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47例疗效观察

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47例疗效观察

来源:意榕旅游网
I 东医药2008年第48卷第38期 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 47例疗效观察 邓倩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南阳4"73058) [摘要] 采用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47例,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6~l8个 月,未发生新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影像学检查显示均无再狭窄。术中出现一过性心率缓慢、血压下降4例, 颅内动脉远端血管痉挛2例;术后第2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经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提示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 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比较安全,短期疗效较好。 [关键词]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08)38-0055-02 为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动脉狭窄的临 管内沿微导丝输送支架装置,使支架跨过血管狭窄 床意义、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我们对47例脑动 部位,1/3位于狭窄以上,2/3在狭窄近端;然后缓慢 脉狭窄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释放支架。严重狭窄者先用球囊进行预扩张;有条 1资料与方法 件和必须使用保护伞的患者,先将保护伞在狭窄血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3年lO月一2007年12月 管远端释放,再沿保护伞的导丝导人支架。 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7例脑动脉狭窄患者,男 1.2.3术后处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 31例、女l6例,年龄49~77岁、平均61.5岁。临床 症状和体征,围术期3 d I=I服肠溶阿司匹林300 mg/ 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8例,脑梗死9例 d、氯吡格雷75 mg/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2 500 (均为一侧肢体瘫痪,肌力2—4级)。行头颅CT或 —5 000 U,1次/12 h;3 d后继服肠溶阿司匹林3个 MRI检查2O例,显示脑梗死9例。行全脑血管数字 月;3个月后单服氯吡格雷75 mg/d。 减影造影(DSA)47例,证实动脉狭窄49处,其中病 手术成功标准:根据北京天坛医院脑动脉狭窄 变在颈内动脉起始部31处,颅内颈内动脉8处,大 支架成形术质量控制标准,脑动脉狭窄手术成功标 脑中动脉M 段4处,椎动脉起始段5处,锁骨下动 准定义为狭窄直径增加20%以上,残余狭窄< 脉1处。狭窄血管测量方法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 50%。术后6、l2、18个月进行随访,包括临床症状、 内膜切除协作研究组制定的标准,即狭窄率(%)=: 有无靶血管再狭窄、功能障碍恢复、复发卒中及死亡 (1一最狭窄动脉直径/狭窄远端正常动脉直径 : 发生率。再狭窄评价以血管造影为主,拒绝造影者可 100%。本组血管中度狭窄(狭窄率50%一69%)14 酌情行颈部超声结合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或经颅多普 处,严重狭窄(狭窄率≥70%)33处,闭塞前狭窄(狭 勒检查。 窄率>90%)2处;狭窄率(76.3±7.5)%。患者均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 伴有相应供血区域的脑缺血表现。 处理,手术前后血管狭窄率比较用£检验。P≤O.05 1.2治疗方法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1术前准备术前行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全项 2 结果 及免疫8项等检查;术前3—5 d口服抗血小板聚集 2.1 临床疗效47例患者49处支架均成功到位 药物肠溶阿司匹林300 mg/d,氯吡格雷75 m d。 释放,除1例行多部位支架成形术外,另46例均行 1.2.2 手术方法 局麻下经右侧股动脉行 单一部位支架成形术,造影显示血流通畅,支架形态 Seldinger术穿刺,置人6~8 F导管鞘,同时静注肝 满意。术后血管造影显示靶血管残余狭窄<10% 素70 U/kg。将导引导管送至血管狭窄段附近行血 l7例,10%~20%18例,21%一30%l4例;血管狭 管造影,测量狭窄血管的长度及直径;选取合适的血 窄(16.1±7.3)%,与术前的(76.3±7.5)%比较有 管内支架,将微导丝小心通过血管狭窄处,在导引导 统计学差异(P<0.05)。 2.2术后并发症31例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 [基金项目]南阳市科技攻关项目(2006S1410)。 行球囊扩张和支架置人后,出现低血压及心率减慢 55 4例,给予阿托品后症状缓解;出现血管痉挛2例, 应用罂粟碱后缓解;第2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 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随访6~18个月,未发生靶 血管再狭窄、复发卒中、TIA及死亡患者。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AS)及狭窄在缺血性脑血管病 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20%一30%的缺血性卒中由 颈动脉狭窄引起…。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 的另一重要原因,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年卒中 发生率7.0%一17.7%,约10%的缺血性卒中及 8%的TIA由此引起 。 血管内介人治疗是近年开展的治疗AS性狭窄 的新技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既可在内膜剥脱术难 以达到的锁骨下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实施,还可在 颅内动脉甚至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等次级血管 实施。因此,在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血管内支 架成形术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血管内支架 成形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比较创伤性较小,但在严格 规范手术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选择合适 的支架。应选择柔顺性较好、比病变长度长l mm 左右的支架,支架直径与血管直径之比最好1.0— 1.2:1。过大可致内膜撕裂及内皮损伤,过小可致支 架移位。②避免支架释放过程中压闭穿支动脉。支 架释放过程中采用球囊支架时,释放压力、持续时间 及加压次数应缓慢、持续、逐渐加压、低释放压。 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及时正确处理是保证手 术成功和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围术期并发症常见 并发症有:①低血压、心率过缓:此为颈动脉支架成 形术最常见并发症,一般发生在球囊扩张时或支架 植入后。由于球囊扩张或支架植人后对颈内动脉球 部压力感受器刺激,导致迷走神经冲动增强而诱发。 为预防该并发症,应在扩张前5 min静注阿托品0.5 ~l mg;此外,选择的支架直径接近颈动脉近心端直 径、对狭窄部位行低压球囊扩张,亦可预防该并发 症。本组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压和心率减 慢,均经及时处理后缓解。②栓塞:也是颈内动脉支 架成形术的最常见并发症。为避免该并发症,术中 要动作轻柔,尤其是导丝和脑保护装置通过狭窄段 血管时避免动作粗暴;机械性脑保护装置可有效降 低脑栓塞发生。本组30例应用脑保护伞,无发生栓 塞者。但脑保护伞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③血栓形成:其原因可能是支架的网状结构不能完 全覆盖血管壁,未覆盖的破损斑块表面可形成新的 血栓,从而引起缺血性卒中。手术前后应用抗血小 板和抗凝治疗,对预防支架后血栓形成和提高手术 56 【lJ东医药2008年蒴48卷第38期 安全性起重要作用。本组无一例出现此并发症,可 能与围术期正确治疗有关。④高灌注综合征:其是 术后严重并发症。对重度狭窄的』札管,支架置人可 能导致灌注区急性过度灌注 J。由于狭窄血管远 端灌注压较低,为}蔺足脑组织血供,血管长期处于扩 张状态,失去自我调节功能;术后血管狭窄突然解 除、脑血流量增加,可造成病变动脉纤维蛋白样坏 死,红细胞、血浆蛋白外渗,造成脑水肿或脑出血,引 起高灌注综合征。故控制有过度灌注高风险患者收 缩压在100—130 mmHg,可有效地避免该综合征发 生。本组无出现该综合征患者,可能与术后血压控 制得当有关。⑤血管痉挛:使用脑保护装置、导管、 造影剂、较硬的交换导丝,以及手术操作时动作粗暴 等均可刺激血管,导致狭窄远端血管痉挛。若撤出 导丝和脑保护装置后痉挛解除,可不做特殊处理;若 痉挛严重,远端血流受阻,则需局部给予解痉药物, 如罂粟碱或法舒地尔注射液,可有效解除脑血管痉 挛。本组2例术中出现颈内动脉远端血管痉挛,经 用罂粟碱治疗后症状缓解。值得注意的是,本组1 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柏油样便,考虑为消化道出 血而停用低分子肝素和肠溶阿司匹林,经单服氯吡 格雷并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治疗后症状消失。患者既 往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及其他部位出血史, 术前凝血机制正常,考虑其可能存在潜在的无症状 性消化道疾病,因围术期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抗 凝药而诱发出血。此类并发症国内文献少见报道。 因此认为,围术期常规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有效预防 该并发症发生。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远期并发症主 要是血管再狭窄,本组术后随访6~18个月,未发现 再狭窄患者,可能与样本较少、随访时间较短有关。 总之,本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脑动 脉狭窄成功率为100%,术后靶血管狭窄率明显改 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 未发生靶血管再狭窄、复发卒中、TIA及死亡。提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动脉狭窄比较安全,短期 疗效较好。由于本组病例较少,随访时间较短,其长 期疗效有待于继续观察。 [参考文献] [1]Palak J,Shemanki LO,Leafy DH,et a1.Relationship betwent inei- dent streke and the severity L)f intemal carotid stenosls[J].Circula— tion,1994,90(25):1399—1404. [2j Wong KS,Li H,Lam M,et a1.ProgressiI)n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eclusive diseas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further vascu1ar e vents after stnIke[J].Stroke,2002,33(8):532-536. [3]李慎茂,凌峰,缪t{】荣,等.颤动脉狱窄mL臀内支架治疗并发症临 床分析[J].中国脑JllL管病杂志,2005,2(2):56-61. (收稿H期:2008 7.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