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时 5的乘法口诀
教材第20~21页例1、例2
1.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感知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5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类、类比,培养学生推理、概括、记忆
重点:掌握并熟记5难点:熟记5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小朋友喜迎北京奥运会的情境图。)你从图上获
教师:这是奥运会的会旗,旗上画的是什么?数数看有多少个圆环?
1
指名口答,教师追问:一面小旗有5个圆环,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提问:4面小旗一共有多少个圆环呢?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用哪句口诀口算的。(教师边用课件出示4位小朋友分别举着五环旗的情境
学生易列出:5×4=20或4×5=20,两个算式都是用“四五二十”这
提问:如果有5
设疑: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怎么算?今天我们来继续探究5的乘法口诀,解决这类问题。(板
1.理解图意,填补表格。(教材第20页例1
(1)教师继续用课件出示5位小朋友分别举着五环旗的情境图和表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①5+5+5+5+5=25;②4面五环旗有20个圆环,5面比4面多1面,多了5个圆环,20+5=25(个);③通过数圆环数得出共有25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表格“5”对应的“圆环”栏上写出得数25。 (2)提问:那么6面、7面、8面、9
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将表格补充完整,教师讲评,集体订正。
2
2.
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出乘法算式,结合前面编写1~4乘法口诀
5×5=25 5×6=30 5×7=35 5×8=40
5×9=45 五九四十五 3.
(1)提问:5
学生发现的规律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都相差5
(2)引导学生利用刚才发现的规律熟记口诀。
4.用口诀。(教学教材第20页例2(1
5×7=
(2)请同学们想一想,计算这道题要用哪句口诀?计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5×7=35
3
追问:“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还可以计算哪个乘法算式?今天学习的这些口诀中哪些可以计算两个乘法算式,哪句口诀不可以?为什
指名口答后,教师归纳:一句乘法口诀一般都可以算两个乘法算式,
(3)让学生独立完成“算一算”,教师指名口答,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应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最后让学生全班齐读这四个乘法算式。
1.完成教材第21页“课堂活动”的第1同桌两人合作,对口令。
2.完成教材第21页“课堂活动”的第2
学生先独立应用口诀编儿歌,然后在小组内交流:1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3最后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21页“课堂活动”的第3
(1)教师点明题意:用5分别乘1~9,所得的积写在表格第二行相
(2
4
①相邻的两个积相差5
②5与1,3,5,7,9相乘的积的个位上都是5③5与2,4,6,8相乘的积的个位上都是0
教师指出: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帮助我们熟记5的乘法口诀。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你能背出5
五、作业设计 1.
本次课堂作业请登录查询下载“课堂作业设计”。(word版,可修改) 2.
5
板书笔记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乘法的意义和学习了1~4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列算式编口诀和记忆口诀的方法,因此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放手让学生尝试编口诀,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类推,自主探究5的乘法口诀。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而且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