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把握大班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分享交流的时机

把握大班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分享交流的时机

来源:意榕旅游网
探   索把握大班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分享交流的时机

上海市嘉定区百合花幼儿园 倪晓敏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活动方式的自主学习活动。如何让个别化学习活动始终充满价值和乐趣?除了注重材料投放、观察指导,同样不能忽视分享交流的时机和品质。

分享交流是个别化学习活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运用分享交流的环节,帮助幼儿汇集活动信息,在共享快乐、交流经验、解决困惑中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因此我们以大班为试点,大胆尝试探索个别化学习活动分享交流的时机把握,梳理并总结以下几种情况,旨在让幼儿有效学习、快乐分享,促进他们情感、态度、认知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当投放的新材料只引发部分幼儿尝试时——分享基于对兴趣的引发

教师投放新材料后,无法做到每样材料都受幼儿欢迎,当遇到某些材料“门庭冷落”的情况时,无须着急更换。这往往是由于幼儿对新材料的玩法不熟悉所致,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分享交流的机会,对新材料进行介绍,让幼儿对玩法有所了解,从而激发他们操作的兴趣。

案例1.对对碰

师:新学期开始,我们在区角里投放了许多新材料,接下来请玩过的小朋友来为其他小朋友介绍材料的玩法。

韵泽:我今天和心妍在玩对对碰,我们先玩12格的图片,然后合作把12张图片随便摆好,数到10在心里记住它们的位置,然后再翻过来。

心妍:然后我们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方式选出谁先来翻卡片,翻出两张一样的卡片就要说出这是什么,然后卡片就归他所有,如果说不出就要翻过来重新开始。

师:你们说得很清楚,不过为了让更多小朋友知道这个新材料是怎么玩的,老师想请你们两个人再玩一

2016.10

51

探   索遍给大家看一看。

师:看明白了吗?有什么问题吗?幼儿:明白了。

凡凡:我有个问题,就是数到10记不住怎么办?

言言:数的时间长一点就可以了。师:记忆的时间可以两个人商量好,可以延长一些,只要两个人商量好游戏规则就可以了。不过还有一点我要提醒一下,翻卡片后一定别忘了说一说“这是什么”,这样你的本领会越来越大哦!

在新学期初的几次个别化活动中,分享活动的内容多围绕介绍新材料的玩法展开。从案例中可了解到,对于像“对对碰”这样的新材料,幼儿表现出兴趣但是常常拿到材料后无从下手,有的幼儿只顾按照自己的想法玩,远离教师预设的教育目标,因此,此时的分享交流有必要对一些材料的玩法进行介绍。对于有多种玩法的材料,需要对其玩法进行筛选,并注重循序渐进地开发。如“对对碰”这份材料有两个玩法(“幸运对对碰”和“记忆对对碰”),教师可以先选择难度较低、幼儿易于理解和操作的“幸运对对碰”介绍玩法;一段时间后,当这种玩法对幼儿不再具有挑战性的时候,再介绍另一种玩法。

二、当材料准备撤走前——分享立足于对经验方法的梳理与总结

在主题过渡时期,前一主题的材料准备退出“舞台”之际,教师可以根据记录表掌握幼儿参与的比例,当全体或大多数幼儿已经玩过了,这

52

时教师可以在收尾时与幼儿一起对经的雷声和雨声,好像在开演唱会,我验方法进行回顾、总结,梳理相关主们一起加入进来,用自己创编的节奏题经验。

型来演奏这首《雷声隆隆响》吧。

案例2.雷声隆隆响

“雷声隆隆响”是《春夏秋师:小朋友们,最近你们在小冬》主题的材料,大多数幼儿都玩舞台里一直敲《雷声隆隆响》,是不过。当进入《动物大世界》主题时,是都去玩过了?

教师又要投放新的小舞台材料,因幼儿:是的。

此,在这主题更替之时,教师基于对师:那么,你们都创编了哪些之前幼儿活动情况的观察,了解到他不同的打雷和下雨的声音节奏?

们积累并创编了很多的节奏型,于是天天:我创编的打雷声是让幼儿之间互相交流不同的节奏型,“×× |××| ×× |×× ||”。

梳理并总结打击乐的相关经验,为今诺诺:我和天天的不一样,我的后鼓励、支持幼儿自主创作和演奏奠是“× — |×× |× — |×× ||”。

定基础。

齐齐:我创编的下雨声是三、当幼儿操作材料出现新方“×××|×××| ×××|×××||”。

法、新结果时——分享产生于幼……

儿已发现的玩法

(幼儿每打击一种节奏型,就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幼儿在出示该幼儿在小舞台用空白图谱纸记操作材料过程中探索出了新方法、新录的节奏型。)

结果时,就可以让其成为接下来集中师:你们创编了这么多不一样

分享交流的话题,并鼓励幼儿继续尝

探   索试与发现。

案例3.城市交轨地图

教师看到幼儿在对这组材料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并没有拘泥于原来的玩法,于是就请幼儿分享自创的玩法。

小敏:我们两个是扔骰子来决定我们要去哪里玩,可以扔到什么地方,就去哪里玩。

心妍:是呀,就像上次自己画魔方一样,我们也在大骰子上画我们想去的地方,然后随便扔,扔到什么地方,我们就去什么地方旅游。

师:这个想法真有创意,还有其他的玩法吗?

路易:还可以用翻翻乐的方法。旁边的篮子里有很多图片,我就和乐乐一起拿来用了,他翻到什么景点图片,我就去找,找到了我们再交换翻图。

“城市交轨地图”作为一份计算区的材料,投放有一段时间了,大部分幼儿都对其进行过操作,对材料比较熟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并没

有急于撤掉这些材料。于是,很多玩过的孩子又生成了许多的新玩法、新创意,教师这时可以把这些新创意在班级内开展分享,如案例中教师通过 “找一找的玩法还能怎么玩呢”“还有其他的新玩法吗”或者“你还能怎样有创意地玩呢”这样的提问方式给幼儿提供分享创意的平台,同时激发更多幼儿开动脑筋去挖掘新玩法。

会出现小摩擦、小纠纷,每当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干预,可耐心等待并适时观察他们的处理方式。如果纠纷迟迟得不到解决,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商议问题处理的方法;如果纠纷已解决,教师可以让当事人来介绍解决经验,还可以提出诸如“谁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等问题来引导幼儿发散思维、集思广益,帮助集体积累更多解决纠纷的经验。

案例4.斗兽棋

家乐:我们两个今天在玩斗兽棋,中间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杰杰:我说大象可以吃狮子,狮子可以吃老虎,所以大象也可以吃老虎,但是家乐偏不听,说大象只能吃狮子,不能吃老虎。后来我们就吵了起来。

师:原来他们是搞不清楚动物之间的关系呀,玩过斗兽棋的小朋友,你们觉得他们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金艺:只要看一下游戏说明书中动物之间的强弱关系图就可以知道

2016.10

四、当幼儿在合作活动中取得一定成果时——分享成功的体验与收获

当个别化学习材料更适合以幼儿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活动。例如在《动物大世界》主题中,教师创设了“牙膏盒造恐龙”的游戏,当多名幼儿利用牙膏盒合作拼搭出了一个霸王龙后,教师就需要在分享活动中,让他们展示自己合作的成果,分享合作的过程,引导幼儿体会团队合作的意义和快乐。

五、当幼儿合作发生纠纷时——分享促进经验交流

幼儿在合作过程中同伴间难免

53

探   索谁吃谁了。

糖糖:大的可以吃小的,大象是体积大的动物,当然可以吃体积小的老虎。

胡颖:遇到问题不应该吵,应该好好商量,要根据规则来下棋,不能犯规。

师:家乐,听了同伴们的建议,你明白了吗?

家乐:我明白了。

师:下棋是需要合作商量的,遇到问题不要吵架而是要冷静分析,看看规则到底是什么,这样更加愉快地体验这个游戏。

“斗兽棋游戏”既蕴含了各种动物之间的弱肉强食的生存关系等对幼儿来说比较陌生的经验,同时也包含了一些较复杂的游戏规则,幼儿在下斗兽棋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意见不合产生纠纷。案例中,两名幼儿正是由于在下棋过程中遇到关于“游戏规则”的纠纷而使得游戏无法进行下去的,因此,教师通过向全体幼儿抛出问题“你们觉得他们的问题如何解决”,发动同伴来帮助他们商议问题处理的方法,并且让曾经玩过该游戏的幼儿来“主持公道”,这样分享交流既能丰富幼儿的主题经验,又能帮助他们培养规则意识,还能帮助集体积累更多解决纠纷的办法。

六、活动中出现问题和解决不了的困难时——分享有利于积累多元的问题解决方式

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挑战性的难题,例如在《动物大世

54

的折纸方式。对于幼儿的这种表现,我会在分享交流中提出表扬,并鼓励更多的幼儿向他学习,培养不怕困难、耐心坚持、勇于尝试的精神。

八、活动的规则与幼儿实际操作产生矛盾时——分享有助于优化游戏规则

界》活动中,有些幼儿在用雪花片拼大多数材料的玩法、规则都是教插恐龙时,发现辛苦拼搭好的恐龙总师预设的,但是操作的主体是幼儿,是站不起来。当幼儿反复尝试不断探当他们的实际操作与规则发生矛盾索时,教师在旁耐心观察。在接下来时,教师可以利用分享交流的环节引的分享环节中,教师抛出“恐龙为什导幼儿进行讨论,如“是否要修改规么站不起来”这个具有共性的问题,则”“规则怎么改可以变得更好玩”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相互出谋划等。经过大家的商讨,既优化了游戏策,共同讨论,提供多种解决办法。

的规则,让规则变得更合理、更好七、个别幼儿多次失败但依然耐玩,又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激发心坚持时——分享鼓励不畏困难了他们的创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

的勇气和自信

案例5.魔方趣多多

例如在《我们的城市》主题飞飞:今天我们两个在玩“魔中,某个幼儿喜爱玩“纸桥力量大”方趣多多”的游戏。

的游戏,在他用心制作的纸桥连一枚辰辰:我们发现原来“连连硬币都承受不起的情况下,他仍然坚看”的游戏可以变成“消消乐”的游持不断地改进桥梁的结构,尝试不同

戏,也很好玩的。

探   索师:怎么玩的呀,你们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飞飞:以前“连连看”的魔方是不能移动的,我们觉得有时会进行不下去,所以我们改变玩法,可以移动魔方来消除。

辰辰:可以上下左右移动魔方,三个以上相同颜色的魔方就可以消掉了。

飞飞:我们两个轮流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魔方,然后如果三个以上相同颜色的魔方相连,就算消除成功,最后看谁消除的魔方最多,谁就是赢家。

师:我们之前只用“魔方趣多多”玩过“城市管道”工和“连连看”的游戏,他们今天动脑筋想出了“消消乐”的新玩法,在原来不能移动魔方的基础上改变了规则,移动魔方让游戏变得更好玩了,其他小朋友也可以试试看,发现新的玩法和规则哦!

作为初玩者,幼儿最大的兴趣就在于把所有魔方消除,也正是有了“连连看”的游戏基础,他们才进一步想到“消消乐”的玩法。虽然这种玩法并不在教师预设的玩法中,但是作为教师,应该尊重每位幼儿对新材料的探索过程。

教师预设的玩法和规则虽然蕴含着多层次的教育目标,但不可否认在观察了幼儿的操作过程后再反思这些预设,就会发现这些玩法和规则不应该在幼儿探索的初级阶段一股脑地“塞”给幼儿。教师要有“自我否定”的精神,结合教育目标,根

据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对规则及时调整和优化。

九、面对较长时间没有出现在交流中的材料——分享旨在发起新一轮的尝试

有些材料在上一次分享交流之后就被持续冷落,这时就需要通过再次对其进行分享,拓展游戏材料的新玩法,从而激发幼儿再次操作的热情与愿望,这就是“循环讲评”。

案例6.找生日

悠然:今天我们玩“找生日”。飞飞:我们今天找出了很多好朋友的生日。

悠然:我们后来还想出一个考他的方法来玩。

师:怎么考他?

飞飞:我问悠然3加5等于几,她要回答我等于8。

师:原来你们把“找生日”的游戏变成了一问一答的游戏呀,这种方法我们都没玩过,要不我们邀请两个小朋友也来试一试?

(飞飞邀请天天和浦蒲一起尝试新玩法。)

天天:真好玩,回答出来还可以奖励一个雪花片作为奖励。

师:你的提议真不错,还有奖励,这样让游戏变得更好玩了。没玩过的小朋友下一次也可以试试这种一问一答找生日的新玩法哦!

案例中“找生日”的这份材料,之前已经分享过两次,其目标主要集中在生日记录的方式、运用加减法的不同方法两个方面。在本次分享交流中,从两个幼儿找到生日卡片的

数量来看,我们发现他们对于10以内和2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得比较好,能够快速地计算得出很多好朋友的生日密码,过程中还创造出一问一答的游戏模式。教师在分享交流时着重突出了他们想出的新玩法,肯定了两位幼儿的创造性。

对于幼儿操作过程和分享过程中出现的新方法,教师要足够重视,提出表扬的同时,可以请他们进行演示和分享,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鼓励其他幼儿发散思维做出尝试。

教师需要把握好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分享交流的时机,调动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幼儿在分享中也能够逐渐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并提高表达能力;同时,在分享中体验自己和同伴失败与成功的经验,对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016.10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