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六中 曹名珍
【案例背景】
中国的区域差异可以视为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分区地理部分的衔接点,在教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有利于认识我国的不同区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的差异。 【案例描述】 一、情景导入
1、出示图片: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从图中找出我
国四大地理区域。(板书) 老师追问: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是什么? 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影响因素 1.阅读: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老师:出示图片: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观察中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分界线的关系。(板书)
生: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400MM 等降水线 3.老师:出示图片: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的边缘线,观察中国青藏高原的边缘线与青藏地区的边界线的关系。(板书)
生: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青藏高原的边缘线)
4.师:出示图片:总结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生:气温和降水
1.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夏季风)
2.确定青藏高原地区与其他三个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海拔)
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三.小结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秦岭-淮河一线 划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 南北方划分的主导因素:气候
北方与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夏季风
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划分得主导因素:地形地势 3.拓展迁移
说出你了解的我国四大区域的不同之处。
四.指导完成练习。读中国四大区域划分图,完成问题:
(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A是______ 。它大致与1月_______℃等温线分布相吻合,大致与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当。
(2)界线C大致与下列哪几座山脉的走向一致( ) A、天山——阴山 B、横断山——贺兰山
C、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从温度带来看,②区域主要分布在( )
A、寒温带 B、中温带 C、暖温带 D、热带和亚热带
(4)从干湿区来看, ③区域主要分布在( )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干旱区 D、半干旱区
(5)受降水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以______________为主。①②两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土地利用类型看A线以北_______,A线以南________。 【案例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的掌握,通过对四大地理分区划分依据的分析掌握其分析方法,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所以,要多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找有用的知识,增加读图的练习.
教学前,领着学生复习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生自学新课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效果更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