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优课”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歌曲《捏面人》
活动领域:艺术领域
活动班级:大班
教材分析:
歌曲《捏面人》一首说唱歌曲,含有一些京剧中的韵味,唱起来的时候朗朗上口,很有特色。歌曲的念白部分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这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所想到的即兴创编歌词,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创编欲望和兴趣,又能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学习歌曲,感受说唱的表现形式,体验边唱边表演的乐趣。
2. 尝试根据歌曲特点在念白部分创编歌词,体验创编的乐趣。
教学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学习歌表演《泥娃娃》。
2. 物质准备:捏面人视频,PPT课件。
1
活动分析:
重点:能够完整地学唱歌曲,并掌握歌曲中的京腔以及说唱形式。
难点:尝试创编歌曲的说唱部分。
活动过程:
一、导入:律动《泥娃娃》,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二、展开:
1、借助多媒体《捏面人》视频讲述,引出歌曲部分内容。
我们看一看捏面人的老爷爷都捏了些啥?帮助幼儿理解比较难的一句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词。
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身体动作猜出念白部分的歌词,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帮助了解歌曲的部分结构。
提问:老爷爷到底捏了啥呢?你看出来了吗?这些是哪个故事里的人物?
3、幼儿学唱歌曲。
分角色演唱、师生共同演唱、交换角色演唱歌曲。
2
4、启发幼儿创编一个故事主题。
选取幼儿讨论的某一主题,对部分歌词进行替换创编,用图片提示幼儿创编的内容。鼓励幼儿进行创编说唱此故事中的主要角色的特点,大胆地为说唱部分配上动作。
5、幼儿演唱由自己创编的歌曲。
教师一步步提高演唱难度,激发幼儿不断挑战,精神饱满地演唱。
三、结束:
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而且还自己创编了《捏面人》的歌,你们还想让老爷爷捏什么呢?编一编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
唱着《捏面人》的歌曲离开活动室。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创编更多的关于《捏面人》的歌曲。
《捏面人》学情分析
《指南》艺术领域活动目标中指出:主要是让孩子们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让幼儿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欲创造能力。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
3
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一、年龄特点分析
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乐于接受挑战。我充分利用幼儿这一年龄特点,在幼儿较为熟悉曲调、创编过歌词后,不断提升演唱的要求,如加快演唱速度、去掉某张图片、唱给客人老师听等,让幼儿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能力。
大班幼儿具有形象、直观的学习特点。我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多渠道参与,借助观看形象鲜明的多媒体图片、同伴间的讨论老爷爷捏的面人激发幼儿情感,肢体表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多种感官帮助幼儿感受说唱歌曲的特征。
二、生活经验分析
选择《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每只羊作为创编的主体,事先在课前准备时,我在幼儿中了解到了每个羊的特点幼儿都非常的清楚。而且近阶段幼儿对这个故事都很感兴趣,活动中根据幼儿的意愿,鼓励幼儿进行创编说唱此故事中的每个羊的特点,大胆地为说唱部分配上动作。
皮亚杰说过“真正的学习是儿童主动的、自发的学习”,本活动中老师的动作表演、图片的展示吸引幼儿主动感受音乐,在有层次的分段感受音乐中自然而然习得歌曲。
三、知识能力分析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表明在幼儿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最近发展区”。教师应该围绕幼儿“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活动。近期我班幼儿一直对《西游记》系列故
4
事非常感兴趣,在班级里已经进行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吃西瓜》、《唐僧骑马咚哩个咚》等集体活动,已及角色区《水帘洞乐翻天》、构建区《搭建天宫》、表演区《美猴王小剧场》等区域活动,在家中也会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猪八戒背媳妇》等西游记动画片,近期对里面的主要角色已经比较了解,并且非常感兴趣。因此,本着从兴趣出发的原则,结合幼儿最近发展期设计了此次活动。
《捏面人》教学活动反思
一、教学相长,在互动中体验成功。
在本次活动中我立足于幼儿的兴趣点,围绕有效提问和逐步后退两个互动,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创设共生课堂。
1.有效提问,引导幼儿体验表达。
整个活动中我都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引导幼儿去发现和表达。学唱歌曲环节,通过问题:“来看看老爷爷捏了啥?”引出范唱,并在说唱环节将所有关于师徒四人的念词全部省略,而改成仅仅在钢琴的伴奏之下做相关的表演动作。并通过范唱后的提问:“老爷爷到底捏了啥?你看出来了吗?” “你从哪个动作看出来的呢?” “老爷爷捏的这些是哪个故事里的人物?”引导幼儿自己说出歌词的内容,激发出幼儿积极投入的热情。
在引导幼儿创编新歌词的时候,从每只羊的名字到它们的性格特点,我也通过使用了提问引导的方式,带领幼儿一步步回忆其原有经验进行想像创编,鼓励幼儿用说唱的形式
5
表达出故事中的每只羊的特点,并大胆地为说唱部分配上动作,引导幼儿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使幼儿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学习状态。
2.逐步后退,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教学中,我通过后退让幼儿不断发现自己可以逐步摆脱教师、图片等支持性条件,体验到独立学唱和创编歌曲的喜悦。为了吸引幼儿注意力和引发已有经验,我从第一次范唱开始就不断地使用动作代替歌词的策略。只要是幼儿可以根据动作提示和图片提示回忆出来的歌词,我便主动地转变成只有动作、表情和口形的参与。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结合大班幼儿乐于接受挑战的特点,提问逐渐变得越来越具有更加明显的挑战性,逐步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成功表达的喜悦。
二、反思不足,知困方能走得更远。
在收获感动的同时,我更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1.调整情绪,从容应对。上完这节课后,依然有些许遗憾,如活动的开始部分,自己总是会有一些紧张,所以往往开始的比较匆忙,不能很从容的应对。今后应学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改变随着活动的慢慢开展,自己才慢慢放松下来,真正做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的现象。对于孩子的回答,应对语言有时还是过于随意,总有一种回应不到位的感觉。今后应加强自己的教育机智,使自己在课堂上更加灵活变通。
2.注重备课,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通过此次活动,让我再一次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想要达到有效课堂,双边有效互动,这些都离不开有效的备课,明确的目标,条理的思路,严谨的教法,是上好一节课的有力保证。备课不仅仅备教材、备孩子,还要备课堂
6
实况,提高现场教学课堂的掌控能力。这就需要自己平时不断的积累,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