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盐田区国民经和济经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3月20日)
2000年,在世界经济逐步向好,国内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扩大内需的宽松经济环境中,我区经济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大力扶持港口服务、旅游两大龙头产业,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完美投资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推进依法治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城市环境更加美化,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基本现实了各项预期目标。
一、综合
经济增长加快,经济结构逐步优化。据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1.92亿,按?杀燃鄹窦扑?,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6%。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3.7%,第二产业增长19.6%,第三次产业增长36.5%。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0.7:82.9:16.4调整为0.8:80.9:18.3。随着政府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投资和生活环境的不断优化,我区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港口服务业、旅游业增长迅速,房地产市场趋暖,餐饮业兴旺,使第三产业成为我区主要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在全市的经济增长中,第三产业贡献了6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加了3.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11.5%上升到26.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研发基础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高,部分企业经济困难;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呈萎缩趋势,招商引资力度有待加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依然不足。
二、农业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成效显著。由于我区可用农地越来越少,生产成本持续提高,因此,农业发展逐渐从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化渔业方向转变,特别是在盐田海源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远洋捕捞船队成立以后,推动全区农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达到1872万元,比上年大幅增长53.7%,是建区以来最高的年份,高出上年增幅46.1个百分点.实现农业总产值3420万元(当年价),比上年增长
54.2%,其中,渔业产值达到2533万元,增长了117.0%,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4.1%,比上年提高了21.5个百分点,在渔业产值中优质鱼产值的比例达71.7%。
由于我区农户在生活费用、劳动力成本较高,可用农地有限且在逐年减少,造成生产经营起来越来越难,主产蔬菜产量持续萎缩。全年蔬菜复种面积为1400亩,比上年下降了6.7%,产量为1680吨,下降了2.0%。另外,由于区内部分果场从2000年开始进入了收成期,因此虽然去年是荔枝收成的小年,但荔枝产量也较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年水果产量为109吨,比上年增长87.9%,其中荔枝产量为68.7吨,增长37.4%。
畜牧业生产受特区禁止饲养禽畜的影响,已基本退出我区经济。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蔬菜瓜果 吨 1680 -2.0 水果 吨 109 87.9 #荔枝 吨 68.7 37.4 柑桔 吨 40.3 4.0倍 水产品总量 吨 3072 4.7倍
林?翟诠移舳烊涣肿试幢;すこ痰耐贫?,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000亩,全民义务植树1000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街道快速增长,整体实力持续增强。2000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6.79亿元,比上年增加19.5%。实现工业总产值163.51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8.9%,建区以来年均增长达27.8%。其中,轻工业产值30.90亿元,比上年增长17.4%,重工业产值132.61亿元,增长19.3%。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龙头。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26.33亿元,增长22.0%,占全区工业的比重达77.3%,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其产生的增加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3%,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
保税区外工业发展迅速。保税区外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达22.25亿元,比上年增长52.5%,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上去年的10.6%提高到13.6%,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29.5%。外商及港商台企业仍然是推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58.06亿元,增长18.4%,占全区工业的比重达96.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产 量 比上年增减% 电脑显示器 万只 363 -9.6 电脑主机板 万片 1183 18.2 电脑主机 万台 104 4.7 电子元件 万只 17589 137.1 手表 万只 6681 12.0 皮鞋 万双 351 -61.7 服装 万件 6129 63.2 发电量 万千瓦时 35482 278.9
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有所下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52.21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1.8%,比上年减少0.9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下降的主要表现有:1、企业利润下降。全年工业共实现利润3.58亿元,比上年下降13.1%,其中盈利企业盈利额为3.97亿元,下降18.0%,亏损企业亏损额为0.39亿元,下降27.9%。除了电气机械制造业和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业利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以外,其它十几个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影响利润降幅较大的行业是玩具制造业,利润由上年的2.73亿元减少到本年的1.48亿元,降幅达45.9%。2、企业库增加,资金周转减慢,负债加重。全年工业企业库存达19.87亿元,其中产成品库存为5.4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6%和36.7%;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达49.21亿元,增长了43.1%,流动资产周转率仅为3.15次,下降了6.9%;企业负债达40.56亿元,增长12.3%,资产负债率为61.37%,比上年上升了0.94个百分点。为了应付流动资产不足的困难,企业加大了催收应收帐款的力度,且成效明显,全年应收帐款比上年下降了30.5%。3、企业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仅为2.03%,比上年减少2.06个百分点,说明全区工业企业每投入100元的成本,
获利仅有2.03元,比上年减少2.06元。其中成本费用利润率较高的行业有医药制造业和玩具制造业,分别有48.6%和30.6%,而计算机制造业仅有0.6%。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0.94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全区建筑施工面积61.93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三年累计竣工57.51万平方米。通过强化建筑工程招收标制,加强合同管理,全区取得合法开工手续的招标工程的合同备案率达到100%,工程质量明显提高。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2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95亿元,增长2.2%;房地产开发投资3.15亿元,增长22.3%。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市、区两级政府投资2.54亿元,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和文教体卫等方面。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格局,投资资金来源总额中,企业自筹和利用外资合计6.59亿元,增加0.79亿元,增长13.6%,占资金来源总额63.0%,比上年提高近6.4个百分点,其中,外商投资增长38.3%,占投资总额比重比上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0年区政府确定了32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投资9.04亿元,其中明思克航母世界,北山大道改造工程、大梅沙三大酒店项目、先进微电子扩产项目等17个建设项目已竣工或基本完成;盐田区行政文化中心、黄金珠宝大厦、盐田海鲜批发市场等新建项目已开始建设,部分项目已近尾声;前期筹备项目工作进展良好,多数即将动工。
房地产业日益兴旺。随着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年内多家房地产开发商抢滩盐田,东部阳光、海天一色、新世界花园和东埔福苑等项目陆续在我区动工兴建。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3.86万平方米,增长10.0%;商品房销售明显转旺,全年辖区商品房出售出4.98平方米,增长18.3%。
五、商业
商业零售超出低迷。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8亿元,增长14.5%。由于建区以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完成了盐田海鲜街第二期工程,采取了整治“中英街”秩序、规范海鲜街等措施,取得了持续性的显著成效,尤其是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大大促进了饮食业市场的繁荣,全年完成饮食业零售额2.55
亿元,增长58.2%。但零售贸易仍然不景气,全年完成商业零售额3.73亿元,比上年下降3.7%。
商业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区属国有、集体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进总额5.49亿元,比上年下降7.4%。商品销售总额6.23亿元,比上年下降1.7%。商品销售毛利率24.5%,比上年增长4.8个百分点;全区商业企业实现利润9149万元,增长50.8%。
六、财政
财政收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49亿元,比上年增长21.1%;预算内财政收入4.30亿元,比上年增长31.8%,比全市平均增幅高出9.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4.16亿元,增长41.3%,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98年的80.7%上升为96.6%,说明经济的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区财政收入增长的决定因素。在税收收入中增长较快的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比上年增长107.8%和75.4%,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上升了3.6个和6.5个百分点,增值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免抵退”政策的实施,免抵调增增值税占增值税总额的37%,成为我区一个新的税收增长点,特别是涉外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税务部门加大征管力度,使企业所得税也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财政支出5.34亿元(含镇、街道办支出,下同),增长26.7%,其中基建支出1.37亿元,增长28.2%,占财政总支出的25.5%;科技三项费用增长100%;行政事业经费的安排中,优先保证了文教卫、公检法等部门的经费支出,而行政管理费则得到有效控制,同比仅增长了4.2%。
七、 经济和旅游
对外贸易增长平稳。2000年,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外贸出口也取得了较快的增?ぃ晔迪殖隹谧苤?20.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三资”企业出口19.56亿美元,增长22.8%;由于下半年以来部分“三来一补”企业外迁,停业影响到“三来一补”企业的出口,“三来一补”企业出口仅为1.2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3%;一般贸易出口0.06亿美元,增长22.9%。出口产品结构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外资引进工作进展顺利,利用外资大幅增加。全年新签投资协议34项,引进了中兴通讯、川大旭飞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180万美元,增
长29.7%,说明随着我区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对外商的吸引进一步增强;协议利用外资金额4891万美元,下降24.6%。
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通过建设“黄金海岸”,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举办“愿望2000”、旅游推荐月等系列活动,积极推介盐田“黄金海岸”的整体旅游形象,使我区旅游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在思克航母世界开业的带动下,海洋世界、大小梅沙、中英街和海鲜街等景点游客剧增,黄金海岸旅游成为深圳市新的旅游热点。全年旅游景点接待旅游人数达74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3.1%。辖区内宾馆、度假村接待过夜旅客1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5%,其中,国内旅客9.39万人次,增长57.3%,国际旅客1.69万人次,下降18.8%,说明我区旅游对国内游客的吸引力不断加大,但对国际市场还有进一步开发。辖区旅游营业收入1.47亿元,增长136.0%。宾馆酒店住房率50.4%,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八、科教、文体、卫生和治安
科教事业不断进步。制定了《盐田区科技计划项目指南》,为我区发展高新技术提供产业指导;组织参加了第二届高交会,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教学投入增加,完善了田心小学、沙头角中学等学校的教学配套设施和功能设施,原有基础较薄弱的学校办学能力明显提高;在全市率先实现校校有计算机房;全年增加学位数967个;落实了市教育局在盐田区建立一所高级中学的校园用地;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工作,建立了以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分开为核心的竟争机制,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创下了全区高、中考历史最好成绩;继续推行素质教育,注意发展学生特长,我区中小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各类竟赛获奖者473人次。
文化体育事业有新发展。我区被评为市文明区,中英街被批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成了电视片《一街两制中英街》的拍摄工作;深圳(盐田)帆板队在广东省青少年帆板锦标赛中取得二金一银的好成绩;沙头角镇的全国先进体育社区评选工作已通过国家体育总局的检查验收。
卫生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区属四个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设备得到进一步完善;试点实施了病人选医生的服务模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将我区3个社康中心全部纳入了医疗保险系列,方便了群众就近医疗。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继续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加强禁毒宣传,坚决扫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全年共建成29个安全文明小区,其中新建小区12个,升级小区17个,已建成的71个安全文明小区得到巩固和提高,7个成为标兵示范小区;大力推广外来人口集中居住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出租屋和外来人口管理;加大打击摩托车非法营运和偷盗机动车辆的力度,有效消除了治安隐患;关前和金融路一带的非法外汇交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强化了劳动安全监察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未发生严重火灾、爆炸、急性中毒等重大安全事故和工伤死亡事故。
九、城区建设和环境保护
2000年,全区用电总量达4.0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6%;全年实有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7.7万吨;年供水总量达2043万吨,比上年增长9.3。%。全年拆迁违章建筑3万多平方米;营造1000亩生态风景林;完成屋顶绿化4万多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8.6%;完成0.5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完成关前、隧道口、沙盐路与海涛路交叉口等处的灯光夜景工程,城区环境不断美化。
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全区城区环境噪声年平均值56.8分贝,保持在良好水平.全区烟尘控制区和噪声达标区覆盖率都达到了100%。
注:1、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除注明外,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
2、因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仍在核查,普查结果将按国务院、省、市统一要求另行发布。
3、本公报中的财政总收入和财政总支出与人大四次会议上《关于盐田区200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中的数字口径不一致,《草案》中的财政总收入包括历年滚动节余,财政总支出中包括了上解中央、省、市的支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