化身博士

在康奈尔大学做副教授的时候,文学讲稿,曼斯菲尔德庄园 化身博士

纳博科夫本身是大小说家,尽管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写作笔法,精神分析,性描写,现代西方文学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不是太长的,没写几百页 不列颠百科全书

西方名著简本全文收进去

这时期在英国的诗歌、戏剧小说都深刻受到法国为艺术而艺术颓废派影响

出现了大的颓废派作家,或者唯美派,作家,批评家 集于一身的奥斯卡王尔德

戏剧和小说,批评家,《谎言的衰落》。 小说创作《道林格雷的画像》

为艺术而艺术或者说颓废也带有对人格进行深刻分析的影子在里面

这个分析与人对美的追求是分不开的,

本身也有对古希腊文学艺术,或者济慈带有唯美倾向诗歌的影响

值得每个人从事自我分析的时候,人身在世对美的追求是什么样的,精神会不会也呈现到拉过来那种疯疯癫癫的状态,现在来讲,完全可以用f精神分析的方式 中产以上的文人竞相学习模拟 在戏剧语言方面有很大贡献 直接继承18世纪英国风俗喜剧 语言的反讽幽默 语言很切合人物的身份 都可以看出对他的影响

王尔德跟萧伯纳乔伊斯都是爱尔兰人

爱尔兰文人18世纪以来,大家一讲到英国文学就要提到他

有的入 英国籍,就写到英国文学史,有很多其实不是 斯威夫特也是爱尔兰人

王尔德作为才子,言行、举止、服装特立独行 奇装异服

这种做派也被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女作家继承了,张爱玲

王尔德穿奇装异服在西欧各国都是有名的

到美国去,海关,nothing to declare except my genious 把一个来自欧洲旧世界文人对美国的鄙视表达得淋漓尽致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没有多少欧洲文人瞧得起美国文学,王尔德的做派从这句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切身生活体现唯美主义追求

对美的追求追随古希腊风尚:同性恋,才子爱才子 王尔德是这样实践的

在当时的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算是丑闻 被关到监狱

现在西方社会越来越宽容,但那个时候不行 出来以后时间不长郁郁而终死的时候不到60岁 唯美主义、颓废主义倾向诗人, 花花公子做派

花花公子在当时英法文人圈不少

这些人一般出身中产以上

进行高档的精神享受的同时也能进行高档的经济消费,当然也有穷得很唯美的,那就是济慈。精神世界的唯美的当然未必和钱有什么关系,但是19世纪末英法颓废派艺术家往往是和经济地位有关系的,济慈算是一个例外

德国19世纪后期文学也是相当多次,而且产生的影响是持续的

这正是德国哲学再次迸发影响世界的大人物、 叔本华尼采 特别是尼采

我们提到德国哲学,德国社会科学大人物

往往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但是还有两位,就是马克思恩格斯

对西方未来文化的衰落有着天才的预言的人物就是尼采 对人间世道能够做出天才预见的人一般来说都是疯子 或者只有疯子能预见到 叔本华尼采都是疯子

以正常人的眼光看世界,你觉得一切都是这样,看不出特异的地方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研究所谓的精神病,要注意相反相成,或者因果

为什么天才的预言家都是疯子,

为什么疯

突变的社会施加的精神影响

这个意义上,精神、情感极度敏感的人,能够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

19世纪后期德国文学对中国的影响不得了

郭沫若就介绍到中国的,各种体例,尼采毫无疑问,他深刻影响了鲁迅

古典作家,歌德,深刻影响郭沫若

地工19世纪末具有现代主义倾向诗人、剧作家,冯至,大诗人德国文学专家

尼采在中国的影响,鲁迅也多次论述到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很早就翻译过来了,而且译本很多

悲剧的诞生

直到现在也是哲学社会科学谈论很多,不止局限在19世纪末,10世纪初,可以预计,尼采未来在西方文学史的地位可能就类似法国的福柯

可以说,福柯深刻受到了尼采的影响 尼采影响20世纪的思想家太多了 影响格里达、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1400页论述尼采,是存在与时间的30倍 结构主义从distraction 对传统道德史,道德体系摧枯拉朽的

批判,摧毁,解构的意思 颠覆性是很明显的 中国古人也讲 革故鼎新

社会,对社会的未来,革故鼎新的体制的发展 近代开解构先河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但是真正宣告西方2000多年形而上学体系崩溃的是尼采 尼采最重要的一句话,可以从不同角度阐释的,就是所谓的上帝死了

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从不同角度 西方基督教精神死了

在尼采宣布上帝之死的同时实际上在宣布西方所谓人的观念死了,至少是文艺复兴以来人的观念死了

20世纪斯宾格勒 西方衰落都是在尼采对西方文化进行批判的基础上

这时期德国文学写出的一些小说也是的,经过郭沫若等人的翻译成中文

对54前后男女青年追求自由恋爱的影响

司多模在德国文学史上地位很卑微的,甚至搞德国文学史的专家都没读过他的作品,为什么翻译到中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从翻译史角度,从文化阐释,相互影响比较文化角度

在本国没有影响,但翻译成外文在外国反而影响很大,这个现象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例子蛮多的,就解构主义大师葛丽达也是,在法国早先是籍籍无名啊,写了那么多著作,人们不把他当主流的哲学家,1965年到美国参加霍普金斯大学举行的会议,他发了一篇文章,爆的大名,后来就长期在耶鲁等大学任教,又写了一些文章,

现实主义创作倾向的一个作家丰塔纳,写的爱妃便利斯塔,也有中译本,算是这个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在德国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成功

19世纪后期开始,欧洲各国,特别是在文化发展前沿的,法国,现代主义

德国最典型的现代主义倾向,表现主义,象征主义也都在德国滋生发展,自然主义也影响了德国这个时期的戏剧 19世纪后期,整个俄罗斯文化对欧洲的贡献特别大,正能量超过西欧,正能量是对社会批判的力度,指引人们渴望光明、争议、自由

德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爆发出来,俄罗斯在19世纪末,时间虽然不长,但一批大师,又过了不长,人类历史新纪元诞生了

从整个文化史角度来说,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果戈里死于1852年,果戈里讽刺作品都是针对当时俄罗斯社会官场现实

到了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罗斯社会改革的能量 农奴制改革后面临着大的解放,这个解放可能不亚于文艺复兴在西欧国家 人的解放

契诃夫的祖辈是农奴

农奴制改革以后,俄罗斯的绘画音乐到后期产生了大画家叫列宾,音乐方面柴可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后来去法国了 后来在美国成了大明的拉博科夫

十月革命前后,贵族出身,家庭环境好,预料到剧变,逃离俄罗斯

以赛亚柏林逃到了美国,在现代研究俄罗斯文化文学史叫做俄罗斯侨民文学,相当于美国旅外作家,常驻英国法国的一些作家

那批在十月革命前后离开俄罗斯到其他国家的后来都是一批大家,大哲学家,思想家,宗教思想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迎来所谓的白银时代,相对于黄金时代来讲的,主要表现在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

托尔斯泰作品卷帙最浩繁的,在西方小说史上都首屈一指,战争与和平

英国小说家,没有第二部西方小说家,曾经写出国影响能够及于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作品

所谓卷帙浩繁,以及其广阔的社会画面来描写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俄罗斯宫廷、资产阶级、军人将军生活,在这个意义上,战争与和平这部历史小说,可以说在小说史上给历史小说这一体裁以最好的总结

花了托尔斯泰心血更多的是,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为什么精力更多呢,虽然篇幅不如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感到极度痛苦,每卷写完的时候就要自杀,精神变态了,他变态到什么地步,他担心自己自杀,把绳子,剪子,刀子藏起来,从精神分析角度,典型的精神变态,情感投入最多的, 本身这两部作品都是悲剧,特别是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这种在个人精神里面,道德情感领域进行不懈的精神探索,值得任何一个来自贵族阶层的人学习

托尔四台是大地主,不知道有多少农庄,可以过着极其舒适的生活,但他年轻的时候当过兵,打过仗,克里米亚战争的时候,而且后来精神上出现自我革新的时候,抛弃了传统的贵族公子哥的生活

托尔斯泰的形象穿着俄罗斯农民的服装,土布的,不修边幅,胡子从来不剃

作品和医生,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是行尸走肉,在道德情感领域要有不懈的追求,生活有多么舒适,精神情感上要勇于下地狱,人生的博大

大文豪托尔斯泰对任何一个想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的教训

任何一个活在世界上,想充分体现作为人充分的精神情感空间,

人受现实生活的局限,看不到其他方面,抛开小蜗,贵族圈子的约束,深入到不同阶层体会另一番人生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解释自杀,对天下人怀有的悲悯执行 后期回归对宗教道德之善的探索

后期对科学艺术跟卢梭、老子想象,反艺术,艺术带给人的是堕落,主要体现在西方颓废派艺术家诗人的身世,对于一些大的经典作家敢于挑战的人物,Shakespeare hater

在个人的精神情感空间里面探索的力度同样大,但是路径心路历程不一样的是19世纪,比托尔斯泰大几岁,但是活得没有托尔斯泰长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 曾经参加一个小组,这个小组读了一篇果戈里的论文,结果后来沙皇派宪兵把这帮人戴起来,很快就宣判格杀勿论

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在枪决的名单里面

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记里面,有一批人,第一批人已经排好队,摆好姿势要射击了,这时候沙皇派了赦免这帮人的皇上的手谕赦免这批人

马上就要被枪决的人,他在得到自己第二条要被枪决,头一天精神肯定要发生变态的,为了应对死亡,不至于吧自己吓

趴下,吓死,他要做一中精神情感的准备,然后去赴死 凡是被宣判死刑的人,最后上刑场之前,镜头对着他, 他那么坦然,他已经做好精神和情感的准备了,这种准备有多重方式,有的是进行心理疏导,洗脑 牧师给他进行忏悔,本身也是进行洗脑

但是后来沙皇说赦免,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下子瘫下来,倒不是怕死

癫痫病,羊角风

他的作品呈现出和其他一些大作家不一样的方面 《死屋手记》 《白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