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语文模拟卷

高中语文模拟卷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中语文模拟试题

第一卷(共30分)

一、选择题(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缉私 编辑 舟楫 开门揖盗 疾恶如仇 .....

B.奴婢 裨益 麻痹 惩前毖后 刚愎自用 .....

C.强劲 颈椎 劲头 泾渭分明 不胫而走 .....

D.船舷 炫耀 弦乐 头晕目眩 煊赫一时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融洽 租赁 破啼为笑 怨天尤人

B.竣工 题纲 虎视眈眈 高潮迭起

C.寒喧 揣度 坐收鱼利 呕心沥血

D.矫正 誊写 推心置腹 分道扬镳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近日,以色列对巴勒斯坦抵抗组织领导人和骨干分子又展开了定点清除行动,巴抵抗组织发誓进行报复,中东局势再度紧张,世界各国都在密切关注 的发展。

② 科研人员的心血没有白费,新产品终于 了,但大家都知道这只不过是迈出了第一步,还要让这种产品进入商场,接受广大消费者的检验。

③ 老赵昨天打来电话,说最近单位 繁忙,实在脱不开身,这次活动就不能参加了,请大家谅解。

④ 本来约好10点钟出发,可是已经10点40分了,王小刚还没来,李子鹏 烦躁起来,脸色阴阴的。

A.态势 面世 事务 未免

B.事态 面市 事物 未免

C.态势 面市 事物 不免

D.事态 面世 事务 不免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两会”代表、委员就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发展、反腐败和“三农”等问题广开言路,充分展现了代表、委员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 ....

B.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要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要诚惶诚恐, .....

被困难吓倒。

C.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司马迁居然是长须飘飘的老者。既然受过

宫刑为何还会长胡子?见过太监长胡子吗?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

D.我的态度很鲜明,对危害社会安定、蓄意扰乱国家秩序的法轮功分子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虽然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大规模战争结束已经半年多了,但是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其它城镇仍时常响起振聋发聩的爆炸声,人们没有一点安全感。

B.剧本写得贴近生活,质量高;演员的表演十分认真到位,把剧情一步步推向高潮。观众们说,看这样的演出,真是大快人心。

C.人们对制度改革满怀着希望,充满了热情。如果只是换汤不换药,恐怕会伤了人们的心。

D.仅仅过了三个月,他像是变了一个人,进步非常大,让人另眼相看。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谁也不能否认,一个人的学习或工作的成绩无论大小都与他的主观努力分不开。

B.主持人:“听了王先生抛砖引玉的一席话,应该对各位有所启发,请分别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C.经过组委会成员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认真评议,最后龙山中学等五所校被授予“园林式绿化先进单位”。

D.2003年10月15日我国发射的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艘载人飞船获得圆满成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过后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冷老师的实际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既有长处,也有短处。”他没有瞧不起我们。

B.2003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的阅读材料分别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和《资治通鉴·唐纪八》。

C.非典型肺炎,即SARS(英文缩写,意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起病急,传染性强,主要症状是发热(高于38℃)、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呼吸困难乏力等。

D.离开家乡已经将近20年了,我想象不出那座陪伴我度过童年时光的老房子和房前的枣树现在是什么样子了?可是近来又常常忍不住要想。人老思乡啊!

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漫江(满) 百舸(大船) ..

B.鹰击(搏击) 长空(广阔的天空) ...

C.竞自由(竞争) 鱼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

D.主沉浮(主宰) 怅寥廓(这里是失意的意思) ..

9.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仿照划曲线的句子的形式各补写三句话(6分)

(1)腊梅也许讨厌朔风的肆虐与无忌,却依然在寒冬吐露芬芳;作为有理智的人,我们要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要生存,就要学会调整心态。

○1

○2

○3

(2)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烦恼,只不过他善于把烦脑当做一阵清风一刮而去;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忧伤,只不过他善于把忧伤化为希望的力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卷(共40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梁实秋

我爱鸟。

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侬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惆。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举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油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在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得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地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则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鸟并不永久地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诗人哈代在一首诗里说,他在圣诞的前夕,炉里燃着熊熊的火,满室生春。桌上摆着丰盛的筵席,准备着过一个普天同庆的夜晚,蓦然看见在窗外一片美丽的雪景当中,有一只小鸟趵瘠缩缩地在寒枝的梢头踞立,正在啄食一颗残余的僵冻的果儿,禁不住那料峭的寒风,栽倒地上死了,滚成一个雪团!诗人感喟曰:“鸟!你连这一个快乐的夜晚都不给我!”我也有过一次类似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地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

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10.第二段中鸟的“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的“苦闷”和“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的“快乐”分别是什么?(4分)

(1)“苦闷”是

(2)“快乐”是

11.作者在第5段说“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在任何幻想。”为什么“我对鸟不存在任何幻想”?(6分)

答:

12.作者写鸟给人带来的喜悦和鸟本身的悲苦,反映着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态度。请对作者的态度进行分析。(6分)

答:

13.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不赞同把人类的某些主观意念硬与鸟儿联系起来。

B.作者并不是喜爱欣赏所有的鸟儿,如乌鸦、麻雀、杜鹃、夜莺、云雀等他就很不喜欢。

C.第二段写鸟的“苦闷”和“快乐”,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内心的不快,用以衬托第三四两段写的鸟还可以给人带来欢喜。

D.作者自幼年时养成的爱鸟、欣赏鸟的习性到老年时也没有改变,但是后来眼前见到的可爱的鸟很少了,他有些无奈。

E.作者写鸟,表面上看是表现一种情趣,其实是在借物咏怀,寄寓了对社会、人生的理想和愿望。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共20分)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

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4.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5分)

○1.无乃尔是过与 ( )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

○3.则将焉用彼相矣 ( )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 )

○5.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 )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不能者止

B.且在邦域之中矣既来之,则安之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D.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D.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围绕“季氏将伐颛臾是错误的”这一观点展开反驳,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第1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C.第3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D.本文通过对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貌和个性心理如在眼前。例如,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直面邪恶,充分地显示了出来。

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卷(共30分)

四、作文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印第安酋长对他的臣民们说:“上帝给了每一个人一杯水,于是,你从里面饮入了生活。”生活确实就是一杯水,杯子的华丽与否显示了一个人的贫与富。但杯子里的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对任何人都一样。接下来,你有权利加盐、加糖,只要你喜欢。

这是你的生活权利,没有人能剥夺。

你有欲望,不停地往杯子里加水,或者加糖,但必须适可而止,因为杯子的容量有限。

啜饮的时候,你要慢慢体味。因为你只有一杯水,水喝完了,杯子便空了。

请以此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1.B 2.D 3.D 4.C 5.C 6.A 7.A 8.D

9.(1)鱼儿也许讨厌波涛的汹涌与狰狞,却依然在江海里破浪畅游;雄鹰也许讨厌狂风的猛烈与暴虐,却依然在长空中展翅翱翔;红叶也许讨厌寒霜的肃杀与无情,却依然在山野间展示色彩。

(2)一个自信的人并非没有怯懦,只不过他善于把怯懦当做一篇流云一挥而散;一个自信的人并非没有失败,只不过他善于把畏惧化作信心的砝码。

10.(1)虽然能动,但基本失去了自由(2)虽然基本失去了自由,但还有生命,比标本强。

11.因为鸟中有欺压他鸟的杜鹃,有在寒风中孤苦伶仃的悲苦的鸟,这些鸟不能给人喜悦,只能给人带来悲苦,使人联想到那些受欺压受苦的穷人,使人对当前社会不报任何幻想。

12.作者希望社会和谐,充满公平、自由、博爱的精神,人与人平等,没有欺压,每个人都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

13.B(夜莺、云雀不算)D(“自幼年”不对)

14: ○1.过:责备。○2舍:舍弃,回避。○3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4倾:倾覆。○5 就:担任

15:解析:选D。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A项,助词,表示停顿/代词,……的人;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代远人;C项,连词,表示假设,那么/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就。

16:选B。①是批评冉有的话;⑤指出“季孙之忧”的本质所在。

17:选D。文中并无“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

18: (1) :‘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走路不稳,辅助者不去护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辅助者呢?

(2)我担心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宫廷之内啊!

19.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