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首语】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全卷共6页,三大题,15小题。第1题(选择题)答案应填涂在答题纸上,其他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祝你成功!
一、基础知识(52分)
1.下面每小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纸上正确答案的序号涂黑。(20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茶几(jī) 阻挠(náo) 引吭(hánɡ) 凌晨(línɡ) ....B.沉闷(mèn) 似乎(sì) 河畔(bàn) 憧憬(chōnɡ) ....C.气氛(fēn) 惬意(qiè) 鸟瞰(kàn) 模样(mó) ....D.弹琴(tán) 挫折(cuō) 腼腆(tiǎn) 炽热(zhì) ....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 玩皮 逆时针 专心至志 呕心沥血 B. 橱窗 杂伴儿 风华正茂 坐无虚席 C. 彩排 里程碑 迫不及待 心旷神怡 D.陷阱 笑咪咪 春意盎然 再接再励 (3)下列各组中,词语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深化认识 深情地讲述 深刻的道理 B.严守纪律 严格地批评 严肃的神情 C.密封消息 秘密地调查 精密的仪器 D.沉迷游戏 沉着地指挥 沉痛的心情
(4)下面这段话的括号中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 今年夏天,我( )在屋旁的空地上掉落了几颗西瓜籽,过了几天那儿( )长出一串西瓜藤。现在( )是秋天,可西瓜藤( )那么绿着。我问爸爸:“它会结出西瓜来吗?”“傻孩子,”爸爸笑着说:“西瓜哪能在秋天结果呢?”
A.偶然 依然 虽然 居然 B.偶然 居然 虽然 依然 C.虽然 依然 居然 偶然 D.偶然 居然 依然 虽然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6页)
B.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C.为了迎接检查,我们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6)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等着看哪一棵该死。 ②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③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④会场上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掌声。 A.比喻 疑问 拟人 对比 B.比喻 设问 比喻 比喻 C.拟人 反问 比喻 夸张 D.拟人 反问 拟人 夸张
(7)下面句子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 人民英雄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天安门还高4.24米。
A.列数字和打比方 B.列数字和举例子 C.作比较和举例子 D.列数字和作比较 (8)朗读下面这句话,速度和语调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A. 快而低沉 B. 快而高昂 C. 慢而低沉 D. 慢而高昂
(9)下列语句描写了琥珀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后来,海水淹没了森林,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②老松树滴下的松脂包住了苍蝇和蜘蛛,两只小虫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③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松脂球变成了化石。
④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积成了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 裹在里面。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10)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许多成语,都可能蕴含着一段有意思的故事。我知道“胸有成竹、手不释卷、大公无私、闻鸡起舞”这些成语中的故事分别与下列人物有关。
A.文与可、吕蒙、祁黄羊、祖逖 B.吕蒙、文与可、祁黄羊、祖逖 C.文与可、祁黄羊、吕蒙、祖逖 D.文与可、吕蒙、祖逖、祁黄羊
2.根据拼音,在下面的语段中填写正确的词语。(5分)
童年是一首歌,一首dònɡ rén xīn xián ( ▲ )的歌,歌声中,
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6页)
展开梦想的chì bǎnɡ( ▲ ),在神奇世界里翱翔;童年是一幅画,一幅yǐn rén rù shènɡ ( ▲ )的画,画面中,彰显自由的ɡè xìnɡ( ▲ ),在斑斓色彩中徜徉;童年是一首诗,一首huí wèi wú qiónɡ( ▲ )的诗,诗韵中,畅想美好的 wèi lái( ▲ ),在乐观自信中奋发……童年在眉间缓缓流淌,充满着梦想,yánɡ yì( ▲ )着快乐。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 3.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转述句。
伯父摸了摸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 直的。”
▲ (2)将下面的两个句子用适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道德实践起来很难。
▲ (3)请在下面文字的不同位置加上标点,使其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
船已行二日即到
句子1: ▲ 句子2: ▲ (4)请将下面的句子按要求改写,句子意思保持不变。
答应别人的事要守信用。
反问句: ▲ 双重否定句: ▲ (5)请以“日出” 为内容,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 ▲ 拟人句: ▲ 4.按课文意思填空。(11分) (1)文字可以传情。“复恐匆匆说不尽, ▲ ”传递的是思乡之情;“却看妻子愁何在, ▲ ” 传递的是喜悦之情;与友人分别时,则可以借用诗句“ ▲ , ▲ ”来传递惜别之情。 (2)文字可以达意。《匆匆》一文 ▲ (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委婉地提醒我们日子总是 ▲ ,要懂得 ▲ ;《桃花心木》一文林清玄用 ▲ 的写法,间接地告诉我们“种树者 ▲ ,种德者 ▲ ”;《飞鸟集》一书中,泰戈尔则用清丽的语言讲述“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 ▲ ,而是水的 ▲ ”。
(3)文字可以论理。《为人民服务》一文引用司马迁“人 ▲ ,或 ▲ ,或 ▲ ”的名言论述了死的两种不同意义;《两小儿辩日》一文
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6页)
通过孔子的言行说明“人非 ▲ 者,孰能无惑”的道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则列举三个典型事例论证了只有善于“ ▲ ” (填写课文中的俗语)的人,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5.班级举行“中国四大名著”阅读实践活动,请解决相关问题。(6分) (1)黑板上出现了一副对联和一句歇后语。
①上联:一翻筋斗云不出如来掌。 下联:三打白骨精难忍紧箍咒。
这副对联内容出自 ▲ 这部名著,对联中写的人物是 ▲ 。 在古典小说当中,有很多带“三”字的故事。除了“三打白骨精”,还有“三 请 ”、“三气 ” 、“ 三进大观园”等,下面填入正确 的一项是………………………………………………………………………( ▲ ) A.诸葛亮 刘姥姥 周 瑜 B.诸葛亮 周 瑜 刘姥姥 C.周 瑜 诸葛亮 刘姥姥 D.周 瑜 刘姥姥 诸葛亮 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 ▲ 。(补充填写) 这条歇后语源自 ▲ 这部名著,作者是 ▲ 。
(2)同学们讨论着“课本内容和课外阅读哪个更重要”的问题,请你结合自身阅
读经历发表见解。(不少于30字)
▲
▲
二、阅读(23分)
(一)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练习。(9分)
① 西湖的“绿”(节选)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铮淙(cóng),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
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6页)
②庐山的云雾(节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 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 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 它是茫茫的大海 云雾遮挡山峰 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6.请在片段②的小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7.上述两个写景的片段都采用了 的结构来写,都表达了作者 ▲ 的感情。
8.片段①,作者通过写道旁、 ▲ 、 ▲ 、冷泉亭等处不同的“绿意”来写西湖的“绿”;片段②则主要通过作者的 ▲ 来描写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
9.这两个片段的语句优美,表述各有特点,请你就文中划线句子谈谈好在哪里。 ▲ ▲
(二)一棵大树(14分)
从前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个男孩。每天,男孩都会到树下来,把树的落叶拾起来,做成一个树冠,装成森林之王。有时候,他爬上树去,抓住树枝荡秋千,或者吃树上结的果子。
有时,他们还在一起玩捉迷藏。要是累了,就在树荫里休息,所以男孩也很爱这棵大树。①树感到很幸福。
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长大了。树常常变得( ① ),因为男孩不来玩了。 有一天,男孩又来到树下。树说:“来呀,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来吃果子,到我的树荫下来玩,来快活快活。”
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6页)
“我长大了,不想再这么玩。”男孩说,“我要娱乐,要钱买东西,我需要钱。你能给我吗?”
“很抱歉。”树说,“我没钱。我只有树叶和果子,你采些果子去卖吧,卖到城里去,就有钱了,这样你就会高兴的。”男孩爬上去,采下果子来,把果子拿走了。
②树感到很幸福。
此后,男孩很久很久没有来。树又感到( ② )了。
终于有一天,那男孩又来到树下,他已经长大了。树高兴地颤抖起来,她说:“来啊,男孩,爬到我的树干上来荡秋千,来快活快活。”
“我忙得没空玩这个。”男孩说,“我要成家立业,我要一间屋取暖。你能给我一间屋吗?”
“我没有屋。”树说,“森林是我的屋。我想,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做间屋,这样你会满意的。”
于是,男孩砍下了树枝,背去造屋。树心里很高兴。
但男孩又有好久好久没有来了。有一天,他又回到了树下,树是那样的( ③ ),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过了一会,她才轻轻地说:“来啊,男孩,来玩。”
“我又老又伤心, 没心思玩。”男孩说,“我想要条船,远远地离开这儿。你给我条船好吗?”
“把我的树干锯下来做船吧。”树说,“这样你就能离开这里,你就会高兴了。” 男孩就把树干砍下来背走,他真的做了条船,离开了这里。
语文试卷 第 6 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